The Wayback Machine - http://web.archive.org/web/20160814182427/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0720/436432/

蘋果日報 | APPLE DAILY

台灣  香港 
昨日瀏覽量 : 19870224
蘋果日報自律委員會 Nextmedia

【更新】女性煮食越多 肺腺癌增1.78倍

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長熊昭(左二)、台灣大學校長楊泮池(中)今在中研院論壇上報告肺癌研究成果。蔡明樺攝

字級:

(更新:新增肺癌標靶藥物治療新建議)肺癌高居國人十大癌症死亡率之首,已取代肝癌成為國病,其中罹肺腺癌患者中,不吸菸女性逾9成,成女性罹癌殺手。國衛院、中研院和台灣大學等共組肺癌研究團隊,今公布不吸菸罹肺腺癌女性的最新風險分析結果,其中以肺結核病史罹肺腺癌風險為一般人的2.9倍最高,家族史2.6倍居次,二手菸暴露為1.3~1.5倍;使用廚房抽油煙機者較未使用者風險降低43%。肺癌研究團隊主持人之一、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長熊昭,今在中研院主辦的「2014健康論壇」上報告不吸菸的女性肺腺癌風險分析,她說,鳳飛飛、羅曼菲等名人都不吸菸卻罹肺腺癌病逝,廚房油煙被視為女性肺癌風險之一,該團隊以平均每天煮2餐、持續10年的女性為基準,發現煮食次數愈多、時間愈長者,罹癌風險為前者的1.78倍,有使用抽油煙機者,可降低43%的罹癌風險。肺癌權威、台灣大學校長楊泮池強調,不吸菸罹肺腺癌的可能原因很多,且早期不會有症狀,但目前尚未出現具醫學實證,或可應用在臨床預防的證據,建議有家族史民眾,40歲後應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掃瞄,才能早發現早治療。楊泮池說,因臨床經驗顯示,約75%的肺癌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5年存活率不到2成,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的敏感度高,可揪出0.2公分的肺腫瘤,是目前醫界公認早期診斷最有效的方法,一般而言,若能早期發現1公分以下的肺腫瘤,手術切除後約97%可治癒。癌症連續32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衛福部訂出2020年降低2成癌症死亡率的目標,楊泮池強調,目前癌症死亡率前兩名是肺癌、肝癌,加總約佔55%,其中肝癌在推動施打B型肝炎疫苗、病毒量篩檢等後,死亡率已下降,反倒是肺癌年年上升。楊泮池說,目前僅能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肺癌,達到早期診斷、治療效果,但該檢查每次需自費5000~6000元,建議政府可納入公費篩檢、降低成本,有肺癌家族史的民眾為高危險群,40歲後應接受1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若沒問題,2、3年後再定期追蹤即可。另外,若肺癌患者病因是EGFR基因突變,目前上皮生長受體抑制劑的標靶藥已被證實具療效,讓不少肺癌患者視標靶藥為救星,但北榮胸腔腫瘤科主任蔡俊明提醒,早期肺癌患者仍應優先施以化療,如同戰場(肺癌患部)上先以化療全面轟炸後,再以標靶藥物針對難以殲滅的癌細胞各個擊破,若一開始就用標靶藥物,恐「解藥變毒藥」,讓癌細胞產生抗藥性,反不利治療。蔡俊明強調,肺癌標靶藥是很好的治癌利器,但應愈晚使用愈好,若早期肺癌術後以化療治療者,追蹤發現具有療效,就不宜急著用標靶藥。當肺癌病情獲控制後,若會復發平均約需9個月,國外研究證實,若期間持續用標靶藥,對預防癌症復發並無助益,停藥可省荷包,持續性化療即可。(蔡明樺/台北報導)發稿時間:11:28
更新時間:13:33【更多生活新聞訊息,請加入《蘋果生活八爪魚》粉絲團】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