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广济王祠

河南潢川陈元光祖祠
潢川广济王祠,又名陈公祠 [4],祀光州州人(今潢川县)陈元光。广济王祠位于光州北城儒学东 [4],即今河南潢川县北城兴贤坊步行街附近。康熙《汝宁府志·卷十一·人物·忠节》陈元光传曰:“唐,陈元光,字廷炬,光州人……为贼所殒,百姓如丧考妣,立庙祀之。事闻,诏赠品职,赐谥忠毅。乾道四年(1168年),加封显著顺应昭烈广济王,有司春秋祀之。”宋孝宗时光州城对陈元光已有司春秋祀;明时光州城内有重建广济王祠;雍正三年,知州高锳奉文重建广济王祠,并有祭田七亩; [4]陈元光后人光州知州陈烨去世后,先配食在广济王祠,后移至名宦祠。 [1]
中文名
广济王祠
地理位置
河南潢川北城儒学东 [4]
祭    祀
陈元光 [4]
加封年代
宋孝宗时期 [4]

广济王祠旧楹联

播报
编辑
广济王祠
德业并山河,俎豆馨香同四海;
广济王祠旧楹联记载
勋名昭日月,蒸尝礿祀及千秋。
广济王即陈元光,旧祠在原文庙东(今潢川第二中学东),被毁于民国时期。 [2]

史书记载

播报
编辑
光州志广济王祠记载
1、乾隆《光州志》卷十一《坛庙志》:“广济王祠在学宫前,祀郡人陈公元光。宋孝宗时封为‘灵著顺应昭烈广济王’,有司春秋祀之。元光,本郡人,唐高宗时,为岭南行军总管,镇守漳州,阵殁,子孙世守漳。后元光三十六世孙烨,于万历初为州守,士民为立广济王祠于学宫傍,以表其先德,后遂以烨配祀。有祭田七亩,在南里九甲行粮。” [4]
2、乾隆《光州志》卷三十七《典礼志(上)》:“忠义祠祀:唐赠忠毅文惠广济王陈元光……陈设:爵三,饭一孟,馔五器,馒首二盘,羊一,豕一,(同俎)。镫二,炉一。尊一,香槃一。吏目行礼如名宦、乡贤仪。”
3、光绪《光州志》卷二《典祀志》记载:“陈公祠在儒学前,祀州人陈公元光,唐高宗时为行军总管,镇守漳州,阵殁。宋孝宗时,封为灵应广济王。祠年久坍塌,乾隆九年知州高鉴重修,有祭田七亩,在南里九甲行粮。”
4、顺治《光州志》卷之九《人物考(上)·乡贤》篇记载:“唐 陈元光 光州人,字廷炬……宋孝宗加封为灵著顺应昭烈广济王,有司春秋祀之。三十六世孙陈烨来为光州知州,表扬先德,士民为立广济王祠于学之左。
5、乾隆《光州志》卷五十六《忠义列传》:“陈元光字廷炬,弋阳人,……宋孝宗时,加封为灵著顺应昭烈广济王,命有司春秋祀之……元光三十六世孙烨来为光州守,表扬先德,士民为立广济王祠于学宫之左。(节旧志。)”
6、光绪《光州志》卷之五《忠义列传·唐 陈元光》中亦有与上相同的记述。
光州志记载
7、康熙《汝宁府志·卷十一·人物·忠节》陈元光传曰:“唐,陈元光,字廷炬,光州人……为贼所殒,百姓如丧考妣,立庙祀之。事闻,诏赠品职,赐谥忠毅。乾道四年(1168年),加封显著顺应昭烈广济王,有司春秋祀之。”
综上几部地方志不同篇章的记载,可以确定:广济王祠所祭祀者为光州弋阳(今潢川南城)人乡贤陈元光,同时也明确记载了广济王祠建立的时间以及乡贤陈元光的经历与事迹。 [1]

重建广济王祠

播报
编辑
上世纪80年代,潢川县原人民文化馆馆长杨履选负责手工绘制成《光州古城风物图》,他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以清代为轮廓标示,按1:5000的比例标示了当时光州的全貌。该图标示光州古城被小黄河南北分为弋阳镇和春申镇,分布有清代以前宫观、府宅、寺庙、祠堂、牌坊、亭榭等建筑几十处,春申君宅、广济王祠(即陈元光祠)赫然��目。《光州古城风物图》对研究潢川县历史文化,保护和开发建设南城老城区,挖掘和发展历史人文旅游资源,促进潢川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潢川正着手在弋阳古镇恢复重建广济王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