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

三国时期孙吴开国皇帝
展开84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 [125]),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 [1]三国时期孙吴开国皇帝(229年5月23日 [126]-252年5月21日在位)、政治家、军事统帅。 [113-114]
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上书交好曹操,被汉廷任为讨虏将军、会稽太守。在张昭周瑜等人的倾心辅佐下,孙权招贤纳士,分部诸将,镇抚山越,征讨反抗势力。建安十三年(208年),占有荆州的曹操挥兵南下,议者多劝孙权降曹,唯有周瑜、鲁肃坚决主战,遂与刘备联军,于赤壁之战大破曹军。 [112]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派吕蒙袭取荆州,使领土面积大增。黄初二年(221年),向曹魏称臣,被册封为吴王黄武元年(222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229年),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史称孙吴。不久迁都建业。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黄龙二年(230年),派将军卫温诸葛直抵达夷州。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发二宫之争,导致朝廷动荡。神凤元年(252年),孙权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在位二十四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 [1]
孙权统治江东五十余年,通过长期的军事行动,将管辖地域由江东扩展到今福建、广东、广西、湖南等地区,结束了汉末的分裂状态,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138]
全    名
孙权
别    名
孙仲谋吴大帝吴太祖
仲谋
谥    号
大皇帝
封    号
南昌侯、吴王(称帝前) [140]
庙    号
太祖
年    号
黄武(吴王时)、黄龙嘉禾赤乌太元神凤 [36]
所处时代
汉末三国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下邳 [3](位于今江苏省邳州市)
出生日期
182年
逝世日期
252年5月21日
逝世地
建业宫内殿 [125](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
陵    墓
蒋陵
在位时间
229年5月23日 至 252年5月21日 [125-126]
继    任
吴废帝孙亮(无庙谥)
主要成就
接手并安定江东、建立吴国
发展江南经济
平服山越,开疆拓土,派军抵达夷州
籍    贯
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早年经历

孙权的籍贯为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于东汉光和五年(182年)出生于下邳,为孙坚的第二子。 [3]孙权出生时,孙坚正担任下邳县(今江苏邳州)县丞之职。据传他是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代。 [212]
中平元年(184年),时任佐军司马的���坚随朱儁征讨黄巾军。孙权与家人都留居九江郡寿春县(今安徽寿县城关镇)。 [210]
中平六年(189年),时任长沙太守的孙坚起兵响应讨伐董卓的关东(函谷关以东)联军时,孙权跟随长兄孙策迁居至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 [210]
初平三年(192年),孙坚因奉袁术之命征讨荆州刺史刘表,不幸战死。丧事毕后,全家迁往广陵郡江都县。孙权幼年丧父,由其母吴夫人抚养教育。 [1] [4]
初平四年(193年),孙策投奔袁术后,命吕范将孙权等人接到住在曲阿吴景(孙权的舅舅)处。 [211]
兴平元年(194年),孙策为袁术攻打庐江郡。扬州刺史刘繇深怕被吞并,欲对孙权及其母等不利,于是朱治派人到曲阿迎接孙策母亲及孙权等幼弟,提供养护。 [5]后来,孙权跟着吴夫人迁往历阳县(今安徽和县),又迁往阜陵县(今安徽全椒附近)。 [211]

十五而立

兴平二年(195年),孙策起兵渡过长江,在击破刘繇后,派陈宝到阜陵接家人回曲阿。 [6]
孙权为人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崇尚侠义,喜欢蓄养贤才,因此渐与父兄齐名。他常跟随在孙策左右并参与内部事务的决策,其才能令孙策都自叹不如。每当宴请宾客时,孙策常常回头看着孙权说:“这些人以后都会是你的手下。” [213]此时,孙权与胡综朱然在吴郡读书。 [214-215]
建安元年(196年),在孙策收得丹阳、吴、会稽三郡之后,十五岁的孙权被任命为阳羡(今江苏宜兴)县长,吴郡太守朱治察举他为孝廉 [8],扬州刺史严象举其为茂才。后又代理奉义校尉
建安四年(199年),孙权随孙策讨伐庐江太守刘勋。刘勋败逃后,又进军沙羡,讨伐江夏太守黄祖,收得了庐江豫章二郡。 [144]

少年统业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许贡门客行刺而去世,临终前命孙权接替其位。孙权当年虚岁十九岁,被东汉朝廷册拜为讨虏将军,兼领会稽太守,驻守吴郡。孙策刚刚统一江东没有多久,地方士民及宾旅寄寓之士仍存异心,因此孙权最初掌管江东时,局势动荡不安。庐江太守李术更是公开反叛;在孙氏宗亲内,庐陵太守孙辅暗通曹操,孙暠企图夺权,丹阳太守孙翊和宗室重臣孙河遭到杀害 [217],豫章、会稽等地数万山越也伺机作乱。 [216]
张昭周瑜等认定孙权可以与之“共成大业”,因而“率群僚立而辅之”。 [110] 张昭为文臣领袖,周瑜为武将之魁。孙权待张昭以师傅之礼,而以兄礼事周瑜,又以程普、吕范等为腹心将帅。 [111] 先率军消灭李术,得其部众三万余人;阻止宗室动乱;又灭山越六千,收编万余。他又广招贤才,聘求名士,诸葛瑾鲁肃严畯步骘陆逊徐盛顾雍顾邵等人被招至麾下,安定了地方大族及宾旅寄寓之士之心,稳定了江南局势。 [9] [216]
建安八年至建安十三年(203年-208年),孙权三次进攻江夏郡,最终击杀黄祖,吞并江夏郡大部。 [218]

决战赤壁

主词条:赤壁之战
百科x混知:图解赤壁之战
建安十三年(208年),丞相曹操南征,大败刘备。曹操占领江陵后,给孙权写信,直意要取下东吴之地。孙氏阵��内部分化为主战和主降两派,主战派以鲁肃、周瑜为代表,主降派以张昭为代表。张昭在当时影响力很大,但孙权却有意与曹操一战。此时,鲁肃从江夏带来刘备的谋士诸葛亮,表明刘备联孙抗曹的决心。周瑜及时返回,说明曹操出兵的种种弊端,开战有望获胜。孙权果断决定,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与刘备合兵,和曹操决战。周瑜用黄盖之谋,以五万人于赤壁大破曹操军。战后,刘备、周瑜等又追击至南郡,曹操只好撤回北方,留曹仁徐晃在江陵,派乐进镇守襄阳。 [1]
此时,甘宁在夷陵被曹仁包围,周瑜采纳吕蒙的计策,留下凌统抵御曹仁,以一半兵力驰救甘宁,获胜而返。同年,孙权亲率大军围困合肥,派张昭攻打九江郡的当涂县。张昭出兵不利,孙权亦未能破城,最后只得退兵。 [219]
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与曹仁相持已有一年多的时间。曹仁的军队死伤众多,最终弃城逃走。孙权得南郡后,任命周瑜为南郡太守。同年,刘备上表奏封孙权代理车骑将军,兼任徐州牧 [220]孙权与刘备在京口相见,并同意借南郡等予刘备。二人此次会面,巩固了孙刘联盟。曹操为防范孙权,强制内迁淮南的民众,引发江淮十余万户百姓惊慌,使其尽皆渡江归附孙权。 [11-12]

对峙曹刘

吴大帝孙权 [10]
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遣交州刺史步骘挥师南征。步骘大军压境,交州九郡无不臣服。交趾太守士燮率领众兄弟接受孙氏管制。唯有刘表所任命的苍梧太守吴巨阳奉阴违,最后被步骘所斩。孙权为笼络士燮,加其为左将军。 [13]
建安十六年(211年),孙权听从谋臣张纮的建议,将治所迁至秣陵 [141] [221]
建安十七年(212年),修筑石头城,改秣陵名为建业今江苏南京)。同年,又修筑濡须坞以防曹操南侵。 [141]
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曹操攻打濡须坞。孙权以舟师围攻曹操水军,俘获三千余人,曹军溺亡数千人。 [14]在与之相持一个多月后,孙权成功地劝退曹操。 [15]
建安十九年(214年)五月,孙权率吕蒙、甘宁征讨皖城,虏获庐江太守朱光、参军董和以及男女数万口。 [153]自此,孙权控制了江淮南部。
建安二十年(215年),刘备收取益州,孙权遣诸葛瑾讨还荆州,刘备不从。盛怒下的孙权以吕蒙为将,连下长沙桂阳零陵三郡 [16]。刘备亦起兵五万赴公安,部将关羽率军三万于益阳与鲁肃对峙,吕蒙、孙皎、潘璋等人纷纷赶来支援,大战一触即发。然而,曹操于此时率主力西征汉中,刘备面临着极大的威胁,与孙权议和 [17]。最终,长沙、江夏、桂阳归属孙权,南郡、零陵、武陵归属刘备 [18]。与刘备议和后,孙权再次征讨合肥。刚到合肥城外,便遭遇了张辽的突袭,猛将陈武奋战至死,孙权弃旗登山,方得以脱险 [19-20];在撤军时,孙权又再次遭遇了张辽的突袭,在吕蒙、凌统、甘宁等人拼死保护下,孙权蹴马趋津,助鞭过桥,再度脱险。 [21]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冬,曹操进驻居巢,再攻濡须坞 [222],又煽动丹阳、鄱阳山越宗帅费栈尤突起事。 [145] [227]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孙权派贺齐及陆逊平定尤突、费栈叛乱。 [145] [227]

袭取荆州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春,孙权与和吕蒙商议,准备伺机收回荆州,于是积极备战。又命都尉徐详拜访曹操,请求归降,曹操同意修好,立誓重结为姻亲。 [22]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再攻合肥,曹魏诸州皆抽调兵力赴扬州屯驻。关羽趁襄樊空虚之际,发动襄樊之战 [23]在此期间,据称关羽曾数次辱骂孙权所派的使者 [24-25],后来还派人“擅取湘关米”,孙权以此为名,下令出征荆州,命吕蒙为前部 [26]。吕蒙兵不血刃,袭取刘备统治下的南郡零陵武陵三郡;将军潘璋、朱然也擒杀关羽。对抗关羽期间,孙权与曹操紧密合作,曹操上表任命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荆州牧,封南昌侯。孙权派校尉梁寓向朝廷进贡,又将原先俘虏的朱光等人送归北方,作出示好举动。他还“遣使上书,以讨关羽自效”,同时以“天命”为由向曹操“劝进”,曹操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关羽被擒杀后,他又将首级传于曹操。 [131-132]

纵横魏蜀

三国鼎立 [127]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庚子日(220年3月15日 [146]),曹操病逝,其子曹丕袭位。同年秋,曹丕的将领梅敷派张俭请求孙权安抚接纳,南阳郡中五县的五千多户百姓也前来归附。十月辛未日(12月11日 [149]),曹丕代汉称帝,建立曹魏 [223]
黄初二年四月丙午日(221年5月15日 [148]),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同年,孙权自公安迁都鄂州,改鄂州为武昌,并随即修筑武昌城。 [223]
曹丕称帝后,孙权便遣使请求成为魏的藩属,并将降将于禁等送回北方。八月丁巳日(9月23日 [147]),曹丕赐给孙权九锡,册封其为吴王大将军、领荆州牧,节督荆、扬、交三州诸军事。
同年,刘备兴兵问罪,讨伐孙权。孙权果断任命陆逊大都督,迎击刘备,于次年的彝陵之战中大破蜀军,刘备逃回白帝城 [27]。此战稳固了吴国统治下的荆州疆土。 [1]
黄武元年(222年)九月 [168],曹丕发觉孙权并非真心归附,便举兵伐吴,三路出师。魏军东路由曹休张辽臧霸出兵洞口,中路由曹仁出兵濡须坞,西路由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率军围攻南郡。十月 [169],孙权改年号为黄武,临江据守 [169]。在东路,吴军作战不利 [28];在西路,双方互有胜负;在中路,因吴将朱桓重创曹仁军,扭转了整个战局 [29],西路的朱然及时除掉了内应姚泰,固守江陵, [30]孙权又派诸葛瑾率军前来支援。 [31]魏军战果不如预期,只得于次年(223年 [154])三月全面引退 [154]。同年十二月,孙权派太中大夫郑泉前往白帝城拜谒刘备,蜀、吴两国重新通好。但孙权与曹丕之间仍有使节往来,至后年正式断绝关系 [155]
孙权像 [2]
黄武二年(223年)四月,刘备病逝。同月,丞相孙邵、大将军陆逊率领群臣上表劝孙权称帝 [174],孙权谦让没有答应 [174]。之前,戏口守将晋宗杀死将军王直,率部下投降曹魏,被任命为蕲春太守,屡次侵犯吴国边境。六月,孙权命贺齐等袭取蕲春,活捉晋宗。同年十一月,蜀汉派中郎将邓芝来访。 [224]
黄武三年(224年),孙权派辅义中郎将张温访问蜀汉。 [142]
黄武四年(225年)五月,丞相孙邵去世,孙权在次月命太常顾雍接任丞相。十二月,鄱阳人彭绮率军反叛,攻陷周围数县,拥众数万。 [225]同年,曹丕率军至广陵,孙权严设固守。此时大寒,河���结冻,曹丕撤归。
黄武五年(226年)七月,孙权听闻曹丕病逝,乘机攻江夏,不克而还。同月,分丹杨、吴、会稽“三郡恶地十县”设置东安郡,任命全琮为太守,在此后数年内平讨当地的山越反抗势力 [228]。同年,交趾太守士燮去世,孙权分交州(治今越南北宁)置广州,分交趾(今越南河内东)、九真(今越南清化西北)、日南(今越南美丽)三郡为交州,以戴良为刺史;以苍梧(今广西梧州)、南海(今广东广州)、郁林(今广西桂平西)、合浦(今广西合浦东北)为广州,任命原交州刺史吕岱为刺史,士燮之子士徽起兵,自称交趾太守。但不久后即被吕岱诱斩。其后,孙权又将交州、广州合为交州。 [226] [229]
黄武六年(227年)正月,吴国诸将平定彭绮叛乱。闰正月,韩当之子韩综率部曲降魏。 [230]
黄武七年(228年)夏五月,鄱阳太守周鲂诈降曹魏,引诱魏将曹休率大军深入吴境。八月,“石亭之战”爆发,孙权亲抵皖口,指挥大都督陆逊督率诸将在石亭大败曹休。 [231]

登基为帝

三国演义连环画-孙权称帝
黄龙元年四月丙申日(229年5月23日),孙权于武昌(今湖北鄂州)登基称帝,建国号为吴,孙吴王朝正式建立。五月,孙权派遣校尉张刚、管笃出使辽东 [152]。六月,孙权与前来祝贺其称帝的蜀汉使者陈震商议平分天下,并制定盟书 [32]。九月,孙权下诏迁都建业,并命上大将军陆逊辅佐太子孙登董督军国事务,驻守武昌。 [126]
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甲士万人”航海抵达夷州(今台湾)。 [156]
黄龙三年(231年),孙权派太常潘濬与吕岱率军五万,讨伐叛乱的五溪蛮。同年,下诏诛杀“违诏无功”的卫温、诸葛直。 [33]
割据辽东的公孙渊自从黄武七年(228年)废叔公孙恭继位后,便多次与孙权来往。嘉禾二年(233年)孙权派遣将军周贺等航海到辽东。九月,魏将田豫在成山邀击周贺,将其斩杀。十月,公孙渊遣使向孙吴称臣,��图以孙吴为外应以叛魏。孙权打算册封公孙渊为燕王。 [232]此议一出,便遭到顾雍、张昭等群臣的反对,但孙权仍然派张弥许晏等人携金玉珍宝立公孙渊为燕王。公孙渊没想到孙权会如此看重自己,但认为孙吴远而曹魏近,害怕曹魏讨伐,又垂涎孙吴送来的珍宝,于是诱斩吴使,并将其首级献给魏明帝曹叡。孙权忿恨公孙渊巧诈反复,打算亲自率军前往征讨,后在尚书仆射薛综等人的极力劝谏下,才未出征。同年,孙权亲征合肥新城,又派全琮进攻六安,均未能攻克,只得撤军。 [233]
嘉禾三年(234年),��权趁魏军司马懿等人在西线与蜀汉诸葛亮北伐军对峙的时机,派陆逊、诸葛瑾等屯兵江夏、沔口,孙韶张承等往广陵、淮阳方向出兵,自己再次率大军围攻合肥新城。但他再度被新城守将张颖等阻于城下。七月,曹叡亲率大军自水路来救 [34]。魏军主力尚未抵达寿春,孙权便撤回,孙韶等也罢兵。八月,孙权任诸葛恪为丹杨太守,讨伐山越。十一月,潘濬成功平定武陵蛮夷。 [234]
自嘉禾三年(234年)底起,庐陵“贼”李桓、路合,会稽东冶“贼”随春,南海“贼”罗厉等人同时发乱 [234]。嘉禾四年(235年)夏,孙权令吕岱督率刘纂唐咨等人分兵讨伐。随春率先投降,被任命为偏将军,李桓、罗厉等都被擒斩。 [179]
嘉禾六年(237年)二月,陆逊奉命督军征讨彭丹,将其平定。十月,孙权派全琮袭取六安,不克而还。同年诸葛恪平定山越,北屯庐江。 [180]
赤乌元年(238年),弄政大臣吕壹遭到处死。先前,诸葛瑾、吕岱、朱然步骘自以为武官,未有干涉吕壹一事。吕壹死后,孙权派遣中书郎袁礼斥责四人,指自己与四人恩犹骨肉,荣福喜戚,相与共之,自己政治上出错,理应上奏劝告,不应置身事外,并称赞了陆逊和潘濬忧心为国。 [178]
赤乌二年(239年)三月,孙权派遣使者羊衟、郑胄,将军孙怡出使辽东,击败曹魏守将张持、高虑等,并虏得男女人口。 [181]
赤乌四年(241年)四月,孙权派全琮攻淮南、诸葛恪攻六安。全琮与魏将王凌芍陂交战,不利而还。同时,朱然围攻樊城,诸葛瑾攻取柤中。 [177]

两宫之争

主词条:二宫之争
在赤乌四年(241年)五月太子孙登逝世后 [177],孙权立三子孙和为太子、四子孙霸为鲁王。自赤乌五年(242年)起,孙和、孙霸之间因储君问题产生了极大矛盾。朝中大臣亦分为两派,分别支持太子和鲁王。其中丞相陆逊、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骠骑将军朱据、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等支持太子孙和,而骠骑将军步骘、镇南将军吕岱、大司马全琮、左将军吕据中书令孙弘等支持鲁王孙霸。 [151]
赤乌十三年(250年)八月 [123],孙权废黜孙和,赐死孙霸,并于同年十一月改立孙亮为太子 [171]。十二月,派将军戴烈陆凯分别���抗魏大将军王昶、荆州刺史王基对南郡、西陵的攻势 [172]

病重去世

孙权题跋头像 [35]
太元元年(251年)五月,孙权立夫人潘淑为皇后 [122]。冬十一月,孙权在到南郊祭祀天地后便得了风疾 [170]。同年十二月,孙权急召大将军诸葛恪入朝,拜其为太子太傅 [157]
神凤元年(252年)正月,孙权重新封孙和为南阳王,其子孙奋、孙休为齐王、琅邪王。二月,下诏大赦,改元神凤。到他病重时,托付诸葛恪及中书令孙弘、太常滕胤、将军吕据、侍中孙峻以后事 [124]。四月乙未日(5月21日 [125]),孙权在内殿驾崩,终年七十一岁,在位二十四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七月,安葬于蒋陵 [121]孙权是三国时代统治者中最长寿者。

为政举措

播报
编辑

政治

孙权头像 [37]
在开展军事、外交活动和扩大��盘的同时,孙权注重发展生产、富国强兵。他接替其兄主事不久,即开始推行屯田。东吴屯田分军屯和民屯,设典农校尉典农都尉、屯田都尉等职官管理,屯田兵且耕且战,屯田户只须种田,免除民役。屯田地区分布很广,屯田的军民多少不等,皖城的屯田基地有屯兵数千家,而毗陵的屯田民则有男女数万口。东吴屯田的规模可观,且多用牛耕,耕作技术也较先进。海昌县(今浙江海宁)是孙吴早期唯一的屯田县,由陆逊担任屯田都尉。黄武五年(226年),陆逊以所在少谷为由,上表请令诸将增广农田、拓开屯田,孙权同意扩大屯田面积,并将驾车的牛改作耕牛,亲自耕田,鼓励将吏屯垦。 [235]
孙权也注意兴修水利,他于黄龙二年(230年)筑东兴堤,以遏巢湖水。赤乌八年(245年)八月,孙权派校尉陈勋开凿句容城中路运河,建造粮仓。赤乌十三年(250年)作堂邑涂塘(即今江苏六合县互梁堰),此外,还开凿了几条运河,这些运河既是内河航道,又具有灌溉作用。
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孙权多次宽赋息调,夺取荆州后正逢时疫,免除了荆州农民的租税,并下令诸将要居安思危,加强武备,崇尚节俭,要求放宽催收农夫所欠租税。 [38]赤乌三年(240年 [143]),严禁官吏以劳役为由干扰农事。太元元年(251年 [122]),下诏减省徭役、征赋,革除民弊。
孙权为人节俭,在位期间,始终不立皇后,公主无封邑。 [119]后宫嫔妃、宫女、织室奴婢加在一起不足百人。 [118]虽然称帝迁都建业,不建新宫殿,因陋就简沿用旧将军府寺为宫,至赤乌十年(247年 [150])腐朽损坏后仍仅以武昌宫加以重建。

军事

  • 争夺合肥
主词条:合肥之战
孙权在位时期,曾多次出兵北伐,发动两次合肥之战,意图由此进攻曹魏,双方各有胜负。孙权最终还是未达成预定目标。此外,黄武五年(226年)时,孙权还乘曹丕病逝之机攻江夏,最终不克而还。
  • 远征辽东
嘉禾六年(237年),辽东太守公孙渊背叛曹魏,自立为燕王。赤乌二年(239年),孙权派羊衜等远征辽东,但公孙渊已于此前为司马懿攻灭,吴军便攻打旅顺口的魏军海防城堡牧羊城,击败魏将张持、高虑,俘获大批人口。 [39]
  • 平定山越
孙权称帝后,在山越地区设立郡县,扩充领地。山越人是秦汉时期百越的后代,为了逃避原来苛重的赋税,逃进山林中,形成了自己的组织和社会,拒绝向孙吴政权交纳租税。开始,孙权派兵镇压,但收效不大。为了集中兵力对外用兵,解除后顾之忧,孙权调集重兵开始对付山越人。大将吕范程普太史慈韩当周泰等领兵合围,山越人的领袖被逐个���获,其他山越人区别对待:强壮的青年人充实军队,老人、妇女统一管理,从事农业生产。孙权集中兵力终于解决了山越人的问题,后方得以彻底稳固,这为他下一步对外用兵奠定了基础。 [1] [40]

经济

孙权题跋像 [41]
孙权对辽东的经略,使当时东吴政权蒙受了不小的损失,但对于历史的发展,在客观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首先,是开辟了江左直通东北地区的海上交通。在孙吴以前,北部沿海的航线已经分段开通,先秦秦汉时期已先后开通了由山东半岛到辽东半岛的航道,由江浙沿海至山东半岛的航道。但是,由于东汉时期江左地区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还没有形成强大的政治中心和大都会,因此这条航道的来往并不频繁,而且还没有开通从江左直达辽东半岛的航路。孙吴立国江左后,这里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政治中心,经济文化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形成了以建业为代表的大都会,因此有了进一步开通北部航海运输的需求。孙权频繁通使辽东,使江左与辽东地区的直通航线得以开通。这条航道,如胡三省所说:从建康今江苏南京)沿长江东下,在长江口北端海门附近之料角转向北行驶,傍黄海海岸北行,绕过山东半岛东端的成山角,再进入登州大洋,即威海烟台北部海域,再沿庙岛列岛北上,经大谢岛(长岛)、乌湖岛(即北城隍岛)等,渡渤海海峡到达辽东半岛南端的都里镇。都里镇即马石津,亦即三国时期的沓津(或称沓、沓渚),即今辽宁旅顺附近。沓津在三国时期已发展为孙吴与辽东通航通商的重要港口。孙吴出使辽东的船队即停泊于此,在这里进行互市。再由此处上岸由陆路至公孙渊首府襄平今辽宁朝阳)。 [42]这条海道的开通,便利了江左地区与东北地区的交通。 [43]此后,历东晋南朝时,这条航道便日益繁忙起来,成为六朝时期江左地区与东北地区交通的重要线路。有了这条海道,东晋及南朝的政权得以越过北方的胡族政权,与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和朝鲜半岛诸国建立了交往,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44]
第二,孙权对辽东的经略,加速了江左与东北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通过这种交往,孙权除了从东北地区得到马匹以外,双方还互赠特产 [45]。这种交往,对于两地的物产文化交流产生了积极的意义,晋人孙楚在遗孙皓书中说江左以纺织品为代表的物产文化传到了东北,东北以貂马为代表的物产文化传到了江南。这对于加快两地人民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46]。后来,江左的蚕桑也是通过这条海道传至辽东地区的。 [47]
由于孙权大力开拓海上事业并且开拓江南,因此在中国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他死后的待遇与他的功绩完全不成正比,宋人曾极在其作品《吴大帝陵》中提到“四十帝中功第一,坏陵无主使人愁”, [48]刘克庄也在《吴大帝庙》中叹息“今人浑忘却,江左是谁开”。 [49]

外交

  • 与蜀汉、曹魏关系
孙权画像
孙权登基后,吴、蜀两国有使臣互往,并且各自承认对方的身份。孙权与蜀汉使臣费祎宗预邓芝也构建���良好关系。
吴、魏则于黄武二年 [154](223年)断绝了正式国家来往,但在孙权的许可下,双方之间仍有贸易上的往来。割据辽东的公孙渊自从黄武七年(228年)后,便多次与孙权来往使者。孙权也多次派遣使者出使辽东,并与句骊(高句丽)建立外交关系,册封其王为单于。 [103]
  • 探索夷州、珠崖等地
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亶洲,吴军势力达到了夷州(台湾岛),揭开了大陆与台湾交往的历史序幕。
赤乌五年(242年),孙权又派将军聂友、校尉陆凯航行珠崖、儋耳(海南岛)。孙权还进一步巩固了对交州的统治,派遣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出使南洋诸国,与徼外扶南柬埔寨)、林邑越南南方)诸国建立友好关系,其行迹可能远至印度半岛 [1] [102]
  • 与海外诸国
赤乌六年(243年)十二月,扶南王范旃遣使献乐人及方物 [1]。范旃大将范寻为扶南王时,孙权派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出使扶南和南海诸国。两人归国后,朱应撰《扶南异物志 [50],康泰撰《吴时外国传 [51],这是研究东吴与外国交往的重要资料,可惜二书均已失传,仅在《水经注》《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通典》《太平御览》《文选注》等书中残存一些片断引文。 [52]

历史评价

播报
编辑

汉末三国

刘琬:“吾观孙氏兄弟虽各才秀明达,然皆禄祚不终,惟中弟孝廉,形貌奇伟,骨体不恒,有大贵之表,年又最寿,尔试识之。” [1]
孙策:“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53]
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1]
刘备:“孙车骑长上短下,其难为下,吾不可以再见之。” [183]
钟繇:“顾念孙权,了更妩媚。” [184]
  • 今主人亲贤贵士,纳奇录异。 [54]
  • 将军以神武���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 [54]
鲁肃:“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183]
张辽:“向有紫髯将军,长上短下,便马善射。” [1]
程昱:“孙权新在位,未为海内所惮。曹公无敌於天下,初举荆州,威震江表,权虽有谋,不能独当也。” [55]
陈琳:“夫天道助顺,人道助信,事上之谓义,亲亲之谓仁。盛孝章,君也,而权诛之,孙辅,兄也,而权杀之。贼义残仁,莫斯为甚。乃神灵之逋罪,下民所同���。辜雠之人,谓之凶贼。” [56]
贾诩:“孙权识虚实。” [57]
陆逊:“陛下以神武之姿,诞膺期运,破操乌林,败备西陵,禽羽荆州,斯三虏者当世雄杰,皆摧其锋。” [185]
  •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58]
  • 今议者咸以权利在鼎足,不能并力,且志望以满,无上岸之情,推此,皆似是而非也。何者?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权之不能越江,犹魏贼之不能渡汉,非力有馀而利不取也。 [58]
  • 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 [236]
  • 权虽有雄才,故汉票骑将军、南昌侯耳,官轻势卑。 [186]
  • 权善用兵,见策知变。 [55]
彭羕:“仆昔有事於诸侯,以为曹操暴虐,孙权无道,振威闇弱,其惟主公有霸王之器,可与兴业致治,故乃翻然有轻举之志。” [59]
邓芝:“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 [175]
刘禅:“吴王孙权同恤灾患,潜军合谋,掎角其后。” [60]
  • 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 [1]
  • 纳鲁肃於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於行陈,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州虎视於天下,是其雄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 [1]
冯熙:“吴王体量聪明,善于任使。赋政施役,每事必咨。教养宾旅,亲贤爱士。赏不择怨仇,而罚必加有罪。臣下皆感恩怀德,惟忠与义。带甲百万,谷帛如山。稻田沃野,民无饥岁。所谓金城汤池,强富之国也。” [1]
刘基:“大王以能容贤蓄众,故海内望风。” [61]
陆凯:“自昔先帝时,后宫列女,及诸织络,数不满百,米有畜��,货财有余。先帝崩后,幼、景在位,更改奢侈,不蹈先迹。” [62]
朱治:“加讨虏聪明神武,继承洪业,揽结英雄,周济世务,军众日盛,事业日隆,虽昔萧王之在河北,无以加也,必克成王基,应运东南。故刘玄德远布腹心,求见拯救,此天下所共知也。” [63]
孙皓:昔大皇帝以神武之略,奋三千之卒,割据江南,席卷交、广,开拓洪基,欲祚之万世。 [237]

两晋

  • 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岂所谓赐厥孙谋以燕冀于者哉?其后叶陵迟,遂致覆国,未必不由此也。 [1]
  • 易称“正家而天下定”。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诚哉,是言也!远观齐桓,近察孙权,皆有识士之明,杰人之志,而嫡庶不分,闺庭错乱,遗笑古今,殃流后嗣。由是论之,惟以道义为心、平一为主者,然后克免斯累邪! [176]
司马炎与孙权(右)画像 [64]
孙楚:“吴之先主,起自荆州,遭时扰攘,播潜江表,刘备震惧,逃迹巴岷,遂依丘陵积石之固,三江五湖,浩汗无涯,假气游魂,迄于四纪,二邦合从,东西唱和,卒相扇动,拒捍中国。” [65]
  • 吴桓王基之以武,太祖成之以德,聪明睿达,懿度深远矣。其求贤如不及,恤民如稚子,接士尽盛德之容,亲仁罄丹府之爱。拔吕蒙於戎行,识潘濬于系虏。推诚信士,不恤人之我欺;量能授器,不患权之我逼。执鞭鞠躬,以重陆公之威;悉委武卫,以济周瑜之师。卑宫菲食,以丰功臣之赏;披怀虚己,以纳谟士之算。故鲁肃一面而自讬,士燮蒙险而效命。高张公之德而省游田之娱,贤诸葛之言而割情欲之欢,感陆公之规而除刑政之烦,奇刘基之议而作三爵之誓,屏气跼蹐以伺子明之疾,分滋损甘以育凌统之孤,登坛慷慨归鲁肃之功,削投恶言信子瑜之节。是以忠臣竞尽其谋,志士咸得肆力,洪规远略,固不厌夫区区者也。故百官苟合,庶务未遑。 [187]
  • 用集���大皇帝,以奇踪袭於逸轨,叡心发乎令图,从政咨於故实,播宪稽乎遗风,而加之以笃固,申之以节俭,畴咨俊茂,好谋善断,束帛旅於丘园,旌命交于涂巷。故豪彦寻声而响臻,志士希光而影骛,异人辐凑,猛士如林。 [188]
  • 赖先主承运,雄谋天挺,尚内倚慈母仁明之教,外杖子布廷争之忠,又有诸葛、顾、步、张、朱、陆、全之族,故能鞭笞百越,称制南州。 [189]
  • 吴武烈父子皆以英杰之才,继承大业。今以陈敏凶狡,七弟顽冗,欲蹑桓王之高踪,蹈大皇之绝轨,远度诸贤,犹当未许也。 [66]
  • 孙权横废无罪之子,虽为兆乱,然国之倾覆,自由暴皓。若权不废和,皓为世适,终至灭亡,有何异哉?此则丧国由于昏虐,不在于废黜也。设使亮保国祚,休不早死,则皓不得立。皓不得立,则吴不亡矣。 [1]
  • 权愎谏违众,信渊意了,非有攻伐之规,重复之虑。宣达锡命,乃用万人,是何不爱其民,昏虐之甚乎?此役也,非惟闇塞,实为无道。 [1]
  • 盛闻国将兴,听於民;国将亡,听於神。权年老志衰,谗臣在侧,废适立庶,以妾为妻,可谓多凉德矣。而伪设符命,求福妖邪,将亡之兆,不亦显乎! [1]
  • 观孙权之养士也,倾心竭思,以求其死力,泣周泰之夷,殉陈武之妾,请吕蒙之命,育凌统之孤,卑曲苦志,如此之勤也。是故虽令德无闻,仁泽(内)著,而能屈强荆吴,僭拟年岁者,抑有由也。然霸王之道,期於大者远者,是以先王建德义之基,恢信顺之宇,制经略之纲,明贵贱之序,易简而其亲可久,体全而其���可大,岂委璅近务,邀利於当年哉?语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其是之谓乎! [190]
虞溥:“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好侠养士,始有知名,侔于父兄矣。” [190]
《荆州先德传》:“权好嘲戏以观人。” [191]

唐宋

虞世南:“孙主因厥兄之资,用前朝之佐,介以天险,仅得自存,比于二人(曹操、刘备),理弗能逮。” [104]
王勃:“孙仲谋承父兄之余事,委瑜肃之良图,泣周泰之痍,请吕蒙之命,惜休穆之才不加其罪,贤子布之谏而造其门。用能南开交趾,驱五岭之卒;东届海隅,兼百越之众。地方五千里,带甲数十万。” [192]
朱敬则:“孙仲谋藉父兄之资,负江海之固,未敢争盟上国,竞鹿中原,自守未馀,何足言也。” [193]
徐夤:“一主参差六十年,父兄犹庆授孙权。不迎曹操真长策,终谢张昭见硕贤。建业龙盘虽可贵,武昌鱼味亦何偏。秦嬴谩作东游计,紫气黄旗岂偶然。” [194]
袁陟:“人苦曹瞒虐,天悲汉禄终。山河分鼎峙,气象发江东。一旦墟京洛,弥年豢幼冲。炎精竟灰烬,紫盖出艨艟。长策资公瑾,雄才得吕蒙。招延师友义,继述父兄忠。旧府峨双阙,惊涛涌半空。风云龙虎势,日月帝王功。地力因时险,神谋与意通。屈伸思所济,逆顺审于衷。骏足嗤交货,灵牙耀即戎。同盟界函谷,独断保蚕丛。定霸葵丘劣,推心建武同。长沙兆生谶,典午赖馀风。战守遗踪在,登临四望中。陵迁成万古,世异想群雄。歌舞居民祀,干戈逐虏功。征帆来浦外,久客怆途穷。精锐销孤剑,飘零若断蓬。徘徊灵庑下,暮叶乱江枫 [106]
司马光:“大帝承父兄之烈,师友忠贤,以成前志,赤壁之役,决策定虑,以摧大敌,非明而有勇能如是乎?奄有荆扬,薄于南海,传祚累世,宜矣。” [195]
  •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67]
  • 孙权勇而有谋,此不可以声势恐喝取也。 [196]
  • 吴大帝方其属任贤将,抗衡中原,曹公惮之。及其老也,贤臣死亡略尽,喜诸葛恪之劲悍,越众而付以后事。闼其用兵劳民之后,继起大役,兵折于外,既归而不能自克,将复肆志于僚友。恪既以丧其躯,而孙氏因之三世绝统,吴、越之民陷于炮烙之地,国随以亡。彼以进取之资用进取之臣,以徼一时之功可耳,至于托六尺之孤,寄千里之命,而亦属之斯人,其势必至是哉。 [68]
  • 今夫曹操、孙权、刘备,此三人者,皆知以其才相取,而未知以不才取人也。世之言者曰:孙不如曹,而刘不如孙。 [197]
晁补之:“吴人轻而无谋,自古记之矣。孙坚、孙策皆无王霸器。虽赖周瑜、鲁肃辈辅权嗣立,亦权稍持重,故卒建吴国也。” [69]
何去非:“权之勇决进取,无以逮其父兄,然审机察变,持保江东,于权有焉。” [198]
萧常:“权承父兄之资,勇而有谋,愤曹操窃国,尝有讨贼之志;乌林之捷,亦一时之隽功。其后关羽围襄阳,降于禁,威振北方,操大惧,欲徙都以避之。权于是时,诚能与羽协力、东西并举,则操可图而汉室可兴。今乃不然,反袭杀羽以媚曹氏,不能少降意于帝室之胄,而甘心臣贼,昭烈之不能混一区夏,由此故也。他日虽有犄角之功,亦无及矣。吁,惜哉!” [199]
  • 孙权又是两间底人。 [105]
  • 学者皆知曹氏为汉贼,而不知孙权之为汉贼也。若孙权有意兴复汉室,自当与先主协力并谋,同正曹氏之罪。如何先主才整顿得起时,便与坏倒!如袭取关羽之类是也。权自知与操同是窃据汉土之人。若先主事成,必灭曹氏,且复灭吴矣。权之奸谋,盖不可掩。平时所与先主交通,姑为自全计尔。 [105]
吕祖谦:“孙权起于江东,拓境荆楚,北图襄阳,西图巴、蜀而不得。北敌曹操、西敌刘备,二人皆天下英雄。所用将帅,亦一时之杰。权左右胜之而后能定其国。及权国既定,曹公已死,丕、叡继世,中原有可图之衅。权之名将死丧且尽,权亦老矣。” [70]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71]
  •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71]
叶适:“权有地数千里,立国数十年,以力战为强,以独任为能。残民以逞,终无毫髪爱利之意,身死而其后不复振,操术使之然也。” [72]
杜旟:“一自髯孙横短策,坐使英雄鹊起。” [128]

元明清

元好问:“孙郎矫矫人中龙,顾盼叱咤生云风。” [200]
郝经:“东汉之衰,孙权承父兄之烈,尊礼英贤,抚纳豪右,诛黄祖,走曹操,袭关侯,遂奄有荆扬,今年出濡须,明年战合肥,嶷然势常北向,而以守为攻,称臣于魏,结援于汉,始忍勾践之辱,终为熊通之谮,保据江淮,奄征南海,卒与汉魏鼎峙而立,先起而后亡,非惟智勇足抗衡,亦国势便利然也。” [201]
胡三省:“当方面者,当如吕岱;委人以方面者,当如孙权。” [202]
朱元璋:“君臣之间,以敬为主。敬者,礼之本也。故礼立而上下之分定,分定而名正,名正而天下治矣。孙权盖不知此,轻与臣下戏狎,狎其臣而亵其父,失君臣之礼。” [203]
罗贯中:“紫髯碧眼号英雄,能使臣僚肯尽忠。二十四年兴大业,龙盘虎踞在江东。” [204]
孙承恩:“仲谋强明,委任才智。听言能断,业乃鼎峙。倍义负汉,屈身事曹。传世四君,霸图亦消。” [205]
  • 于是而知先主之知人而能任,不及仲谋远矣。 [206]
  • 于子瑜也、陆逊也、顾雍也、张昭也,委任之不如先主之于公,而信之也笃,岂不贤哉? [206]
  • 孙文台奋身郡将,讨董卓,复雒京,父子三世,退保吴、楚,民不受兵者百余年。 [73]
朱彝尊:“想当日周郎陆弟,一时声价。乞食肯从张子布?举杯但属甘兴霸。看寻常谈笑敌曹刘,分区夏 [107]
吕履恒:“仲谋才志拟难兄,江左开基事竟成。仇国称臣缘底急,同盟归妹却相倾。南邦文武材何在,东鄂江山迹已更。惟有遗宫传避暑,古苔荒草对孤城。” [74]
王懋竑:“至权时,张昭、张紘虽见尊礼而不复任用,昭且几不免,而翻竟以窜死,惟顾雍、潘濬辈从容讽议,得安有位。陆逊有大功,而以数直谏愤恚而卒。周瑜、鲁肃幸已早死,不与陆逊同祸,而亦恩不及嗣。有所爱重者,惟吕蒙、凌统、甘宁、周泰辈,以视策万万不逮矣。其保有江东者,以有吕蒙辈为之用,得其死力,而其不能廓大基业,窥中原者,亦以此。” [75]
  • 至孙氏兄弟之用人,亦自有不可及者。 [207]
  • 以人主而自悔其过,开诚告语如此,其谁不感泣?使操当此,早挟一‘宁我负人,勿人负我’之见,而老羞成怒矣!此孙氏兄弟之用人,所谓以意气相感也。 [207]
王鸣盛:“孙权称臣事魏已久,及黄武元年春大破蜀,刘备奔走,势愈强盛,则魏欲与盟而不受,九月魏兵来征,又卑辞上书求自改悔,乞寄命交州乃随,又改年临江拒守,彼此互有杀伤,不分胜负。十二月又通聘于蜀,乃既和于蜀,又不绝于魏,且业已改元而仍称吴王。五年令曰北虏缩窜,方外无事,乃益务农亩,称帝之举,直隐忍以至魏明帝太和三年,而后发,反覆倾危,惟利是视,用柔胜刚,阴谋狡猾,史评以勾践相比,非虚语也。” [75]
黄景仁:“伯也无年,把草草、江东付尔。不数载、西连北拒,公然帝矣。彼国有人难径渡,诸君为将偏甘死。只几封、降���落中原,生平耻。垂珠冕,翘华履。睛点碧,髯掀紫。问生儿谁道,不应如是。半壁江山成夜火,一生事业凭春水。小朝廷、血食尚千秋,谁能此。” [117]
何焯:“老悖昏惑,吴亡不待皓而决。” [208]

近现代

李慈铭:“三国时,魏既屡兴大狱,吴孙皓之残刑以逞,所诛名臣,如贺邵王蕃楼玄等尤多。少帝之诛诸葛恪滕胤,皆逆臣专制,又当别论。惟大帝号称贤主,而太子和被废之际,群臣以直谏受诛者,如吾粲朱据张休屈晃张纯等十数人,被流者顾谭顾承姚信等又数人,而陈正陈象至加族诛,吁,何其酷哉!自是宫闱之衅,未有至此者也。” [76]
  • 大江东去走征帆,凭吊吴峰日色衔。金粉江山初得主,英雄兄妹迥非凡。刘曹并世能分据,瑜亮同时不信谗。遗庙尚存王气尽,秋风萧瑟响松杉 [108]
  • 紫髯碧眼亦威严,破虏生儿自不凡。兄寿不长天意在,母怀徵异月华衔。薄情竟绝金刀婿,奇计能烧铁锁帆。王气至今犹未歇,石头城外石巉巉 [109]
  • 黄祖本无才智,而孙坚死于祖手;孙策又不能亲复父仇,命为之,势为之也。坚阻于命,策限于势;至权承父兄之业,用瑜蒙诸将,一出再出,方举黄祖而枭夷之,春秋之义大复仇,如孙仲谋者,其固不愧为令子乎?曹操谓生子至如孙仲谋,若刘景升诸儿,与豚犬等,原非虚言。 [77]
  • 孙权承父兄遗业,任才尚计,史谓其有勾践遗风,乃内宠相寻,晚年益愦,废长立幼,乱本已成。 [78]
卢弼:“窃谓有勾践之志则可,无勾践之志则终为奴虏而已,南宋其已事也。仲谋操纵其间,以江东而抗衡大国承祚,方之勾践其信然矣。” [75]
李宗吾:“权杀关羽,其心黑矣;而旋即讲和,权臣曹丕,其面厚矣;而旋即与绝,则犹有未尽黑未尽厚者在也。总而言之,操之心至黑,备之面至厚,权之面与心不厚不黑���亦厚亦黑。故曹操深于黑学者也,刘备深于厚学者也,孙权与厚黑二者,或出焉,或入焉,黑不如操,而厚亦不如备。之三子,皆英雄也。” [130]
  • 孙权是个很能干的人。 [209]
  • 当今惜无孙仲谋。 [209]
张作耀:“孙权暮年多有失误。一是废立失度,并宠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最终酿成‘二宫之变’,动摇了国之根基;二是立幼子为储,为权臣乱政提供了历史平台;三是诛杀大臣,罪流无辜;四是迷信异兆,崇信鬼神。” [79]

艺术造诣

播报
编辑
孙权善书法,据《书史会要》《书小史》等记载,孙权擅长行书草书隶书 [80-81]唐代张怀瓘在《书估》中列其书法为第三等,评为“奇材见拔,绝世难求”。孙权与其子孙休(吴景帝)、其孙孙皓(吴末帝)的书法一并知名。南齐时,大臣王僧虔将三人书法献给齐高帝萧道成 [137]。明人杨慎《法贴神品目》载有“吴大帝黄武二年”刻字,位于杭州粟山 [136]

轶事典故

播报
编辑

成语典故

典故/成语名
出处
释义
《吴历》中濡须之战时,曹操对孙权的赞叹之语
后人常以此比喻称赞晚辈英贤 [95]
《吴历》中濡须之战时,孙权乘轻船诱曹营之箭的典故(《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主角) [96-97]
——
资治通鉴》中,孙权劝大将吕蒙学习,终使吕蒙成为一代国士 [98]
——

出生传说

据《搜神记》记载:吴夫人怀孙策时,梦见月亮飞入怀中,怀孙权时又梦见太阳入怀。孙坚听后,喜不自胜地断言“日月乃阴阳的精华,是极为富贵的象征”。 [82]

外貌奇伟

孙权画像
孙权的外貌不凡,有帝王之相,其臣下则多以“至尊”称呼他 [83]。据《江表传》记载,孙权出生时方颐大口,目光颇有神采。东汉朝廷使者刘琬奉命授予孙策官爵时,曾一一为孙权诸兄弟相面。刘琬形容孙权相貌最为高大挺拔,认为他有大贵之表且会是孙氏兄弟中最长寿的。裴松之注《献帝春秋》记载孙权为“紫髯(紫髯象征武官威风凛凛,非指颜色)将军,长上短下,便马善射”。 [84-85]世说新语》中记载,孙权相貌威武,司马懿与东晋权臣桓温都颇为神似他 [86]

乘马射虎

孙权喜爱狩猎,常常骑马射虎,早出晚归。一次,孙权至庱亭射虎,老虎向前扑上马鞍,孙权把双戟投向老虎,老虎受伤试图逃走,孙权的侍从张世趁机用戈再击。最终老虎被抓获了 [87]。重臣张昭曾劝谏道:“为人君者,应该能驾驭英雄,驱使群贤,岂能驰逐于原野,骁勇于猛兽?一旦有个好歹,不怕被天下耻笑?”孙权道歉道:“年少虑事不远,此事有愧于您。”但始终不能停止,于是做射虎车,车中不遮盖,自己在里面射虎。当时有脱群的野兽扑向他的车,孙权每次都以亲手搏击为乐。张昭多次规劝,孙权常常笑而不答。 [88]宋人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道:“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173]。”

不记前仇

孙策掌理江东时,曾让吕范管理财计。当时孙权年少,私下向吕范借钱索物,吕范定要禀告,不敢专断许可,当时被孙权怨恨。后来,孙权代理阳羡长,有私下开支,孙策有时进行核计审查,功曹周谷就为孙权制造假账,使他不受责问,孙权那时十分满意他。但等到孙权开始统管国事后,认为吕范忠诚,深为信任,周谷善于欺骗,伪造簿册文书,不再录用。 [89]吕范去世后,孙权路过吕范墓,忍不住呼喊他的字:“子衡!”言毕泪流不止。

嘲啁无方

孙权风趣幽默,喜欢与他人开玩笑。 [7]他曾对侍中郑泉说:“你喜欢当众规劝我,叫我好没面子,你不怕惹怒我吗?”郑泉回答:“臣听说有贤明的君主,就有正直的大臣。今朝廷能够畅所欲言,是因为大家都知道主公器量宏伟。依仗厚恩,我不怕逆鳞。”有一次开宴会,孙权吓唬要治郑泉的罪,郑泉快走出门的时候不停回头张望孙权。孙权喊着他的名字让他回来,笑着说:“你不是不怕我生气吗?怎么还总回头看我呢?”郑泉回答:“臣知道主公一向爱护臣下,肯定不会有性命之忧。快出门的时候被主公的英姿所打动,忍不住想回头再多看几眼。” [90]
大将朱桓出征时,孙权亲自为他送行。朱桓忽然端起酒杯说:“上天授予陛下圣人的容貌,应当君临四海,委任重臣,来清除叛逆。如今臣就要离开陛下远去了,要是能摸一摸陛下的胡须,臣死而无憾了。”孙权闻言微微地倚着案几,把脑袋伸了出去。朱桓上前捋须,感叹道:“今天总算可说是捋到虎须了!”孙权大笑。 [91]此外,孙权也曾��弄费祎诸葛瑾诸葛恪等人。

爱护臣下

孙权常以表字称呼臣下,君臣关系之亲密可见一斑。凌统的随从战死,内心难过得不得了。孙权用自己衣袖给凌统擦干眼泪,对他说:“公绩,死的已然死了。只要有你在,还怕没有人吗?”凌统受了重伤,孙权于是留他在船上,帮他更衣。凌统英年早逝后留下两个年幼的儿子。孙权收养二人在宫中,疼爱得跟自己子女一样,凡有客人来就介绍道:“这是我的虎子呀。”到了八九岁,孙权命葛光教他们念书,十天学一回骑马;又追念凌统功勋,封凌烈为亭侯,把凌统的兵也交给凌烈管。后来凌烈有罪免官,改由凌封袭爵领兵。 [182]

提拔囚虏

孙权攻下荆州后,荆州众将纷纷归附,只有潘濬称疾不见。孙权派人抬床将他接来。潘濬还是掩面于床,不肯起来,悲哭哽咽而不能自止。孙权叫着他的字说:“承明啊,过去的丁父是鄀的俘虏,楚武王任用为将帅。彭仲爽是申的俘虏,楚文王以之为令尹。二人都是你们楚地的贤人,虽为俘虏仍受提拔。你不肯投降,难道是认为我与古人有异吗?”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巾擦干他的泪水。潘濬打动于是下地拜谢。孙权任用他为治中,对关于荆州的事务一并向他咨询。 [92]

宝剑六柄

崔豹古今注》记载:孙权有六柄宝剑,称为“吴六剑”,分别名为白虹、紫电、辟邪、流星、青冥、百里。 [93]另据《古今刀剑录》记载,孙权在黄武五年(226年)时,采武昌铜铁锻造了千口剑、万口刀,分别长三尺九寸。刀头方都由南铜越炭所造,以小篆书写“大吴”。 [94]

召见秦论

黄武五年(226年),大秦(罗马帝国)商人秦论航海来到交趾。交趾太守吴邈立即派人把秦论送到武昌(今湖北鄂州)拜见孙权���据《梁书》卷五四《中天竺传》的记载,孙权召见秦论,问大秦“方土谣俗”,秦论一一回答。后来,孙权提到诸葛恪伐丹阳所获的“黝、歙短人”(生活在安徽省东南部一带的肤色黝黑、身材矮小的山越人)。秦论说,在大秦很少见到这样可爱的小矮人。孙权大喜,便将“黝、歙短人”男女各十人赐给秦论,还派了会稽人刘咸随他一道返回大秦,不过刘咸半道而死,秦论“径还本国”后,亦无回音。 [102] [129]

人际关系

播报
编辑
  • 父祖、平辈及嫔妃
关系
姓名
简介
祖父
瓜农,汉末隐居于富春江畔的阳平山。
父亲
三国时孙吴的奠基人之一。追谥武烈皇帝,庙号始祖。
母亲
追谥武烈皇后
伯父
早亡。
叔父
兄长
孙吴的奠基者之一。追谥长沙桓王。
弟弟
又名孙俨,官至丹杨太守,后被刺杀。
袭父爵为乌程侯。后举茂才,早卒。
庶出,官至定武中郎将
姐姐
孙氏
弘咨
孙氏
嫁陈氏,女为潘秘妻。
妹妹
刘备
配偶
谢煚女,早卒。
徐琨女,抚养孙登,建安十七年(212年)被废。
孙鲁班孙鲁育。宫中对她的礼节等同于皇后。追赠皇后,无谥号 [119],合葬蒋陵。
孙亮。后遇刺而死,合葬蒋陵。
王卢九女,生孙和。追谥大懿皇后。
孙休。追谥敬怀皇后。
袁术女。
赵达妹,据载为中国最早的女画家。
生孙霸。
生孙奋。
以上内容主要来源 [82]
  • 子女
儿子
姓名及生卒年
简介
长子
孙登(209-241)
黄龙元年(229年)被立为太子。谥号宣太子。
次子
孙虑(213-232)
官至镇军大将军,封建昌侯。 [120]
三子
孙和(224-253)
赤乌五年(242年)被立为太子,后被废为南阳王。被赐死。追谥文皇帝。
四子
孙霸(?-250)
封鲁王。后被孙权赐死。
五子
孙奋(?-270)
历封齐王、章安侯,孙皓在位时被杀。
六子
孙休(235-264)
吴国第三位皇帝(258-264在位),谥号景皇帝。
七子
孙亮(243-260)
吴国第二位皇帝(252-258在位),后被废为会稽王。
女儿
姓名
简介
又称全公主。前嫁周循,后嫁卫将军全琮
刘纂,早逝。
又称朱公主。前嫁左将军朱据,后嫁刘纂。
一说为养女,生父为孙奂,嫁滕胤 [99]
养子
姓名
简介
凌统之子,封亭侯。
凌统次子,袭封亭侯。
以上诸表格参考资料: [1] [53] [82] [99] [182]

后世纪念

播报
编辑
主词条:蒋陵
孙权雕像
据《三国志》记载,孙权死后葬于蒋陵。 [1]孙权因避祖父吴孝懿王孙钟名讳,而把钟山改名蒋山,孙权陵因在蒋山而称作蒋陵。唐代《建康实录》中说,蒋陵在“钟山之阳”,北宋《祥符江宁图经》中说“在钟山南麓”。孙权死后葬于钟山南麓的高岗上,葬处得名“孙陵岗”,后人又称“吴皇陵”,而这也是南京地区最早的六朝陵墓。
20世纪40年代,因岗上多梅花,故将孙陵岗改名为梅花山 [100]

艺术形象

播报
编辑

文学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孙权于十九岁时继承了其兄孙策之位,被尊为吴侯,开始统领江东 [101]。他紫髯碧眼,相貌堂堂 [101]。他先是击败并手刃了杀父仇人黄祖 [159]。后诸葛亮出使东吴,舌战群儒,智激孙权,最终使其同意结成孙刘联盟 [158]。在赤壁大战击溃了曹操军。又和曹操军在合肥附近鏖战 [160]。后孙权听从周瑜之计,以招亲之名让诱骗刘备来东吴 [161],却被诸葛亮的锦囊妙计所识破 [161],致使妹妹假戏做真嫁给刘备 [161]。刘备入蜀后,孙权接回妹妹 [163],并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 [162]、杀死关羽 [164]。刘备伐吴,孙权听从阚泽意见,任命书生陆逊为大都督 [165],终于大破刘备 [165]曹丕称帝后,孙权先向北方称臣 [166],后自己建吴称帝,迁都建业 [167]

戏剧形象

孙权经常出现在传统戏剧中,如京剧《龙凤呈祥》《白帝城》《走麦城》等。京剧尊崇蜀汉,所以孙权和曹操等与刘备敌对的势力都勾白脸。孙权在京剧行当里属于“净行”。孙权脸谱谱式为水白整脸,用水白脸作为主色,暗喻人物生性奸诈,手段狠毒的可憎面目。

影视形象

年代
剧名
饰演者
1976年
1983年
1985年
诸葛亮
诸葛亮
吴仕德
1989年
不详
1990年
《孔明三气周瑜》
1993年
神通
马景
关公
胡金富
1994年
恽浆铮(幼年)
吴晓东(中青年) [133]
东方小故事之添字得驴》
高原
1995年
1996年
彭志义
1999年
2001年
2008年
张震 [134-135]
2009年
2010年
三国
郑伟(幼年)
张博(中青年)
2011年
2015年
2017年
丁海峰 [139]
向振豪 [116]
2020年
2021年
卢展翔 [115]
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孙权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孙权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孙权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孙权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孙权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孙权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孙权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孙权电视剧《三国》的孙权电视剧《三国》的孙权电视剧《三国》的孙权电视剧《三国》的孙权电视剧《三国》的孙权张震版孙权张震版孙权张震版孙权张博版孙权张震版孙权电视剧《廉石传奇》的孙权(左)
孙权影视形象

史料索引

播报
编辑
关于孙权的生平,主要参见《三国志》中的《吴主传 [1]裴松之等人的注解,其余事迹则散见同书各纪传。《资治通鉴》也有相关部分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