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李敬民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师
展开5个同名词条
李敬民,河南西平县人,现就职于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民族音乐学、区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音乐教育学民俗音乐研究。
李敬民自幼学习音乐,1979年以来一直从事中国传统音乐、民族音乐学、音乐教学、音乐创作的研究工作。1984年开始从事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工作;1999年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学习,主要专业是中国传统音乐和民族音乐学。主持一项国家级项目,一项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主编一部河南省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统编教材《中国传统音乐概述》,正在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印刷,参与河南省高校普通专业公共音乐课教材的编写工作,完成“民族民间音乐”和“中国音乐史”两个部分。 [1]
中文名
李敬民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河南西平县
职    业
教师
性    别

获奖情况

播报
编辑
2004年河南省教育系统学术技术带头人;1999——2003年信阳师范学院��点学科学术带头人;1999年信阳师范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2001年信阳师范学院十佳教师;1998年以来信阳师范学院先进工作者;在年度考核多次获得优秀奖。获批2003年度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

人物作品

播报
编辑

发表论文

1、试论民俗事���中民歌的特点,《教育与教学研究》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年中册;
2、试论民歌与民俗的相互关系, 《信阳师院学报》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1998(1);
3、和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设想与尝试, 《音乐教育与改革》河南文艺出版社1998(6);
4、论豫南民间歌舞“花鼓灯”音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8(4);
5、论豫南音乐文化区划的背景依据,《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1999(2);
6、豫南“岔灯”民俗,《艺术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学刊,2000(1);
7、解读性张力下的汉族情歌,《民族艺术》国家民委主办2000(2);
8、豫南民歌旋法特征研究(二),《天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0(3);
9、豫南民歌旋法特征研究(一),《旋律研究论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06);
10、豫南“岔灯”的民俗文化解义,《美与时代》2002(1);
11、河南太康道情戏考略,《戏曲研究》2002(1);
12、略论太康道情戏的形成与音乐的板式类型,《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2);
13、从淮西民歌的旋律音调中看文化过渡区的音乐风格,《天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2(4);
14、管窥传统和声学中协和性原则的历史与发展(一),《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5)。
15、淮西山歌的句式结构分析,《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2003(3)。
16、管窥传统和声理论中协和性原则的历史发展(二),《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5)。
17、中原传统音乐资料数据库建设之思考,《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
18、论豫南“岔灯”民俗之基础,《艺术探索》广西艺术学院学报,2005(2)。
19、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地理条件初探,《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4)。
20、中原传统音乐资料数据库建设之思考,《音乐传播与传播音乐——中国音乐传播论坛(第二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2)
21、乐谱:承载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符号体系,《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学报2007(3)。
22、论民族音乐学的跨学科研究之基础,《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3)。
23、论中国民间音乐音调中的多元化受容——以“槐口坠子书”唱腔的受容性为例,《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2008(3)。
24、论豫南皖西“杠天神戏”的基本功能,《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5)。
25、一本以民族音乐学方法论为基础的道乐研究专著——读孙凡《全真正韵闵谱研究》有感,《美与时代》2008(7)。
26、论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用乐的三���观念,《音乐研究》2009(5)。
27、论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展演的空间基础——以河南省新蔡县余围子乡吕胡刘村吕庄的杠天神仪式为例,《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
28、从个体到群体的中国音乐教育谱系研究,《音乐探索》2011(1)
29、论民族音乐学研究模式的概念、方法和表达方式,《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2)。
30、论音乐过渡与融合——以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区的基本特质为例,《音乐研究》2011(3)。
31、在神圣与凡俗之间转换——以豫南皖西民间仪式舞蹈展演为例,《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
32、凤阳大东关一号墓出土乐器的测音研究,《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2)。
33.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宣读学术论文20余篇。

著作教材

1.《大学生音乐基础》,副主编,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2.《交响音乐赏析》,编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
3.《中国传统音乐述稿》,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4、《中国民族音乐》,专著,撰写“中州音乐”部分,2008年8月版;
5、《中国传统艺术论》,专著,撰写“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论”部分,2008年12月版;
6、《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专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10月版;
7、《封尘的绝响:钟离国钟磬乐器研究》,专著(合著),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版。
8、《民族音乐理论与实践探索》,专著(合著),中国商务出版社,2013年11月。
9、《中州传统音乐资料数据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专著(合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07月。
《论豫南音乐文化区划的背景依据》发表于《中国音乐》;《太康道情戏考略》发表于《戏曲研究》;《淮西山歌的句式结构分析》发表于《中国音乐》;《略论太康道情戏的形成与音乐的板式类型》发表于《云南艺术学院学报》;《从淮西民歌的旋律音调中看文化过渡区的音乐风格》发表于《天津音乐学院学报》;《管窥传统和声理论中协和性原则的历史发展》发表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豫南民歌旋法特征研究(一)》发表于《旋律研究论集》;《和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设想与尝试》发表于《音乐教育与改革》;《论豫南民间歌舞“花鼓灯”音乐》发表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大学生音乐基础》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副主编;《中国传统音乐概述》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主编

出版图书

播报
编辑
  • 作者名称 李敬民
    作品时间2012-10
    《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是2012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李敬民。

荣誉获奖

播报
编辑
1. 歌曲《中原之歌》1997年12月信阳地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2. 歌曲《我的母亲我的中华》1997年12月信阳地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3. 和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设想与尝试,1998年6月河南省音乐教改研究论文一等奖;
4. 豫南山歌的句式结构分析,1999年10月河南省音乐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5. 论豫南音乐文化区划的背景依据,2000年8月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6. 论豫南音乐文化区划的背景依据,2000年9月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科学研究贡献一等奖.
7.2002年9月获得信阳师范学院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三等奖
8.中原传统音乐资料数据库建设,2005年9月河南省教育厅信息技术教育一等奖。
9.宋金元时期中原俗乐存在形态及流变、融合与中国“真喜剧”形成问题研究,2007年9月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优秀成果
10、论高师音乐人才培养的知识储备方法,2009年2月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效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
11、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2009年福建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二等奖。
12、论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用乐的三种观念,2010年6月信阳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13、论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用乐的三种观念,2010年6月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4、《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专著,2012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特等奖,获奖编号:2012-C-T032,2013.8
15、《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专著,2012年度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获奖编号:2013-023,2013.9.

科研项目

播报
编辑
1.豫南民间音乐研究,1998.05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项目主持人, 结项。
2.音乐表演者的临场心理问题研究,1998.05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项目第二完成人, 结项。
3.高师教育学科课程教学整体优化改革研究,1999.06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师范教育科研项目第二完成人, 结项。
4.豫南民间歌舞的审美研究,2000.02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主持人, 结项。
5.关于抢救和开发河南道情戏的研究,2001.09省社科规划项目第二完成人, 结项。
6.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研究,2002.08河南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项目主持人, 结项。
7.淮河流域河南民间音乐文化研究,2003.01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主持人,结项。
8.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研究,2011.07国家艺术规划项目主持人,结项。
9.网络信息组织模式化问题研究,2005年4月河南省社科联项目第二完成人,结项。
10.历史文化资料挖掘、拯救与开发研究——中原传统音乐资料数据库建设,2006年11月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主持人,结项。
11.中原文化生态及其生成规律研究,2007年7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规划研究项目第二完成人,结项。
12.中原文化生态问题研究,2007年9月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第二完成人,结项。
13.宋金元时期中原俗乐存在形态及流变、融合与中国“真喜剧”形成问题研究,2007年9月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第三完成人,结项。
14.淮河流域音乐文化��研究,2011年8月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主持人,结项。
15.莆仙地区民间信仰舞蹈研究,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第一参与人,在研,项目编号:2010C019。
16.跨文化的草根艺术——大别山民歌的音乐形态与文化特质研究,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主持人,在研。项目批号:12YJA760031
17.湖湘音乐文化史研究,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第一参与人,在研,项目编号:12YBA329。
18.淮河流域音乐文化史研究,2013年度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主持人,在研,项目批准号:13DD25。
19.民间音乐艺术市场化转化方式研究-以信阳民歌表演的市场运作为例, 2013年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指导教师,主持人:张荣华,项目编号:201310477026,批准单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时间:2013年9月17日,
20.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湘草根阶层的民歌文化志研究,项目编号:13YBA351,批准时间:2013年10月

学术称号

播报
编辑
1997年11月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理事;
1998年8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1999年10月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员;
2002年6月全国高师理论作曲学会理事;
2002年10月信阳师范学院重点学科(音乐学——民族音乐学)学术带头人;
2004年8月“河南省教育系统科学技术学术带头人”;
2007年5月信阳师范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9年9月全国世界民族音乐教学研究会理事;
2009年12月“河南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河文明研究基地”民间艺术研究项目负责人。
2010年5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
2010年8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负责人。
2011年5月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专家。
2013年4月河南省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评定专家。
2014年6月中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