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深沪烽火台

晋江市深沪烟墩山烽火台
同义词烟墩(烟墩)一般指深沪烽火台
深沪烽火台位于晋江市深沪烟墩山。烟墩山海拔78.2米,是深沪最高点。因山有烽火台,俗称烟墩,故以名。 明代,倭寇猖獗。洪武二十年(1387),明廷在深沪设立巡检司。嗣后,江夏侯周德兴在烟墩山修筑烽火台,北对永宁卫,南望福全所,西为深沪湾,东临大海,四周一览无余,是理想的军事要地。
中文名
深沪烽火台
地理位置
晋江市深沪烟墩山

简介

播报
编辑
深沪烽火台位于晋江市深沪烟墩山。烟墩山海拔78.2米,是深沪最高点。因山有烽火台,俗称烟墩,故以名。 明代,倭寇猖獗。洪武二十年(1387),明廷在深沪设立巡检司。嗣后,江夏侯周德兴在烟墩山修筑烽火台,北对永宁卫,南望福全所,西为深沪湾,东临大海,四周一览无余,是理想的军事要地。
烽火台分上下2个台墩,条石三合土混筑,长16米,宽8米,高8.4米,上筑3支圆柱形大烟窗。当时墩台上有人轮流看守瞭望,若发生警讯,“夜则举火,昼则举烽”,数十里外的卫所巡检司即可望及增援。
明·抗倭名将俞大猷曾重修。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也重修一次。抗日战争期间,3支大烟窗被日寇军舰炮轰毁掉1支。廿世纪末旅菲侨胞捐资重修,解放军总参谋长杨成武将军为题“烽火台”三字。

遗址

播报
编辑
烽火台遗址位于晋江市深沪镇烟墩山,1991年4月列为晋江县文物保护单位。
烟墩山海拔78.2米,是深沪最高点。因山有烽火台,俗称烟墩,故以名。
中文名
烟墩山烽火台遗址、俗 称
烟墩
海 拔
78.2米
��� 区
晋江市深沪镇

发展历史

播报
编辑
明代倭寇猖獗,烽火台为防倭而建。其北对永宁卫,南望福全所,西为深沪湾,东临大海,四周一览无余,是理想的军事要地。
始建年代有二说:一说是在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廷派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在深沪设立巡检司后,即在烟墩山修筑烽火台(参见《泉州沿革·明》)。一说建于嘉靖年间(1522—1566年)。
烽火台分3层,上、下2个台墩,条石三合土垒砌,长16米,宽8.4米,高9.4米。最高层并列3个烽火灶、3支高3.6米的圆柱形大烟囱。当时墩台上有人轮流看守了望,若发生警讯,“夜则举火,昼则举烽”,数十里外的卫所巡检司即可望及增援。
烽火台后有1小寨(内有水井),前有一条三合土构筑的濠沟环护。
明·抗倭名将俞大猷(参见《泉州人名录·俞大猷》)曾重修。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也重修一次。抗日战争期间,3支大烟窗被日寇军舰炮轰毁掉1支。廿世纪末旅菲侨胞捐资重修,解放军总参谋长杨成武将军为题“烽火台”三字。

烽火台

播报
编辑
烽火台
(the Beacon Tower)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白天放烟叫“燧”,夜间举火叫“烽”。
烽火台的形状因时因地而不同,大体为方、圆两种。
烽火台的建筑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便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就建在长城上,特别是汉代,朝廷非常重视烽火台的建筑。
烽火,也叫烽燧,是古代军情报警的一种措施,即敌人白天侵犯时就燃烟(燧),夜间来犯就点火(烽)以可见的烟气和光亮向各方与上级报警。烽火台在汉代称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称作烽台,并把“烽燧”一词也引申为烽火台,明代则一般称作烟墩或墩台(西北明代墩台,大的还有御敌之功能,小的则只有?t望而无点烽火之功能)。烽火台一般相距10里左右,明代也有距离5里左右的,守台士兵发现敌人来犯时,立即于台上燃起烽火,邻台见到后依样随之,这样敌情便可迅速传递到军事中枢部门。
中国第一个烽火台“烽火戏诸侯”
朝代:西周末年
《东周列国志》记载的“烽火戏诸侯”就是写西周末年最后一位国王周幽王。
《东周列国志》记载的是西周末年(公元前789年),至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

独立构筑

播报
编辑
烽火台一般独立构筑,也有三、五个成犄角配置为烽堠群的。
关于烽火台的结构和应用情况,在敦煌、居延的烽燧遗址中出土的汉简有说明:“高四丈二尺,广丈六尺,积六百七十二尺,率人二百三十七”。“广丈四尺,高五丈二尺”。汉简中还表明当时守烽燧的人数有五、六人或十多人,其中有燧长一人。戍卒平日必须有一人专事守望,有一人做饭,其余的人作修建、收集柴草(包括点烽火时用的柴草)等工作。

主要功能

播报
编辑
最重要的是传递军情,它需要与敌台、墙台等长城建筑密切配合。
烽火台
敌台可��作传递烽火信息的墩台,没有敌台也没有适于点烽的墙台的地方,按传烽路线必须建有烽火台。蓟镇总兵戚继光在《练兵纪实》中讲:“自古守边不过远斥堠谨烽火。蓟镇以险可恃,烽火不修久矣。缘军马战守应援素未练习分派,故视烽火为无用。今该议拟呈会督抚参酌裁订:凡无空心台之处,即以原墩充之,有空心台所相近百步之内者,俱以空心台充墩。大约相去一、二里,梆鼓相闻为一墩.”戚继光还制定了传烽之法,编成通俗顺口的《传烽歌》让守台官兵背诵熟记。经过严格训练,负责传烽的守军能以烽火准确传递军情,而且迅速,一般三个时辰就可传遍整个蓟镇防线。 烽火台是白天点狼粪,晚上然柴草,白天烧狼粪用烟比较明显 晚上烧柴草靠火光报警。

报警种类

播报
编辑
烽火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居延烽燧遗址发掘中获得的《塞上蓬火品约》,把汉代建武初年长城的蓬火制度记录得相当清楚,该汉简讲当时的蓬火品约由都尉府一级的军事机关发布,只对所属候官塞有约束力,品约因发布单位和发布时间的不同而不同,但警戒信号和总的准则却大体相同。警戒信号大致有六种,即:蓬(蓬草,有学者认为是草编或木框架上蒙覆布帛的笼形物)、表(树梢,有学者认为是布帛旗帜)、鼓、烟、苣火(用苇杆扎成的火炬)、积薪(高架木柴草垛),白天举蓬、表、烟,夜间举火,积薪和鼓昼夜兼用;举烽火以犯塞匈奴千人为界限,凡不满一千人只燔一积薪;超过一千人燔二积薪;若一千人以上攻亭障时,则燔三积薪。积薪之外,还附有举蓬、举表、举苣火的不同规定;并因敌人犯塞方位不同和白天夜间的不同又有各自不同但很具体的规定。

传递方式

播报
编辑
如果匈奴人入塞围困亭障,已来不及下亭障燔薪时,白天则举亭上蓬或加一烟,夜间举“离合苣火”。“离合苣火”是处于“虏守亭障”的紧急而特殊情况下的一种特殊信号,即几把苣火一会儿分离,一会儿又合拢。如果被围逼的亭障不能发出燔积薪的信号,距离最近的另一座烽燧应按规定照常举蓬燔薪,把信号准确传递出去。《塞上蓬火品约》还规定,如果发现所报的信号有误,则应立即“下蓬灭火”,取消所发的信号,并写成书面报告,迅速传报都尉府。若天气恶劣,或亭燧相隔过远,在“昼不见烟,夜不见火”的情况下,应立即将情况写成书面报告,用加急的传递方式报送上级。有的汉简还记录了某烽燧的守备器物和生活用品,其中有报警物布蓬、布表、苣、积薪、鼓;建筑器物椎、瞄准器械“深目”,防御武器弩、枪、羊头石等。并表明当时的烽燧是由候官(候长)管理的。候官统候史,候史管燧长,负有保管装备,修葺建筑物、管理“天田”,巡视检查与及时汇报的职责,候官则向都尉负责。为了保证烽火制度的严格执行,汉代有一整套严密的制度。
烽火台的���历是什么?
传说秦始皇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修建了万里长城。但是,由于不能提前预报敌情,万里长城也形同虚设,被敌军屡屡攻破。后来,秦国大将袁牧看到几十里外人家的炊烟,受到了启发,就在长城上加修了烽火台。烽火台里备上干柴火种,一有敌情就点火报警。烽火台修好以后,一处有情况,不消一会儿功夫,总兵就能见到信号,立刻发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