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風一樣的癌症 這種血癌發現恐已第四期

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指出,眼眶瘀青也是血癌的一種表現,容易誤認為被家暴、欺負,因此須特別留意。

良醫問診良醫問診 撰文者: 陳宛欣2024-06-18

血癌(也稱白血病)為台灣二○二一年男性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九位,是電視劇集、電影中男女主角經常罹患的疾病,在現實生活中,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弟弟郭台成、藝人高凌風等知名人士,也因罹患血癌而病逝。

正因血癌不像其他癌症慢慢擴散,它的癌細胞隨血液循環到全身,因此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指出,確診後若能儘速接受標準治療、將癌細胞控制,對於預後也會有一定的幫助。以下為口述紀要:

血癌症狀分3大類

血癌,主要是人體的造血系統——骨髓產生癌變,造成白血球、紅血球、血小板減少,進而導致骨髓的造血功能受到影響,引發後續一系列的症狀。

血癌的症狀主要可分為三類,首先是白血球受影響,造成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發感染或發燒;其次是紅血球製造不足,導致貧血,表現為蒼白的臉色、虛弱和容易喘等症狀;最後是血小板減少,造成出血和瘀青的現象,發生在女性身上可能導致月經過多。這些症狀的出現常常被誤解為其他身體問題,實際上可能是血癌的信號,因此及早就醫尤為重要。

為何會發生血癌,是否與環境、生活方式有關聯?其實,成因可能與基因突變、其他未知因素有關。雖然不當的輻射暴露(如影像醫學科醫護人員可能面臨較高風險)被確認為是一個可能的原因,但其他因素仍然未知。因此,預防的方法不只是要加強健康管理和定期檢查,也需要避免暴露過量的輻射,醫護人員需要嚴格遵守防護措施,如穿戴鉛衣等。

一旦發生上述,如瘀青、發燒等症狀,是否就要擔心自己有罹患血癌的機會?初步可透過「血液檢查」,如果一般的血液檢查中紅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數量都沒有異常,就不太可能是血癌;即使出現異常,也不一定就是血癌,可能是因月經造成的缺鐵性貧血等,後續需要由專科醫師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的檢查。

四類血癌,這種最致命

血癌又可依「臨床病程進展的速度」和「細胞的來源及型態特徵」,再分為急性與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急性與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急性淋巴性血癌好發於孩童,但孩童的根治率高達八成,而成人若罹患此類血癌則較難治療,可能會有復發風險,整體存活時間較短;急性骨髓性血癌的平均好發年齡為六十五歲以上,如民眾出現臉色蒼白疲倦、不明原因發燒、未碰撞卻有瘀青出血、骨骼疼痛的四大症狀,可至醫院進行血液及骨髓檢查確認是否罹病。慢性骨髓性血癌則是染色體突變,常見症狀為脾臟腫大、身型消瘦、不正常白血球增生;慢性淋巴性血癌則好發於老年人。

慢性血癌可能在身體中悄悄發展,沒有太多顯著症狀,人們可能會與它和平相處好幾個月,直到因長期的疲勞而就醫才被發現。而急性血癌的惡性度高、病程惡化快速,可能會出現發燒、出血,甚至休克等嚴重症狀,因此不容等待。

血癌擴散快速 及時治療才是關鍵

血癌不像其他癌症可能慢慢擴散,它像風一般,癌細胞隨血液循環到全身,可能發現時就已是第四期。但台灣的醫療體系相對發達,患者往往可以迅速接受診斷和治療。然而,一些患者可能因懷疑或不願接受診斷而延遲治療,這可能導致血癌越來越嚴重,甚至出現致命的併發症。因此及時診斷和接受標準治療是關鍵所在。

對於惡性度高的成人急性血癌,單純的化學治療很難達到根治效果,可能需要進行骨髓移植,過去都被當成「絕症」看待。但隨著標靶藥物和CAR-T細胞療法的出現,治療方式正在發生改變,有望提高治癒率,甚至可能不再需要骨髓移植。

近期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案例是一位罹患急性淋巴性血癌的越南女孩。她在六歲時,被診斷患有急性淋巴性血癌,在越南接受了標準化療。十歲時癌症復發,儘管接受了更強的化療和骨髓移植,在十二歲時,癌症又再次復發。但她的家人從未放棄,他們輾轉來到花蓮慈濟,接受了CAR-T細胞療法的治療。治療價格昂貴,父母甚至不惜賣田賣房,也不願放棄女兒。最終,這位女孩成為了越南第一位接受CAR-T治療並成功康復的案例,他們家族的奮鬥精神令人嘆服、也感到欣慰。

值班醫師_李啟誠
學歷:成功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碩士、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
經歷:花蓮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台大醫院血液科及腫瘤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台灣大學台成幹細胞治療中心病房主任
現職: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暨國際醫學中心主任、花蓮慈濟醫院免疫暨維生物治療科主任

如何預防血癌?
預防血癌,除透過平時留意症狀外,也可以參考以下生活方式:
1.遠離輻射。
2.勿過度照射X光。
3.定期健康檢查。
4.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生活有規律。
良醫問診

良醫問診

查看全部

良醫編輯部

由良醫編輯群採訪各科別權威醫師,透過專訪為民眾解答常見的疾病問題,解析最新醫療趨勢。本專欄為隔週一期,並同步刊登於《商業周刊》。

字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