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5月CPI再破2%通膨警戒線 省錢達人「這樣做」夫妻月花1萬!

記者 劉彥萱 / 攝影 黃冠瑋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17 22:48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17 22:54

物價上漲全民有感,根據調查,有三成的民眾表示每月財務入不敷出,更超過七成的人,每個月總支出增加超過1000元。省錢達人指出,每樣消費都有選擇跟替代性,取決在你的價值觀,搞清楚需要和想要,從小地方開始省錢,增加被動收入,才能對抗通膨。

圖/TVBS

 
上班族歐文vs.攤商:「這個是多少這120,都是一樣120嗎,好,那我要一個。」

仔細挑選,中午要吃的便當口味,價格也得看仔細,歐文在台北上班,發現午餐便當,跟幾年前相比,漲幅很有感,隨便買,都要百元起跳。

上班族歐文:「因為午餐會想要吃飽一點,下午才有力氣做事,所以預算大概會控在150元以內,那就是希望盡量在100塊以內這樣,像今天因為吃的是雞腿,所以它就會往上變到120塊,但是可能以前在學生,就是這個金額,可能差不多100塊就有漲。」

 
外食費漲太兇,歐文為了省錢,有時候寧可不吃早餐,三餐直接變兩餐,一天控制在三百塊內,因為相較四年前,房租和外食費,兩項固定支出越來越貴。

上班族歐文:「四年前在外食的費用,差不多會落在七千八千左右一個月,然後到四年後的今天,差不多一個月會抓到1萬上下,之前也是在台北市內自己租房,然後差不多那時候的費用,可能抓到1萬左右,但是出社會之後,就會開始發現在台北市內,可能你要到1萬2甚至1萬5,然後它的大小可能都是差不多的,甚至它還會是一個分租的套房。」

國際人才平台創辦人劉君羿:「薪資的漲幅跟通膨率,也就是消費者物價指數來看的話,整體的實質性薪資是負成長的,雖然只是非常些微,但是這可能會影響到,每個人的民生消費,可能會覺得東西,看起來都會越來越貴這樣子。」

看看台灣全體受僱員工,實質經常性薪資,已經連續3年負成長,今年第一季,也依舊落入負成長,年減0.09%,基層的受薪階級,飽受通膨所苦,每月努力控制開支,不然不到月底就會見底。

記者劉彥萱:「物價上漲全民有感,根據調查,有超過三成的民眾認為,每個月的財務入不敷出,更有超過七成的民眾表示,近半年來月支出,每個月增加超過一千元,因此如何減少非必要開支,和轉變消費習慣,就變得相當重要。」

省錢生活達人張偉明:「像這個是用來洗這種,會容易刮到的這種,鍋物跟鍋具的對不對,那這個其實就是從我一件,要丟掉的那個毛衣,我剪了一段之後,把那個線頭拆出來,我就請朋友幫我勾成這樣。」

不會用的毛線,織成去油汙的洗碗布,別人眼中的垃圾,不要的鍋子,在省錢生活達人,張偉明眼中,都是有價值的珍貴資源,退休後,依舊節約過生活,每月家庭開銷,控制在1萬元以內,面對通膨,物價越來越高的時代,他是怎麼做到的。

 
省錢生活達人張偉明:「這個是我們昨天買的七塊,超市的惜食區,你如果去買真正架子上面的,正常價位的,它就是這個價,稍微選擇一下,其實你就可以,不需要那麼大的支出,水電瓦斯,還有家裡的無線Wi-Fi,這些都是每個月要繳的帳單,就是每個月,我們大概才一千多塊,其他的日常的開銷,包括我們的娛樂,包括我們也是會有外食的機會。」

不浪費食材,惜物愛物,張偉明說每樣消費,都有選擇跟替代性,取決在價值觀,如果月入三萬的上班族,想要過月花費五萬的生活,當然會覺得入不敷出。

省錢生活達人張偉明:「要去盤點,自己的每個月的收入是多少,再來就是你要自己去思考,你每個月想要過,花多少錢的生活,才是你理想的,如果你發現這兩個不對等,例如你可能每個月只賺五萬塊,但是你想要過,每個月花十萬塊的生活,那就表示你,目前的這個階段選擇了,不適合你自己的價值觀,你當然會碰到的問題就是,你會去抱怨,薪資低物價又高,永遠追不上想要過的那個生活,永遠都會沒有,這會很嚴重去影響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不同的觀點。」

搞清楚需要和想要,從小地方開始省錢,選擇適合自己,現階段的價值觀,重新檢視生活習慣,開源節流增加被動收入,才有機會戰勝通膨巨獸。



 

 
#通膨#月支出#實質薪資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908

0.1268

0.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