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日本狂蓋高樓現隱憂?積極推都更 大樓翻修費用高

記者 劉俐均 / 攝影 余信翰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17 22:41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17 23:16

日本在泡沫經濟時代蓋高樓,統計到2023年底,全日本有近1700棟超高層大樓,主要集中在三大都會區,而日本在2000年以後積極推動都更、再開發案的,東京就占三成,修繕費用成本高,也讓不少居民開始不喜歡住高樓。而在神戶市,則是反其道而行,禁止市中心新建高樓住宅,原因是人口減少,加上老年化,高樓大廈很可能成了廢墟,專家分析,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城鄉差距大,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就得平衡城鄉發展。

圖/TVBS

 
市中心、鬧區高樓林立,不只是經貿大樓,還有一般住宅也蓋高樓層,這是大家對東京印象,居住在東京的居民,住在高樓大廈也習以為常。

台北旭日扶輪社創社社長富田啓一朗:「我本人跟太太是東京人,我的看法是那個喜歡高層大樓的人,大部分是出生,不是在東京的比較多。」

而日本推動百年都市計畫,2000年以後積極推動都更,以高層大樓的翻修,包含外牆、拉皮、陽台防水等等的設施,費用不斷提高,再加上老年化,很多原來住在高層樓住戶,開始有不同思考。

 
台北旭日扶輪社創社社長富田啓一朗:「大概十年或二十年,這一種摩天大樓,應該會出來有很多問題,中國人投資買摩天大樓的比較多,一個大樓裡面有很多空的房間,如果有問題出來的時候,他們會不會付修理費用?」

日本在泡沫經濟時代,高樓層一棟棟蓋,到了2023年底,全日本有近1700棟超高層大樓,主要集中在三大都會區,而在經濟成長期前後興建、屋齡30年以上,占超高層大樓的一成;屋齡20年,再10年要做大規模翻修的高樓,更達到三成。高樓大廈修繕費用昂貴,要年長住戶拿錢出來補貼修繕,就是一大難題。

日本政經觀察家福澤喬:「日本他們在整個一個大都會裡面,他們其實會做定期的一個所謂的都更,可以帶動很多相關的這些產業的再度發展,比方說你今天像水泥業也好,鋼筋業也好,他就能夠創造所謂的就業機會,他們這個計畫是長達二三十年的一個計畫,那所以他的經費已經補貼到那邊,但是因為現在整個狀況又改變了,包括我們在講說少子高齡化這些狀況,現在未來其實大家越來越不想住,這個高樓住宅的原因。」

全球大城市的市中心都一地難求,一有土地都會盡快興建高樓大廈,但在日本神戶市,反其道而行,政府計劃禁止在市中心部分地方興建公寓大廈,主要原因也是因為人口不斷減少,2011年神戶人口達到頂峰,根據總務省數字,2023年神戶人口年減少6235人,跌幅位居日本最高。

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就是說他們避免人口一直往市中心去擠,然後導致說你市郊的房子被閒置,變成廢墟,其實日本就有現在這個狀況,就是偏鄉的房子沒人要,但是市中心的房價一直在漲,房租也一直在漲。我覺得他的問題是在於說,他的產業發展不平衡。」

日本人口老化嚴重,再加上出生率也逐年降低,避免蓋高樓,卻成了蚊子館,還得付出龐大修繕費用,都市計畫不得不"逆風",而且日本的住宅,屋頂防漏5年補一次,10年大修一次,外牆是10年翻修一次,對比台灣,老屋重建速度似乎慢了好幾拍。

日本政經觀察家福澤喬:「也就是說政府獎勵企業,但政府獎勵企業這當中,他們其實有很多的所謂的法律規範,讓你不要私相授受,那但是在台灣經常就會走偏到,有時候我真的是,其實我想要改革這個地方,我想要都更這個地方,到後來大家會質疑說你的錢,是不是流到某一些特定人士的手上去了,在整個就是都市的這個,包括建築的這些法規這些相關裡面,是不是能夠有一個定期的一個去思考,我們在什麼時候我們是不是必須,有些大樓有些地方可以重新把它打掉再蓋,看看日本他們在做的事情,再想想我們自己現在的狀況。」

 
日本想用大型住宅帶來的人口遷徙或是稅金,恐怕難持久,不過反觀台灣現況,都更速度雖然遠遠比不上日本的都市修繕速度,但台灣往中南部推動科學園區、工業區帶來的人口遷徙,確實達到成效。

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台灣一直把產業引導到這個,中南部的這個比較房價沒那麼高的地方,所以他可以平衡城鄉的發展,但是日本這一部分做得不是很好。」

以台灣來看,雖然都市不斷翻新蓋大樓,但老宅的安全性,恐怕才是必須得儘快處理的問題之一。




 
#日本#摩天大樓#都更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81

0.0776

0.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