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ayback Machine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329193708/http://www.jfdaily.com:80/a/2157761.htm

专稿首页|记者即时播报|社会|国际|国内|上海|财经|娱乐|体育|消费|生活|图片|视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本网专稿 > 国内 > 正文

杭州“打车难顽疾”调查

杭州出租车数量只有上海的二成

奇怪交接班时间致晚高峰期间大量出租车驶离市中心

发布者:mao小苗 时间:2011-05-31 07:18:01 来源:解放牛网 新闻晨报 收藏】[0]
评论0 查看】 【我要评论】 【发起话题

□在杭州长途客运站,等待打的的旅客排着长队,但候客的出租车队列却看不到。

CFP图片

□晨报特派记者 徐妍斐 杭州报道

    有“东方休闲之都”美誉的杭州,近年来却深受“打车难”问题困扰,尤其在节假日,打车难问题更加突出。有杭州市民甚至直言:“打车之痛”已经影响到杭州旅游城市的形象,更有网民调侃:“在杭州打车跟中彩票似的! ”

    端午小长假在即,晨报记者于上周特地赶赴杭州,就打车难问题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探访。

    5月25日,周三,下午5点,一个普通工作日的交通晚高峰时段。

    记者从西湖白堤步行前往开元路、浣纱路路口的酒店,在总共近3公里的路程中,不时有出租车从身旁开过,但全为载客状态,始终未见到一辆空车。

    一名在杭州开车多年的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公共交通优势不明显助长了“打车难”。杭州目前还没有地铁,正在建设中的杭州地铁1号线将在明年国庆前开通,而2号线一期工程东南段则预计将在2013年年底开通。在那之前,出租车费用因为较便宜,替代了公共交通成为很多人出行和上下班的交通工具。且杭州又是旅游城市,外地游客因不熟悉环境而更喜欢打车,两相叠加,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

    然而,需求量大并不是杭州打车难的唯一理由,出租车市场“供不应求”的背后,记者发现还隐藏着另“三大症结”。

[记者调查]

症结一:堵

5公里路光堵在路上的时间就要近1小时

越打不到车买车的就越多,路上就越堵

    对于杭州打车难的原因,许多一线的士司机不约而同地给出了同样的答案:堵车。

    一位女司机告诉记者,杭州出租车难打,最大的症结其实在于城市道路拥堵。“比如今天早晨我接的一单生意,总距离只有5.4公里,但开车途中,光等待的时间总计就有57分钟。如果这些时间没有用于堵车,我可能又能接下两三笔生意了。”她表示,道路拥堵,从司机方面来看,降低了出租车的有效使用率,把一些空车堵在路上,而乘客的感受,就是杭州出租车十分难打。

    她将道路的拥堵归因于近年来私家车的大量增加。这位女司机称,去年9月22日“无车日”,私家车一少,不少乘客马上反映“出租车变的好打了”。

    记者查证后发现,杭州去年新增机动车辆25万辆,以一辆车车长约4米计算,去年一年杭州路上的车流长度累计增加了约1000公里。而今年,杭州私家车上牌数每天大概在300-400辆之间,既平均每天道路上增加的车流长度为1.2-1.6公里。以此来看,私家车数量的激增无疑会不断加剧城市交通的拥堵。

    而另一方面,杭州打车难同时反过来增加了人们购买私家车的需求,形成恶性循环。

症结二:怪

每天晚高峰即将到来时,大量出租车驶离市区

交接时间特殊,晚高峰出租车分布不均

    据杭州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局长杨国宪介绍,目前,杭州投放的出租车运力经测算实载率在65%-68%之间,也就是说,杭州出租车只在65%-68%的时间里有载客,其余时间都为空车。而通常情况下,只有当实载率超过70%时市场才需继续增加出租车投放量,杭州并没有达到这个临界点。

    但另一个现实是,杭州出租车的分布并不均匀。不到70%的实载率是在整个杭州范围内计算的,而市中心、商圈等人口密集区的实载率早已超过80%。而这些区域,才是平时人们“杭州打车难”感觉的源头。

    杭州出租车还有个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怪癖”,就是习惯在下午4-5点交接班。有分析称,由于出租车司机很多都是外地人,难以承受市中心的房租和物价,因此选择在城乡结合部居住,这就使出租车交接班地点往往在城乡结合部。这样一来,当下午4-5点晚高峰即将来临之际,杭州却有大量出租车向着远离市中心的城乡结合部驶去。有司机称,交班如果晚了一分钟,就需要付给对方一元钱。因此为了准时交班,许多出租车只能提前空驶。

    此外,还有不少司机因为早晚高峰时段市区内道路特别拥堵,为了保证自己的周转率不愿意将车驶进市区。这就又加剧了高峰时段市区内的用车缺口。

症结三:少

杭州市区面积3068平方公里,出租车总量8496辆

万人拥有车数不足旅游城市标准1/3

    而从另一方面看,杭州出租车又的确存在总量偏少的问题。

    据介绍,2006年国家评比文明城市时曾规定:风景旅游城市标准每万人应拥有出租车50辆,而截至去年年底,杭州出租车总量为8066辆,常驻人口240万人,每万人拥有33辆,每年到杭州的游客大体在5000万人次。如果算上这个数字,相关部门估算杭州每万人拥有出租车辆大概只有13辆左右,还不足国家对旅游城市规定标准的1/3。

    杭州历年新增出租车运力的规律一般为每两年投放一次,每次新增运力数量均控制在出租车总量的5%左右。然而自2007年新增出租车400辆以后,2008年和2009年均未新增运力。去年年底,杭州曾举行听证会考虑新增600辆出租车,后正式决定增加数量为400辆。1月26日,随着30辆纯电出租车上路,杭州主城区出租车保有量达到8096辆。

    1月28日,新增的400辆客运出租车经营权公开竞投,参加竞投的企业一共有25家,2家企业未中标。据杭州道路运输管理局办公室透露,截至4月底,这400辆新增车已全部上路,杭州出租车的保有量达到8496辆。

    从对比数据来看,目前上海出租车数量为4.99万辆,市区面积为3925平方公里;杭州市区面积3068平方公里,还不包括萧山、余杭两区,出租车总量为8496辆。车辆总数差距可见一斑。

    尽管如此,增加运力投入仍被否认是解决“打车难”问题的良策。不少司机表示:“本来就是因为堵车,再增加车辆也不过是堵得更厉害罢了。”

[新闻延伸]

就1年时间,杭州少了很多的哥

    杭州“打车难”给市民和游客的出行带来不便,那对出租车运营企业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对此,杭州规模最大的出租车运营企业,中润客运有限公司自营部经理寿明磊表示,打车难给他们也带来了巨大压力,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司机荒”。寿明磊表示,目前中润公司旗下1000多辆出租车,按每辆车每天需白班、晚班两名司机计,大约有30%的车辆都缺司机。“本来两个人开一辆车现在变成一个人开一辆车,而我们还有大约50-60辆车完全没有司机,每天都空置在场地上,一辆车一天就要亏损300元成本费。”

    那么“司机荒”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寿明磊称:“就这一年时间,跑了很多人!”在寿明磊看来,近一年来不断上涨的物价是“元凶”。“几年前,一个司机每个月赚3000元,收入还算不错,但物价涨了,收入却没涨。”寿明磊说,现在杭州本地人都不愿干出租车司机这行,他们公司99%的司机都是外地人。赚不到钱显然是目前出现司机荒最主要原因。”“杭州的出租车价格已经5年多没有变动了,而与之相对的出租车运营成本却不断上升。”寿明磊称,目前,每个司机每天需做到450元营业额才能保本,按照一天工作10小时计,每小时至少需接到40元以上的生意,而现在杭州道路的拥挤正威胁着司机的收入。“按现在的规定,等待时间内计价器每2.5分钟跳动一次,也就是涨1元。那么如果司机在路上等了1小时,那他就只能得到24元,肯定是亏了。在寿明磊看来,杭州的出租车价格到了迫切需要调整的时候,“起步费不一定要涨,涨了打车的人就少了,但每公里计费或等待时间计费可以尝试变动。”

    而据一名出租车司机透露,现在出租车行业不少离职的司机都在观望,“大家都听说了出租车可能调价的消息,所以很多人都想等调价之后,再决定要不要回来干老本行。”

政府部门破解之道

    ●继续适时适度增加出租车运力,并扩大时段性出租车的投放规模。

    ●研究出租车错时交接班和 “一班制”,开展试点,要求目前新投放的400辆出租车在下午3点前完成交接班。

    ●参照火车城站补贴捆绑考核加分的模式,鼓励出租车司机高峰时段进入客运中心站、汽车南站的候客区载客。在大型居住区、商贸集中区等地设立出租车候客专用泊位。

    ●继续扩大GPS车载平台的接入率,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出租车智能扬招站点建设和车辆预约热线的扩容。

    ●严厉查处出租车司机以交接班为理由拒载、挑客的行为和不按规定使用同向载客牌的行为,做好出租车营运违章的投诉受处理工作。

    ●协助价格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杭州市油运价格联动机制和价格结构。

民间总结打车技巧

    ◆周一至周五市内难打车,周六周���以及节假日景区难打车。

    ◆7:00-9:00早高峰、16:00-18:30晚高峰“通勤族”多,游客应避免在这段时间内打车,尤其是遭遇交接班时的晚高峰。

    ◆白天11:00-14:30的时段相对最容易打车,但总体白天比夜晚更难打车。

    ◆周末 20:00-22:30的商圈极难打车。

    ◆雨天景区、商圈游人少,出行车辆也偏少,打车方便;居民区、事故多发地段则可能相反。

    ◆飞机场、火车站地面道路极难遇到空车,建议到出租车上客点排队等车。

    ◆解放路、庆春路、中山路、凤起路、延安路等大路容易拥堵,出租车上座率高,打车应避开这些主要路段。

本文栏目:国内 作者:徐妍斐
  • 写进博客
  • 发起话题
  • 新闻首页

| 集团视频 | 集团概况 | 集团行风监督 | 集团招聘信息 | 集团采购信息 | 集团资料检索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解放牛网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沪ICP证01009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沪字第33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908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