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ayback Machine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627182245/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6270193.aspx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Se detecta que el idioma que usted usa no es el carácter chino tradicional.Por favor, intente entrar en la Página web de“Español”

太陽系周圍發現3顆行星 探尋外星生命新線索

最新更新:2020/06/27 20:29
天文學家距離太陽系相對近的紅矮星「葛利斯887」周圍發現3顆行星,且這些行星可能像地球一樣以岩石構成。圖為藝術家描繪紅矮星外觀。(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版權屬公有領域)
天文學家距離太陽系相對近的紅矮星「葛利斯887」周圍發現3顆行星,且這些行星可能像地球一樣以岩石構成。圖為藝術家描繪紅矮星外觀。(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版權屬公有領域)

(中央社華盛頓26日綜合外電報導)天文學家在一顆距離太陽系相對近的恆星周圍發現3顆行星,且這些行星可能像地球一樣以岩石構成。在尋找外星生命跡象的過程中,這個新發現為天文學家提供耐人尋味的可能性。

研究人員今天說,這些行星環繞著恆星「葛利斯887」(Gliese 887)運行,「葛利斯887」是一顆所謂的紅矮星,質量為太陽的一半,距離地球11光年,從宇宙的角度來看,相當於近在咫尺。一光年即光移動一年的距離,約9.5兆公里。

路透社報導,研究人員已確定發現兩顆行星,一顆每9天環繞「葛利斯887」一周,另一顆則需時21天。在太陽系周圍,僅有12顆恆星距離較近。

這兩顆行星中,有一顆正好位在恆星周圍的「適居帶」(Goldilocks zone)內,意即溫度不過熱也不過冷,或許能在星球表面留住液態水,並孕育生命。

還有一顆潛在的行星每50天環繞「葛利斯887」一圈,也位在適居帶,但還需要進一步證實。

美國「科學」(Science)雜誌這週刊登這份研究報告,德國哥廷根大學(University of Gottingen)天文學者傑佛斯(Sandra Jeffers)是第一作者。

傑佛斯說:「這些行星是『超級地球』,意思是這些行星的質量比地球大幾倍,可能像地球一樣有堅實核心,而不是像木星或土星之類的氣態巨行星。」

她表示,在太陽附近所有已知行星中,這些新發現的行星是讓研究人員得以觀察是否有大氣、仔細研究大氣成分的最佳選項,並探索這些條件是否「適於生命存在」。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新一代韋柏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預計2021年送入太空。傑佛斯說,這個行星系統將是韋柏太空望遠鏡研究的關鍵目標。

在恆星發展各階段中,紅矮星相對較小、溫度較低,而「葛利斯887」在能量爆發及暗斑活動上都特別不活躍,意味環繞這顆恆星運行的行星可能提供產生生命的條件。(譯者:曾依璇/核稿:徐崇哲)109062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下載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每日新聞不漏接!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地機族
訂閱中央社
感謝您的訂閱!瀏覽更多中央社精選電子報
點擊訂閱電子報 點擊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