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ayback Machine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820091401/http://www.jxyxzx.cn/nav38-112.html
  • 勤奋、向上、求实、创新

母校精英-贺子珍、王恩茂

【母校精英】近百年风雨历程中,永新中学为国家培养了无数的各类优秀人才。他们堪称我校之精英,永新之骄子,国家之栋梁,后学之楷模。

记其名、叙其事,是为了宣扬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彰显他们为民族的独立解放,为国家的繁荣昌盛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更是为后学树立楷模,让莘莘学子从中汲取精神动力,发愤读书,努力成才;也是为浓厚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师生的自豪感,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无数知名校友的奋发向上精神、为人准则、治学态度和成长历史,是我们最为宝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


贺子珍

贺子珍,生于1909年8月。永新南乡黄竹岭村人,祖父辈迁至永新县城。

1923年夏,贺子珍在县城秀水初级小学毕业后,即入福音堂学校女生部读书。她在青少年时代就思想进步倾向革命。1926夏她被发展为本县第一批共青团员,不久担任了第一任共青团永新支部书记。1927年5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任永新县委妇委书记。6月,永新发生了国民党右派勾结土匪捕捉共产党人的反革命事件。为营救被捕同志,7月中旬,经中共吉安地委批准,贺子珍从外地兼程赶回永新。当贺子珍抵达永新县城时,县城已被袁文才、王佐率领的农民自卫军攻克了。8月敌人调动了6个团的兵力向永新围攻,她和袁文才、王佐等同志指挥农民自卫军顽强抗敌。后因敌我力量悬殊,为保存革命力量,贺子珍随同袁文才、王佐、贺敏学率农民自卫军撤出县城,上了井冈山。在井冈山茅坪,贺子珍任宁冈县农民自卫军宣传队长。1927年10月6日,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到达茅坪。11月,贺子珍调任井冈山前委秘书。1928年5月她和毛泽东结婚。婚后,任井冈山特委委员和毛泽东秘书,协助毛泽东同志处理日常工作。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进军。1931年11月贺子珍调任中央临时政府机要科科长。1934年10月,贺子珍随中央红军长征。1935年3月的一天,部队在贵州盘县五里排突遭敌机轰炸,贺子珍为抢救伤病员,被炸成重伤,全身负伤17处。1935年随同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到达陕北后,贺子珍进入红军大学学习。此时,她伤病未愈,身体衰弱。1938年赴苏联治病和学习。3月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在莫斯科的日子里,她历经了家庭的变故,母亲的逝世,女儿的死里逃生及自己被诬为“精神病”送进“疯人院”等精神折磨,经受住了生活的严峻考验。1947年夏离开苏联,回到了东北哈尔滨。不久党安排她任东北财政委员会机关党总支书记,后又调东北总工会工作。1949年8月贺子珍南下上海,华东局任命她为浙江杭州市妇联主任,1950年2月以后,经组织批准回上海治病休息。1979年6月被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各大报和外电对此都予以报道。

1984年4月19日,贺子珍这位最早上井冈山的女中豪杰、为共和国的建立历经磨难、奋斗 一生的忠诚战士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75岁。

(纬斌文,煜开节录)

王恩茂

王恩茂,1913年5月生于永新城北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曾在禾川中学(现任弼时中学)读书。1928年5月参加县革命。1930年初,王恩茂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同年下半年任永新苏维埃政府文化部长。1931年任中共永新县委秘书长。1933年底任中共湘赣省委秘书兼省委书记任弼时的秘书。参加了湘赣苏区五次反“围剿”战斗。1934年7月,他随红六军团突围西征,10月24日军团抵达贵州省印江县木黄,与贺龙领导的红二军团胜利会师,建立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王恩茂任中共湘鄂川黔省委秘书长。

1937年8月,王恩茂任359旅政治部副主任,是旅长兼政委王震的得力助手。后随359旅转战山西各抗日战场,配合兄弟部队及友军打了许多胜仗,歼灭了大量日伪军。

1939年12月至1940年间,王恩茂随王震回军陕甘宁边区。1941年3月至1944年9月,他和359旅全体将士进驻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南泥湾精神。

1944年9月1日,他奉命与王震、王首道等同志率南下支队(即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挺进华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1946年8月31日奉令由中原突围北返延安。这次南下北返行程达二万二千里。

抗战胜利后,先后担任晋绥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二军政委等职。他率所部参与了延安保卫战,解放大西北,进军新疆的人民解放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王恩茂受命率军进驻新疆,长期主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政军的各项工作。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1977年,奉命赴吉林省主持党政军全面工作。1981年10月,受命重返新疆,再次主持党政军全面工作,使整个新疆呈现崭新面貌,出现了民族和睦大团结的气氛,赢得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崇敬和爱戴。

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王恩茂任全国政协第六届、第七届副主席,继续发挥余热。他在繁忙工作中整理出五本共121万字的《王恩茂日记》。该书展现了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辉煌的革命历程。

(招祥/文 , 煜开/节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