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ayback Machine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0305132723/https://eastweek.my-magazine.me/main/87855
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主頁  > 專欄  > 集體娛憶 2019 年 06 月 01 日

何江西

資深娛樂記者,七十年代在邵氏、嘉禾片場採訪,曾就職香港一份報紙達二十二年,見證明星的起落。最愛「新浪潮」導演:徐克(《蝶變》)、許鞍華(《瘋刧》)、譚家明(《烈火青春》)……,他們的作品,今天再看也是最前衛的港產片,在這裏尋找那一段美好的時光!

七十年代的鐵探

近日,有不少人在談論無綫劇集《鐵探》,收視高、劇情緊湊,口碑也不俗,令我想起七十年代無綫另一齣警匪劇集《CID》。這部劇當年播映時大受觀眾追看,其他電視台也馬上開拍同類型的劇集搶收視。雖然主角是黃元申,但卻捧紅了當時一位新人張雷,因為他扮演的探員角色,跟那個年代現實中的探員一樣有型有格!

為何我會知道,那時現實中的探員是怎樣的呢?事關,我當年曾經是港聞版突發組攝影記者,經常跟探員打交道,張雷在《CID》裏面的造型,正正就與我所遇見的探員沒兩樣:披頭散髮、穿棉衲和喇叭牛仔褲,而且粗口滿天飛⋯⋯張雷就是因為如此入型入格,憑着這套《CID》劇集走紅影視圈。

於是,今天便約了張雷下午茶見個面,暢談往日事。

今天已六十四歲的張雷,依然活躍影視圈,經常內地和香港兩邊走,參與幕前演出之餘,又擔任「香港動作特技演員公會」的副主席。

張雷是武術世家出身,父親是跟劉湛同門的洪拳師傅,當然也認識劉湛的兒子劉家良,所以張雷還���有拍電視劇前,已經在邵氏影城拍張徹的電影擔任武師,後來才參與《CID》演出,一舉成名。

這套《CID》,除了影響到當年其他電視台跟風拍同類型劇集外,其實也改變了之後香港電影的發展!皆因這套電視劇集,是無綫首次採用菲林拍攝,幕後編導組群,包括:譚家明、許鞍華和章國明等,都是香港電影新浪潮的人。這些幕後精英,加入電影圈後,都執導了他們自己的作品:章國明有《點指兵兵》,許鞍華有《瘋劫》,還有譚家明的《烈火青春》⋯⋯這些不朽的電影,又再影響了香港電影往後數十年的取向和發展,如近年來的《無間道》、《寒戰》和《奪命金》這些電影的創作。

張雷除了參與影視幕前演出外,還有參與特技動作指導的工作,如電影《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那些飛車特技,以及動作拍攝等;同時,他亦會訓練一些新入行的動作演員,避免他們工作時受傷。

今天張雷已是「香港動作特技演員公會」的副主席,穿梭大陸和香港兩地,拍電影和電視劇。我問他,當年拍《CID》時,哪位導演最令他信服和欣賞?他說譚家明的手法,最具有創意,帶領他演出那個「CID」的角色。

張雷說得對,大家今天即管再看一看《烈火青春》吧,那種創作新穎、大膽前衛,一點都沒有落伍,這是令人懷念的香港電影新浪潮年代!

七十年代,張雷參演劇集《CID》前,已在邵氏為張徹的電影擔任武術指導,石堅(左)是其中他合作最多的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