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加入會員獨享優惠

台灣改過很多次名?蓬萊、高砂國……本土文人愛稱「毘舍耶」

臺灣阿母啊!妳喜歡妳的名字——毘舍耶嗎?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4-07-20

瀏覽數 3,200+

《咱的臺灣史》/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咱的臺灣史》/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臺灣納入清朝版圖以後,清廷改以「臺灣」設置臺灣府,「臺灣」成為這座島嶼的名稱。此外,臺灣還有「蓬萊」、「瀛洲」、「寶島」、「鯤島」、「高山國」、「高砂國」等一大堆名稱。臺灣有那麼多名稱,但很奇怪,清領時的官員與文人竟喜歡稱臺灣為「毘舍耶」。(本文節錄自《咱的臺灣史》一書,作者:蘇淑芬,時報出版,以下為摘文。)

清朝占領臺灣後,康熙帝認為臺灣是個沒有用的化外之地,只會增加朝廷負擔,根本不想要。直到施琅對康熙帝說:「臺灣很重要,如果你不想要,荷蘭人可是很想要喔!」

討論了8個月,康熙23年(1684年),康熙帝終於採用施琅建議,設立臺灣府,隸屬福建省,臺灣從此劃入清朝版圖。臺灣受清廷統治200多年,直到割讓給日本,又受其統治了50年。

從荷西、明鄭到清朝,多次改換朝代,對臺灣的稱呼都不同,大部分臺灣人不知道以前臺灣叫什麼。三國時代稱「夷州」、隋朝稱「流求」、宋朝稱「毗舍那」、元朝稱「留求」、明時稱「小琉求」、「東番」、「臺員」等。

十六世紀中期,西班牙人航行經過,在海上看見林木翠鬱的臺灣,首次在航海誌稱這個島嶼為「As Ilhas Fermosas」(美麗之島)。西班牙人後來畫了一幅海圖,將臺灣稱作「Hermosa」(艾爾摩沙)。

幾經更迭,最終由1624年來臺的荷蘭人確立「Formosa」(福爾摩沙)一詞,自此成為西方國家對臺灣的定稱。

臺灣納入清朝版圖以後,清廷改以「臺灣」設置臺灣府,「臺灣」成為這座島嶼的名稱。此外,臺灣還有「蓬萊」、「瀛洲」、「寶島」、「鯤島」、「高山國」、「高砂國」等一大堆名稱。

康熙61年(1722年),首任巡臺御史黃叔璥巡行臺灣後,寫《臺海使槎錄》一書,其中〈赤崁筆談.原始〉也抄了這段話,澎湖旁邊有毗舍耶國「語言不通,袒裸盱雎,殆非人類」,又說「澎湖東南即今臺灣,其情狀相似,殆即毗舍耶國也」。

他們眼中澎湖東南的毘舍耶,住的是語言不通的野蠻動物,不是人類,而澎湖東南就是臺灣,與所描繪的狀況很相似,應該就是毗舍耶國。

乾隆年間,擔任彰化縣儒學教諭的董天工,回鄉後在《臺海見聞錄》自序說:「臺灣,古毗舍耶國也。」乾隆時的朱景英《海東札記》卻說:「論者疑其情狀相似,以臺灣即毗舍耶國,其足信歟?」採懷疑的態度,不太相信臺灣就是毗舍耶。

此後很多權威學者長期爭辯毘舍耶到底是琉球群島?是菲律賓?或是臺灣?

臺灣有那麼多名稱,但很奇怪,清領時的官員與文人竟喜歡稱臺灣為「毘舍耶」。乾隆六年(1741年),巡臺御史張湄《瀛壖百詠》:「臺灣,古毘舍耶國也。」

第18任巡臺御史錢琦來臺灣時,寫〈泛海〉說:「臺陽一番島,宛在水中央。古稱毘舍耶(見《文獻通考》),或說婆娑洋(見《名山藏》)。自從歸入版圖後,穿胸儋耳咸循良。」

超早鳥優惠只到9/10>>業界實際使用的投資祕笈揭露|你的第一堂AI投資課

(延伸閱讀│臺灣最美景點在哪?20年代臺灣人投票選出的「臺灣八景」)

臺灣有那麼多名稱,但很奇怪,清領時的官員與文人竟喜歡稱臺灣為「毘舍耶」。(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臺灣有那麼多名稱,但很奇怪,清領時的官員與文人竟喜歡稱臺灣為「毘舍耶」。(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臺灣本土文人也愛稱「毘舍耶」

光緒10年(1884年),法艦藉口購煤進入基隆港,六月施士洁(與父親施瓊芳為清代臺灣僅有的父子雙進士)聽說劉銘傳要到臺灣,頗有所感說:「茫茫毘舍耶,豺狼久當道。」一望無際的臺灣,豺狼為非作歹且當道很久,國家一片混亂。

施士洁寫給胡適老爸胡傳的詩說:「毘耶風景似瓊雷,花木長春四序開。」臺灣古時就稱毘舍耶啊!風景好像海南島與廣東,四季如春花木盛開。

他的〈別臺作〉:「島嶼陸沉毘舍國,欃槍氛起薩摩城。」薩摩城是日本代稱,指國土淪陷,臺灣這座島嶼已經割讓給日本,這是日本帶來的兵禍。

臺灣進士許南英自號「毘舍耶客」。光緒22年(1896年),割臺後跑到中國,又輾轉到新加坡,曾接受新加坡華僑邱菽園熱情招待,在席上謙稱自己:「毘舍耶客本麤才。」我這個毘舍耶客本來就是才疏學淺的人。他的詩又自稱「我是毘舍耶島客」。

臺灣文人洪以南讚美日月潭的美景:「莽莽乾坤裡,無數好山水。毗舍海中山,山上海更美。」臺南女詩人蔡碧吟說:「珊瑚十里綠雲屯,毗舍城南夢蝶園。」夢蝶園就在臺南,種滿綠珊瑚。

他們都搶著當毘舍耶的子民,都認為毘舍耶早已不是傳說中裸體、殘暴、野蠻的地方,而是四季如春、花草盛開、物產富饒、生活純樸,沒有爾虞我詐的美麗寶島好像伊甸園的子民,自在歡欣地生活著。

臺灣阿母啊!妳喜歡妳的名字——毘舍耶嗎?

(延伸閱讀│一條布農族尋根路走了超過20年:霍松安家族的「內本鹿回家」行動)

《咱的臺灣史:詩文中康熙時的島嶼群像》,作者:蘇淑芬,時報出版

《咱的臺灣史:詩文中康熙時的島嶼群像》,作者:蘇淑芬,時報出版

延伸閱讀

心客、興客、新北客
數位專題

心客、興客、新北客

新北市的客家人來自各地卻不約而同在此生根,從新舊世代與文化融合、傳遞新精神的「心客」到青年參與文化事務的「興客」;在互相的努力下匯聚成為都會客家新面貌─「都會新北客」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