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語義學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由語義跳轉過嚟)
  「語義」跳轉到呢度。想搵程式語言嘅語義,請睇「語義 (程式語言)」。

語義學粵拼Jyu5 ji6 hok6英文Semantics)係語言學嘅分支學科,顧名思義專門研究語言點樣表達意思(又或者叫意義)。語義學會研究個別字詞點樣表達意思,同時仲會探討字詞嘅意思點「拼埋一齊」變做短語從句以至成句語句嘅意思。呢啲討論成日都會掕到構詞學同埋句法學方面嘅知識。

學科定位

[編輯]

語言本質上就係符號[e 1]嘅一種。喺社會科學上,一個符號係指一嚿用嚟「代表其他嘢」嘅嘢,好多時都會將資訊或者諗法「壓縮」咗再表達出嚟[1]。例如有個人用粵語講嘢,講出相當於粵拼

faa1(用中文字寫:

噉嘅音,佢講出嘅呢段冇咩相似之處,但係一個熟識粵語嘅人一聽到 faa1 呢段聲,就會諗起花呢種事物——即係話粵語嘅使用者用一樣同物品 A 冇乜直接相似性嘅嘢嚟「表示」物品 A,而表示同自己可能完全冇直接相似性嘅事物,正正就係符號嘅功能。

語義學嘅定位係想研究語言點樣表達意思。响廿一世紀初嘅語義學上,語言嘅意思可以用語義三角[e 2]嘅概念嚟思考。語義三角係一個抽象化嘅模型,描述語言符號同佢哋所表示嘅事物之間成咩關係。根據呢套諗法,一個語言符號——例如一隻字詞[註 1] ——會對應兩樣嘢[2]

下圖係畫緊語義三角個諗頭[3]:Ch 1,源自 1923 年嘅書《意思嘅意思[e 6] ——呢本書嘅作者係兩位英倫學者,佢哋就係响呢本書入便提出咗語義三角概念嘅。

由呢個模型睇得出,語義學實會涉及心理學腦神經學嘅嘢[3]:Ch 1 [4]:某個人腦處理資訊,並且將三樣嘢「連接」埋一齊,噉樣先至可以有意思出現——個人見到個參照對象,就會諗起個參照體同埋個符號,而佢聽到人講嘢嘅聲(感知到語言符號)又會自然噉諗起相應嘅參照體同參照對象;噉就表示要完全理解語義,研究者實要考慮人腦點處理同表達呢啲概念,而心理學(尤其係認知心理學)同腦神經學就係講呢方面嘅知識嘅。

何謂意思

[編輯]
粵語「花」嘅詞義
想像粵語例句[5]
「睇吓啲花開晒,幾靚!」(名詞
「呢條裙啲圖案咁花嘅!」(形容詞

——兩隻字詞語音上完全一樣,但係上下文(周圍嘅字詞)唔同咗,意思就變咗,連詞性都變埋。

意思係語義學最重要嗰個概念——語義學成個學科,都係旨在要研究語言點表達意思。喺語義學入便,意思可以理解為語言表達方式同佢哋所代表嘅嘢之間嘅關係。意思涉及理解字詞語句內含嘅資訊

齋講個別字詞嘅意思嘅話,字詞可以視乎上下文而有唔同嘅詞義[e 7]。而且就算撇除咗詞義嘅問題,一隻字詞嘅意思亦可以分做字面意思[e 8]同埋聯想意思[e 9] ——前者係字典上會用嘅定義,而後者就包括埋隻字詞會引起嘅情感或者文化聯想。

複合原理[e 10]講到,字詞嘅結合方式亦都好重要:語言唔淨只係個別嘅符號咁簡單;要正確噉理解一段語言,仲要考慮啲個別符號以咩形式結合。具體嘅粵語例子:

「約翰喺度食漢堡包。」
「漢堡包喺度食約翰。」

兩句嘢用咗同樣嘅字詞,但係啲字詞嘅組合方式(句法學研究嘅重點)唔同咗,意思就出現大變[註 3][6]。除此之外,搭配詞語境影響意思等嘅現象亦表明,成嚿嘢嘅總和唔只係各部分加埋咁簡單。語義會喺唔同層面——由字詞至短語子句至成句語句[7] ——運作,語義學家要考慮字詞層級(個別字詞)嘅意思,亦要考慮語句層級嘅意思,要睇啲字詞點樣組合,決定最後出嘅意思[8]

一般認為,意思同知識係兩樣唔同嘅嘢[註 4][9]:譬如係呢隻字詞噉;一個人就算理解隻字詞指乜,都唔等於佢知道(例如)海水科學上係濃度高過 3.5% 嘅;而一個屋企喺海邊嘅細路,可能唔識口語字詞要點講,但可以透過親身體驗知道「嗰個好大嘅水體,啲水好而且係深藍色」嘅。

語義來源

[編輯]
循環定義:粵語語例
想像以下兩個人之間嘅對話:
阿珍:咩係經驗主義
阿明:佢係同理性主義相對嘅一種求知方法
阿珍:噉咩係理性主義?
阿明:佢係同經驗主義相對嘅一種求知方法。

語義學其中一條最根本嘅問題,就係「語義點嚟」。一般認為,一隻語言至少要有一部份嘅字詞,語義並唔係嚟自其他字詞嘅,否則就會引致循環定義[e 11]嘅問題:循環定義係指用其他字詞去定義某一個字詞嘅意思,而呢啲字詞又會引用返原先嗰隻字詞,形成循環;例如想像有一本字典,佢將開心定義為感到喜悅,跟住又將喜悅定義為一種開心嘅狀態,假如有一個人唔知開心喜悅呢兩隻字詞係咩意思[註 5],佢拎住本字典查,就會睇到佢一頭霧水[10][11]。所以語義學家有必要探究一條問題:唔靠其他字詞定義嘅話,一個字詞嘅語義係喺邊度嚟嘅呢?

有關語義喺邊度嚟,有以下呢啲諗法[3]:1.6

  • 參考體[e 12]:一隻字詞嘅意思,係指緊佢嘅參考體,即係佢所對應嘅現實物件,如果一個人想講解kiu4呢隻字詞係乜嘢意思,佢只需要指住現實世界存在嘅就得。呢種諗法嘅問題係,佢只能夠解釋用嚟指現實物件嘅名詞,但係解釋唔到(例如)因為所以等表示抽象邏輯關係嘅字詞。
  • 概念[e 13]:概念係指人對一樣嘢抽象化同普遍化嘅理解同諗法,例如噉,樹樖樖都唔同樣,但佢哋有某啲共通點,呢啲共通點形成嘅概念。呢套諗法認為字詞係指緊語言使用者腦海入面嘅概念,被指可以輕易解釋到字詞點解可以指抽象嘢,但係解釋唔到點解人可以用專有名詞指特定嘅人或者物。呢種觀點可以同參考體派結合:例如一套睇法可以係主張「某啲字詞指概念,某啲字詞就對應特定嘅參考體」。
  • 腦狀態:亦有觀點主張意思係反映緊嘅狀態——人腦係語言嘅來源,人腦淨係塊大腦皮層(最外面嗰浸)就已經有 150 至 330 億粒神經細胞咁多[12],所以個腦有好多個唔同嘅可能狀態,每個可能表達嘅意思都有一個狀態對應。有啲學者甚至揚言,話語義學終有一日會被腦神經學取代——即係佢哋認為到時人類唔使再講一字描述緊咩概念,可以直接講隻字嘅意思對應緊邊啲腦神經細胞嘅啟動[註 6]
  • 意為用理論[e 14],「意思是為使用」[13]:亦有啲語義學家提倡傾向行為主義嘅睇法,話語義學唔應該諗埋晒好似「意思」呢啲根本冇可能直接觀察嘅嘢,而係純考慮語言實際用起上嚟嘅樣,例如噉嘅諗法——「對唔住呢段粵語字詞並冇咩睇唔到掂唔到嘅意思,只係人類想道歉嗰陣會出現嘅嘢」[註 7]

到咗廿一世紀初,呢四派觀點都有人用[14]

語義單位

[編輯]
内文:形態素詞位構詞
睇埋:象聲詞語境

唔同層級嘅語言單位可以各有意思:形態素組成字詞,字詞組成短語子句同成句語句;當中每一層都可以有語義——單一一嚿形態素有意思,一個字詞嘅意思又有別於佢啲形態素嘅個別意思... 等等。

通常認為,語義嘅最細單位係形態素[e 15][註 8][3]:2.2.2定義上,形態素係指可以有意思嘅最細可能單位,一嚿形態素再拆細啲就唔會再有意思,或者會冇咗原先嗰個意思。一嚿形態素唔一定能夠單獨成一隻字詞。用粵語 dei6中文字)呢嚿一段音節咁長嘅嘢,粵語可以有[15]

粵拼 中文字
ngo5 dei6 我哋
keoi5 dei6 佢哋

等嘅字詞,當中表示咗眾數噉嘅意思(可以有意思[註 9])而 dei6 拆細變做例如 ei6 就會冇咗原先嘅意思(再拆細就��喪失原先個意思)。雖然粵語正常講嘢嗰陣唔會獨自出現,但可以算係一嚿形態素。

形態素可以砌埋一齊,形成更加複雜嘅語義單位,例子有慣用語嘅現象[16]——慣用語涉及好幾個字詞接連出現,然後出一個同個別字詞截然不同嘅意思,將句慣用語入便是但一個字詞攞走或者換做第個字詞,意思往往就會冇咗或者變咗。粵語慣用語嘅例子[17]:「食碗面反碗底」「扮鬼扮馬」「食死貓」,亦有研究者指,同一種語言嘅使用者對於一句慣用語「係咪可以拆開」可能人人都唔同[18]。用成語嘅方式思考嘅話,廿一世紀初嘅粵港澳地區有研究指,啲人讀四字成語嗰陣好興「由中間斬開」噉讀,例如

打草驚蛇讀做 [打草-驚蛇](之間有個小停頓)、脣亡齒寒讀做 [脣亡-齒寒]、寸草不生讀做 [寸草-不生]

... 呀噉[19],但係呢啲二二相分嘅四字成語,原則上仲可以再拆細嘅[註 10],例如打草就明顯可以拆做兩個可以獨自存在嘅意思單位。

定義問題

[編輯]

喺廿世紀後半橛,語義學家有深入噉探討語言單位(形態素、字詞、短語等)嘅意思可唔可以理解為「人腦儲住一大拃定義」。

有關「人類係點樣判斷字詞嘅意思」,最簡單嘅諗法係主張一個腦會同每隻字詞儲個定義,一個定義會界定嗰樣事物嘅「重點特質」:根據呢個諗法,假想一個以粵語做母語嘅人,佢而家要認識tong4)呢隻字詞,佢個腦入便可能就會儲住「呢隻字詞係指白色、有陣甜甜哋噉嘅味嘅粉末」呢個定義,再用個定義嚟判斷自己眼前嘅物體算唔算係糖[20]

亦有語言學家提倡語義元[e 16]嘅諗法。呢套諗法嘅基礎,係主張要用簡單嘅意思嚟界定複雜嘅意思,而呢個諗法會引致一個必然嘅結果:是但搵一種語言嚟睇,佢都實會有某啲「最基礎嘅意思」係冇得靠其他字詞去界定嘅,呢啲基礎嘅意思係所謂嘅語義元——「語義嘅原子[21]。基於呢套觀點,有廿世紀末嘅語言學家就著手做研究,攞啲字詞逐個逐個睇,睇吓佢可唔可以用第啲字詞界定。喺 1972 年,有語言學家對英文字詞做咗一輪研究,主張人類語言得 14 個語義元,及後嘅研究者有提出更多嘅語義元[22],提出好似身體全部講嘢等嘅意思都係冇可能以非循環嘅方式定義嘅[註 11]

靠定義嚟界定意思嘅做法,喺廿世紀尾已經廣受批評[3]:2.6:事實表明,字典入便用嘅定義往往唔足以完全描述一隻字詞嘅意思,例如喺廿一世紀初嘅英文入便,

bachelor

一詞成日譯做粵文未婚嘅男人,而啲字典亦都傾向噉樣解釋隻字詞嘅意思。但係語言學家做過實驗,發現以英文做母語嘅人唔願意用隻字詞嚟指天主教嘅男性神職人員神父教宗等)或者喪咗偶嘅男性——研究者指,噉表示隻字詞有「定義冇講」嘅意思,如果一個男人要算係 bachelor 佢一定要係可以結婚嘅,而天主教嘅神職人員唔准結婚,所以唔可以算 bachelor。語言學家遇過好多噉嘅情況:有個字詞有咗一個「啱用嘅定義」,但語言學家發現「有個案合乎嗰個定義,但母語使用者直覺上認為佢唔屬於個字詞所指嘅事物」,而噉就表示個字詞有好多隱藏意思係「啱用」定義冇捕捉到嘅。真正啱用(搵唔到例外)嘅定義往往會長過字典定義一大截。此外,語言本質上係複雜同埋會係噉演變嘅。

到咗廿一世紀初,要理解人類點樣喺普通對話當中使用意思[註 12],語言學界一般都唔會靠靜止、明文講到出嚟[註 13]嘅定義。

詞彙語義

[編輯]

一個人要純熟運用一種語言,唔只要知道一個字詞係咩意思,仲要理解個字詞同第啲字詞有乜嘢關係——譬如係個字詞嘅同義詞反義詞上位詞部位詞呀噉。有語言學者就曾經噉樣講[23]

要真正識講一種語言,必然要理解唔同詞組之間,邊啲係同等邊啲有差異,即係要掌握點樣運用同義詞以及重述...(使用語言嗰個人仲要)能夠將自己想講嘅信息用唔同方式表達出嚟,按情況將自己表達嘅嘢變到更緊密或者更鬆動。

詞彙關係

[編輯]

唔同字詞之間喺意思上可以有好多種關係:

  • 反義詞[e 17][24][25]:如果兩個字詞係反義詞,即係話佢哋「彼此相反」,如果將佢哋嘅意思想像成一個連續體嘅話,兩個字詞會位於個連續體嘅兩個極端,例如好壞度或者質素嘅兩個極端)、溫度嘅兩個極端)... 等等。好多語言都可以有構詞變化,將一隻字詞變成佢嘅反義詞,例如粵語裡便變成唔好變成唔凍好味變成唔好味(掕隻字變相反意思)... 呀噉,又或者係英文噉,英文好多字詞都可以前面加 un- 變成相反意思,例如做形容詞likeunlike 意思就由變成唔似

外延內涵

[編輯]

語境影響

[編輯]
内文:上下文
睇埋:語用學

上下文[e 18]會對語義產生具體嘅影響。例如想像以下呢句短語:「學用粵語」——呢句短語可以係指「學習點樣使用粵語」,但係亦有可能將句嘢理解為「學習用粵語去做某啲嘢」噉嘅意思。例如如果成句嘢係噉嘅樣:

「班南亞裔嘅學生喺度學用粵語嚟讀數學。」

一般認為,呢句嘢係講緊班學生學習「用粵語讀數學」呢樣嘢,而唔係學緊粵語本身[26]。除此之外,亦可以思考吓指别[e 19]嘅現象[27]。指别係講一啲字詞或者短語,指緊上下文當中特定嘅時間、地點或者人物,例如粵語裡便就有聽日——相對於講嘢嗰一刻嘅時間、嗰度——相對講嘢嘅人嘅位置、同埋佢哋——呢個字詞指乜,視乎之前嘅語句講咗啲乜[註 14]。由此可見,一隻字詞嘅意思有可能因為上下文而起變化,而且詞義同參照對象都可以有呢種變化。

言語行為

[編輯]

言語行為理論呢套諗法提到幾種「言語行為」,包括係提問承諾命令... 等,並且討論字句嘅意思點樣達成到呢啲功能;有部份嘅研究者仲主張,字詞嘅意思只係「為咗達成言語行為作出貢獻」而存在嘅。

協調原則

[編輯]
内文:協調原則

運算應用

[編輯]
睇埋:語義網絡

社會科學上,語義學嘅相關知識可以有助分析數據。例如有社科研究者用問卷調查或者訪問等嘅方法,攞到一拃文字數據返嚟——例如係訪問啲人,問吓佢哋對某個政策有咩觀感,佢哋可以(例如)靠大語言模型計出啲數值表示啲字詞嘅意思,再對呢啲數值做統計分析[28]。詳情可以睇睇:

等嘅概念。

可以睇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 Davidson, D., & Harman, G. (Eds.). (2012). Semantics of natural language (Vol. 40).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 Zimmermann, T. E., & Sternefeld, W. (2013). Introduction to semantics: An essential guide to the composition of meaning. Walter de Gruyter.

註釋

[編輯]
  1. 或者精確啲講,係一個 lexeme
  2. 雖然啲人成日稱呢個部份做思緒,參照體相關嘅認知過程唔一定有意識
  3. 兩句嘢意思唔同:佢哋嘅真值可以唔同。
  4. 不過知識有可能幫手消除字詞嘅歧義
  5. 可能係啱啱開始學粵語中文字嘅外國人。
  6. 有關呢種觀點受到咩批評,可以睇睇還原論創發嘅概念。
  7. 亦可以睇吓大型語言模型嗰種做法,靠統計嚟預測字詞會喺邊度出現。
  8. 亦有人主張,象聲詞係一種「唔成形態素,但可以有意思」嘅現象
  9. 啲人講親字詞嘅語義,好多時都係講「呢隻字詞係咩意思」,但係亦有部份嘅學者會由「呢個意思,喺呢隻語言可以用咩方法表達」嚟做思考嘅出發點。詳情可以睇睇名意學意名學嘅對比。
  10. 亦可以睇返字詞形態素之別。
  11. 呢啲研究往往以英文等嘅主流語言做對象。因此成日會出現一種情況:語言學家搵到某隻鮮為人知嘅語言,發現某個被認為係語義元嘅意思喺呢隻語言裡便可以輕易用另一隻字詞定義。
  12. 普通對話:喺科研或者法律場合當中,人比較有可能用精確定義講嘢或者寫嘢。
  13. 明文講出嚟:是但搵一種語言,要理解佢啲字詞嘅意思要用到大量嘅內隱知識,即係難以有意識噉諗、難以開口講出嚟嘅知識。
  14. 指別呢種現象亦表示,參照對象同詞義可以係兩樣嘢。

歐詞

[編輯]

重要詞彙嘅外語(預設係英文)版:

  1. symbol
  2. triangle of meaning
  3. thought
  4. reference
  5. referent
  6. The Meaning of Meaning
  7. word sense
  8. denotation
  9. connotation
  10. principle of compositionality
  11. circular definition
  12. referent
  13. concept
  14. The Use Theory of Meaning
  15. morpheme,mo1 fim4
  16. semantic primitive / semantic prime
  17. antonym
  18. context
  19. deixis

引述

[編輯]

篇文引用咗嘅學術文獻或者網頁

  1. Womack, Mari. Symbols and Meaning: A Concise Introduction. California: AltaMira Press, 2005.
  2. C. K. Ogden and I. A. Richards (1923) The Meaning of Meaning.
  3. 3.0 3.1 3.2 3.3 3.4 Riemer, N. (2010). Introducing seman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Hampton, J. A. (2015). Concepts in the Semantic Triangle. In: Margolis, E. & Laurence, S. (Eds.), The Conceptual Mind: 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Concepts. (pp. 655-676). Massachussets, USA: MIT Press.
  5. 「花」粵典
  6. The Compositionality Principle (PDF), PLIN3004/PLING218 Advanced Semantic Theory,篇文半入門式噉介紹複合原理。
  7. Riemer, N. (2010). Introducing seman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2.4 用咗英文字詞 cut 相關嘅短語做例子。
  8. Baggio, G., Van Lambalgen, M., & Hagoort, P. (2012) The processing consequences of compositionality, in M. Werning, W. Hinzen, & E. Machery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ompositionality (pp. 655–672).
  9. Langacker, R. W. (1987).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ume I: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Vol. 1).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佢依度第 159 頁嗰頭有講到中心度(centrality)嘅概念。佢指出意思知識之間並冇咩明確嘅分界線:是但搵一個字詞,佢梗會有一大拃相應嘅資訊;例如會有有四隻腳係哺乳類食草嘅... 等嘅特徵,當中有啲特徵「中心度高啲」。中心度高啲嘅特徵會「屬於字詞意思一部份」而中心度低啲嘅就「屬於額外知識」。除此之外,邊個特徵中心度高啲亦可以受個人因素影響,例如專業做生物學嘅科研人員會知道哺乳類動物嘅科學定義,但係一個細路可能就只係識靠住有毛皮等眼睇到嘅特徵係做判斷。
    亦可以睇睇 Riemer, N. (2010). Introducing seman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3.2
  10. Circular Definition. Glossary of linguistics terms
  11. Bullock, D. 'NSM + LDOCE: A Non-Circular Dictionary of Englis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 24/2, 2011: 226-240.
  12. Pelvig, D.P.; Pakkenberg, H.; Stark, A.K.; Pakkenberg, B. (2008). "Neocortical glial cell numbers in human brains". Neurobiology of Aging. 29 (11): 1754–1762.
  13. Peregrin, J. (2011). 8 The Use-Theory of Meaning and the Rules of Our Language Games. In Making semantics pragmatic (pp. 183-204). Brill.
  14. Langacker Ronald, W. (1987). Foundation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1).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亦可以睇睇佢呢度講到,語言學研究者唔應該相信 "'one analysis, motivation, categorization, cause, function or explanation for a linguistic phenomenon necessarily precludes another'" 噉嘅諗法。
  15. affixes. Learn Cantonese.
  16. Cacciari, C. (2002). Figurative thought and figurative languag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I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pp. 5632-5637). Pergamon,佢講咗:"A very general definition is that idioms are composed of freely occurring units whose global meaning cannot be reduced simply to the meanings of these units."
  17. 8 Cantonese idioms to spice up your next conversation. My Life in Hong Kong.
  18. Riemer, N. (2010). Introducing seman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2.3
  19. (香港繁體) 成語結構與詞義理解及其
  20. Meschonic, Henri. 1991. Des mots et des mondes: dictionnaires, naires, encyclopedies, grammaires, nomenclatures. Paris: Hatier. p. 102,佢好似講咗:"Definitions of words differ in no way from definitions of things."
  21. What is NSM?. Griffith University.
  22. Levisen, Carsten; Waters, Sophia, eds. (2017). Cultural Keywords in Discourse.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3. Nyckees, V. 1998. La semantique. Paris: Belin.
  24. 自身反義詞,呢啲字詞係咪有兩面嘅呢?,Dictionary.com,呢篇文講英文入便嘅自身反義詞,一隻自身反義詞有兩個可能意思,而兩個意思係相反嘅,聽者同讀者要靠上下文判定隻字詞係邊個意思。
  25. Cruse, D. A. (2002). Paradigmatic relations of exclusion and opposition II: Reversivity. Lexikologie: Ein internationales Handbuch zur Natur und Struktur von Wörtern und Wortschätzen: Lexicology: A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n the nature and structure of words and vocabularies, 1, 507-510,佢哋有講到再次測試again test)嘅概念,話如果要知兩隻動詞之間係咪成反義詞嘅關係,可以問以下呢條問題:設 A 同 B 做手上嗰兩隻動詞,如果佢哋其中一個掕咗再次,佢可唔可以係之前未發生過嘅?例句:「架太空船離開地球。五日後,佢再次返嚟地球。」喺句例句裡便返嚟加咗再次,但係只發生咗一次,所以佢同離開可以話係成反義詞關係。
  26. (粵文) 語境逼出意思 (歐陽偉豪)明報月刊
  27. Berenz, Norine (2002-01-01). "Insights into person deixis". Sign Language & Linguistics. 5 (2): 203-227.
  28. Mellon, J., Bailey, J., Scott, R., Breckwoldt, J., Miori, M., & Schmedeman, P. (2024). Do AIs know what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is? Using language models to code open-text social survey responses at scale (PDF). Research & Politics, 11(1), 20531680241231468,呢篇論文比較咗幾款大語言模型同數據做分類嗰陣嘅準確度,當中準確度基準係「同人手做嘅分類有幾符合」。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