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黄震遐 (作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黄震遐,中国作家,广东南海县人。1930年曾参加中原大战。他在《大晚报》工作至1932年,后赴杭州笕桥的中央航空学校编辑《空军》期刊。全面抗战时期,他曾任“军事委员会战时干部训练团第四团”、“西北青年劳动营”、“军事委员会陕西省军队组训民众动员总指挥部商同区动员指挥部”的政工干部,并任西安《军学月刊》和兰州《天下》杂志编辑。1946年曾应张治中邀请担任《新疆日报》社长。1949年后赴香港,1974年逝世于九龙。[1]

黄震遐曾是“民族主义文学”的主要提倡者之一。他在《前锋月刊》上发表的诗剧《黄人之血》和小说《陇海线上》受到鲁迅抨击。鲁迅认为《陇海线上》把中国军阀的混战视为“外国人在打别一外国人”,说明作者“只同外国主子休戚相关”。他还认为《黄人之血》渲染的“西征”,矛头直指苏联,将日本占领东北视为西征第一步,是卖国投降。黄其他的作品还有长篇小说《大上海毁灭》等。[2]

参考资料[编辑]

  1. ^ 姜飞.黄震遐的生年及其他.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7,(第1期).
  2. ^ 房向东著. 新月边的鲁迅 鲁迅与右翼文人.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6.01. 页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