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2024年立法院改革爭議: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修飾語句
第18行: 第18行:
| reported injuries = 6(就醫)
| reported injuries = 6(就醫)
}}
}}
2024年[[中華民國]][[第十一屆立法院]](國會)上任後,[[中國國民黨]]及[[台灣民眾黨]][[藍白合作|合作]]提出國會增加監督權力的修法,包括[[中華民國總統|總統]]赴國會[[國情報���]]、加強人事同意權、國會調查權與聽證權、以及[[藐視國會|藐視國會罪]]。本屆立法院席次居於多數的國眾兩黨將此次修法稱為「國會改革」,[[少數派政府|少數派執政]]的[[民主進步黨]]則稱之為「國會擴權」,兩方對於這些法展開激烈爭論及議事對決。此外,朝野各界亦對中國國民黨同時提出的「花東交通三法」存有爭議<ref>{{cite news|author=王承中|editor=林興盟|title=藍提交通建設特別條例白有意見 立院10日表決添變數|url=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405090390.aspx|work=中央通訊社|date=2024-05-09|archive-date=2024-05-22}}</ref><ref>{{cite news|author=張雄風|editor=張雅淨|title=逾20組民、環團聯合聲明 反對花東交通三法|url=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405210405.aspx|work=中央通訊社|date=2024-05-21|archive-date=2024-05-22}}</ref>。
2024年[[中華民國]][[第十一屆立法院]](國會)上任後,[[中國國民黨]]及[[台灣民眾黨]][[藍白合作|合作]]提出國會增加監督權力的修法,包括[[中華民國總統|總統]]赴國會[[國情報告]]、加強人事同意權、國會調查權與聽證權、以及[[藐視國會|藐視國會罪]]。本屆立法院席次居於多數的國眾兩黨將此次修法稱為「國會改革」,[[少數派政府|少數派執政]]的[[民主進步黨]]則稱之為「國會擴權」,兩方對於這些法展開激烈爭論及議事對決。此外,朝野各界亦對中國國民黨同時提出的「花東交通三法」存有爭議<ref>{{cite news|author=王承中|editor=林興盟|title=藍提交通建設特別條例白有意見 立院10日表決添變數|url=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405090390.aspx|work=中央通訊社|date=2024-05-09|archive-date=2024-05-22}}</ref><ref>{{cite news|author=張雄風|editor=張雅淨|title=逾20組民、環團聯合聲明 反對花東交通三法|url=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405210405.aspx|work=中央通訊社|date=2024-05-21|archive-date=2024-05-22}}</ref>。


中國國民黨及台灣民眾黨表示,這些修法旨在加強國會的監督職能,確保行政部門的透明和問責。然而,民主進步黨批評其草案過分擴張立法院權力而違反[[權力分立]],有[[違憲]]可能,同時指控國眾兩黨聯手踰越法案審查程序及常規,獨厚自身的草案並杯葛反對者。<ref name="今">{{cite news|author=孫唯容|title=懶人包一次看!國會朝野政黨廝殺 2000學生立院聚集舉牌怒吼抗議|work=NOWnews今日新聞|url=https://www.nownews.com/news/6429660}}</ref>
中國國民黨及台灣民眾黨表示,這些修法旨在加強國會的監督職能,確保行政部門的透明和問責。然而,民主進步黨批評其草案過分擴張立法院權力而違反[[權力分立]],有[[違憲]]可能,同時指控國眾兩黨聯手踰越法案審查程序及常規,獨厚自身的草案並杯葛反對者。<ref name="今">{{cite news|author=孫唯容|title=懶人包一次看!國會朝野政黨廝殺 2000學生立院聚集舉牌怒吼抗議|work=NOWnews今日新聞|url=https://www.nownews.com/news/6429660}}</ref>
第139行: 第139行:


==參見==
==參見==
* [[第十一屆立法院]]
* [[賴清德政府]]
* [[2023年以色列司法改革]]
* [[2023年以色列司法改革]]

{{commonscat|May 2024 protests against parliamentary reform bills near the Legislative Yuan}}
{{commonscat|May 2024 protests against parliamentary reform bills near the Legislative Yuan}}
{{臺灣社會運動|政治運動}}
{{臺灣社會運動|政治運動}}

2024年5月23日 (四) 04:34的版本

2024年立法院改革爭議
在立法院外抗議的民眾(2024年5月17日攝)
日期2024年5月17日至今 (4周2天)
會場立法院
地点 臺灣台北市
起因中國國民黨台灣民眾黨提出的國會改革
受伤6(就醫)

2024年中華民國第十一屆立法院(國會)上任後,中國國民黨台灣民眾黨合作提出國會增加監督權力的修法,包括總統赴國會國情報告、加強人事同意權、國會調查權與聽證權、以及藐視國會罪。本屆立法院席次居於多數的國眾兩黨將此次修法稱為「國會改革」,少數派執政民主進步黨則稱之為「國會擴權」,兩方對於這些法案展開激烈爭論及議事對決。此外,朝野各界亦對中國國民黨同時提出的「花東交通三法」法案存有爭議[1][2]

中國國民黨及台灣民眾黨表示,這些修法旨在加強國會的監督職能,確保行政部門的透明和問責。然而,民主進步黨批評其草案過分擴張立法院權力而違反權力分立,有違憲可能,同時指控國眾兩黨聯手踰越法案審查程序及常規,獨厚自身的草案並杯葛反對者。[3]

2024年5月17日,立法院院會審議過程中,朝野雙方發生肢體衝突,造成數名立法委員送醫急救[4][5]。有民眾及公民團體在院會審議期間於立法院外聚集,抗議國眾兩黨的行爲。[3]

背景

2024年初臺灣大選選出的第十一屆立法院中國國民黨民主進步黨台灣民眾黨分別獲得52、51、8個席次;中國國民黨成為國會多數黨,但沒有政黨���獨過半。民主進步黨雖贏得總統大選配),卻失去國會多數席次,成為少數派政府[6]

立委選舉結束後,中國國民黨與台灣民眾黨皆分別提出其所謂「國會改革」相關的法案。[7][8]

指控

5月22日,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分享,中国大陸持不同政见者、流亡作家袁红冰在2024年2月份指控,“接到習近平的指示之後,大陸國台辦迅速行動起來,並在1月27日就向習近平和王滬寧提交了一份文件,題目叫做《佔領臺灣立法院制高點的統戰戰略要點》,就是要通過特定人士,敦促韓國瑜傅崐萁國民黨立法院的黨團,運用議會改革的名義,提出立法院的調查權、總統的質詢權、反台獨法等法案。即使這些法案一時難以通過,也足以造成臺灣立法權的混亂,甚至停擺,進而有效地降低民進黨行政當局的執政效率,也就是降低賴清德總統的執政效率。”[9]

法案

總統國情報告

要求總統每年2月1日前送書面報告,3月1日前要到立院報告,採即時詢答方式進行質詢。新任總統,則要在就職兩週內提出國情報告書,並在一個月內到國會報告。[10]

人事同意權

國民黨版本表述為補選副總統、彈劾總統副總統、人事同意權案,得舉行聽證會,審查也不少於一個月;民眾黨版本表述為,人事同意權行使前要舉行公聽會,且審查過程不得少於兩個月;至於民進黨版本主張,增訂輔助行使同意權,得召開公聽會。為完備同意權行使規定,針對憲法的人事同意權須經全體立委2分之1同意,針對法律者則須經出席立委2分之1同意。[10]

調查權及聽證權

國民黨立委在《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中主張,將第8章「文件調閱之處理」,修改為「調查權之行使」,並增訂第9章之1「聽證會之舉行」;民眾黨的版本,將第八章修改為「聽證調查與文件調閱」。

民進黨團主張,調查權、調閱權雙軌制。針對憲法賦予立法院之職權有重大關聯者,得決議成立調查委員會,而委員會得成立調閱專案小組。否則將無權實施聽證調查權。[10]

藐視國會罪

國民黨提出《中華民國刑法》修正草案,增訂「藐視國會罪」,明訂出席聽證會受質詢時,若虛偽陳述將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台幣20萬元以下罰金。行政官員接受立委總質詢時,若隱匿所知或明知不實仍虛偽陳述,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台幣10萬元以下罰金;而若行政官員在總質詢時反質詢,經主席制止仍繼續者,將處6個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台幣1萬5000元以下罰金。

民眾黨提出「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25條修正草案,官員在答詢時如果超過質詢範圍,未經主席同意或答詢不涉機密,不得拒絕答覆,也不得隱匿資訊或虛偽陳述;若違規,主席得予制止,並得要求被質詢人為真實且完全的答覆。

民進黨沒有提出藐視國會相關條文,但主張透過《立法委員行為法》強化國會議員自律,新增立委不得有性騷擾或性別歧視的言詞或行為,違反者經紀律委員會邀請專家學者調查,做成調查報告及處理建議後,提報院會議處。立委涉刑事責任者,可移送檢察機關依法辦理。[10]

前奏

  • 4月1日,國民黨召委吳宗憲首次排審國民黨委員傅崐萁翁曉玲等與民眾黨團版本《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增訂「藐視國會罪」、《立法委員互選院長副院長辦法》修正草案。[11]
  • 4月3日,國民黨召委吳宗憲召開「啟動國會改革─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相關法案」公聽會,原訂下午審查,因地震取消。[12]
  • 4月9日,院會排入民進黨委員賴瑞隆立法院組織法》、《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國民黨委員呂玉玲鄭天財民進黨黨團等版本修法草案。[13]
  • 4月10日,民進黨召委鍾佳濱召開「如何落實國會調查/聽證權以有效監督行政機關,並避免侵犯人民自由/隱私權」公聽會[14]
  • 4月11日,民進黨召委鍾佳濱召開「如何落實國會調查/聽證權以有效監督行政機關,並防範機密外洩危害國安」公聽會[15]
  • 4月15日,司法法制委員會中於逐條討論時,主席國民黨召委吳宗憲宣讀完條文,聽到「有異議」便宣布保留,民進黨委員要求討論未果,民進黨委員於每條條文宣告保留後逐一提案散會,共計40次。國民黨與民眾黨委員在司法法制委員會中共為6人,民進黨委員共6人,表決6:6後主席吳宗憲加入表決成為7:6,民進黨為少數,散會動議皆不通過,全部條文保留送出委員會,提交黨團協商。[16]
  • 5月8日,民進黨召委鍾佳濱排審民進黨版本《立法委員行為法》、《立法院議事規則》、《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草案,國民黨委員提案散會,會議09:01開始,10:34結束。[17]12:00國民黨召委吳宗憲召開黨團協商,出席委員包含民眾黨黃國昌、國民黨林思銘、民進黨吳思瑤、民進黨莊瑞雄、民進黨鍾佳濱會中僅討論《立法院職權行使法草案》§2、§15、§15-1、§15-2四條法條就花了一個小時,主席吳宗憲便表示保留送院會處理,民進黨委員要求逐條審查、協商,主席吳宗憲以民眾黨黨團未出席、無法達成共識為由否決,民進黨委員要求擇期再召開協商未果,協商於13:13結束。[18]
  • 5月16日,院長韓國瑜針對「行政院院長施政方針報告」、「總統至立法院國情報告」「環島高速鐵路建設特別條例」草案、「花東快速公路建設特別條例」草案、《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草案召開黨團協商,僅討論行政院長施政報告、總統國情報告、環島高鐵及花東條例,無共識者保留,民眾黨總召黃國昌中途離席,未討論到《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草案即散會。[19]

民主進步黨批評,國眾兩黨在委員會審查時不願逐條討論條文,打算將條文直接送出委員會[20]。而國民黨則批民進黨把國會當老巢,為了拖延國會改革一日提出了40次散會動議[21]。當民進黨委員成為會議主席並準備審查該黨所提之國會改革修法案時,國民黨即提出散會動議。[22]

由於國會改革法案的協商冷凍期於5月16日到期,立法院程序委員會於14日決定將相關議案排入5月17日的院會中[23]。國民黨黨團總召傅崐萁15日早上8點發動甲級動員,號召同黨立委於議場門口輪流守夜至院會當日,以確保自身議案優先排入議程,力拼在5月20日賴清德總統就職典禮前三讀通過。[24]民眾黨黨團亦於中午12點加入排隊行列守夜,由總召黃國昌擔任先發。[25][26][27]

5月16日,立法院院長韓國瑜召集各黨黨團協商,對「新任行政院長施政方針報告」、「邀請總統赴立法院國情報告」、《環島高速鐵路建設特別條例》草案、《花東快速公路建設特別條例》草案及「國會改革相關法案」等案進行討論[28]。各黨討論少有共識,最終散會[29]。當晚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皆對黨團成員發出甲級動員。[30]

院會投票當日,黃國昌稱國會改革的法案是最高機密,因各政黨動議皆於當日送案並印製於各立委桌上,而詳細內容亦不會事先公告於立法院的網站上。黃國昌又稱原法案條文都公開上網,但台北市議員苗博雅網站內尋找法案卻一無所獲。[31]

5月17日

院會衝突

民進黨多名立委於5月17日清晨進入立法院,民進黨總召柯建銘在簽到處排隊時,遭到民眾黨立委黃國昌指控「可以這樣插隊嗎?」民進黨立委郭國文推開他的臉,並嗆「你在大聲什麼,口水不要一直噴」,黃國昌氣憤嗆民進黨愧對「民主進步」四字,但郭國文稱是黃國昌吐口水而自己將黃國昌的臉撥開而已[32]。而在早間,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在入場時,遭到國民黨立委謝龍介張智倫等人襲擊,對此他說他是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這是他上班的地方,為何他依法行使我的職權,還要被國民黨派專人來架我脖子擋他上班?[33]民進黨立委王世堅進場後在混亂中同樣被推倒,在起身後痛批國民黨暴力手段。[34]

民進黨立委王美惠同樣惹上爭議,她欲進入議場,但卻出手扯駐守議場大門的警察的帽子,還對警員動手。但她強調:「她從當議員就一直很尊敬警察,警察有警察的辛苦,可是不能介入紛爭,7點之後每一位委員都要進來,警察若讓每一個立委進來,她難道會生氣嗎?」[35]

在開會前,民進黨立委賴惠員摟抱立法院院長韓國瑜長達五分鐘,並稱韓國瑜無法保持行政中立才阻止其進入議場[36]。韓國瑜在10時09分才宣布開會,國民黨將藍委李彥秀等人提出的NCC組織法修法逕付二讀。[37]

國民黨立委徐巧芯取出直笛吹奏國歌跟國旗歌,院長韓國瑜以帶違禁品為由下令沒收。[38]而在稍後的議會亂鬥中,她絆倒民進黨立委陳亭妃,使其膝蓋破皮。在之後和同黨立委羅廷瑋的直播中,她透露自己是故意的,目的是報復民進黨立委。[39]而她在之後衝撞王美惠,還取出民進黨黨旗試圖勒王美惠的脖子,並在民進黨立委面前撕扯黨旗,被痛批:「徐巧芯真的很過分,很懂怎麼樣侮辱人,激怒人」。[40]

國民黨女性立委陳菁徽遭到民進黨男性立委鍾佳濱奮力一躍飛撲撞擊後,重心不穩被連拉帶抱反摔倒地,陳菁徽事後指控鍾佳濱性騷。鍾佳濱隨後向陳菁徽道歉,並稱自己是爬上主席台的時候踩到紙張滑倒而已。[41]而民進黨立委郭國文搶走立法院秘書長周萬來手上的書籍與提案文件後奔離議場。[42]

午後1時,陳玉珍在阻止民進黨立委強行攻入主席台的過程中,拉扯附近的女立委們還高喊「我1個擋10個」。被民進黨立委黃捷控訴扯頭髮、扯手腕、推擠,令她身上留下很多傷痕。[43]

晚間約7時,立法院繼續逐條表決時,民進黨立委邱志偉沈伯洋郭國文等人跳到桌上。國民黨籍廖偉翔委員趁機多次出拳捶向沈伯洋右側後腰,邱鎮軍則將沈伯洋摔推下地面,墜下約二點五公尺高,頭部着地,沈伯洋送台大醫院急救檢查。邱志偉郭國文也被人拉下來,重摔倒地。除了沈伯洋外,邱志偉郭國文以及民進黨立委鍾佳濱莊瑞雄、國民黨立委吳宗憲等人也因身體不適送往醫院[44][45]

民眾集會

當晚,約有數百名學生、民眾於立法院外聚集。他們抗議藍、白兩黨違反程序正義,要求場內停止表決並實質審查法案條文[46]。人潮在韓國瑜於12點宣布議事休息後逐漸散去,並相約21日法案續審時再度聚集。[47]

5月21日

院會

立法院在5月21日再度召開院會,繼續審議相關法案。[48]立法院國會改革法案於該日已二讀通過《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中受到高度關注的質詢答覆、人事同意權、立法院調查權及聽證權[49]。韓國瑜宣布,原定今日審議的50條之2、以及後面的條文,由於時間因素,將留到下次開會5月24日時審議,繼續進行二讀。晚間11時46分,立法院長韓國瑜宣布散會[50]。本日共開會14.5小時,二讀通過21條條文,及1個章名「調查權之行使」。[51]

民眾集會

台灣公民陣線公投護台灣聯盟經濟民主連合等民間團體發起「國會濫權,民主倒退,公民搶救,立院集結!」運動,呼籲民眾於該日晚間至立法院集結[52]。主要參與政黨台灣基進時代力量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台灣綠黨社會民主黨也於同日召開「小黨團結守護民主 拒絕國會威權復辟」聯合記者會。台北市警察局已經核准當日整日於青島東路的路權,並將維護當日秩序、管制車輛行駛。[53]主辦單位表示今晚不是結束,24、28日將再聚集。[54]

5月24日

院會

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在5月22日即在議場外守夜,並號召黨籍議員前來。而國民黨在23日召開黨團大會研商重大法案。[55]

民眾集會

5月28日

院會

各界反應

其他政黨

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表示,之所以會發生衝突,是因為國民黨、民眾黨想強行通過國會改革的法案,但最該被改革的應該是「只要我票多,有什麼不可以」的傲慢心態。並譴責兩黨在未經理性審議、對話的情況下,試圖強行通過法案。[56][57]同黨新竹市議員廖子齊也穿著時代力量黨衣,衣上寫著「人民的立法院」,呼籲曾經穿著這件衣服的黃國昌「立法院是人民的,不是你大哥傅崐萁的。」[58]時代力量前任黨主席陳椒華則支持國會聽證立法[59]

台灣基進高雄市黨部執行長楊佩樺稱,藐視國會罪是為了讓中國輕鬆且合法的公開各式機密。[60]

公民社會

由於在議場內受傷送醫的立委沈伯洋曾任國立臺北大學教授,故校內法律系、社會學系等系共六位教授共同譴責立法院內的暴力行為,他們同時也發起連署,嚴厲譴責國會暴力。[61]

台北律師公會發表聲明,對審查各法案時缺乏實質討論、未經妥善審查、欠缺程序正義等問題深表遺憾[62]。而全國律師聯合會呼籲立法院應對各法案進行實質審議、討論,並批評現今立法院不僅斲傷台灣作為民主國家的根本,也違背民主憲政及民意政治[63]

地球公民基金會發聲明表示,民主是環境保護的基石,國民黨與民眾黨挾立院多數優勢跳過實質審查、違反程序正義是開「民主倒車」,「舉手表決」讓公民對投票的立委無從課責。並同時呼籲花東地質脆弱,應儘速撤回5月17號部分也在��決議案中、尚未經過環評的花東建設特別條例草案。[64][6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會發起連署,對呼籲國會相關法案的實質審查、討論。[66]

外媒報導

2024年5月18日,路透社報導以「喧鬧式民主」(rambunctious democracy)形容台灣,國會有時會發生打鬥推擠,如2020年國民黨立委曾因臺灣進口美國肉類問題,在國會丟擲豬內臟。這次的衝突增加賴清德新政府上任後出現更多動盪和國會衝突的可能性。[67][68]

海外人士

美國在臺協會前處長楊甦棣司徒文等30名國際學者發表聯合聲明,稱國、眾兩黨的國會改革表面看似合理,但內容實則違反台灣獨特的憲政架構與立法精神。而他們也提及了國民黨剝奪了民進黨對法案的修改、辯論,甚至審查的機會,限縮公眾討論空間。[69]

美國眾議院議員克里斯·史密斯在祝賀賴清德與蕭美琴就任正副總統聲明中表示,賴總統上任後的第一個挑戰,即是要面對民進黨內立場較為激進的立委在國會中的干擾,這些民進黨籍的立委反對監督力度和制衡力更強的國會以及相關改革法案。他並指出,民進黨過去也支持這樣的國會改革,這樣的改革其實是一個成熟且繁榮的民主政治的表徵[70][71]。後來他再度發表另一聲明,他在聲明中希望三黨通過溝通決紛爭[72]趙怡翔稱史密斯辦公室遺憾看到自己的言論被媒體斷章取義。[73]

參考文獻

  1. ^ 王承中. 林興盟 , 编. 藍提交通建設特別條例白有意見 立院10日表決添變數. 中央通訊社. 2024-05-09. 
  2. ^ 張雄風. 張雅淨 , 编. 逾20組民、環團聯合聲明 反對花東交通三法. 中央通訊社. 2024-05-21. 
  3. ^ 3.0 3.1 孫唯容. 懶人包一次看!國會朝野政黨廝殺 2000學生立院聚集舉牌怒吼抗議. NOWnews今日新聞. 
  4. ^ Blanchard, Ben; Hamacher, Fabian. Taiwan lawmakers exchange blows in bitter dispute over parliament reforms. Reuters. 2024-05-17. 
  5. ^ 溫貴香; 劉冠廷. 林克倫 , 编. 院會衝突立委送醫 綠籲停止開會、藍批使用暴力. 中央通訊社. 2024-05-18. 
  6. ^ 陳俊華. 林克倫; 楊蘭軒 , 编. 賴蕭配當選破8年政黨輪替魔咒 國會席次三黨不過半. 中央社. 2024-01-14. 
  7. ^ 黃建豪. 國民黨拋國會改革主張 賦國會調查聽證權、藐視國會列重罪. Newtalk新聞. 2024-01-23. 
  8. ^ 「超越藍綠,最強戰力!」—履行國會改革. 台灣民眾黨. 2024-01-15. 
  9. ^ 劉晉仁. 袁紅冰2月早披露統戰內幕!習近平指示「戰場在立法院」. 自由時報. 2024-05-23. 
  10. ^ 10.0 10.1 10.2 10.3 吳紹瑜. 國會大亂鬥 國會改革法案朝野吵什麼. TVBS. 2024-05-18. 
  11. ^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第11次全體委員會議. 立法院議事暨公報資訊網. 2024-04-01 [2024-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1). 
  12. ^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公聽會. 立法院議事暨公報資訊網. 2024-04-03 [2024-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1). 
  13. ^ 第11屆第1會期第8次會議. 立法院議事暨公報資訊網. 2024-04-09 [2024-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1). 
  14. ^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公聽會. 立法院議事暨公報資訊網. 2024-04-10 [2024-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1). 
  15. ^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公聽會. 立法院議事暨公報資訊網. 2024-04-11 [2024-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1). 
  16. ^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第12次全體委員會議. 立法院議事暨公報資訊網. 2024-04-15 [2024-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7). 
  17. ^ 立法院第11屆第1會期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第20次全體委員會議. 立法院議事暨公報資訊網. 2024-05-08 [2024-05-2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8. ^ 立法院朝野黨團協商. 立法院議事暨公報資訊網. 2024-05-08 [2024-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1). 
  19. ^ 立法院朝野黨團協商. 立法院議事暨公報資訊網. 2024-05-08 [2024-05-2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 ^ 劉羽婷. 國會改革》「藍白合」發揮人數優勢闖關成功 全案保留出委員會並交由朝野協商. 信傳媒. 2024-04-15. 
  21. ^ 凌君浩. 立院審國會改革法案!綠委提40次散會動議 不敵藍白聯手否決. 品觀點. 2024-04-16. 
  22. ^ 王揚宇. 謝佳珍 , 编. 綠排審國會改革法案藍提散會抵制 雙方擬下周再戰. 中央社. 2024-04-22. 
  23. ^ 王承中. 林興盟 , 编. 國會改革法案列議程 立法院17日恐上演表決大戰. 中央社. 2024-05-14. 
  24. ^ 備戰國會改革表決!傅崐萁提前發甲級動員 今起藍委議場守夜. TVBS新聞網. 2024-05-15. 
  25. ^ 歐陽良盈. 藍委議場守夜白營也加入 黃國昌擔任「民眾黨第一棒」. 聯合報. 2024-05-15. 
  26. ^ 歐芸榕; 張旻儒. 黃瑀喬 , 编. 拚國會改革5法520前三讀 藍白輪值守夜搶排案. 公視新聞網. 2024-05-16. 
  27. ^ 歐陽良盈. 愈夜愈熱鬧!藍白議場守夜多場直播秀齊發. 聯合報. 2024-05-17. 
  28. ^ 立法院黨團協商 113年05月16日 (四) 14:00 朝野黨團協商. 立法院議事暨公報資訊網. 
  29. ^ 王承中; 王揚宇. 林克倫 , 编. 朝野黨團協商5小時 藍綠唇槍舌戰不歡而散. 中央社. 2024-05-16. 
  30. ^ 王承中; 王揚宇. 林克倫 , 编. 國會改革法案恐掀表決戰 藍綠17日清晨甲動全力因應. 中央社. 2024-05-17. 
  31. ^ 黃國昌脫口「條文是最高機密」 黃智賢重砲轟:立院已變成土匪為王的賊窟. 菱傳媒. 2024-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9). 
  32. ^ 簽到爆衝突!黃國昌遭打臉 綠委:我錯了、應該摸頭說好乖. NOWnews 今日新聞. 2024-05-17. 
  33. ^ 立院衝突一夫當關擋4藍委!洪申翰霸氣嗆:不要擋我上班. NOWnews 今日新聞. 2024-05-17. 
  34. ^ 王世堅「重摔倒地」!國會衝突亂鬥 怒吼陳玉珍:不要臉. TVBS. 2024-05-18. 
  35. ^ 立院衝突被控襲警!綠委王美惠拒道歉:反控警察擋住她進入議場. NOWnews 今日新聞. 2024-05-18. 
  36. ^ 張寓科 李詩健. 不讓進場!韓國瑜遭女綠委熊抱 藍綠拉扯5分鐘. 華視新聞網. 2024-05-19. 
  37. ^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組織法第四條及第五條條文修正草案」,請審議案。. 立法院. 2024-05-17 (中文(臺灣)). 
  38. ^ 徐巧芯吹直笛 韓國瑜下令收起來!綠委歡呼. NOWnews 今日新聞. 2024-05-18. 
  39. ^ 直播吐真「芯」話!徐巧芯認:故意踹倒陳亭妃. 三立新聞. 2024-05-18. 
  40. ^ 畫面曝!徐巧芯試圖拿民進黨旗勒王美惠脖子 網怒:卑劣、謀殺. 民視. 2024-05-18. 
  41. ^ 立法院推擠腳滑撲倒陳菁徽 鍾佳濱致歉. 中央社. 2024-05-17 [2024-05-17]. 
  42. ^ 【立院大戰秀】郭國文搶周萬來文件惹議 親揭原因:法案通過將危害每位民眾. 鏡週刊. 2024-05-17. 
  43. ^ 控遭陳玉珍扭手、扯頭髮 黃捷被抓傷:像大蟒蛇看到獵物. 民視. 2024-05-17. 
  44. ^ 立院審國會改革爆激烈衝突 5綠委1藍委送醫【更新】. 中央社. 2024-05-17. 
  45. ^ 李昶毅. 快新聞/直擊!沈伯洋遭邱鎮軍「雙手一推」重摔 廖偉翔偷偷補拳. 民視新聞網. 2024-05-17 [2024-05-19] (中文(臺灣)). 
  46. ^ 陳俊華; 林敬殷. 黃瑞弘 , 编. 立院審國會職權修法 場外近百民眾聚集要求停止表決實質審查[影]. 中央社. 2024-05-18. 
  47. ^ 劉慶侯. 立法院5/21續審國會擴權法案 抗議群眾相約:當天還會再來. 自由時報. 2024-05-18 (中文(臺灣)). 
  48. ^ 盧怡靜; 柯皇名. 立院再上演全武行? 藍備護具.綠穿防彈背心戰521. 華視新聞網. 2024-05-20. 
  49. ^ 立院21日審國會職權修法二讀通過21條 24日續戰. 中央社. 2024-05-22. 
  50. ^ 高睿鴻. 快新聞/立法院終於散會!3黨一路鏖戰至半夜 部分法條週五續審. 民視新聞網. 2024-05-22. 
  51. ^ 立院21日審國會職權修法二讀通過21條 24日續戰. 中央社. 2024-05-22. 
  52. ^ 「反國會擴權三讀!」 公民團體號召521下班下課集結立院. 菱傳媒. 2024-05-19. 
  53. ^ 黃麗芸. 李錫璋 , 编. 民團串聯集結立法院 警方晚間加強巡邏勤務. 中央社. 2024-05-20. 
  54. ^ 劉建邦. 國會職權修法續審 抗議人潮守15小時民團喊24日集結. 中央社. 2024-05-22. 
  55. ^ 立院周五續戰國會改革 傅崐萁今晚夜守議場搶排案. 聯合新聞網. 2024-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2). 
  56. ^ 游念育. 斥藍白強行通過國會改革法 時代力量:譴責任何形式暴力. 中時新聞網. 2024-05-18. 
  57. ^ 柯振中. 立院打架到底在吵啥?王婉諭解釋了:最該改革的是傲慢心態. ETtoday新聞雲. 2024-05-18. 
  58. ^ 「立法院是人民的,不是你大哥傅崐萁的。」. 新竹市議員廖子齊. 2024-05-18. 
  59. ^ 陳椒華 - 我支持國會聽證立法, 行政部門說謊有罪該重罰。. 陳椒華. 2024-05-18. 
  60. ^ 林哲遠. 藍白強推「國會擴權」法案 楊佩樺批:幫中國輕鬆獲得台灣機密. 自由時報. 2024-05-19. 
  61. ^ 許秩維. 龍柏安 , 编. 立法院衝突沈伯洋重摔送醫 台北大學6教師連署譴責暴力. 中央社. 2024-05-18. 
  62. ^ 謝幸恩; 郭建伸. 張銘坤 , 编. 立院審國會職權修法 台北律師公會:立法程序斲傷台灣民主. 中央社. 2024-05-18. 
  63. ^ 李自立. 立院衝突 全國律師聯合會:勿以黨派之私破壞民主. Rti 中央廣播電臺. 2024-05-18. 
  64. ^ 民主是環境保護的基石,不容開倒車!. 地球公民基金會. 2024-05-19 [2024-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1). 
  65. ^ 張雄風. 管中維 , 编. 地球公民批藍白開民主倒車 立院議事規則淪笑話. 中央社. 2024-05-19 [2024-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9). 
  66. ^ 反對國會擴權法案 台師大學生會發起連署. Rti 中央廣播電臺. 2024-05-21. 
  67. ^ 陳亦偉 (编). 外媒報導立法院大亂鬥 路透社以喧鬧式民主形容台灣. 由陳昱婷翻译. 中央社. 2024-05-18 [2024-05-2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8. ^ Blanchard, Ben; Hamacher, Fabian. Taiwan lawmakers exchange blows in bitter dispute over parliament reforms. Reuters. 2024-05-18 [2024-05-20]. 
  69. ^ 王揚宇. 林興盟 , 编. 司徒文楊甦棣等30國際學者連署聲明:在野國會改革方案不合憲. 中央社. 2024-05-20. 
  70. ^ 陳熙文. 挺台眾議員也挺國會改革:賴總統須面對黨內的激進立委. udn聯合新聞網. [2024-05-21]. 
  71. ^ Chris Smith. Chairman Smith congratulates Taiwan’s new president and vice president. [2024-05-21]. 
  72. ^ Chris Smith. On the importance of Taiwan’s democracy. 2024-05-21. 
  73. ^ 賀電提國會改革掀波 美眾議員新聲明:所有政黨彼此尊重和平對話. 中央社. 2024-05-22.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