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信兄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223.137.70.71留言2017年12月30日 (六) 16:15 →‎主題歌曲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Template:一覽表 台灣棒球隊 中信兄弟隊是一支台灣職業棒球隊,英文隊名為ChinaTrust Brothers,由兄弟育樂股份有限公司經營,主要贊助商為中信金控

前身為兄弟大飯店經營的兄弟象中華職棒創始球隊之一[1],2014年1月5日經營權轉讓並更名為中信兄弟。

啦啦隊

中信兄弟的專屬啦啦隊為Passion Sisters,屬於宏將多利安

簡史

兄弟象前身為兄弟飯店棒球隊,於1984年9月1日正式成立,從乙組成棒隊開始打起,最後成為台灣第一個由私人經營的甲組成棒隊勁旅。

1986年兄弟龍潭棒球場完工啟用,兄弟象也成為中華職棒隊伍中,第一支擁有自己的專屬場練習場地的球隊。

1990年在兄弟大飯店董事長洪騰勝的促成之下,兄弟飯店棒球隊與味全龍三商虎統一獅一起加入職棒,成為中華職棒4支創始球隊之一。中華職棒成立後,兄弟飯店棒球隊改名為兄弟象。

2013年華翼育樂新台幣4億元取得兄弟象隊10年冠名權與廣告合作權,接手兄弟象球團,改名為中信兄弟,其主要贊助商為中信金控

球隊歷史

特色

球團前身為兄弟象隊,洪家兄弟當時主導球隊作風以日式細膩球風為主軸,更因常常在比賽後半段比數落後時急起直追,呈現出永不放棄的精神,加上球團要求球員為人謙遜不驕傲,影響及感動了許多不同世代的球迷,使該隊的支持者忠誠度從創隊到現今一直相當穩定,有百萬象迷之稱。球隊於兄弟象時期對於球員及工作人員的私德及品行要求需以禮對待衣食父母般的球迷,並制定了相關的奬懲規範,當年嚴謹的傳統作風,經由不同媒介上的大量曝光,成為此隊在許多觀眾間的共同印象。

1990至2013年

已轉售之兄弟象隊為4支創始球隊之一。1992-1994年創下空前的連續3年奪下台灣大賽冠軍之傲人成績(首度3連霸),1992年球季更創下了例行賽45場中37場封王達成中華職棒最快速封王的紀錄,且在當年度奪得中華職棒史上唯一的金冠軍。在2001年奪得隊史上的第4度年度台灣大賽冠軍,此後並在2002、2003年連續奪得了台灣大賽冠軍、為第2次3連霸,僅次於統一7-ELEVEn獅隊,為中華職棒史上奪得台灣大賽冠軍次數第2多的球隊,同時也是目前唯一兩度締造3連霸紀錄的球隊。隨後也在2010年達成了隊史千勝,為中職聯盟唯2球隊達成,2010年下半季更取得隊史第11座季冠軍,同年台灣大賽以4連勝橫掃興農牛隊,奪下隊史第7座總冠軍。但於2011、2012、2013年皆在下半季爭冠期間喪失機會,於是無緣再打入台灣大賽。 2013年10月19日兄弟象董事長洪瑞河宣布因不敷虧損,家族會議後(洪家5兄弟)決定轉賣,12月3日公布新東家,由中國信託銀行贊助的華翼育樂接手;原兄弟象球團董事長洪瑞河在12月13日舉行惜別宴,在會中象徵性的交棒給華翼育樂董事長林逢春

2014年

1月5日聘任的球隊最高顧問馮寄台宣布,球隊將定名為「中信職業棒球隊」,吉祥物、識別顏色都沿用原本兄弟象的大象、黃色。6月1日時新上任領隊的李文彬發出正式聲明,稱球團正式名稱為中信兄弟,簡稱兄弟隊,不是中信兄弟象、兄弟象或中信象,象只是吉祥物,不列入隊名。

中信職業棒球隊成員方面主要還是以兄弟象球員為主體,2014年新球季由謝長亨擔任第一任總教練以及王金勇陳琦豐林明憲等人在職棒具有資歷者任教練,承接多位兄弟象球員的複數年約,並在季末選秀補強了鄭凱文謝榮豪林威助陳家駒等選手,加強球隊的戰力。

6月29日上半季結束,中信兄弟隊只奪下19勝,創下隊史(包含兄弟象)半季最少勝場數的紀錄。下半季雖拿下季冠軍,在台灣大賽中仍以1勝4負敗給Lamigo桃猿

2015年

由於無法簽下倪福德加上宿舍爭議,中信兄弟高層決定原領隊李文彬改任顧問,由楊培宏接任。

宣布認養台中洲際棒球場,並持續發展大台北市場,以球迷為本,打造各項「主題日」活動,廣受球迷好評。其中於六月舉辦的「BBS Elephants爪爪鄉民日」為官方第一次認可過去只在鄉民間稱呼象迷的用語。由於上半季戰績普通,總教練由謝長亨換成吳復連。洋將耐克於8月1日被球團解約,同時鄭凱文因右手骨刺要開刀導致本季報銷,與此同時,中信兄弟吉祥物傑米也宣告引退。在與本年度選秀球員簽約期間,領隊楊培宏對於所有新進球員簽約金開誠布公的舉動,獲得球迷一致好評。

2015年10月7日,中信兄弟新竹棒球場以10:5擊敗Lamigo桃猿,連續兩年獲得下半季冠軍,再度打進台灣大賽。2015年10月25日,中信兄弟在台灣大賽中,一度取得3勝1敗領先,但遭Lamigo桃猿追平;台灣大賽最後一場,被明星(Pat Misch)以無安打比賽完封,為台灣大賽史上的首場無安打比賽,最終戰0:11,系列賽合計3勝4敗的戰績,遭直落三逆轉,是中華職棒首支「曾經以1:3逆轉封王,後來在3:1聽牌時遭逆轉」的隊伍,球團高層與辜仲諒雖表惋惜,但也留下了明年中國信託商業銀行成立50周年時,要將冠軍獎盃討回來的誓���。

2016年

2015年冬天,球隊宣布大手筆補強,不但簽下自由球員林智勝鄭達鴻,組成恐怖的「黃金打線」,並於一軍、二軍引進外籍教練團,顯示奪冠的決心。老闆辜仲諒和領隊楊培宏在這段期間正面回應球迷,喜愛棒球,願意不計盈虧經營的理念,重視民意的舉動,獲得球迷好評。

果然中信兄弟打線開季後便展現強大的破壞力。3月27日與義大犀牛澄清湖棒球場進行雙重賽,中信兄弟在午場的比賽就火力全開,4局上連續11打數都擊出安打而刷新中職紀錄,單局灌進8分,全場合計擊出23支安打,終場以12比3打敗義大,收下隊史第1,300勝,同時開季前5戰豪取45分也打破中華職棒紀錄。4月7日由蔣智賢對義大犀牛轟出再見全壘打以10:9贏球,自3月26日的比賽開始,拿下9連勝,為中信接手經營後新高。

3月16日中信兄弟官方商品旗艦店於台北市南港區中坡北路98號開幕。

4月24日率先追平前三商虎名將「鯊魚」鄭幸生的「鯊魚障礙」開季連續安打紀錄的蔣智賢,在挑戰連續第22場時,義大犀牛單場對他投出4次保送,賽後也引發熱烈討論。5月3日張志豪打破鄭幸生與蔣智賢共同保持的開季連續安打紀錄。巧合的是,鄭幸生也同樣在1990年5月3日達成開季連21場連續擊出安打。不過終場中信兄弟不敵義大犀牛[1]

6月10日於主場以7:5擊敗義大犀牛,取得中信兄弟隊史第3座季冠軍。

中信兄弟成為中職史上首支陣中有2位30轟以上球員(蔣智賢和林智勝)球隊,連續3年闖入台灣大賽,對手為義大犀牛

2016台灣大賽,中信兄弟雖然順利在主場取得2:0領先,但在客場因牛棚失火,吞下3連敗。第6戰,蔣智賢首局轟出3分砲,加上先發投手艾迪頓(Nick Additon)7局9K好投壓制,黃衫軍最後一局之前都還有2分領先,沒想到9局上風雲變色,陳鴻文被義大攻下三分,犀牛反超比數。雖然9下挑戰判決成功,但為時已晚,以3:4(系列戰2:4)敗陣 。

2017年

中信兄弟連3年總冠軍賽失利,教練團因此全面改組。總教練吳復連、教練李安熙廖剛池陳保宏林明憲全部下台,並聘請具有美職背景的美籍教練史耐德(Cory Snyder)擔任新任總教練,期望能強化球隊戰力,並打造美式球風。

不過,儘管打線依舊強大,投手環節卻成為拖累中信兄弟的關鍵,而下半季打線表現不如上半季更是要命,且本季因行銷及戰績不佳等因素,例行賽主場票房與2016年相比衰退達到了22%之多。

中信兄弟上半季戰績30W3T27L(排名第2),下半季戰績墊底,但因為Lamigo桃猿在例行賽最終戰勝利包辦上下半季冠軍,得以年度第3的成績和年度第2名統一獅進行五戰三勝制的季後挑戰賽。

儘管發生了五虎將等爭議事件,但是中信兄弟靠著一票年輕小將仍在季後賽挑戰賽第4戰(10月23日晚間在台中洲際球場進行)以11:7擊敗統一獅隊,系列賽3勝1敗闖進台灣大賽。中華職棒總冠軍戰第四場,賽前Lamigo桃猿,已經取得3勝1敗聽牌優勢,這場比賽也掌握主動權,打到第九局,4比2領先中信兄弟,而且九下推出守護神陳禹勳,擋住一二壘有人的攻勢,單局連飆三次三振,終場就以4比2擊敗中信兄弟,奪下中華職棒總冠軍,這個冠軍也是Lamigo桃猿的第5座冠軍。

11月7日,球團發出新聞稿表示考慮球隊長期發展,並進行球隊重整,宣布陳鴻文、林克謙、林煜清、鄭達鴻、蔣智賢、張正偉、羅國華等七人,於今年合約屆滿後,將不予續約,為五虎將事件後做出了戰力調整[2]

主題歌曲

球團年度口號

  • 職棒25年全年度(2014年):球隊更名為「中信兄弟」隊,正式邁入中信兄弟元年。
  • 職棒26年全年度(2015年):中信兄弟新形象
  • 職棒27年全年度(2016年):CHARGE!更強!
  • 職棒28年全年度(2017年):BROTHER WE TRUST!

歷屆球員

投手

黃梓育葉丁仁葉詠捷李居冠余書農石孝榮林恩宇增菘瑋陳偉建
吳俊億耿伯軒吳明旭王英山林英傑盧劭禹王建勛陳鴻文林克謙
林煜清羅國華

野手

石彥緯林育鴻鄭乃文張民諺楊展旭李祖岑陳威儒蘇袁億徐睿擇
簡富智蔡明覺陳弘桂郭健瑜林威助鄭達鴻蔣智賢張正偉周聖訓
郭峰駿

現役成員

中信兄弟現役成員
正規球員 教練

投手

捕手

內野手

外野手

行政

一軍總教練

一軍教練

二軍總教練

二軍教練

訓練員

球探

備註:標註◎為自主培訓選手。

歷年戰績

前身兄弟象時期(1990-2013)

出賽 勝率 備註
2413 1184 1152 77 .507 7座台灣大賽冠軍,10座季冠軍


中信兄弟時期(2014-)

中信兄弟歷年戰績


與前身合計戰績(1990-)

出賽 勝率 備註
2893 1418 1388 87 .505 7座台灣大賽冠軍,14座季冠軍



退休背號

另見

註釋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