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利寅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虹易留言 | 贡献2024年6月10日 (一) 10:53 (// Edit via Wikiplus)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利寅(1870年—1954年),字寿峰,广东花县(古称小㘵村,现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新和村)人,著名农业化学家教育家华南农业大学创校先驱之一,是国立中山大学及其农学院的创办人之一。

1904年,利寅受公派留学英国伦敦大学,专攻化学与农业化学[1]。1907年,利寅在法国巴黎发起创立中国化学会欧洲支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化学学术组织[2]

1908年学成归国后,利寅被任命为广东实业厅厅长,但上任几天后因“无一实业能够举办,正是尸位素餐,问心有愧”辞职[3]。后来,利寅参与筹办了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及附设农业讲习所,并担任化学技师和首席教授。1912年任利寅高等农林讲习所所长。1917年,高等农林讲习所改建为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利寅任农业化学系首任系主任。1919年,利寅创办“东山火柴厂”,打破了外国火柴在中国的垄断地位。1923年,改农业专门学校为广东农科大学。1924年,国立广东大学创立,利寅任农艺化学系主任。

利寅毕生从事农业化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发表了多篇著作,包括《定量分析化学》、《土麦制酱之特别良效》、《制造酱油之卫生研究》等。他还在化学命名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醇、醛、酮等化合物的中文命名方法[4]

退休后,农学院改聘利寅为不分系教授,讲授化学课程。

华南农业大学校内保留有利寅当年的住宅,这是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前身)在1938年为表彰他的功德而专门修建的教授楼“敬献居”,邹鲁校长亲笔石刻。利寅是广东省唯一受校长赠予住宅的教授[5],前校长戴季陶为其住宅捐资3000元以贺其任职28年。华南农业大学杀虫植物标本园内有利寅雕像。

新中国成立后,他动员儿女参军,利寅儿子利国真(后改名利志超)和女儿利淑英都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利淑英是广东花县(现花都)花果山烈士陵园中最年轻的烈士。

参考资料

  1. ^ 『兩廣學務處選送出洋學生詳文:……派赴英國者為盧頌祺虞錫麟劉國珍利寅虞錫普陳兆基等六人。派赴德國者為黃時澄徐濤等兩人。……』,陳春源編,《廣西留學史》,1934年,廣西省政府教育廳印。李彥福等編.《廣西教育史料》.廣西人民出版社,1990.03.第196-197頁
  2. ^ 网易. 醇、醛、酮……这些化学名词,原是华农人命名!. www.163.com. 2024-06-09 [2024-06-10]. 
  3. ^ 弃官从教 为广东高等农业教育毕尽其力——记建校先驱利寅教授. hnr.scau.edu.cn. [2024-06-10]. 
  4. ^ 利寅后人向学校档案馆捐赠 《利寅化合物命名-被忽视的化学史》. nbb.scau.edu.cn. [2024-06-10]. 
  5. ^ 日夜伫立在华农校园,他们是谁?_澎湃号·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 www.thepaper.cn. [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