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

RE-THINK社會實驗:沒人願意「菸蒂丟魚缸」 但逾7成吸菸者不知道菸蒂污染海洋

2020年11月25日
整理:許祖菱(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數據顯示,菸蒂為台灣海廢排行榜前3名。圖片來源:RE-THINK

環保團體「RE-THINK 重新思考」 環境教育協會與行政院環保署合作,在台北市菸蒂熱區西門町,做了562份吸菸者問卷調查,發現不但超過3成民眾愛亂丟菸蒂,更有多達7成民眾不清楚菸蒂濾嘴為塑膠材質,與菸蒂帶來的環境危害與污染。

西門町的吸菸者表示:「有些人喝飲料瓶子不會亂丟,但菸蒂就是會亂丟」。

知法犯法? 只有7%民眾不知亂丟煙蒂違法 但逾3成亂丟

根據國際淨灘行動(ICC)數據統計,菸蒂為台灣海廢排行榜前3名,而全球每年被隨手丟棄的菸蒂就超過4.5兆根;水溝蓋、花圃、街道的滿滿菸蒂無法管?

《廢棄物清理法》第27條規定,在指定清除地區內拋棄菸蒂可依法告發,並處新台幣1200元至6000元罰鍰。調查中只有7%民眾表示,不清楚亂丟菸蒂是違法行為,但實際上仍有超過3成民眾愛亂丟,顯示認知與行動高度不一致。


吸菸者行為調查顯示,有超過7成民眾不清楚菸蒂會造成環境污染。圖片來源:RE-THINK

「請把菸蒂丟進魚缸」社會實驗影片 指出吸菸者矛盾

RE-THINK是以淨灘行動起家的環保團體,這次與環保署合作,從菸蒂熱區西門町出發,拍攝「請將菸蒂丟進魚缸」社會實驗影片,影片中女孩推著金魚悠游的魚缸,在菸蒂遭隨意棄置於水溝的商圈中,詢問吸菸路人是否願意將菸蒂丟進魚缸?

影片指出人們不願傷害金魚、卻將菸蒂丟棄通往大海水溝蓋的矛盾行徑,影片上線短短一週已突破30萬次觀看。

除社會實驗影片,RE-THINK以「水溝不是菸灰缸」、「菸蒂內有塑膠」為活動主軸,推出水溝蓋地面彩繪設計與社群環境教育懶人包,盼能有效提高環境意識與正確菸蒂認知。

作者

許祖菱

傳播科系畢業後曾任新聞外電編譯、採訪編輯、自由影像工作者,現任職專注綠電與碳權趨勢的國際媒體平台《RECCESSARY》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