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論壇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 打造台北「兒童氣候變遷教育館」倡議,請政府重視氣候教育權

2024年06月07日
文: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請台北市蔣萬安市長實現承諾,積極支持:

  1. 台北市政府啟動「兒童氣候變遷教育館」推動工作,實現蔣市長2017年立法院承諾(立法院106年臨090457號提案)。
  2. 以公務預算或台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之「氣候轉型基金」,支持「兒童氣候變遷教育館」運作。
  3. 台北市「氣候預算」分配,至少10%用於兒童氣候變遷相關事務推動。

接受氣候教育是兒童權利的一部分。圖片來源:Unsplash

一、響應世界環境日,讓兒童看見氣候未來

2024年6月5日聯合國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是「我們的土地、我們的未來」,強調我們可以是修復(自然)的一代人,訴求積極認識並成為與自然和平共處的一代。

然而,從國家發展委員會2050淨零十二項關鍵戰略,到台北市氣候預算,從中央到地方,所謂的氣候行動與經費,仍高度關注在電業(器)、運具、工業技術等硬體建置,忽略了氣候變遷教育與長期承諾等軟體建置,也是支持淨零轉型必須的基礎社會工程,無法讓兒童看見氣候未來。

二、接受氣候教育是兒童權利的一部分

2023年8月,兒童權利公約(CRC)發布「第26號一般性意見書:關於兒童權利與環境(重點是氣候變遷)」文件(CRC/C/GC/26),強調氣候變遷與兒童權利議題密不可分。

意見書指出:基於權利的環境教育應以兒童為中心,與兒童友善,並能增強兒童權能;確保每個兒童都有權利接受反映環境價值的教育;各國應建立安全、健康、有韌性的基礎設施,以進行有效的學習(52、53、55點),將受教權與環境議題(重點是氣候變遷)相連結。

今年是《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施行10週年,在各界爭相競逐淨零議題、偏重工業、企業ESG的同時,本會呼籲政府關注國際熱議之「接受氣候教育是兒童權利的一部分」訴求並著手落實,以具體回應兒童權利公約(CRC)與氣候世代正義等議題。

三、兒少氣候預算只值0.05%?不能只有口頭關心

2016年本會曾走訪全台國小,辦理氣候變遷與兒童巡迴服務,倡議設立「氣候變遷與兒童教育館」,獲得超過3萬6000位國小學生連署。這份訴求,本會曾帶往第22屆(COP22)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大會,帶進總統府,2017年也獲得包含台北市蔣萬安市長在內的11位立法委員支持並連署提案(立法院106年臨090457號)。

然而,後續並沒有得到政府積極回應,迄今台灣仍沒有針對兒童、針對未來世代的專屬氣候變遷教育館,僅能依附在臨時性、科普性,或以其他大人為主的氣候宣導活動下,用於兒童氣候變遷教育經費更是少之又少。

例如,最新2023年「台北市氣候預算」應用分析報告顯示[1],「111年度北市府各機關(基金)氣候預算1.0」總預算雖有150億,但八大策略中,「公民意識教育實踐、建構節能文化」發展策略敬陪末座,僅有9項措施推動,編列781萬元(0.05%),而且幾乎沒有屬於兒童氣候變遷教育的經費,與台北市兒童人口(未滿18歲)占比14.7%相比,兩者落差接近300倍。

四、請支持台北「兒童氣候變遷教育館」倡議

推動氣候教育不該淪為抽象的詞藻。放眼亞洲,同樣都有環境教育法的競爭對手日本、韓國已積極投入氣候教育,台灣仍在原地踏步。

環品會認為打造「兒童氣候變遷教育館」是訴求政府重視兒少氣候議題與兒童權利的重要行動,不只是關注氣候變遷教育本身,更是政府實踐(預算)分配正義,展現淨零決心的里程碑。

台灣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國際評比連年倒數,急需做出改變。為此,環品會將再次展開為期四個月的連署行動,誠摯邀請台北的學生、家長、教師與民眾們,一起關注兒少氣候教育議題,一起要求市府盡速打造台北「兒童氣候變遷教育館」,讓兒童們可以有一個共同討論、學習與成長的常態性氣候變遷教育場域,成為地方政府支持台灣淨零社會轉型工作推動的典範。

註釋

[1] 鍾佩如。台北市政府主計處。統計應用分析報告 從台北市氣候預算邁向零碳城市。2023.02。參表1 台北市政府各機關(基金)氣候預算1.0 彙總表。

【響應倡議】
班級連署:請下載連署書(https://reurl.cc/VzeRkn),掃描後回寄本會信箱info.eqpf@msa.hinet.net
個人連署:請至線上表單(https://reurl.cc/xaX1n5)填寫資料。
倡議連署網頁:https://e-info.org.tw/node/239240

論壇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環境資訊中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