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 2024-06-29 18:36

    防癌「練5功」台灣癌症基金會:風險最高降7成

    癌症連年居於國人10大死因第一位,且癌症時鐘年年快轉,且相關風險隨年齡增加而提高。台灣癌症基金會呼籲民眾一起「練5功」,通過「蔬果彩虹579」、「規律運動」、「體重控制」、「遠離菸檳」、「定期篩檢」等日常習慣預防癌症,可降低60至70%的癌症風險,遠離癌症威脅。

  • 2024-06-28 19:05

    健康網》不只B、C肝炎 5種病毒肝炎預防一次看

    沈莉馨/核稿編輯肝臟是身體沉默的守護者,而病毒性肝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臟疾病,食藥署在臉書專頁「藥博士 正藥說」指出,病毒性肝炎主要分為糞口途徑(A肝和E肝病毒)和血液和體液(B、C和D肝病毒)。A型與E型肝炎雖然不會演變成慢性肝炎,但可能會引發猛爆性肝炎,而B型與C型肝炎進展過程包括慢性肝炎、肝

  • 2024-06-28 15:02

    乳癌高居女性死因第二 綠委籲放寬「早期治療」藥物適用條件

    乳癌每年死亡人數連年攀升,高居女性死因第2位。民進黨立委劉建國與民間團體今(28日)呼籲,病友大多為青壯年女性,對個人家庭生活、社會勞動參與造成極大負擔,雖早期治療5年存活率可達9成,但沉重的醫療費用負擔讓病友無法獲得有效且即時治療,呼籲政府應修改治療指引及早期治療療效佳藥物擴大適用對象。

  • 2024-06-28 12:52

    慎入! 男血便罹患直腸癌 靠達文西手術保住肛門

    60歲蕭先生血便長達1年,一開始以為只是痔瘡出血,自行在藥局購買藥膏塗抹,近期因為出血量增加且排便困難,症狀沒有減緩,才到醫院就醫,醫師在診間初步以肛門指診,即發現直腸腫瘤,隨後安排電腦斷層與核磁共振影像及大腸鏡切片檢查,診斷為第三期低位直腸癌,經與醫師討論後,以達文西機器手臂精準微創手術,切除腫瘤

  • 2024-06-27 13:06

    3D斷層導引乳房切片 醫:定位更精準、快速

    目前普及的數位乳房攝影篩檢工具,可用來偵測乳房的鈣化點,發現無症狀的零期乳癌,以降低乳癌死亡率達40%以上;但東方女性多數為緻密型乳房,乳腺重疊下造成無法早期偵測乳癌腫塊的缺點,且壓迫乳房的疼痛感令人卻步,3D斷層導引乳房切片則提供定位更精準、快速且成功率高的選擇。

  • 2024-06-27 05:30

    藥安全 抗癌大戰 監控高血壓不可少

    近年來,越來越多癌症病患轉介至心臟科門診,有不少是因為施打化療或標靶治療時引發高血壓。很多病人抱怨以前從來沒有高血壓,為什麼接受癌症治療後,除了副作用,還得了慢性病,十分無奈。部分化療、標靶藥 引發高血壓副作用在癌症治療過程中,高血壓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之一。一些用於治療癌症的藥物,特別是抗VEGF

  • 2024-06-26 05:30

    肝癌3度復發 6招治療保命

    72歲張老闆年輕時應酬喝酒拚業績,不料10年前,腹痛就醫查出罹患肝癌,手術切除後恢復健康;但幾年前又發現肝癌復發,且腫瘤靠近心臟位置,只能以栓塞、放療及標靶藥物治療,所幸成效極佳,沒想到日前3度復發,評估後改採燒灼、免疫療法等控制病情,出院後維持生活品質,讓他直說:「相信醫療團隊,活著就有希望!」

  • 2024-06-25 20:03

    38歲婦不孕一查1期子宮內膜癌 手術加試管如願產子

    1名38歲人妻有原發性不孕與陰道不規則出血,到郭綜合醫院求診,婦科醫師檢查指有嚴重肥胖(BMI 44.6)與貧血、子宮內膜厚度1.8厘米,診斷是第1期子宮內膜癌。接受手術切除腫瘤並放置子宮內黃體素投予器,術後每天服藥,2020年取卵做試管嬰兒療程懷孕,35週早產緊急剖腹產,胎兒體重2710克,母、胎

  • 2024-06-25 17:43

    癌症治療新突破!台灣5年存活率62.1%原因曝光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國癌症病患5年存活率,從2005到2009年50.2%,2017年至2021年提高到62.1%,成長2成4之高,關鍵點之一在於國健署推動「以癌友家庭為中心之照護模式」及配套措施,讓病患抗癌過程不孤單!

  • 2024-06-25 14:59

    肺癌診斷數攀升 醫:早期發現存活率達9成5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最新研究報告指出,空氣污染與肺腺癌有密切關係,空污已成肺癌的隱形殺手!台中慈濟醫院癌症中心統計發現,肺癌診斷人數呈現上升趨勢,且癌症排名已從過去第6名大幅提升至前3名,顯現國人罹患肺癌狀況愈加嚴重。胸腔外科醫師柯志霖指出,早期肺癌接受手術治療,存活率可高達9成5以上;晚期肺癌發現時通

  • 2024-06-25 14:56

    老闆拚酒釀肝癌 10年來頻復發!醫6招助續命

    台中72歲張老闆年輕時應酬喝酒拼業績,不料10年前腹痛就醫查出罹患肝癌,手術切除後恢復健康;但幾年前又發現肝癌復發,且腫瘤靠近心臟位置,只能以栓塞、放療及標靶藥物治療,所幸成效極佳,沒想到日前三度復發,評估後改採燒灼、免疫療法控制病情,出院後維持生活品質,讓他直說:「相信醫療團隊,活著就有希望!」

  • 2024-06-24 12:12

    抗癌照護從個人延伸家庭 國健署補助7醫院試辦

    「抗癌,不是一個人的事,是全家人的事!」國內1年新增12萬名癌症病人,衛福部國健署今年起推出「以癌友家庭為中心之照護模式」,由心理師、社工、相關醫療人員及個案管理師等組成醫療團隊,提供癌友家庭連結社區資源評估及輔導,目前初步鎖定罹癌1年內個案家庭,由7家醫院試辦。

  • 2024-06-24 10:53

    8旬婦肺麟癌4期 雙免疫治療2年病況改善

    80歲的楊婆婆由女兒陪同,出席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癌症分享會,她4年前因為喘和咳血,被診斷為為右中葉肺鱗癌合併骨轉移第4期,經過化療與免疫治療,加上雙免疫藥物,病況改善,目前穩定治療中,不用再吃任何腫瘤的藥物,她特別送花感謝胸腔暨重症科主任莊子儀和放射腫瘤科主任郭于誠兩位醫師。

  • 2024-06-24 07:30

    健康網》罹乳癌不能吃豆類? 營養師揭治療3階段修復效果

    葉立斌/核稿編輯常聽說「乳癌病患不能吃豆類食物」,到底是真是假?營養師侯沂錚於臉書粉專「30+輕熟齡臨床營養師 侯沂錚博士」發文表示,其實不用太緊張,以營養學角度來說,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對於乳癌患者是很棒的營養來源。在手術後初期、化放療期間、術後穩定追蹤期,分別能起到不同的修復效果。

  • 2024-06-22 05:30

    血便一年誤認痔瘡 35歲女大腸癌4期

    大腸癌是國人癌症10大死因第3位、癌症發生率第2位,中山醫院腸胃科主治醫師吳文傑指出,先前曾有1位35歲的年輕女性,鮮紅血便長達1年不敢就醫,檢查時已是大腸癌第4期;許多患者會把大腸癌初期症狀跟一般腸胃問題混淆,建議民眾35歲以後就要養成定期檢查的習慣,及早發現異常。

  • 2024-06-22 05:30

    乳癌達文西手術再進化 乳房全切同步重建

    45歲陳女士近日發現右側乳房有腫塊,觸摸時不會疼痛,就醫後,確診為乳房惡性腫瘤且有多處病兆,醫師建議乳房全切除手術,但患者不想留下長疤,跟失去女性象徵的乳房,經與醫師討論後,決定選擇單孔微創達文西乳頭保留全切除術,並立即重建乳房,既能維持乳房外觀,傷口也比傳統手術小,並降低術後疼痛感。

  • 2024-06-21 17:29

    健康網》男亂服壯陽藥鉛中毒 吃大蒜半年保住腎

    沈莉馨/核稿編輯1名45歲男子因性功能下降,自行服用無招牌的草藥,出現頭痛、頭暈、肚子痛等症狀。不料,半年後體檢發現貧血及腎功能衰退,進一步檢查更發現,血液中鉛含量過高,雖然趕緊停吃草藥,多喝水排鉛,但腎功能仍未恢復,且經常頭痛。男子後轉至洪永祥診所就醫,院長洪永祥建議,每天吃2瓣的生大蒜,在連續吃

  • 2024-06-21 13:49

    男大生睪丸變大如芒果 竟是睪丸癌

    台中一名20歲男大生去年發現右側睪丸逐漸變大,不痛不癢,直到睪丸大到9公分如芒果,走路卡卡才被發家人發現帶去就醫,竟是罹患睪丸癌,幸好癌細胞未轉移,緊急摘除睪丸並做預防性化療,恢復良好。台中醫院泌尿科主任朱朗軒指出,男大生左側睪丸正常約3公分,右側睪丸直徑約9公分,如芒果大小,體積是正常睪丸的20幾

  • 2024-06-21 12:04

    35歲女鮮紅血便1年暴瘦 一查大腸癌四期了

    大腸癌是國人癌症10大死因第3位、癌症發生率第2位,中山醫院腸胃科主治醫師吳文傑指出,先前曾有1位35歲的年輕女性,鮮紅血便長達1年不敢就醫,等檢查時已經是大腸癌第四期,許多患者會把大腸癌初期症狀跟一般腸胃問題混淆,建議民眾35歲以後就要養成定期檢查的習慣,及早發現異常。

  • 2024-06-21 11:34

    乳癌手術新選擇 單孔達文西微創同時切除及重建

    45歲陳女士近日發現右側乳房有腫塊,觸摸時不會疼痛,就醫後確診為乳房惡性腫瘤且有多處病兆,醫師建議乳房全切除手術,但患者不想留下長疤跟失去女性象徵的乳房,經與醫師討論後,決定選擇單孔微創達文西乳頭保留全切除及立即性乳房重建手術,既能維持乳房外觀,傷口也比傳統手術小,並降低術後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