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食

飲食習慣與每個人的整體健康息息相關,正確的飲食也有助於疾病的預防。飲食療法的迷思其實不少,你可以在這個類別找到維持身體健康的正確 營養知識 、 特殊飲食法 、 健康食譜 、 運動營養 、 健康飲食小撇步 ,幫助你 管理體重 ,避免 肥胖 。

基礎知識

健康飲食

康普茶5大功效!何時喝?喝多少?這7類人不能喝!副作用曝

康普茶以能夠降血壓、血脂以及抗癌等功效風靡歐美,近年來,這股風潮也引入台灣,成為民眾喜愛的保健飲品,不過許多人對於康普茶的製作方式其實不甚了解。 究竟康普茶是如何製成的?飲用又對人體有哪些好處?是否有減肥功效?就讓《Hello醫師》帶你了解康普茶的各種知識吧! 康普茶是什麼? 康普茶是紅茶菌發酵成的含酒精飲品 康普茶起源於中國,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保健飲品。康普茶由糖、水、酵母菌的共生菌(紅茶菇菌)發酵而成,屬發酵茶,故又被稱為紅茶菇、紅茶菌茶,其不僅含有益生菌,有益腸道菌叢生態,且在天然發酵過程中還會產生少量氣泡增添口感,故成為許多民眾喜愛的保健飲品。(推薦閱讀:2024益生菌推薦22款!益生菌功效、什麼時候吃一次解析) 由於康普茶是由酵母菌發酵而成,因此含有微量酒精,約莫0.5%以下,而根據我國規範之酒精飲料須達酒精濃度0.5以上,故康普茶在台灣仍屬一般飲品。 然而,歐美有部分業者在康普茶內額外加入酒精,達到酒精濃度4~7%,使康普茶成為受歡迎且帶有獨特風味的低酒精飲料。 康普茶5大功效好處 康普茶利用酵母菌發酵製成,故產生許多對人體有益的營養素,包括:包括維生素C、B1、B6、B12以及葡萄糖醛酸,適量飲用對人體的有以下5大好處。 保持血糖穩定:經過動物實驗證實,飯前飲用康普茶,能夠抑制體內α-澱粉酶,並有效穩定飯後血糖,幫助預防及改善糖尿病。 保護心血管:康普茶所含兒茶素,有助抑制壞膽固醇(LDL)生成,並減少人體吸收膽固醇的效率,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此外,兒茶素還可幫助人體血管舒張,降低高血壓的發生機率。 對抗人體自由基:康普茶含有維生素E及兒茶素等抗氧化物質,能幫助人體對抗自由基,延緩老化、減緩發炎症狀,甚至有助抑制腫瘤及癌細胞生長。 刺激肝臟解毒:康普茶所含茶多酚、葡萄醣醛酸 ,能夠參與肝臟解毒,並幫助肝臟代謝���素。 促進腸胃道健康:紅茶菌發酵過程中,會產生酵母菌、乳酸菌等益生菌,幫助人體抑制腸道壞菌生長,促進好菌增生,維持腸道健康,提升免疫力。 康普茶可以減肥嗎? 由於市售的康普茶,通常會添加額外的糖分,反而不利於減重。 康普茶什麼時候喝? 空腹康普茶喝容易過於刺激,因此可隨餐喝或是飯後喝,以幫助消化並降低對胃的刺激;另外,由於康普茶約含咖啡因,因此對咖啡因敏感的族群應避免晚上飲用。 康普茶一天可以喝多少? 由於康普茶發酵製成,含有多種有機酸且康普茶ph值較低,建議民眾每日飲用康普茶以240毫升為限。 康普茶副作用 躁動不安 失眠 頭痛 頭暈 心跳加速 焦慮 依賴性 腸胃不適 康普茶造成腸胃不適 康普茶屬酸性飲料,可能因刺激引起腸胃不適,若為胃食道逆流及胃潰瘍等腸胃病患,應避免飲用,以免加劇腸胃症狀。 康普茶禁忌7族群 康普茶含有咖啡因、酒精含量低於0.5%,因此對酒精、咖啡因敏感者不建議飲用,若要飲用前請先諮詢醫師: 孕婦 孩童 失眠患者 消化道機能不佳 肝腎功能不佳 免疫功能低下 糖尿病患者 此外,若要自行製備康普茶,建議使用陶瓷、玻璃等耐酸容器,避免使用鐵、鋁、塑膠器皿,以免導致容器遭酸溶解,導致塑膠或金屬物質滲入茶內。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Hello醫師 Line:https://lihi3.cc/Ur9VD Hello醫師 FB:https://lihi3.cc/F7Qlf

探索更多健康飲食類別

健康食譜

看更多 健康飲食 相關文章

健康食譜

吃優格好處多,低熱量助減肥!自製優格5步驟超簡單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優格的存在已經有數個世紀,主要是經由牛奶發酵而成,營養價值相當豐富,對健康也相當有益,不僅能降低骨質疏鬆的風險,幫助減肥的功效更是為人樂道,以下將介紹優格的健康好處,並提供簡易自製優格的方法。 優格營養價值 優格的營養價值豐富,1杯500克優格所含的鈣,幾乎達每日建議攝取量的一半,維生素B群和B12的含量也不低,能保護心臟和避免神經管發育缺陷(Neural tube birth defects)。除此之外,一杯優格的量能提供每日攝取量38%的磷、12%的鎂和18%的鉀,這些礦物質都是人體必需的營養,能控制血壓、幫助代謝和保持骨骼健康。 優格低卡高蛋白 提升飽足感有利減肥 優格最廣為人知的功效,莫過於減肥、控制體重,而優格除了富含鈣質外,蛋白質含量也不低。一份200克的優格含有高達12克的蛋白質,而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能夠提高身體的代謝,抑制胃口,刺激荷爾蒙分泌,讓人感到飽足,減少因飢餓而額外攝取熱量的機會。 一份實驗讓二組人攝取相同熱量的飲食,一組以優格當點心,另一組吃低蛋白質的點心,結果發現吃優格的一組,不僅不容易餓,晚餐也少攝取了100克的熱量,另外,如果吃希臘式優格,那效果更明顯,因為比起其他優格,希臘式優格的高蛋白更能有效抑制胃口,並延緩飢餓感的出現。 值得注意的是,多數人以為減肥就要吃低脂或無脂的食物,因此市面上有不少零脂或低脂優格,但根據歐洲營養學雜誌(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指出,攝取全脂的乳製品,包括優格,可能反而會降低肥胖的機率,這和一般的認知相當不同。 無糖優格怎麼挑? 許多市售優格為了提升適口性,加入許多人工香料和添加糖,反而與減肥、健康的目的背道而馳。建議民眾應選擇無糖或原味的優格,並在挑選時詳細閱讀營養標示。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由於優格本身含有乳醣,即便在包裝上標示為「未加糖」,實際糖分仍非為0,因此可留意成分是否包含蔗糖等額外添加糖。一般而言,市售未加糖優格每100克的含糖量通常不會超過10克。 優格益菌多 有助消化與免疫 許多優格都含有活菌或益生菌等好菌,不僅有助於腸胃健康、減輕腸躁症(IBS)的症狀,並預防腹瀉和便祕等腸胃症狀。但是許多優格經過高溫殺菌後,優格好菌都被殺光,若未再添加活菌,就沒有幫助消化的功能,因此,建議在挑選時可以特別注意成分標示,是否有註明含有的各菌種。(推薦閱讀:2024益生菌推薦22款!益生菌功效、什麼時候吃一次解析) 另外,經常攝取優格,特別是含有益生菌的優格,有增強免疫系統的效果,並降低受感染的機會。此外,益生菌還有降低發炎的功能,不論是病毒感染或腸胃問題,都有一定的舒緩效果,甚至有些研究顯示益生菌有預防感冒、縮短一般感冒時程或減輕症狀的效果。 優格高鈣 預防骨鬆降血壓 優格含有保護骨骼的主要營養素,包括鈣、蛋白質、鉀、磷或維生素D(視有無添加),這些營養素都能有效預防中老年人常見的骨質疏鬆,研究也顯示,1天至少要攝取3份以上的像是優格的乳製品,才能維持骨骼的強度及密度。(同場加映:趁早開始重訓:強健骨頭防骨質疏鬆) 值得一提的是,優格的脂肪大多為飽和脂肪,僅含少量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而許多研究認為飽和脂肪對心臟健康有害,然而,近期針對優格的研究則指出,攝取乳製品中的飽和脂肪,反而會增加血液中的好膽固醇(HDL),有利心臟保持健康,降低了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此外,乳製品的高鈣特性,也有助降低血壓,並且對已經有高血壓的人更有效,而高血壓也是心臟病關鍵危險因子之一。(詳情請參考:高血壓心臟病) 乳糖不耐症視情況斟酌吃 由於優格也屬於乳製品的一種,因此若有乳糖不耐症(Lactose intolerance),理論上應該避免攝取,不過,優格在發酵的過程,已經分解了部分乳糖,再加上優格有益生菌,能幫助消化,所以也發現有不少患有乳糖不耐症的人,其實能夠吃優格而沒有明顯症狀,因此建議有乳糖不耐症的民眾,不妨測試看看自己能不能吃優格。 5步驟簡易自製優格 自製優格其實非常簡單,只要有牛奶和優格粉即可開始製作,而各種的牛奶類型皆可作為原料;如果使用無脂牛奶,那麼做出來的就是無脂優格,脂肪含量愈高,做出來的優格也會愈濃稠,你可以依喜好自由調整。以下為自製優格的簡單5步驟: 將牛奶加熱到攝氏82度,達到殺菌的效果。 冷卻至約攝氏45度,維持這個溫度,最適合讓優格菌繁殖。 加入要發酵的菌種(優格粉),並攪拌均勻。 倒入容器內分裝,靜置7~9小時讓它發酵,通常時間愈久會愈濃稠,時間愈短會愈稀。 完成後即可放入冰箱,數小時之後就可以食用清爽的原味優格。 美味小訣竅:覺得單吃優格有些乏味嗎?不妨加入蜂蜜、燕麥、堅果、各式水果等配料,或者搭配鬆餅一同食用,美味更上一層樓。


營養知識

火龍果汁7大功效:熱量低、好處多!3大禁忌、副作用必看

你喜歡吃火龍果(又稱紅龍果)嗎?火龍果雖熱量偏低,但吃起來仍相當美味且具飽足感,不少人則喜歡打成火龍果汁享用。 一般市售火龍果主要分為紅肉和白肉兩種,但有些人不喜歡吃紅色果肉,因為不僅會在牙齒上殘留紅漬,也會將尿液或糞便改變為紫紅色。究竟為何會造成此種轉變?吃火龍果的好處又有哪些?以下就為你介紹火龍果的營養成分以及7項健康好處。 紅肉白肉火龍果營養比一比 根據衛福部所提供的食品營養資訊,火龍果的營養成分大致如下,不論是紅肉還是白肉,皆以每100公克的含量作計算。 熱量:紅肉50大卡;白肉51大卡。 蛋白質:紅肉1.1公克;白肉0.9公克。 脂肪:紅肉0.2公克;白肉0.4公克。 碳水化合物:紅肉12.3公克;白肉12.4公克。 膳食纖維:紅肉1.3公克;白肉1.7公克。 鐵:紅肉0.8毫克;白肉0.4毫克。 鎂:紅肉24毫克;白肉28毫克。 維生素C:紅肉6.3毫克;白肉5.3毫克。 維生素E:紅肉0.27毫克;白肉0.26毫克。 好處1:抗氧化預防慢性病 人體內的自由基是可能傷害細胞、引發慢性病的的危險因子,而火龍果中所含的維生素C、甜菜紅素(Betacyanins)、β-胡蘿蔔素以及茄紅素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中和自由基,預防慢性病與癌症,雖然市面上有許多抗氧化劑的營養補充品,但從營養學的角度而言,天然食物仍是最佳的攝取來源。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指出,甜菜紅素的自由基清除活性比維生素C高出3~7.5倍,因此若想提高抗氧化的效果,推薦攝取富含甜菜紅素紅的火龍果。不過也因甜菜紅素無法充分被人體吸收與代謝,吃完紅火龍果上廁所時,會發現尿液或糞便的顏色呈現暗紅色,其實跟血尿跟血便並無關連,反之若沒吃含甜菜紅素的食物仍出現相同現象,應盡速就醫檢查。 好處2:低熱量富含纖維 減肥又利便 火龍果熱量偏低、富含水分與膳食纖維,食用後飽足感滿滿,降低額外攝取熱量的機會。而膳食纖維也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軟化糞便,預防便祕,有益腸胃道健康。 好處3:有助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 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的一篇研究指出,火龍果在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上,有明顯的幫助,而且隨著患者吃進的火龍果量愈多,對於血糖的控制也更加有效。另外,在一項動物實驗中發現,火龍果有促進胰腺細胞生長,提升胰島素的效果。但是,兩者都沒辦法解釋,為何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的患者沒有出現相同顯著的,血糖控制改善效果,因此,仍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明。­ 好處4:豐含脂肪酸 火龍果當中密密麻麻的黑色種子,含有豐富的脂肪酸,其中又以不飽和脂肪酸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佔比較高,我們常常聽到的Omega-3脂肪酸的種類之一,便包含常出現在植物當中的亞麻油酸,它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機率。 好處5:益生元有益腸道健康 火龍果含有豐富的纖維,減少便祕的發生機率,其所含的寡糖(Oligosaccharides)是益生元的組成物質,是促進益生菌生長的重要營養成分,我們都知道腸道內不只有好菌,也有壞菌,而像乳酸菌(Lactobacillus)和雙岐桿菌(bifidobacterial)這些益生菌,有助腸道消化且可以降低腸道感染的發生機會。 好處6:鐵質有助補血 火龍果少數可提供鐵質的水果,由於鐵質除了在食物轉換為能量的過程佔有一席之地外,也與人體內氧氣輸送有密切相關,攝取足夠的鐵質,對於人體健康相當重要。根據衛福部的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成年男性每天應攝取10毫克的鐵質,而女性則因為月經的關係,每天應至少攝取15毫克鐵質。此外,若是懷孕第三期的孕婦,鐵質攝取量應至少達到45毫克,以滿足胎兒與母體的需求。 好處7:營��素鎂很豐富 從上面的營養成分表,你會發現火龍果的鎂含量相當高,100公克當中便含有近25毫克,而成年男女的每日鎂攝取量分別為380毫克和320毫克左右,大概只要吃下一顆火龍果,就能滿足1/4~1/3的鎂需求量。在人體當中,約含有24公克的鎂,雖然感覺很少量,但是其參與多項重要的化學反應,像是把食物轉換為能量、肌肉收縮、骨頭的生長、甚至DNA的組成等。 3大撇步飲用火龍果汁 營養不流失 對於胃口較小的人而言,除了切塊食用火龍果外,也可打成果汁方便飲用,不過在享用火龍果汁前,建議留意以下3點建議,以盡量保留營養功效: 請勿濾除火龍果汁內的殘渣,以獲取水果所提供的膳食纖維。 請盡速飲用火龍果汁,以免細菌滋生並減少維生素C因接觸空氣而快速氧化。 相較於直接食用,水果打成汁因GI值上升,飲用後更易造成血糖快速上升,因此有血糖問題者(如糖尿病患者),建議避免喝果汁。若想減緩血糖上升,除將果汁內的果渣一併飲用,也可考慮加入蔬菜製成蔬果汁,提高膳食纖維攝取量。 火龍果禁忌、副作用 火龍果雖然蘊含豐富營養,但在某些情況下不適合食用,否則反而會造成身體負擔與不適。 禁忌1. 牛奶不宜與火龍果一起吃 火龍果含有較多的酸性物質,與牛奶一起食用有可能會導致胃酸過多,引起胃痛、胃灼熱等不適;因此,如果您喜歡吃牛奶,建議不要和火龍果一起食用,以免造成身體不適。 禁忌2. 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火龍果 火龍果含有較多的鉀離子,糖尿病患者血鉀較常人高,若食用過量的火龍果容易造成腎臟負擔過重。 禁忌3. 月經來時不宜食用火龍果 火龍果性涼,在月經來時食用可能會導致月經不暢,甚至有可能抑制月經;因此,女性在月經來時最好避免食用火龍果。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健康食譜

韓國泡菜9大好處、4大營養!「10分鐘健康食譜」超簡單

隨著韓流的蓬勃發展,韓國儼然躍升為台灣人旅遊目地的前幾名,而且一談到韓國飲食,相信不少人立刻會聯想到「泡菜」這一個韓國歷史悠久且具指標性的國民美食。對韓國人而言,泡菜(Kimchi,或稱辛奇)不但是餐餐必吃的居家良品,也是家族裡醃製文化的流傳。事實上,當人們提及健康食物,或許地中海飲食,以及近來很夯的新北歐飲食很快就閃過腦海,但今天要分享,大啖泡菜的同時,也同時吃下許多健康好處呢,一起來看研究怎麼說。 韓國泡菜的由來 由於朝鮮半島緯度較高,冬天太冷種不出來蔬菜,人民將收成後的蔬菜進行醃製,深藏在地下或甕中,讓家人在冬天時仍有蔬菜可以吃,便形成了獨特的泡菜文化。 我們常在韓食餐廳享用韓國泡菜,或許讓人很自然以為,韓國泡菜就只有擺在主食旁的那一疊紅紅小菜,但那不過是最常見的1種罷了,它稱作「白菜泡菜」(Baechu-kimchi 배추김치),顧名思義,即將大白菜鹽漬,置入薑、蒜、洋蔥、辣椒粉調味,並發酵而成。然而,韓國泡菜種類多達187種,依據地區別,其蔬菜種類不盡相同,甚至連阿嬤們私房的醃泡菜撇步都會影響口感。 韓國泡菜改名 2021年,南韓文化體育觀光部正式發表一份文件,將韓國泡菜(Kimchi)的標準中文譯名,從「泡菜」變更為「辛奇」。 吃泡菜9大好處、4大營養素 據研究顯示,韓國泡菜除了具備豐富的維生素A、B、C,能有效幫助人體的代謝運作之外,其中,還富含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屬於益生菌的一種,類似於攝取優酪乳的效果,泡菜的好處包括這些: 益於腸道消化 增強抵抗力 抗癌 抗肥胖 降低膽固醇 抗氧化 抗老化 維持大腦健康 皮膚健康 (推薦閱讀:2024益生菌推薦22款!益生菌功效、什麼時候吃一次解析) 泡菜炒飯食譜:10分鐘作法,健康上桌 如何將美味泡菜運用於料理呢?不妨嘗試看看泡菜炒飯吧,根據以下的簡單步驟,不需精通廚藝,10分鐘便能輕鬆端上桌。 材料準備: 白飯:360公克(約2杯米)。 泡菜:100~120公克切塊。 泡菜汁:少許。 蔥:半根切末。 洋蔥:1顆切末。 醬油:1茶匙。 苦椒醬(紅辣椒醬):2茶匙。 蔬菜油:1茶匙。 芝麻油:2茶匙。 私廚上工: 步驟1:將泡菜從袋裡取出,另將些許泡菜汁放到碗裡。 步驟2:在平底鍋倒入蔬菜油。 步驟3:先灑蔥末和洋蔥末微拌、炒香。 步驟4:白飯入鍋,將塊狀米粒炒均勻。 步驟5:倒入些許醬油、泡菜汁,芝麻油,最後加苦椒醬拌炒。 步驟6:拌炒直至醬汁均勻包覆米粒,即可上桌。 另外,也可以煎顆荷包蛋,擺上去更顯色香味俱全喔。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營養知識

納豆3大功效:關鍵成分、劑量、好處、副作用、禁忌一次看

吃過納豆(Natto)嗎?熟悉日本文化的人一定對這個食物不陌生。納豆由黃豆發酵所製成,味道雖然濃重,不見得大家都喜歡,營養價值卻非常高。 還不了解納豆有哪些功效?不知道聞起來臭臭的納豆該怎麼吃?《Hello醫師》為您說明納豆的營養價值、功效及食用方法。 納豆的營養價值 納豆與其他大豆類食品一樣都具有高���白的特性,僅100克納豆,就能提供18克蛋白質;不僅如此,納豆富含維生素K2、鐵,而且維生素B2含量是一般蒸煮大豆的6倍以上。 此外,納豆也含有蛋白酶、澱粉酶、脂酶及纖維素酶等各種酵素與益生菌。(推薦閱讀:2024益生菌推薦22款!益生菌功效、什麼時候吃一次解析) 吃納豆5大功效、好處 以下介紹納豆對身體健康的5大功效、好處: 納豆功效好處1. 護心臟 納豆所含之納豆激酶(Nattokinase),有助改善心血管健康。納豆激酶是由納豆菌中萃取出的一種「纖維蛋白」分解酵素;所謂「纖維蛋白」,是指血管中的血液凝結成塊、形成血栓的主要物質。 根據美國東北州立大學(Northeastern State University,NSU)自然科學系所的研究,納豆激酶有清洗血管的潛在功效,能促進「纖維蛋白」分解作用,減少血栓的發生率,從而降低高血壓、缺血性中風及心臟病的風險。 納豆功效好處2. 有助減緩骨質疏鬆 納豆富含維生素K,特別是維生素K2當中的MK-7形式,能避免多餘的鈣質積聚在血管中,同時減緩骨質疏鬆的風險,並強化骨骼。 納豆功效好處3. 好消化、益生菌有益腸胃 黃豆發酵的過程中,必須加入納豆菌(Bacillus Natto),才形成我們所看到的納豆;所謂的納豆菌,其實是枯草桿菌(Bacillus Subtilis)的一種。 納豆菌不僅可提升腸道內的益生菌數量,例如乳酸菌,同時也可抑制壞菌生成。納豆菌還能產生蛋白質分解酵素及澱粉分解酵素,並且幫助合成維生素B群,協助維持腸道菌種平衡,促進消化讓排便更順暢,並且改善腹瀉、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腸躁症候群(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以及克隆氏病(Crohn’s disease)的症狀,保護我們的腸胃系統。 此外,納豆經歷的發酵過程,還能減少黃豆原有的抗營養因子(Antinutrient),改善消化不良的問題,讓營養吸收更順暢。 納豆功效好處4. 提升免疫力 吃納豆除了幫助消化之外,對於提升免疫力也有所助益,因為腸胃菌叢的穩定與人體免疫健康息息相關,納豆菌能幫助好菌生長、抑制壞菌的數量,降低因免疫力下降所提高的感染風險。 在一項針對納豆菌的研究中,將老年人分為兩組進行為期4個月的實驗,相較安慰劑組,食用納豆菌的組別,呼吸道感染風險降低了55%。 納豆功效好處5. 提升記憶力 根據韓國首爾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自然科學系所的研究,發酵食物如納豆有助維持腦神經功用,能強化記憶、降低緊張和焦慮,維持腸道與腦部健康。 納豆吃法多變 拌飯最經典 納豆吃法1. 攪拌到濃稠直接吃 一般超市購買的盒裝納豆,只要將包裝盒撕開,去除上方的透明薄膜,用筷子均勻攪拌,直到納豆牽絲、呈黏稠狀後,即可食用。 納豆吃法2. 拌飯最經典 納豆最經典的吃法便是「拌飯吃」,就像台灣人常吃的滷肉飯一樣,白飯樸實帶點甜味的香氣與口感,能中和氣味強烈的納豆;另外,也可嘗試將納豆與蔥花、泡菜、蛋黃及醬油混合,作為沾醬食用。 值得注意的是,市面上販售納豆的保健食品含有的納豆激酶活性數值參差不齊,50克盒裝的納豆大約含有1400FU/盒,活性較高的產品大約含有2000FU/盒,選購時需注意其成分標示。 納豆吃法3. 納豆保健食品 對於不習慣納豆味道、或難以每天規律攝取納豆的人,納豆保健食品是很好的選擇,食用方便簡單,且成分標示清楚。 納豆保健食品如何選?有效、安全的2大原則 1.納豆有效關鍵「納豆激酶」補充量達5000 FU/日 納豆保健食品中會依「納豆激酶(Nattokinase)」來衡量有效劑量,目前對納豆激酶沒有標準建議劑量;《日本納豆激酶協會》建議納豆激酶每日攝取2000FU以上。 不過,另有臨床研究指出,納豆激酶每日攝取量若低於3600FU,對於降低血脂、抑制動脈粥狀硬化沒有效果。 另一項臨床研究則顯示,每天攝取超過5000 FU的納豆激酶能顯著降低總膽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壞膽固醇 ) 和三酸甘油酯(TG),同時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好膽固醇)濃度,並改善動脈粥狀硬化。 日常保健用途,納豆激酶建議攝取2000~5000FU/日,最好超過3600FU。 2.原料安心:來自國際大廠、專利認證、獲獎 選擇納豆保健食品時,品質也是一大考量,想確保原料安心,可選擇國際大廠生產 、通過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驗證的原料產品。國際大廠通常經過嚴格的品質檢驗和認證;此外,有專利認證及最終產品獲得世界品質monde selection金獎等第三方認證,也是重要的選購標準。 納豆的副作用與禁忌:什麼人不能吃納豆? 納豆禁忌1. 對尿胺過敏 納豆含有尿胺,可能會引起尿胺過敏者的不適。 納豆禁忌2. 對豆類敏症 如果您對豆類食物過敏,請避免食用納豆相關製品,或是事先諮詢醫生。 納豆禁忌3. 服用抗凝血藥物者 納豆具有溶解血栓的功效,但對於正在服用抗凝血劑的病患來說, 建議經由醫師評估,再決定是否適合食用納豆。 納豆禁忌4. 孕婦、哺乳中女性、生理期 納豆激酶有助活血促進代謝,對於孕婦、哺乳中婦女,建議食用前先諮詢醫生。 納豆禁忌5. 血友病、手術後或傷口未癒合者 血友病、出血性疾病的患者也不建議食用納豆類製品,因為納豆激酶會延長血液凝結時間,增加出血風險。


營養知識

益生菌、益生元是什麼?益生元食物有哪些?功效、作用一次答

人體消化道的腸道菌群含有數萬億種的微生物,除了有害健康的壞菌之外,其中也包含有益消化系統健康好菌,即「益生菌」。 益生菌不僅參與分解食物的過程,也有助人體產生必需的維生素。而若想增加益生菌的數量,則需要益生菌的食物——益生元(或稱益菌生、益生質)來促進益生菌生長。 究竟益生菌和益生元是什麼?吃益生菌的好處有哪些?可從那些食物中獲得?《Hello醫師》帶你一同了解。 益生菌(Probiotics)是什麼? 益生菌泛指食用後對人體有益的各種微生物,常見的益生菌包含乳酸桿菌屬(Lactobacillus)的嗜酸乳酸桿菌(L.acidophilus,簡稱A菌) 和乾酪乳酸桿菌(L.case,簡稱C菌);雙歧桿菌屬(Bifidobacterium)的比菲德氏菌(B.bifidus,簡稱B菌)等,其中又以乳酸桿菌屬的益生菌種類最為豐富。(推薦閱讀:2024益生菌推薦22款!益生菌功效、什麼時候吃一次解析) 益生元(Prebiotics)是什麼? 在天然食物中,除了可被人體消化的各種營養素之外,也包含一些無法被消化的成分,例如水溶性膳食纖維便是益生元主要來源。簡單來說,益生元可被視為益生菌的食物,益生菌可將益生元分解後,進一步繁殖。常見的益生有果寡糖、菊糖、半乳寡糖等。。(推薦閱讀:膳食纖維是什麼?認識水溶、非水溶纖維,吃對才有益腸胃) 益生菌作用與功效? 改善腸胃機能是攝取益生菌最重要的好處。由於腸道菌群是人體最大的微生物棲息地,當腸道中的益生菌數量增多,便會抑制腸內壞菌生長,從而改變菌叢生態,達到增進消化功能、排便順暢,減少便祕、腹瀉、脹氣等腸胃不適症狀。另外也有研究指出,腸道益菌增加有助提升抵抗力,預防或改善陰道、泌尿道感染、感染性腸胃炎或是長期服用抗生素所造成的腹瀉症狀。 (同場加映:囝仔罵罵號!7種方法度過紫色啼哭期) 此外,根據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的文獻,部份益生菌可能有助改善嬰兒腸絞痛的哭鬧狀況,因此父母可考慮諮詢醫師後,選擇含益生菌的配方奶讓寶寶嘗試,不過衛福部也提醒民眾,雖然益生菌長期補充並無危害,但未滿6個月的寶寶因腸胃發展較不成熟,應經醫師評估後,再考慮補充益生菌。 泡菜這類發酵食物富含益生菌。 益生元、益生菌食物有哪些?怎麼吃? 由於益生菌和益生元相輔相成,兼顧兩者的攝取量才能有效將健康效益最大化,而補充益生菌及益生元有以下2種方式: 由天然食物攝取:先前提到益生元主要來自於膳食纖維,很多天然食材都含有益生元,例如蘆筍、芹菜、香蕉、莓果、洋蔥、大蒜等各類蔬果及全麥類食品;益生菌則在發酵食物中含量較多,諸如泡菜、味噌、納豆、豆漿和優格等。 補充營養保健食品:市售益生菌五花八門,除了益生菌種的不同之外,益生菌保健品通常都會添加益生元,以提高食用後的功效。若考量平時飲食較不均衡,可考慮購買益生菌保健食品彌補不足之處。 益生菌怎麼挑?錠劑、粉包哪個好? 益生菌的多樣性常讓許多人在購買時摸不著頭緒,其實只要注意以下幾個重點,挑選到理想且滿足需求的益生菌並沒有想像中困難: 選擇有菌株編號的商品:即便是相同的菌種,也可細分出不同菌株,例如耳熟能詳的LP33,便是副乾酪乳酸桿菌(L.paracasei )中的LP33株。菌株編號代表該菌株經歷眾多研究並具有專利,安全性較高。 避免攝取額外糖分:部分益生菌為了提高適口性,可能會加入蔗糖或代糖調味,不過對於腸道健康而言,攝取添加糖有百害而無一利。 留意菌種內容:依據衛福部規定,目前市售益生菌不應含糞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和屎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 另外,益生菌的成品有膠囊、錠劑、粉末等不同形式,就吸收率而言,粉末的效果較佳,但容易沾黏於口腔或食道;膠囊與錠劑則較能忍受胃酸侵蝕,提高益生菌的存活率,因此較常用於不耐酸的菌種。然而,錠劑因製作過程需面臨高溫並添加賦形劑,除了造成益生菌死亡數較多外,也會攝取較多添加物。 整體而言,建議優先考慮膠囊狀益生菌,不僅兼顧方便性,也減少益生菌在發揮作用前就陣亡。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營養知識

這樣吃才到位!預防腹瀉的益生菌

什麼是抗生素相關腹瀉? 抗生素相關腹瀉(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 ADD)是由於腸道、消化道中的微生菌叢不平衡所導致,這種腹瀉症狀大多是接受抗生素治療的副作用,原因是腸道蠕動快速、水分過多。抗生素相關腹瀉通常會導致一天腹瀉數次。 益生菌是什麼? 益生菌是一種好的活體細菌和酵母,它們可以幫助提升免疫及消化系統的表現,雖然每個人的腸道中都含有特定數量的益生菌,而且益生菌也會隨個人體質、健康狀況而���數量上的不同,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缺乏益生菌會導致消化不良、營養素吸收率低等問題,影響身心健康。由於益生菌為健康帶來的好處多多,所以現在很多食品都會添加益生菌或製成益生菌補充品,常見的益生菌有存在於人體小腸的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及存在於人體結腸的比菲德氏菌(Bifidobacterium)。(推薦閱讀:2024益生菌推薦22款!益生菌功效、什麼時候吃一次解析) 預防兒童抗生素相關腹瀉的益生菌 一般狀況下,抗生素相關腹瀉被認為是不需要特別治療的小症狀,只要腹瀉個幾天就會自然痊癒,但腹瀉畢竟會造成個人工作或社交生活上的困擾。因此有研究指出,透過恢復腸道微生物菌叢的數量,可以有效預防抗生素相關腹瀉。 有研究將數千位年齡在2週~17歲,接受抗生素治療的青少年兒童,被給予益生菌來預防抗生素相關腹瀉的臨床實驗,實驗組被給予乳酸桿菌(Lactobacilli)、比菲德氏菌(Bifidobacterium)、鏈球菌(Streptococcus)或布拉酵母菌(Saccharomyces boulardii),而對照組則只給予抗生素相關腹瀉的治療,例如:舒腹達(Diosmectite) 或嬰幼兒配方奶粉,或完全不提供任何腹瀉處方,每個案的追蹤期間1~12週不等。 研究結果發現,相較於有使用益生菌的病童,不給予益生菌的病童發生抗生素相關腹瀉的機率高出11.9~28.5%,且未使用益生菌或接受任何腹瀉治療的個案有較高的機率出現紅疹(Rash)、嘔吐(Vomiting)、便祕(Constipation)、味覺失調(Taste disturbance)、胸和腹痛(Chest and abdominal pain)等副作用。 使用益生菌前您該知道的事 綜合益生菌研究的使用評估,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布拉酵母菌(Saccharomyces boulardii)是治療抗生素相關腹瀉最有效的兩種益生菌,然而在進一步研究確認前,為避免嚴重的副作用產生,免疫系統受損或較弱的兒童並不建議使用益生菌療法。


營養知識

吃香蕉助消化穩血糖!你該知道的9大香蕉營養功效

香蕉營養豐富 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資料顯示每根香蕉約120克,其營養包含: 熱量:約100大卡 蛋白質:1.8克 碳水化合物:24克 香蕉在全世界都看得到,而且是大部分人都能接受的水果,除了東南亞,台灣也是香蕉盛產國家之一,不過雖然香蕉價格便宜又好取得,但它的營養價值可不廉價。 香蕉含有大量的纖維以及抗氧化物,一根大小適中的香蕉(約120克)含有許多營養素,包括:鉀、鎂、銅、錳、維生素A、E、B1、B2、B3(菸鹼素)、B6、B9(葉酸)、維生素C、碳水化合物(澱粉)24克、膳食纖維3.1克、蛋白質1.3克、脂肪0.4克。 以下將介紹香蕉對健康的9大功效。 香蕉驚人9大功效:減肥必吃寶藏水果 香蕉好處1. 中低GI 穩定血糖濃度 香蕉富含果膠,而未成熟的香蕉含有抗性澱粉(Resistant starch),這兩種成分都能幫助控制血糖濃度,且抑制胃口。除此之外,儘管香蕉屬於中低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GI值)的食物,一般仍建議第二型糖尿病(Diabetes)患者,避免食用過多的香蕉。 香蕉好處2. 高纖有助消化 每根香蕉約含有3克的膳食纖維,能夠幫助消化。香蕉內的纖維主要有兩種,果膠(Pectin)和抗性澱粉,其中,果膠含量會隨香蕉成熟而下降,未成熟的香蕉則含有抗性澱粉,它能通過小腸不被消化,還能作為大腸益生菌的食物。 香蕉好處3. 幫助減重抑制胃口 一根香蕉熱量約為100大卡,多為碳水化合物和水分,較少蛋白質和脂質,值得注意的是,較綠未成熟的香蕉,營養組成大多為碳水化合物,其中的纖維和抗性澱粉,能幫助減重和抑制胃口。不過,香蕉成熟後,其抗性澱粉會轉變為以單醣或雙醣組成的簡單醣類,導致甜度與GI值上升。 香蕉好處4. 降低兒童發生氣喘機率 根據英國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研究發現,每天吃一根香蕉的孩童,罹患氣喘的機率降低了34%。 香蕉好處5. 香蕉高鉀 有益心臟健康 一根香蕉的鉀含量,相當於每日建議攝取量的9%,鉀的攝取對心臟健康很有幫助,特別在控制血壓的方面,不過一般人飲食中,鉀的攝取都不足,研究顯示,攝取豐富的鉀,最多能降低27%的心臟病(Heart disease)風險。不過,也因為香蕉是高鉀水果,腎臟功能有問題的病人要注意攝取量。(延伸閱讀:洗腎病患飲食怎麼吃:低磷、低鈉、低鉀飲食是關鍵) 香蕉好處6. 富含抗氧化物 蔬果都含有許多抗氧化物,香蕉也不例外,包括多巴胺(Dopamine)和兒茶素(Catechins),能降低罹患心臟病和退化性疾病的風險,因此想要健康地保持青春,多吃香蕉吧! 香蕉好處7. 幫助記憶維持好心情 香蕉含有豐富色胺酸(Tryptophan),研究顯示,香蕉有緩解憂鬱的效果,因為內含的色胺酸對於記憶力和維持好心情都有幫助。除此之外,因為多巴胺又稱為快樂荷爾蒙,所以常有一個迷思,以為香蕉中的多巴胺能直接影響大腦,產生快樂的感覺,不過,其實兩者是沒關係的。 香蕉好處8. 運動前後吃都方便又營養 除了預防抽筋的功效為人熟知之外,許多運動員都當香蕉為運動聖品的原因,也包括了它的方便性,而且不���在運動的前中後期,都能提供很好的營養,同時也是容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來源。 香蕉好處9. 黑斑香蕉助消化、解便祕 雖然未成熟的香蕉因抗性澱粉的緣故,不利於腸道消化,不過有便祕困擾者,可選擇已熟透、表皮出現黑斑的香蕉,因為這類香蕉的含較多水溶性纖維,可幫助軟化大便,而內含果寡糖和山梨醇,皆有助腸胃蠕動、排出宿便,不過也別忘了補充足夠的水分,否則單吃香蕉的效果不彰。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營養知識

膳食纖維是什麼?認識水溶、非水溶纖維,吃對才有益腸胃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我們多少都聽過膳食纖維(Dietary Fiber)對人體的好處。但你真的了解膳食纖維是什麼嗎?其實,膳食纖維其實有許多種,最常見的分類,莫過於水溶性纖維(Soluble Fiber),和非水溶性纖維(Insoluble Fiber),但無論是哪一種,膳食纖維對人體都有其好處,例如減緩消化的速度,讓身體吸收糖分的速度降低,避免血糖飆升,這對糖尿病(Diabetes)的控制尤其重要,以下將介紹各種常見的纖維,以及膳食纖維更多的好處及功效。 什麼是膳食纖維?水溶和非水溶性纖維的好處 膳食纖維可依照纖維是否能溶於水中,分為水溶性纖維與非水溶性纖維兩大類。 水溶性纖維 水溶性纖維包括果膠(Pectin)、洋車前子(Psyllium)和β-葡聚醣(Beta-glucan)等,能與脂肪酸結合,主要功效有: 降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又稱壞膽固醇) 減緩醣類吸收,避免餐後血糖過高 促進腸內益生菌生長 軟化糞便,避免過硬而造成便祕。 富含水溶性纖維的天然食物包含:各種水果、全穀類、豆類、黏滑食物(秋葵、蒟蒻、木耳)等。 非水溶性纖維 非水溶性纖維包括木質素(Lignin)和纖維素(Cellulose)等,因為無法溶於水,所以能幾乎保持原狀地通過消化道,主要功效有: 幫助排除腸道的廢物 吸收水分膨脹而增加糞便體積 促進腸道蠕動、產生便意 縮短食物殘渣通過腸道的時間,以預防便秘、降低大腸癌風險 富含非水溶性纖維的天然食物包含:葉菜類、全榖類、根莖類、豆類等。 另外,水溶性和非水溶性纖維除了可由天然食物中獲取,也可從添加膳食纖維的加工食品,或是膳食纖維營養補充品中獲得。 防便祕不能只注意纖維攝取 對於受便祕所苦的人而言,只提升纖維攝取量不見得有助排便,甚至有可能造成反效果,這是因為排便與水分攝取也有很重要的關聯。即便攝取了很多非水溶性纖維,若每天的水分補充不足,反而會因為糞便體積增大,但卻無水分供窩水溶性纖維軟化糞便,加劇便祕情形。 其它膳食纖維分類 一般而言,是否能溶於水是膳食纖維最廣為使用的分類方式,不過膳食纖維仍可根據其它不同的特性,分為以下幾種: 可發酵纖維的健康好處 我們的腸道約有100兆種的細菌,大多分布在大腸中,而且在人體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不論對於體重或血糖控制,還是心理健康、免疫或大腦功能都相當重要。因為人體無法消化纖維,這些纖維到達大腸時,幾乎都保持原狀,不過,可發酵纖維會被這些益生菌分解,提供他們能量,進而維持腸道菌叢的平衡,有益整體健康。 水溶性纖維約有80~100%都屬於可發酵性質,而非水溶性纖維則有50%可被細菌發酵,包括果膠、β-葡聚醣、菊糖(inulin)和果寡糖(Oligofructose)等纖維屬於可發酵纖維。(推薦閱讀:抗癌、增強抵抗力!β-葡聚醣的4大好處與潛在功效) 豆類食物富含纖維 留意腸胃問題 豆莢類(Legumes)和豆類可提供相當豐富的可發酵纖維。雖然攝取可發酵纖維的益處很多,但唯一的副作用就是會產生氣體,因此有可能會造成腸胃脹氣(Flatulence)或腸胃不適,特別是平常攝取較少纖維的人,更容易有此情形發生。 黏性纖維(Viscous fiber) 有些特殊的水溶性纖維,遇水時會形成濃稠的膠狀,稱為黏性纖維,且類似像蜂蜜的濃稠狀,這能夠降低食物消化的速度,幫助腸道吸收更多營養,同時也會延長飽足感,並降低胃口。這類纖維可以從豆莢類、蘆筍、燕麥和亞麻籽(Flax Seed)等食物攝取黏性纖維。 抗性澱粉(Resistant Starch) 澱粉是大家平時飲食中最主要的碳水化合物來源,但是有些澱粉其實相對不易消化,因此在通過消化系統時,可能仍然可以保持原狀,有這種類似纖維性質的澱粉就稱為抗性澱粉。它的功能和水溶性和可發酵纖維類似,除了幫助排便,也有增加胰島素(Insuin)敏感度、降低血糖和抑制胃口等好處。 富含抗性澱粉的食物 擁有抗性的食物有很多,包括未成熟的香蕉、豆莢類、腰果和生燕麥,此外,白飯和馬鈴薯,在冷卻後也會產生抗性澱粉。(延伸閱讀:抗性澱粉減肥顧腸道!6種主食這樣吃效果加倍) 天然纖維尚好 懷孕哺乳要多吃 一般建議從天然食物中攝取膳食纖維最好,但是現代人經常外食,纖維容易攝取不夠,所以可以藉由一些補充品來補充纖維。50歲以下的女性,每天應該攝取25克以上的纖維,男性則應該攝取38克以上;50歲以上的女性應減少至21克、男性則減至30克;懷孕或哺乳中的婦女應該提高纖維攝取量至每日28克。 攝取過多纖維恐有反效果 然而,攝取過多纖維,例如每天大於70克,也容易產生不良反應,甚至有些人只要攝取超過40克的纖維,就會出現腸胃不適的症狀,而且研究還發現,攝取太多纖維反而有可能導致便祕。 雖然一般人纖維攝取量時常不足,但若是突然間大幅改變攝取量,或是攝取過多纖維,則容易導致反效果,甚至會影響礦物質的吸收,如果有因纖維攝取過多導致的腸胃問題,一般只要改變飲食,多喝水及運動就會改善。


營養知識

台灣必吃的美食!吃臭豆腐的3大好處

說到台灣小吃,一定少不了臭豆腐(Stinky tofu),這種食物就和榴槤一樣,會散發出強烈的味道,多數人更將這種味道描述成腐敗的肉或垃圾,不過,喜歡吃的人甚是喜愛,但討厭的人也很多。事實上,臭豆腐不只是「臭」而已,它還有很多有益身體的好處,以下將為您一一介紹,並讓不敢吃,及還沒吃過的朋友們看看臭豆腐到底有多好。 1. 會臭的關鍵是發酵 臭豆腐之所以會臭,是因為它是經過長時間的發酵。製作過程中,通常會將豆腐連同蔬菜、肉類、奶一起浸泡在鹽水中,短則放置4~6小時,長則一個禮拜,甚至幾個月,讓微生物去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質,形成胺基酸(Amino acid)和硫化物(Sulfide),其中半胱胺酸(Cysteine)和甲硫胺酸(Methionine)就是造成它臭味的「元凶」。 豆腐在發酵的過程,它會產生對身體有益的的細菌,叫做益生菌(Probiotics),包含一些抗氧化成分,不僅可以利腸胃消化,也能幫助對抗疾病中的自由基(Free radical)。由於益生菌怕高溫,基本上烹調後的臭豆腐只剩下一堆死菌,更別說是夜市販賣的炸臭豆腐,而依照中醫的說法,若要吃含有益生菌的臭豆腐,必須先用草藥將其發酵至深灰色,再以 5℃ 的低溫保存,才能食用。但畢竟這種生臭豆腐處理方法未經科學實驗和醫學報告佐證,提醒民眾不要輕易嘗試,要補充益生菌,建議選優格、納豆、起司。 2. 臭豆腐能降低心血管和糖尿病風險 由於臭豆腐屬豆製品,所以它含有雌馬酚(Equol),這是一種由腸內大豆異黃酮苷素(Isoflavone daidzein)所代謝出來的化合物,根據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UEA)的研究,它能幫助降低糖尿病(Diabetes)、心血管疾病或心臟病(Heart Disease)的風險。 另外,有的異黃酮類(Isoflavonoids)和生物活性肽(Bioactive peptide)經過發酵後,也能幫助刺激胰島素(Insulin)的分泌,進而控制糖尿病(Diabetes)。 3. 臭豆腐利腸胃吸收、幫助減重 臭豆腐仍是豆腐,它擁有我們身體需要的蛋白質和纖維,除了可以提供肌肉能量,還能幫助腸胃吸收營養,避免便祕、脹氣等問題。此外,它是低脂肪食物,透過降低膽固醇,不但可以避免中風(Stroke),還能幫助控制食慾和減重。 吃臭豆腐也能補充礦物質,包括鐵、鈣、鎂,其中鐵對製造紅血球和氧氣的傳送很重要,鈣則可以強壯骨骼、維持體液平衡。


營養知識

過年吃太多有解~這些食材整腸助消化

過年期間餐桌上少不了大魚大肉,正餐可能有各種肉類或海鮮,外加一盤炸年糕,飯後可能和親友邊聊天邊嗑瓜子和堅果,吃下這麼多高油脂和鹹香的食物,除了會造成消化系統的負擔,小心肚子還可能因此多了一圈喔! 消化系統在身體裡的功能至關重要,從消化食物、吸收營養到排出廢物等都需要它,若我們吃太多太雜的食物,很容易造成腸胃不適,還會衍生一連串如便祕、腹瀉等問題。以下就讓Hello醫師跟您分享有哪些可改善消化的食物,讓您在過完年後,給腸胃一個舒適的工作環境吧! 1. 優格 優格是由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發酵而成,含有大量的益生菌(Probiotics),能幫助消化及保持腸道健康,緩解腹脹、腹瀉和便祕等問題。研究證實,對天生不太能消化乳糖(例如患有乳糖不耐症,Lactose Intolerance)的人而言,優格會比一般乳品更好消化。(推薦閱讀:2024益生菌推薦22款!益生菌功效、什麼時候吃一次解析) 2. 蘋果 蘋果富含果膠,是一種可溶性纖維(Soluble fiber),不僅可以在腸道吸附水分使膨脹,增加糞便體積來幫助排便,還可吸附血液中的膽固醇,幫助人體將膽固醇排出體外。 3. 木瓜 木瓜中含有一種叫木瓜蛋白酶(papain,又稱木瓜酵素)的消化酶(digestive enzyme),它能在消化過程中幫助分解蛋白質,還可以緩解大腸激躁症(IBS,又簡稱腸躁症)的症狀。 4. 奇亞籽(Chia seed) 奇亞籽除了富含纖維外,還會吸收水分膨脹增加糞便體積,並幫助排便,也能幫助腸道中的好菌生長,促進消化道機能。不過因為���亞籽高纖、吸水力強,不適合腸胃發炎的人吃,一般人在吃的時候,也要記得多補充水分。 5. 味噌 味噌是由大豆經過發酵而製成,含有益生菌,使腸道好菌增加並改善消化,還可以幫助減少如腹瀉等的消化問題和緩解症狀。 6. 生薑 生薑被證實除了能改善消化機能,還能加速食物消化的速度。此外,吃薑能防止噁心和嘔吐,所以許多孕婦也藉由吃薑來治療孕吐症狀。 7. 薄荷 薄荷葉中的薄荷油含有一種名為薄荷醇(Menthol)的化合物,可以使消化道肌肉放鬆,緩解腸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的症狀如腹脹、腹痛和排便的問題等。此外,薄荷油也可以幫助加快消化的速度,減緩消化不良的症狀。 8. 康普茶(Kombucha,或稱紅茶菌、冬菇茶) 它是一種發酵茶,是將特定的細菌、糖和酵母菌添加到紅茶或綠茶中,共同發酵約1週以上而製成的。發酵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益生菌,能幫助消化系統的健康。 9. 全穀物 全榖物是指未精製過的穀粒,完整保留麩皮、胚芽和胚乳。常見的全穀物如糙米、燕麥、藜麥(Quinoa)等,它們都含有豐富纖維,所以可以幫助腸道菌群生長和促進排便。 除了利用上述的食材,也別忘了多運動和補充水分,對腸胃蠕動幫助很大喔!

ad icon廣告
常見問題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