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環境 氣候追蹤 氣候Weekly
願景氣候Weekly:氣候變遷釀「死亡亂流」、暖化使河海變色
  • 標準
  • sdg
  • sdg
  • sdg

願景氣候Weekly:氣候變遷釀「死亡亂流」、暖化使河海變色

2024-05-26 記者/邱怡瑄
小編報告:願景工程基金會持續追蹤「氣候危機」議題,每周一推出「願景氣候周報」,���讀者挑選五則國內外重要新聞,掌握最新進展。以專題式搜集國內外氣候相關報導與新知,五篇文章前後串連,供各位讀者認識氣候議題最新趨勢。

氣候變遷對生活帶來的影響無所不在。根據科學家研究,暖化將使海水看起來由藍變綠、河流因凍土融化變成橘鏽色。新加坡航空則因近日發生的亂流事故,規定只要安全帶警示燈亮起,所有機組人員都得回座、停止供應餐食。

全球需齊力面對氣候危機。國際海洋法法庭上周定調溫室氣體屬於海洋污染,各國應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承擔起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義務。而根據人力銀行業者最新調查,台灣企業急需綠領人才,且非理工人限定,歡迎不同領域背景及社會新鮮人一展長才。

新航遇上奪命亂流 恐是氣候變遷惹的禍

【nature】新加坡航空一架從倫敦起飛的波音班機21日遭遇嚴重亂流,在3分鐘內急遽下降6,000英尺(約1,828公尺),最後緊急迫降泰國曼谷機場,已知造成1人死亡、104人輕重傷。

該起飛安事故細節仍在調查中,但初步報告指出,這架飛機碰上的亂流可能屬於「晴空亂流(Clear-Air Turbulence)」。

科學家近年來多次警告,氣候變遷將使亂流變得更頻繁且嚴重,特別是無法由雷達偵測的晴空亂流。一份2023年發表的期刊研究指出,1979年至2020年晴空亂流的持續時間增加了17%,其中較嚴重的案例增加超過50%。

(原文:Singapore Airlines turbulence: why climate change is making flights rougher

暖化使大海變綠、河流變橘

氣候Weekly0527:隨著全球暖化氣溫上升,許多原本是冰凍的地面逐漸融化,造成內部土壤的礦物質滲入水道,讓河流變成鐵鏽般的橙紅色。圖片來源/Envato Elements

【BBC、The Guardian】歐盟哥白尼氣候服務中心今年發布報告指出,英國北部挪威海和大西洋的葉綠素含量比平均值高出 200%至500%,地中海的葉綠素含量準則比平均值高出50%至100%;這會使部分海域看起來更偏綠色。科學家表示,這可能是暖化造成海中浮游植物族群增加所致。

一篇上周發表的期刊研究也指出,隨著北極地表下的冰凍地面融化,曾經鎖在土壤中的礦物質現正滲入水道,造成美國阿拉斯加數十條河流變成鐵鏽般的橙紅色。原本,這是只在夏季出現的季節性現象。

該研究作者、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環境毒理學助理教授Brett Poulin表示,這會使溪流底部的大型無脊椎動物減少、破壞食物網,可能改變魚類的生存環境。

(原文:Why the world's oceans are changing colourAlaskan rivers turning orange due to climate change, study finds

夏威夷野火最新追蹤報告:居民身心狀況下降、社會安全網受損

氣候Weekly0527:2023年八月,夏威夷茂宜島發生美國百年來奪走最多人命的野火,即使經過數月,但野火所造的損害仍影響著當地居民的身心靈。圖片來源/取自Wikimedia Commons

【The Washington Post】去年八月,夏威夷茂宜島發生美國百年來奪走最多人命的野火,夏威夷大學及當地組織也針對679位當地居民進行追蹤研究。

今年五月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約74%的居民血壓水平升高、顯示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60%的居民呼吸系統健康下降。這可能跟接觸火山灰、煙霧,及燃燒後的空氣污染物有關。此外,火災發生後,憂鬱症和焦慮症的發病率也急劇上升。

去年的野火也削弱了茂宜島的醫療基礎設施,這對夏威夷原住民、太平洋島民和菲律賓人等族群的影響尤其嚴重。房屋租金也跟著節節高升,加上災害保險支出緩慢,許多居民無法修繕房屋或支付高額租金。近一半的研究參與者表示,他們正在努力確保食物和住房。

(原文:Months after Maui fires, residents report troubling health problems

回應九小島國疑問 國際法庭:溫室氣體屬於海洋污染

氣候Weekly0527: 國際海洋法法庭本月針對「小島國家委員會(COSIS)」在2022年尋求的諮詢意見表示,溫室氣體屬於海洋汙染,該意見也有望影響今後一系列氣候訴訟案的裁決。圖片來源/取自Unsplash

【Inside Climate News】暖化導致海平面上升,小島國家排碳量少,卻深受其害。由吐瓦魯、帛琉等九個島國聯合組成的「小島國家委員會(COSIS)」2022年向國際海洋法法庭(ITLOS)提請諮詢意見,想辨明《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會員國是否有義務減碳,以避免危害海洋環境。

國際海洋法法庭本月回應,人類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屬於海洋污染,各國應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承擔起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義務。

雖然這項諮詢意見沒有強制約束力,但專家表示,這標誌出一個歷史轉捩點,代表全球氣候治理已從《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主導的自願承諾領域,轉向具體的法律義務;該意見也有望影響今後一系列氣候訴訟案的裁決。

(原文:‘Historic’ Advisory Opinion on Climate Change Says Countries Must Prevent Greenhouse Gases From Harming Oceans

綠領人才夯 企業歡迎新鮮人、非理工限定

氣候Weekly0527:聯合報系永續工作室22日在東海大學舉辦「新世代綠領人才」系列講座,由永續工作室執行長羅國峻(右一)主持,與會講者邀請玉山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綜合管理處處長陳勸仁(右二)、104人力銀行職涯教育長暨副總經理王榮春(左二)及東海大學副校長暨永續長張嘉修(左一)前來對談。攝影/蔡宗儒

【聯合報】全球積極尋求減碳途徑,各大企業也出手爭搶綠領人才。人力銀行業者統計,今年全台每月平均有超過3,500個綠領工作職缺,六年來成長五倍;且其中52%不需工作經驗,歡迎新鮮人投履歷。

在這波綠領職缺中,來自電子資訊、半導體和製造業的職缺超過五成,但104人力銀行職涯教育長兼副總經理王榮春說,綠領工作非理工人的專利,分析各項職缺列出的科系要求,標示「不限科系」者占了47%。

王榮春說,現在是「科系或學歷無法定義個人能力」的時代,企業觀察到許多學生會出於興趣去實習、做專案,申請就讀科系以外的學程,所以徵才時會在「工作經驗」和「就讀科系」上鬆綁條件,也顯示企業求才若渴。

(原文:綠領職缺近六年增五倍 歡迎新鮮人、非理工限定

圖片編輯/蔡宗儒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