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學家預測:2015年經濟會持續成長,但別太期待「蘋果效應」

台灣經濟學家預測:2015年經濟會持續成長,但別太期待「蘋果效應」
Photo Credit:Luke Ma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014出現一項出乎預料的發展,就是國內消費相對強勁,帶動經濟成長,不過目前還無法判斷此一趨勢是否會延續到2015年?

Taiwan Business TOPICS Magazine編按:台灣經濟高度仰賴出口,尤其是電子產品,因此總是容易受到難以預料的外來因素影響。不過接受TBTM訪問的台灣經濟學家一致認為,台灣經濟雖仍持續面臨長期挑戰,但未來一年會相當不錯,甚至可能略優於2014年。2014出現一項出乎預料的發展,就是國內消費相對強勁,帶動經濟成長,不過目前還無法判斷此一趨勢是否會延續到2015年?

撰文 / 法緹姆(Timothy Ferry)

台灣多數知名經濟學家預測,台灣經濟在2015年的表現會略優於2014年,主要是因為世界經濟溫和好轉,對台灣科技產品的需求增加所致。

曾在前總統陳水扁執政時期擔任高層官員的中央研究院院士胡勝正表示:「只要資通訊(ICT)產業好,台灣經濟就會好。」這也是各界對台灣經濟的普遍看法。資通訊產業不但是台灣過去十多年來的經濟主力,也是電子業的核心,占製造業產值的52%,在整體出口的占比更超過40%。

台灣資通訊製造業者和許多跨國科技品牌密切合作,尤其是美國蘋果公司(Apple Inc)。接受本刊訪問的多數經濟學家因此預測,台灣2014年和2015年的經濟成長率在3.4%到3.9%之間,這大多得歸功於出口成長,尤其是蘋果推出iPhone 6新款手機。包括台積電、可成和大立光在內的台灣零組件製造商都是蘋果的主要供應商,另一家台灣科技大廠鴻海組裝蘋果產品的業務,則大多在中國進行。渣打銀行首席經濟分析師符銘財表示:「科技業一直以兩位數的速度成長」,「真的非常強勁」。

Photo Credit:Kārlis Dambrāns CC BY 2.0

Photo Credit:Kārlis Dambrāns CC BY 2.0

出口雖是影響台灣經濟表現的一大因素,但2014年經濟之所以會出現正成長,是因內需的貢獻遠高於出口。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預測,台灣去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只有26%來自出口,亦即在總成長率預測值3.41%中,僅貢獻0.91個百分點。2014年的出口占比略低於2013年的32%,但若和2012年87%及2011年85%的典型情況相比,則是大幅滑落。

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儘管科技業出口在2014年有所成長,但整體出口成績平平。他指出,「台灣2014年的出口只有平均水準」,「出口並未令人驚艷,消費卻出乎意料的好。」主計總處預測,民間消費對2014年經濟成長率的貢獻可望高達41%,在預估的3.41%總成長率中占1.4個百分點。

台灣的經濟產出約30%來自工業,服務業占68%,農漁業則不到2%。不過多位經濟學家指出,受到台灣人口相對少、所得相對也低的影響,服務業發展普遍受到限制。曾任經建會(即國發會前身)主委的台大經濟系教授陳添枝指出,「可以想見,服務業純粹是國內需求導向,除非能出口,否則台灣無法創造良好的工作機會或所得成長,因為國內市場實在太小」,「唯有規模才能提高服務價值。」但台灣過去出口服務的經驗並不成功。

不同學者和機構對台灣經濟的預測無可避免會略有出入,不過他們都認為,內需對2014年的經濟成長有強烈的影響,最近這波內需成長主要是因為某些產業的監管鬆綁,尤其是觀光業和金融業,另外出口產業的擴張計畫也帶動民間投資成長。

在內需的各項構成要素中,資本形成是促成2014年經濟成長亮麗的一大因素,尤其是來自於民間投資。在2014年的總成長率中,民間投資預料會占0.53個百分點,比率超過15%,主要是受到飛行國際航線的華航和長榮兩大航空公司採購飛機,以及半導體業大規模資本支出的帶動。

台灣的國籍航空公司華航,及其競爭對手長榮,2014年都大手筆投資採購新設備。長榮共訂購7架波音777-300型客機,其中第一批已交機;華航的同型客機也即將陸續投役,頭等艙設有文創茶品區等設施。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兼院長梁國源指出,台灣去年第二季的資本投資半數以上來自商業客機採購。

在此同時,台積電繼續大手筆投資,準備投入生產iPhone 6零組件。台經院的孫明德透露,台積電為iPhone 6投資超過新台幣1000億元(相當於33億美元)。台積電2013年的總營收達63.4億美元。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主任蘇孟宗表示,台積電每年通常都會把一半營收所得轉投資於新設備和研發,以維持其在全球半導體晶圓代工業務的優勢,不過即使是以台積電的標準來看,2014年的投資比例也相當高。

Photo Credit:Peellden CC BY SA 2.0

Photo Credit:Peellden CC BY SA 2.0

金融服務業

金融服務業情況好轉是目前台灣經濟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台灣金融業表現雖不如新加坡、香港出色,卻不斷加速茁壯。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鄭貞茂認為,金融業目前是台灣經濟中「最大有可為的產業」,因為當局放寬規定,允許銀行擴大進軍中國市場,各家業者的淨獲利紛紛創新高。

渣打銀行的符銘財表示,金管會在主委曾銘宗率領下,讓大量法規鬆綁,令他印象深刻。符銘財表示:「人民幣市場去年在台灣快速發展,肯定為金融業注入一些動能。」他指出,金管會還放寬發行人民幣計價寶島債的限制,並讓保險業者的海外投資規定鬆綁。鄭貞茂也指出,金管會目前的政策是鼓勵各銀行前往東南亞開設分行。

符銘財表示:「政府和主管單位樂見金融業在GDP的占比逐漸提高。」目前金融業約占GDP的6%,香港和新加坡則是15%到16%。符銘財因此認為「台灣還有許多成長空間」,「目前流向香港和新加坡的一些業務其實應屬於台灣」,在適當的監管條件下,這些交易可在台灣進行。

Photo Credit:Lordcolus CC BY 2.0

Photo Credit:Lordcolus CC BY 2.0

另一個影響台灣民間消費的現象是薪資長期停滯不前。不過元大寶華的梁國源指出,人均實質薪資幾乎停留在1997年的水準,但「就業狀況已有改善,因此即使個人平均薪資並未成長,所有勞動力的整體所得還是有所增加,有助於帶動民間消費」。他還表示,2014年的企業員工分紅相當不錯,「預料此一趨勢會延續到2015年」。

台經院的孫明德對民間消費的看法較不樂觀。他指出,台灣過去十年來消費不振,原因包括台灣社會老化和出生率低落等。他表示,還有一個因素對民間消費具有更直接的影響,就是台灣約有100萬人住在中國大陸,占所有勞動力的10%。他表示:「這10%的人都是具有高度技能的管理人才和高階工程師,因此台灣流失的是高所得勞工。」

孫明德還表示,低薪和高房價迫使民眾省錢度日,不願花錢,也影響國內消費。他質疑,若不是有觀光業和股市上漲拉抬,2014年的民間消費可能不會這麼多。

台灣證交所加權指數2014年上漲6.4%。中研院的胡勝正指出,台灣股市的一大特色就是相對於法人投資人,散戶相當活躍。股市約60%的交易額來自散戶,他們的消費行為直接受到股價是否上漲影響。他說:「如果他們今天覺得手頭寬裕,就會多花點錢;如果覺得拮据,就會待在家裡不消費。」

台灣2014年的經濟成長中,內需雖占了較大比重,但出口仍是經濟的基本支柱,尤其是資通訊產品。根據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統計,去年前三季的出口共達2346.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電機和電子出口總值為987.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913.8億美元成長近10%。電機和電子產品在2014年1到9月整體出口的占比為42.1%,高於去年同期的40.3%。

Photo Credit:momo CC BY 2.0

Photo Credit:momo CC BY 2.0

長鞭與蘋果效應

元大寶華的梁國源指出,台灣的經濟以出口為導向,與全球需求的變化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而在「長鞭效應」之下,全球需求的變化對台灣的產業具有特別重大的影響。所謂的「長鞭效應」是指在供應鍊當中,經濟的衝擊越到後面越加明顯。

特別是在資訊暨通訊技術產業方面,台灣的企業一般位居中游,負責產品代工及供應零組件。因此,全球需求的變化對台灣的衝擊,可能大於比較仰賴塑造全球品牌的韓國等國家。例如在2009年,全球需求只降低了一些,台灣的出口就減少6%以上,韓國的出口則只有小幅衰退。但另一方面,全球需求只要升高一些些,就可能給台灣的出口產業帶來較大的好處。

但由於台灣的出口以資訊暨通訊產業為主,還有另一項可稱為「蘋果效應」的重要因素。蘋果公司是台灣資訊暨通訊零組件最大的客戶,iPhone 6的問世對台灣經濟帶來重大影響。經濟學者估計,iPhone 6上市將對台灣2014年的GDP成長率貢獻0.4個百分點。

梁國源預測,蘋果推出iPhone 6及伴隨而來的長鞭效應,將推升台灣GDP成長率到3.57%(高於主計總處的預測),但在此同時,雖然國際貨幣基金預測2015年全球GDP成長將會加快,成長率會從2014年的3.3%增加到3.85%,但梁國源預測,台灣2015年的成長率將下滑到3.4%。他預期台灣資訊暨通訊產業在智慧型穿戴裝置與物聯網方面會有若干好的發展,但他也說,「2015年別期待台灣企業能受惠於蘋果效應」。

cover_story3

Photo Credit:TBTM

在過去幾年,台灣的出口出現相當大的波動;2011年台灣的出口金額達到3,082億5,000萬美元,2012年降為3,011億1,000萬美元,2013年則略為回升到3,054億4,000萬美元,2014年出口可望創下新高,但這個趨勢能否持續到2015年,不無疑慮。

台灣大學的陳添枝說:「我們仰賴出口,而我們的出口在過去3年幾乎是零成長。我們還處在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的過渡階段。」他並預測,「全球經濟未來幾年還不會恢復到正常的狀態」。

中國2014年的成長率預料將降為7.3%,創33年來的新低。這對台灣的出口也可能造成重大衝擊。陳添枝說,由於台灣有25%的出口直接銷往中國(如果包括香港,則比率提高到將近40%),「中國成長減緩,我們也會減緩」。本期另一篇文章談到, 中國科技產業的能力逐漸提升,也對台灣的出口形成重大挑戰。歐元區國家經濟雖有改善,但仍相對低迷,美國成為唯一的經濟亮點,2014年的成長率可望達到3.2%。

還有一些彼此互相牽動的國內和國際因素,可能影響台灣的經濟走向。一個因素是台灣的房市。渣打銀行的符銘財指出,政府已採取好幾項措施,要讓被認為過熱的房市降溫,結果是房屋價格在過去好幾季停止上漲,成交量也大幅減少。他說:「因此房地產業顯然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是健康的調控,就不致於對經濟或2015年的成長展望造成太大的負面衝擊。」但台灣有大量資金投入房市,如果房價大幅下滑,將會有不利影響。

此外,總統和立委選舉預定於2016年1月舉行,競選活動主要將落在2015年。中研院的胡勝正指出,重要選舉往往會帶動消費,因為候選人要辦餐會、造勢及其他活動,還要印大量的文宣品。符銘財也說,在選舉年,政府通常會採取稍微偏向擴張的財政政策 ,以刺激經濟成長。但由於政府預算緊縮,而且公共投資工程進度緩慢,擴張的幅度可能相當有限。

物價和就業

通貨膨脹不大可能變成一大問題,元大寶華的梁國源預測,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進入2015年將因「巨大閒置產能」而維持在1.5%左右。因為台灣的工業產能嚴重低度利用,隨著不景氣導致通貨膨脹降低,使台灣經濟表現低於其潛在能力。

Photo Credit:Luke Ma CC BY 2.0

Photo Credit:Luke Ma CC BY 2.0

九月份的失業率來到3.96%,相較2009年和2010年的超過5%紀錄,表現更佳。但是從歷史角度來看,4%左右的失業率對台灣已經是高點。梁國源預測,失業率數字將持續下滑。金融研訓院的鄭貞茂也同意勞動市場逐漸改善,卻感嘆就業市場增加的工作大多是相對低薪的服務業。他同時指出長期勞動力失調,隨著製造業求才若渴,求職者卻更嚮往即便低薪卻具空調的辦公環境。

國際油價迅速下跌,目前每桶原油基準價格低於80美元,被認為對台灣具備消極和積極雙重潛在影響。渣打銀行符銘財指出,一方面,油價下跌帶動全球經濟緊縮壓力可能會抑制整體需求;另一方面,由於台灣所有能源需求幾乎仰賴進口,每年進口約3億桶石油,低價將有助於整體貿易平衡,有利出口產業降低生產成本,並賦予家庭有能力將收入支配在燃油以外的項目上。他的結論是,「整體看來,油價下跌比較像中性因子,或對台灣經濟成長前景略具正面意義。」

全球經濟也面臨如烏克蘭戰爭伊波拉危機伊斯蘭國崛起等頭號風險,以及包括日本和歐洲持續緩慢成長等相較平穩的風險。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從目前歐洲採取財政寬鬆政策跡象來看,對該區域傾向樂觀。他表示,「他們別無選擇。」因為財政緊縮政策只會惡化該區域的經濟困境。

中國也面臨因其財政與貨幣寬鬆政策,比如說透過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利率,而放緩了經濟成長。不過王健全指出,這個階段還搭載著會加重原本就已過度擴張之房地產市場的風險。他說,中國政府將竭力確保所有補充流動資金,都注入戰略性新興產業,例如含苞待放的半導體行業 ,而非鋼鐵與水泥等已過度建設的傳統重工業。

Photo Credit:Charlie fong CC BY SA 2.0

北京的中關村,中國的電子商城。Photo Credit:Charlie fong CC BY SA 2.0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購買政府公債,而使全球經濟提振三年的量化寬鬆政策即將接近尾聲;若美國真的提高基準利率,仍會是振興經濟的另一大王牌。但符銘財認為,假使美國聯準會真的提高利率,「台灣將不會毫髮無傷。」

令人擔憂的原因是,高利率會把國際流動資金抽離台灣股市轉回美國。然而,此一趨勢可能會與日本和歐盟的財政寬鬆政策相抵消,防止世界各地流動資金突然緊縮。符銘財補充,台灣相對健全的經常帳餘額和外債狀態將有助於緩解這種衝擊。

而台灣股市更迫在眉睫的問題,是即將自2015年起恢復課徵證券交易所得稅。中研院的胡勝正表示,儘管此建議稅收限制在年交易金額超過十億元的大戶,實際上只會影響富豪,但對整體市場已產生心理效應。鄭貞茂甚至觀察到台灣資金已開始流向海外。

但是從經濟實際面看來,各種跡象顯示台灣在2015年的表現將跟2014年一樣好,甚至可能更好。

(相關評論:這樣好嗎?歐洲國家努力降低貧富差距,安倍帶領下的日本還在拼經濟

本文獲台北美國商會授權刊登( 2014, Vol. 44, Issue 11),原文於此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