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廷睿(平面設計師,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畢)

經二十多年來的發展,台北捷運圖已逐漸複雜化。如何應用網格系統及色彩、字體等元素的改善提升閱讀體驗,回歸其資訊傳達的本質?

作為該區域的核心大眾運輸工具,台北捷運(以下簡稱北捷)在過���二十餘年間乘載了超過百億人次。那張以地理事實為基礎的路網圖,原應加深大眾對城市樣貌的認知,隨其發展與擴張,卻成為拖累閱讀效率的束縛。

透過這項再設計企劃,我試著結合過往的使用體驗及這幾年所學,針對圖面中的元素分析、重整並改善,以另一種角度切入,創造一套提高閱讀效率、最大化資訊傳達本質的北捷路線圖。

捷運路線圖的設計意圖?

北捷路線圖於 2009 年版本中首次加入水文資訊,將原本相對單純的路線架構配合河流走向,做出較貼近地理事實而複雜的曲折。在那個智慧型手機正開始普遍的年代(台灣智慧型手機普及率於2013年突破50%)捷運路線圖可作為簡易版的大台北地圖,協助市民及旅客理解各地間的相對關係。

11年後的今天,北捷路網已自當年的5線80站發展為9線144站(見註)在資訊量幾乎翻倍的情形下,圖面已逐漸複雜而不利於閱讀。試想,在行動網路發達的現代社會,各式電子地圖隨手可得,捷運路線圖是否仍須堅持其真實地貌的反映?亦或者可向更為極端的拓撲地圖形式發展?

Photo Credit: 孫廷睿

  • 註 :路線與站數以官方圖面內容計算,不僅止於北市捷運局營運之路線。舊版中,單站支線與區間車不計為一線。新版中,單站支線不計為一線,貓纜、機捷與輕軌各計為一線,且中和新蘆線兩種營運區間合計為一線。

基於上述動機,我花了些時間拆解、重組現行北捷路線圖的元素及其大量資訊,以乘客的閱讀效率為優先目標製作了另一版本。以下由數段章節逐步紀錄製作過程中的邏輯及考量。

所以現在有��些問題?

目前的閱讀體驗中,最令人惱怒的就是站名擺放位置不統一造成視覺動線曲折。為使車站圖標等距,站名只得勉強塞入鄰近空間,結果造成文字或上或下飄忽不定(讀者可嘗試從台北車站向右閱讀至永春站)。

此外,車站代碼的英文部分不斷重複出現,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數字的閱讀性。可以理解為這是友善色盲使用者而提供的精準資訊,但相對於東京地鐵那複雜至極的路網,北捷的結構相對單純,可迅速自任一車站延伸找到該線的英文代碼註記,是否需資訊轟炸式的頻繁顯示還有待討論。

資訊層級的定義上,現行版本未作明確分級,機場捷運及淡海輕軌都做了淡化與縮小處理。也許為商業考量下做出的區隔(北捷、機捷及輕軌的營運者分屬不同公司)但以使用者角度來看,這種介於顯示與不顯示之間的樣貌看起來實在尷尬。

最後則是水文資訊的顯示。在營運初期只有少數路線的環境下,水文樣貌的呈現加上反映地理事實的排版的確有助旅客了解大台北地理概念,但隨路網擴張,現今圖面中的河流底色反倒造成了畫面混亂。

Photo Credit: 孫廷睿

找出問題了,那目標呢?

捷運路網是一項快速發展的系統,可能每半年、甚至每季就面臨擴大更新。因應此特性,這項企劃旨在創造一套「標準」而非美觀卻無法延伸發展的一次性圖像,並試圖達到所謂「好的設計是堅固耐用的」(Good Design is durable

製作前,我訂出六個關鍵字作為反覆檢視的標準,分別為:易懂的,未看說明即可理解;有條理的,同類元素有相同的視覺邏輯;易讀的,閱讀動線流暢無阻;通用的,友善所有使用者;有辨識度的,可迅速掌握重點;可擴展的,未來發展有章可循。

Photo Credit: 孫廷睿

以乘客的閱讀體驗為優先,怎麼做?

確立準則後,第一步是設定圖面中的主幹:路線結構。首先將性質類似、轉乘率高且站距短的機捷、輕軌與貓纜提升至與北捷路線一致的資訊層級,以區域路網的概念思考,與高鐵、台鐵等長站距聯外交通做出區隔。

為最大化閱讀效率, 新版本的路線結構不再������於���理真實性,盡可能地減少轉折次數並預留站名文字空間,使之視覺等距外也統一放置於圖標的右側及上側。以目前版本為基礎修改後的結構不致使用者感到陌生,且地理相對位置及指向仍大致合理。

車站圖標則呼應路線轉折的圓角元素,以圓形發展。在普通站、端點站做出尺寸差異外,也將人流較多的轉乘站以鏤空呈現,在圖面上更為突出。代碼部分則去除重複出現的英文字母,僅保留數字部分,搭配色彩呈現後最大程度的提昇大眾使用者的閱讀效率。

Photo Credit: 孫廷睿

  • 此階段有許多兩難的抉擇,在「兩利取其重、兩害取其輕」的考量下捨棄了部分元素及內容呈現,詳細說明在文章後段講述。

字裡行間的眉角

含有大量訊息的圖面內,文字可最直觀的提供資訊。在本情境中,文字的存在雖不如實際場域指標字體那樣人命關天,但仍關鍵的影響閱讀效率。

Cera Pro作為車站代碼的數字使用,特徵鮮明的結構恰好補足小字及多色彩呈現的缺陷,讓分不清楚 3、6、8、9 的窘境不再出現。因應普通、轉乘站圖標的實心、鏤空變化,此處選擇兩種字重搭配降低文字粗細落差感。

Photo Credit: 孫廷睿

站名中英字體則分別選擇文鼎晶熙黑及FF Clan。前者的中宮不如原先使用的黑體開闊,但其外型構成卻有助於辨認內容,且完整字集有利未來發展各語系專用版;後者相對現行字體 Helvetica 有著更高的x-height和容易辨認的double-storey g,提供了良好的閱讀性。

Photo Credit: 孫廷睿

定義了主要元素之後,細節呢?

現行版本中,黃線的色彩明度過高,直視時易造成不適;而藍、綠線則明度偏低且過於相近,在轉乘站圖標細線的呈現時較難辨別。因此在新版本中,路線色彩的明度及色相皆做了些許調整,使閱讀過程更為舒適。

Photo Credit: 孫廷睿

  • 維基百科,各路線色彩皆有指定的 Pantone 及 HEX 色碼。但由於設計目的非取代官方版本,且未找到明確的指定色碼,故未遵循其規範。

除外型與色彩變化,圖標尺寸也依其資訊層級優先性漸縮,以大小的相對關係為使用者提供視覺暗示,可更輕易地在圖面中捕捉所需資訊。

如何有邏輯的說明圖例?

既有版本中的圖例,資訊豐富卻未經有條理的分類:佔據正中的營運模式未明確說明其意涵,主要圖面中也毫無線索;車站圖標說明參差不齊如隨機貼上;周邊轉乘、通道與地標等說明都一併都塞入雜項。雖含大量訊息,但草率呈現頗有「說明都在這了自己慢慢找」的意味。

再設計版本中,則將各種大眾運輸方式納入同一區塊。車站與通道說明也以更接近主要圖面的樣貌傳達,不單獨拆出元素以提高使用者的理解度。地標與及營運模式則考慮到使用流程上的不符邏輯,予以刪除。

Photo Credit: 孫廷睿

  • 在使用流程中,路線圖對使用者的價值應在查詢如何由A站搭乘至B站,而非傳達各種營運區間或觀光景點。雖非全然多餘,但比起佔據空間僅提供較低價值,將這類資訊放在實體車站及車廂中的單一路線圖更為合適。

做完前面這些事後,路線圖變成怎樣?

通過逐步分析、整理及再設計,新舊北捷路線圖的對比如下方所示。新版本的路線架構明顯較為簡潔而方向一致,可在路線間迅速切換視覺焦點不感到混亂;站名文字在不縮小字級的前提下確保閱讀動線的���暢,與路線呈平行;各轉乘站於應用鏤空、放大的圖標後,在眾多車站中有較高顯著性,可快速辨別;車站代碼部分在些微放大與字體變更後,相同檢視尺寸下也提升了閱讀性。

Photo Credit: 孫廷睿

魚與熊掌,如何選擇?

如文章前段所敘,製作過程曾面臨許多需要捨棄 A 達到 B 的情形,在幾經考慮後才選擇完稿中的樣貌。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結果也僅為我就目前路網複雜度做出的抉擇,以下列出其中最困難的兩項:

1. 車站代碼的英文字母保留與否?

在類似設計案例中常有類似議題,為友善色盲使用者應設車站代碼方便閱讀。毋庸置疑的,東京地鐵這類極端複雜的系統需詳列於圖面否則容易迷失;但以北捷論,系統相對簡潔可輕易而快速的找到各路線端點標註,數字也可協助判斷前後站關係,且完全喪失特定色彩感知能力的使用者為極少數,是否真的如此迫切需要降低絕大多數使用者之閱讀效率?

Photo Credit: 孫廷睿

  • 據文獻,色盲的全球盛行率約為男性 8%、女性 0.5%(亞洲略低,男性約 5%)且多為綠色弱。藍色弱/盲及全色盲極少見,皆低於 0.001%。

2. 反映實際距離或精簡路線結構?

新版圖面中有兩處站距明顯較大,分別為民權西路—大橋頭—三重國小及中正紀念堂—東門—古亭,其中後者間的三角區應為全畫面最不自然的部分。在安排路線結構時,我曾多次向朋友及同行尋求評論,但兩方的回饋頗為兩極且人數平均,如「會感覺站距很遠」或「視覺順暢比較重要」。

最後選擇以這結果呈現的原因,仍舊回到兩害取其輕。比起距離失真有違使用者潛在認知,為縮短站距而使用跳脫整體設計語彙的X或Y字型處理該區域,甚至導致更多轉折造成畫面複雜化,前者是較可接受的短處。

Photo Credit: 孫廷睿

那些與現行圖面有不同解讀的地方

相比於日本地鐵轉乘步行時間動輒五分鐘起跳,北捷的站間轉乘可謂相當友善。除需橫跨空中地下的少數車站外(如文湖線轉乘站)大部分轉乘距離皆在步行兩分鐘內,搭乘一至兩段手扶梯即可到達。

對應此平均時間,新版路線圖中也針對紅樹林、新北產業園區兩站外轉乘點做不同解讀。因其閘門至閘門間距離皆在步行一分鐘內且為室內空間,感受上與多數站內轉乘無異,故取消其標註,希望在使用流程上更符合「站外轉乘=要走比較遠」的心理預期。此外,原先僅註記距離的貓空纜車動物園站 — 文湖線動物園站也比照板橋站等做站外轉乘標註。

Photo Credit: 孫廷睿

新版本的優勢與檢討

結束了長篇幅的分析與比較,我們在文章尾聲再次檢視這個再設計版本的捷運路線圖之優點與缺陷:

  • 優勢

圖面簡明無冗餘元素、視覺動線流暢符合閱讀邏輯,回歸呈現捷運路網資訊的原始需求,可高效率提供「自 A 站如何搭乘至 B 站」的查詢功能,適合純捷運使用者或搭配 Google Maps 使用。此外,元件設計皆有嚴謹的網格應用與尺寸、色彩規範,有利未來路網圖的更新參考。

  • 缺陷

距離、相對位置等地理關係失真,且無水文資訊、方位等元素,無法良好地以該路線圖反推為簡易版大台北地圖並用以安排自駕、長距離步行等交通,不利於僅以該圖作為其他捷運路網外的旅遊方式參考。

感謝各位閱讀到這邊的讀者,如果喜歡且對這篇case study有興趣,歡迎到Bēhance的專案頁面閱讀更精簡、視覺化的案例分享。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