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峰

何立峰(1955年2月4日—),廣��興寧人,生於福建省龍巖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副國級領導人。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4/08/28 | 德國之聲

烏克蘭反攻後中國大動作支持普亭,顯現習近平不會放任俄烏戰爭結束

烏克蘭在進攻庫斯克以後,中國官方如此頻繁地訪問俄羅斯,這不僅是對俄羅斯鼓了一下氣,更重要的是體現了習近平一面倒向普亭,連一般不隨便出國的陸軍司令也親自上馬,可見中俄軍事合作不是空話。習近平肯定也不願看到普亭因為戰爭而倒台。畢竟,一旦他倒台,那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就可以集中力量對付中國了?

2024/04/10 | BBC News 中文

葉倫訪中點名三個產業「過剩」威脅美國,強調並非出於反中情緒

穆迪副總裁、高級信用評級主任李秀軍表示,中國正加緊關注新的增長動力,包括電動汽車、技術和清潔能源,因為中國面臨著長期增長潛力下降以及人口老齡化和生產率增長減速等中期結構性障礙。而「中國之前的增長動力,如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已經達到了效益的頂峰,並助長了公共和私營實體債務的過度積累。」

TNL+ 2024/04/09 | 張瑞邦 Tucker Chang

美財長葉倫訪中:擔憂中國產能過剩、警告北京勿援俄,另就維繫「全球經濟平衡成長」達成雙邊共識

葉倫表示,拜登不會允許2000年代初期的「中國經濟衝擊」事件重演,當時大量的中國廉價進口商品直接讓全美製造業損失約200萬個就業機會。葉倫稱:「我們以前遇過這類情形,中國政府於十多年前就曾大力支持中國鋼鐵的生產,這導致低於成本價的便宜鋼鐵大量湧入全球市場,同時重創美國的鋼鐵業。」

2023/11/07 | 中央通訊社

中國副總理何立峰將訪美為「拜習會」鋪路,美眾院中國委員會領袖籲對話競爭並進

美國聯邦眾議院中國委員會民主黨領袖克利什納穆希表示,若美中關係能達到一個平衡,能夠比現在穩定就算是勝利。就他來看,雙方正陷入一個「無人樂見的地方」;近期民調顯示,多數美國選民認為,美中未來10年有50%機率會爆發軍事衝突。

2023/09/26 | 中央通訊社

歐中經貿對話:歐盟代表「來勢洶洶」、中方「口硬實軟」重申對反補貼調查不滿

這次經貿對話雙方欲建立原材料供應鏈預警機制和出口管制對話機制,雖仍屬討論階段,但歐中一面互踩痛點也一面尋求緩和之道。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杜姆布羅夫斯基斯飛到中國前一週,藉著發表年度咨文的時機,宣布對中國進口到歐盟的電動車展開反補貼調查,成為衝擊歐中關係的最新事件。

2023/09/23 | 中央通訊社

葉倫訪問發揮效用,美中啟動經濟與金融工作小組,紐時:雙方仍有巨大分歧

成立工作小組將美國財政部和中國掌管經濟金融議題官員直接連結在一起,是恢復過去數十年來美中關係作法,這在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任內被廢除。工作小組的成立,雖能被視為美中關係逐漸好轉跡象之一,但紐時表示,雙方在關稅、科技管制及投資限制等領域仍存在巨大分歧。

2023/09/01 | BBC News 中文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首次訪中釋放三個信號:示好、擔憂和不妥協

值得注意的是,雷蒙多訪問前後,雙方都在釋放友好信號。外界猜測,這些訪問和信號,都是在為下一次「拜習會」鋪路,時機則是9月9日在印度舉行的G20峰會上。但8月31日,《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稱,習近平有可能不會出席此次G20峰會。

2023/08/30 | 中央通訊社

美商務部長雷蒙多訪中:斷然拒絕中方降低科技出口管制要求,但強調不會與中國經濟脫鉤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向中國總理李強表示,拜登政府支持中國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無意遏制中國發展,不尋求與中國脫鉤,願與中方保持溝通,維護美中正常經貿關係,推動兩國關係穩定發展。雷蒙多提到,美方也願與中方加強在人工智慧、氣候變化、打擊芬太尼等領域合作。

2023/07/28 | BBC News 中文

潘功勝接替易綱擔任中國央行行長,中國貨幣政策會有什麼改變?

香港恆生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王丹告訴BBC稱,潘功勝以處理金融監管和合規問題聞名:「他非常重視控制金融風險。」王丹表示:「我毫不懷疑,中國貨幣政策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出現重大轉變。保持經濟穩定仍然至關重要。我們將看到更多擴張性的貨幣政策,但不會過於激進。」

2023/07/12 | 德國之聲

鞠躬、鋪路、扮白臉,美國財長葉倫訪華透露什麼政治訊號?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訪華結束後,中美問題研究學者、時評人士以及貿易領域專家都有怎樣的分析與期待?葉倫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的三鞠躬,是否有如向中國官員行大禮了?

2023/07/11 | BBC News 中文

美國財長葉倫訪中行成功改善了美中關係嗎?我們還在等中方表態

在整個行程中,葉倫試圖遊說東道主中國,在總統拜登治下,美國並非從根本上敵視中國。但正所謂行勝於言,從北京的視覺看,拜登政權最近的一些動作毫不友善。其中最為關鍵的,要算是對個別用於開發人工智能的美國電腦晶片施加出口管制。

2023/07/11 | 中央通訊社

葉倫見何立峰三鞠躬挨批「像被召喚」,學者:美中不斷對話為APEC「拜習會」鋪路

紐約大學退休教授孔傑榮(Jerome Cohen)對此表示,「鞠躬並非被普遍接受的禮節之一」;布希政府白宮高階官員布雷克曼(Bradley Blakeman)則直言,美國官員「永遠、永遠、永遠」不會鞠躬,這種表現如同葉倫「被召喚」到何立峰的辦公室,「中國人最喜歡搞這一套」;一名前國務院官員則認為,「這不可能是標準流程」。

2023/07/07 | BBC News 中文

美國財長葉倫訪中:繼「壞警察」布林肯之後,「好警察」能修補美中關係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對BBC說:「我會形容這有點像是好警察、壞警察理論,而布林肯是壞警察。」羅格夫說,布林肯作為國務卿,不得不提起像台灣和烏克蘭這些硬話題。但羅格夫同時提醒,不能就此以為葉倫將對北京軟弱,她還是有可能就多項議題向中國施壓,包括知識產權法律和市場准入。

2023/07/07 | 中央通訊社

美國財長葉倫抵達北京訪問,中國學界盼經貿領域達成共識,分析:聚焦建立中美新常態

當前美中關係持續緊張,華盛頓智庫「國防重點」(Defense Priorities)研究員迪派崔施(Daniel DePetris)認為,中國在經貿領域仍願意與美國對話,部分原因是在3年的疫情大流行之後,中國正在竭��使其經濟復甦到預期水平,而與美國官員接觸符合中國的利益。

2023/03/14 | BBC News 中文

習近平親信、心腹與舊部:中國新一屆政府領導班子有哪些新、老面孔?

李強成為中國第八任國務院總理。63歲的他是習近平團隊的核心幕僚之一,2000年代初, 習近平主政浙江時李強擔任其秘書長。他後來主政江蘇和上海。儘管去年上海因COVID-19疫情封城期間頻發的民生危機讓其領導力廣受質疑,但這仍無阻他在去年中共「二十大」上晉升為中共黨內排名第二的常委,緊隨習近平之後。

2023/03/14 | 中央通訊社

李強開啟總理路,如何與習近平分配經濟權力是一大挑戰

也許身為習近平的心腹,短期間政策執行不會再有南北院之爭,可以穩當地處理先來的後疫情經濟「穩增長」的挑戰。不過,仕途深受習近平提拔的他,如何穩定且持續的與習分配經濟權力,實踐中國經濟轉型,讓「李強經濟學」與習擘劃的經濟藍圖鑲嵌,是後續的難題。

2023/03/02 | 中央通訊社

中國2023兩會適逢政府換屆,人事、經濟、人口、外交政策及黨政機構改革為觀察重點

外交是當今中國面臨的另一大問題。近年來,中國遭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圍堵,加上本身在烏克蘭戰爭中的立場曖昧不明,導致中國的國際處境日趨艱困。因此,中國藉由中共20大及政府換屆後將提出什麼樣的外交目標、計劃及立場,受到外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