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

臺灣海峽,簡稱臺海,俗稱「黑水溝」(臺灣話:Oo-tsúi-kau,漢字:烏水溝),歐洲早期稱為「福爾摩沙海峽」,是介於歐亞大陸與台灣本島之間的海峽,位於東海及南海之間,是西太平洋的一部分。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4/08/23 | 德國之聲

823砲戰66週年,賴清德赴金門:不反攻大陸也不接受中共統治;陳玉珍訪團赴北京會宋濤

金門「823砲戰」66週年這天,賴清德前往金門,演說大篇幅涉及兩岸關係,強調台灣要團結面對「中國威脅」。他造訪金門前夕,國民黨立委陳玉珍與金門旅遊業者,在北京與國台辦主任宋濤見面,盼開放陸客赴金門旅遊。

2024/08/12 | Abby Huang

鄧小平翻譯高志凱接受《半島電視台》訪問:在台日裔為死硬派台獨,統一後要簽「一中承諾書」

高志凱稱,1945年日本在二戰投降後,台灣還有許多人來自日本,「如果你有做功課,那些死硬的台獨分子,包括許多日裔台灣人」,並說:「統一之後,每個台灣人都必須做出承諾:他們是否承認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那些承諾支持一個中國政策的人,才是本地公民。」

TNL+ 2024/07/26 | 湯名暉

漢光演習著重「城鎮防衛戰」,顧立雄是否對海空戰沒信心?解放軍真能七日內登台?

中國海空軍能力的大幅提升,使得以往以「月」為估算的兵推逐漸遠離現實。日本於七月中官方公佈的兵推顯示,七日之內解放軍將能登陸台灣。即使「台灣有事,日本有事」能發揮政治作用,台灣至少還得獨力支撐七天,這也是當前漢光演習以抵擋舟波登陸,同時保存戰力為規劃的主要背景。

2024/07/18 | Abby Huang

馮德萊恩連任歐盟執委會主席,矢言建立「歐洲防衛聯盟」力阻中國入侵台灣

如果馮德萊恩連任,將面臨中國可能入侵台灣的危機(美國預測2027年中國可能犯台),而美國前總統川普日前受訪稱,台灣應付錢給美國作為防衛,讓外界憂心未來四年川普若重返白宮,美國協防台海的決心。馮德萊恩在今(18)日公布的這份政治綱領中,清楚的展現對於台海問題的立場。

TNL+ 2024/07/18 | 許劍虹(Samuel Hui)

澳洲漆黑演習20國參與,親中國家也倒戈——中共已成外交上的「孤家寡人」?

與中國互動密切的新加坡、泰國、甚至長期親中的巴布亞紐幾內亞,也加入這場劍指中共的軍演,北京真的該思考自己該怎麼辦外交了。此次東亞國家裡,凡是有一點規模的空軍者,都受邀漆黑演習,唯獨空軍不弱的中華民國被排除在外,也證明多數國家參與演習,是因為中共在南海擴張影響到到自己的利益,並不是為了支持台灣。

2024/07/17 | Abby Huang

川普稱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生意、應支付「保護費」,學者:不符現實,也與共和黨對中鷹派分歧

川普在晶片議題上出現有違現實的言論,反映他和身邊一批強調「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的死忠支持者之間,一種很素樸的想法,就是「晶片那麼重要,但美國本身沒有,現在晶片都在台灣」。但值得注意的是,這與新一波共和黨對中鷹派有所分歧,相形之下,共和黨鷹派與拜登政府反而有更多共通點。

2024/07/12 | Abby Huang

日本公布「2024防衛白皮書」警告台海局勢,學者:最大威脅還是中國

日本新版防衛白皮書指出,台灣局勢在日益激烈的美中戰略競爭下,亦日趨緊張。兩岸之間的軍事平衡,正「向有利於中國的方向傾斜、快速變化」。不排除未來在印太地區,特別是東亞地區,可能會出現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這種嚴重局勢。

TNL+ 2024/07/10 | 柳金財

民進黨抗議中國帶走澎湖漁船,卻扣押更多中方船隻,各部會還在自相矛盾?

據統計台灣過去共有3次、17艘漁船遭中國登檢扣押,皆發生在陳水扁主政期間;現賴清德主政即是大進滿88號被扣查。馬英九時期台灣扣中國漁船1萬856艘,蔡英文時期扣403艘。相對中方,台方在扣查陸漁船次數更多。此外, 海巡署及農業部對漁民捕魚作業區界定不同,試問漁民要遵循那一部門政令宣傳呢?

2024/07/09 | Abby Huang

美國共和黨黨綱40年來首度未提台灣,川普在釋放哪些訊息?

在一世紀之前,黨綱是一份非常大的文件,要更替其內容可謂不敬,但學者指出,2024年共和黨的黨綱內容,「已成為一份川普的競選文獻。」說明美國置身在一個脆弱的政黨體系中,「政黨不負責,由候選人負責。」

2024/07/06 | 德國之聲

澎湖漁船遭中國海警帶走,顯示兩岸海上法律戰升級,台灣人不再享有特別待遇

揭仲分析,現在除了前述地理區域的空白要填滿之外,以後台灣漁民因為身份特殊,刻意不採取管轄的狀況也會結束,中國開始想辦法建立事實,來支撐他對整個台灣海峽擁有管轄權的訴求。

2024/06/27 | 德國之聲

不去中國就不會「被消失」?《懲治台獨意見》比你想得更恐怖,效力更勝軍演

以中國目前的國力,在北京發出全球通緝令後,和中國有司法引渡協議的65個國家特別是其中的南方國家,會不會配合中國把人引渡?這個風險是必須考慮的。即便人可以不去這些國家,有沒有財產在那裡會被沒收,也是要想到的。可見,這個意見會大大限縮「台獨人士」的國際活動空間。

TNL+ 2024/06/26 | 許劍虹(Samuel Hui)

南海再爆衝突是台灣的錯?習近平只敢捏軟柿子,菲律賓慘當賴清德「代罪羔羊」

中國百姓深知,為了實踐某一個獨裁者的功成名就,失去自己的獨生子女,完全得不償失。更何況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表現只能用灰頭土臉形容,習近平再笨也知道,不該在這個時候輕啟台海戰端。中共在菲律賓惹事的一大原因,就是為了轉移中國人民對賴清德發言的仇恨情緒,把對「台灣同胞」的仇恨分散到菲律賓人身上,給自己一個不馬上對台動武的台階下。

TNL+ 2024/06/24 | 柳金財

中國強推「福建兩岸融合示範區」:「閩南生活圈」納入台灣,將一舉超越珠三角經濟帶?

在2024年總統競選過程中,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新北市長侯友宜、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紛紛提出兩岸和平宣言、建議金廈大橋、一日生活圈、兩岸和平試驗區、建構金門成為兩岸緩衝區。無論是興建金廈大橋或重啟小三通,皆利於兩岸融合發展,建立金廈「一日生活圈」便利性,營造「兩岸一家親」及命運共同體意識。

2024/06/23 | 德國之聲

《路透社》爆中美秘密核會談,中國承諾不會對台使用核武:何必浪費?

桑托羅指出,美國想知道中國是否仍堅守「不率先使用」和「最低嚇阻」核武政策。中方說:「什麼都沒變,一切照舊,你們太誇大了。」中國對於跟美國在核武領域達到勢均力敵、甚至超前美國,並沒有興趣。中國過去對外主張維持最低限度的核武力量,但蘇紫雲分析,北京欲把核彈頭數量翻5倍到達1500枚的規模,可見正從「核嚇阻」走向「核脅迫」的目標。

2024/06/18 | 德國之聲

中國邀台灣網紅拍片是習近平「統戰」策略嗎?關鍵當然不在「交流互惠」

在中國有志成為網紅者,首先面臨的挑戰就是「如何在中國政府允許的範圍內,獲得名氣並建立個人品牌共鳴」,至於對外國網紅來說,則又同時「必須謹慎處理中國民眾在接觸外國文化時的矛盾觀點和心理」。唯有前後「官」、「民」遊戲規則兩相調和,才能成功吸引大量中國粉絲。

2024/06/15 | 中央通訊社

《經濟學人》:AI成為台灣第二座護國神山,卻也幫中國增加侵台手段

分散供應鏈對所有國家而言十分合理,除了台灣。魏哲家在股東會告訴投資人,台積電未來投資「第一優先是台灣,第二優先也是台灣,第三優先還是台灣」。賴清德也在5月20日就職演說中稱台灣為「矽島」,並矢言全力推動台灣成為「人工智慧之島」。AI是台灣政府的優先發展事項之一,官員現在稱之為「第2座護國神山」。

2024/06/15 | 中央通訊社

G7峰會重申維持台海穩定、不與中國脫鉤,支持台灣以非國家身份參與國際組織

貿易部分,G7領袖說,「我們無意傷害中國或阻礙其經濟發展」,但關切中國持續性產業定位和全面非市場政策和做法,這些做法導致市場扭曲,及在許多領域造成產能過剩,「削弱了我們的勞工、產業及經濟韌性與安全」。G7領袖強調,他們並非脫鉤,而是在必要和適當的情況下進行去風險及供應鏈多元化,並強化因應經濟脅迫的韌性。

2024/06/14 | Abby Huang

台灣不持續製造潛艦,應該製造哪些武器?前白宮官員博明、簡以榮給出這建議

美國前國安官員指出,最好的潛艦技術,是隱密、安靜的,目前最好的技術為美國所擁有,但台灣的本土防��潛艦,「可能是最吵的潛艦之一,這就是漏洞問題。」如果國產潛艦出海執行任務或許還沒問題,但若不離開台灣海峽,將成為台灣防禦的額外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