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盾

矽盾(英語:Silicon Shield)是由澳洲記者克雷格·艾迪生所提出的概念。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4/08/29 | 湯名暉

台積電插旗德國,讓中歐千年軍事重鎮德勒斯登,進一步蛻變為「歐洲矽三角」的中心

台積電在德國德勒斯登投資新廠終於正式動土,也使得台積電跨足兩大洋,形成三足鼎立之勢。除了經濟與產業聚落的優勢作為考量,德勒斯登作為中歐傳統的軍事要地,至今仍是德國東部包括導彈、無人機、雷達系統等需要晶片的軍事工業重鎮,同時其地緣條件也十分優越,可聯通波蘭樂斯拉夫與捷克布拉格,進一步擴大為「歐洲矽三角」。

2024/05/31 | 中央通訊社

黃仁勳:IT產業因AI進入新時代,台灣有絕佳機會;童子賢:AI可成為「護國群山」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30日晚間宴請供應鏈夥伴,討論如何打造下一個世代的全球科技業,與會嘉賓包含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等人。黃仁勳強調,「因為AI,IT產業進入新時代,將是台灣的絕佳機會。」會後訪問中,童子賢則表示:AI會在先進晶片製造以外,替台灣再創造護國群山。

2024/05/17 | 中央通訊社

蔡英文執政8年財經回顧:內外都有挑戰,賴政府新內閣接軌沒蜜月期

賴清德在2023年時,曾說到應注意「基層民眾生活實質感受的問題」,這會是台灣經濟的挑戰;如今他即將帶領新內閣執政,但迎面而來的全球供應鏈重組、通膨、高房價等考驗,恐怕沒有蜜月期,如何兌現他選前之夜的承諾,減輕人民的負擔,讓大家可以事業、家庭都兼顧,並落實居住正義,各界翹首以待。

2024/04/24 | 中央通訊社

哈佛生吳亭樺抗議中國大使演講,從小志願當醫生為保護台灣民主轉系

回憶當時,吳亭樺說她曾陷入兩難,當醫生的職涯明確、也受到尊敬,但她「想要為台灣做些事」,不過不知道能做什麼;轉系得要面對「很不確定」的未來,也令她恐懼。這時父親的一番話讓她勇往直前。她說:「他(父親)告訴我,接下來50年對台灣非常關鍵。如果這是妳想做的,我支持你,因為,如果你不為自己的自由而戰,沒有人會替你做。」

2023/12/19 | BBC News 中文

【專訪】工研院院士史欽泰:台灣成為全球半導體業超級巨星的半世紀歷程與秘訣

世界每年生產超過一兆個晶片。一輛現代汽車上裝配的晶片數量在1500到3000個之間。據報導,iPhone12上有大約1400個半導體晶片。由於疫情期間對電子產品需求飆升,2022年的晶片供應不足影響了洗衣機到寶馬汽車的生產與銷售。台灣在該產業可以取得非凡的成功:在這一兆枚晶片中,台灣的出貨量超過一半,而且幾乎都是所有最先進的晶片。這種成功來自其巨大產能,換言之,台灣的製造極其高效。

2023/11/21 | 中央通訊社

中研院調查:不到1成台灣民眾認為中國講信用,逾6成相信美護台承諾

民調顯示,強烈支持維持現狀仍是多數台灣民眾的意向,高達91.4%受訪者支持維持現狀。但在身分認同上,78.4%受訪者認為台灣與中國互不隸屬,36.5%受訪者認為台灣的國名為「中華民國」、21.1%認同「中華民國台灣」。此外,62.5%民眾認為自己是台灣人,僅2.3%民眾認為是中國人,32.2%認為兩者皆是。

2023/10/18 | 中央通訊社

英國《經濟學人》:台灣極力維持半導體優勢,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矽盾」

台灣政府也有意維持國內晶片業優勢,長期抑制新台幣幣值以支持晶片等出口,以及補貼能源及水的價格,這都是晶片製造商大量使用的資源。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上個月表示,台灣設計高鐵網路的時候很可能將晶片製造納入考量,讓晶片製造廠員工能快速穿梭於不同生產地點。

2023/09/12 | 中央通訊社

前台積電研發副總林本堅提倡「晶片和平」:美國封鎖刺激中國推動科技自主,華為Mate 60 Pro手機就是例證

林本堅說:「我們試圖阻止他們,反倒協助他們推動自給自足,得以和外國供應商競爭。就算外國供應商強很多也不重要,他們不得不依賴單一國內供應商。總之,圍堵不是最佳方式。」林本堅以越戰為例說,美國當年參戰理由是維護南越自由,投入大量資源、付出慘痛犧牲,卻沒有實現目標。「如果打晶片戰爭,世界經濟勢必付出慘痛代價,而我們無法確定能否達到目標,我認為這會是個不可能實現的目標」。

2023/08/08 | 中央通訊社

如何思考半導體對台灣的戰略價值?除了「矽盾」,台灣對外需要新論述

所以台灣該怎麼辦?艾西亞建議台灣「不要只靠一個產業」,而是「利用半導體優勢,增加其他相關領域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性,例如電動車。」也就是說,讓台灣產業的國際連結更擴散,「遍地開花」。

2023/07/24 | 中央通訊社

胡佛研究所談美中台「矽三角」競合,學者:美國半導體產業高度仰賴全球供應鏈,台灣為最重要夥伴

部分戰略家臆測,半導體產業對全球經濟或中國經濟均不可或缺,成為台灣「矽盾」;若無極度挑釁情形發生,中國領導人不會甘冒風險、引爆可能危及其自身或全球晶片供應的爭端;其他國家亦會設法阻止衝突。不過,學者認為,若僅以此邏輯來思考並不明智,因為北京若決定動武,很可能是出自於其他政治或地緣政治因素考量。

2023/01/16 | 中央通訊社

美對中發起「晶片戰爭」占上風,分析師:華府要打趴中國科技企業,就是這麼容易

情勢將如何發展?《晶片戰爭》作者米勒(Chris Miller)表示:「美國、台灣、中國和其他國家的企業之間,仍將會有許多折衝。關鍵在邏輯晶片與記憶體晶片的尖端技術,我們將在相關領域見到美國協調各方努力將中國排除在創新網絡之外,而中國也將努力建構沒有美國的自有供應鏈。」

2022/10/24 | 德國之聲

美智庫調查25%台商撤出中國,專家:「矽盾」無法扮演任何抵禦外來侵略的功能

美國智庫近期一份調查指出,台灣企業似乎正以「破紀錄」的水準,將業務從中國和台灣轉移出去。德國之聲採訪兩名專家試圖瞭解背後原因,以及地緣政治風險之下,包含半導體產業在內的台商新佈局。

2022/10/18 | 莊貿捷

【台積電的地緣政治】晶片主導未來科技戰,「美歐台韓日中」各自有哪些籌碼?

「整個地球台灣是最適合生產半導體的地方,製造業耗能又需要大量水,剛好台灣水電便宜。產業結構上還得有大量人力調度,台灣設計、製造和封測產業完整,各大廠均能相互支援。再加上大國亟欲發展品牌,台積電卻選擇專注於代工製造,不與他人爭利。可以說掌握了天時、地利及人和,才造就出護國神山。」

2022/10/17 | 莊貿捷

【台積電的全球佈局】「十年磨一劍,一揮定江山」,老師傅的勝利方程式

台積電領先業界量產,資本支出的差距大幅擴大技術差距,大力投資、專注技術還有良善的企業文化,形成了台積電的「勝利方程式」。

2022/10/12 | 中央通訊社

蓬佩奧:若中國併吞台灣供應斷鏈風險升高,美國應打造自己的「矽盾」

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表示,併吞台灣能讓習近平維持主導地位,並把焦點從中國的國內問題轉移。美國應增加對半導體產業投資,打造自己的「矽盾」以因應未來需求上升,也能在一旦中國併吞台灣影響台積電晶片供應鏈時,抓住晶片價格上漲時機。

2022/09/12 | 中央通訊社

【林本堅專訪2】全球分工產業鏈大退化,三星、英特爾來勢洶洶,政府應力保台積電優勢

「為了爭取訂單,三星比較願意誇大一點。」林本堅直言,雖然台積電不缺競爭對手,「但從歷史來看,台積電每次迎戰都成功」,相信未來也會持續保持領先。

2021/03/09 | 多維TW

在中共當局眼裡,台積電其實有「兩張面孔」

從中共當局的角度來說,恰恰是中國大陸與台積電的商務往來,加上中美博弈的大氣候,因此對台積電有著不同於民間面向的認識,也十分明白台積電在中美博弈之間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