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定價

碳定價(英語:Carbon pricing,或稱二氧化碳定價 英語:CO2 pricing)是各國應對氣候變化所採的一種緩解方法。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4/07/03 | 讀者投書

解讀LSE關鍵報告:台灣碳費開徵需要注意哪些衝擊,才能實現最佳的氣候治理策略?

儘管碳費政策已經晚於政府「2024 年初上路」的宣示,但是碳費一旦開徵勢必對社會帶來全面性的影響。審議委員會不貿然下定論,體現台灣民主的深思熟慮,盼望在環境部成立綠色戰略辦公室、總統府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之後,由民間醞釀出的碳費費率能盡快有好消息,待台灣的氣候治理策略陸續到位,我們定能為全球氣候變遷做出卓越貢獻!

2024/06/26 | 中央通訊社

設下「綠色貿易障礙」?碳關稅CBAM落實難題多,考驗歐盟「氣候外交」能耐

拉札德認為,也許所謂「布魯塞爾效應」如今需要歐盟與外界夥伴「共創」,由歐盟設計骨架、貿易夥伴填上血肉。例如對CBAM等歐盟政策較願意合作、追求同樣減碳企圖心的台灣公私部門,可向歐盟回饋落實過程中的問題,以助其實現政策目標。只是,延緩全球暖化的目標,光是促使「資優班」、「前段班」國家加緊努力還不夠,歐盟還得幫「後段班」同學課輔。

2024/06/16 | 讀者投書

各大企業別再遊說碳費!請好好負起減碳責任,才能從經濟巨嬰成為巨人

碳定價制度設計,絕對不能過度仰賴「碳洩漏風險係數」、「優惠費率」、「碳權放大」等僅僅給予企業「蘿蔔」的制度,而必須同等給予「棍子」。尤其面對國外高昂的碳關稅時,台灣碳價若過低,反而形成「錢繳國外,碳留國內」雙輸的經濟局面。

2024/05/28 | 中央通訊社

台灣經濟研究院:綠電交易市場規模上看100億度,中小企業占比20%,成新經濟模式

氣候變遷的影響不僅是政府施政責任,而是個人、企業都需思考的議題,以減緩氣候變遷所產生的衝擊;包括台灣在內,全球共有150多國宣示2050淨零排放目標。

2024/05/14 | 讀者投書

開徵碳費有準備周全配套了嗎?從亞洲鄰國碳定價政策,反思台灣淨零轉型

相信大家都會期盼,淨零減碳不再只是宣示,投資碳移除項目保育台灣山海,確實降低極端氣候的威脅,國內外碳抵換項目也可以鼓舞更多善的循環,而不只是討價還價的計算公式。透過本文梳理三國案例,希望可以幫助各界排除爭議,共同完善台灣碳定價政策,一起實現淨零碳排的美好未來。

2024/05/13 | 讀者投書

碳費子法是對企業優惠大放送?從「碳洩漏風險」的產業現實,看環團主張不合理之處

優惠費率既然以減量計畫為前提,就不該被稱為對企業污染的優惠大放送,因為產業若無法在減碳的「質」與「量」達標,後果就是高昂的碳費,而且會無法對接國際標準,損害自身競爭力。這種政策規劃方式,讓產業有轉型的緩衝喘息空間,逐步增大的成本壓力也不致使產業安於現狀,怠慢了淨零轉型進程。

2024/05/06 | 中央通訊社

【專訪】邱純枝:東元節能減排不計成本,累計碳費已超過新台幣1億元,政府能源政策可更務實

邱純枝不諱言的說,對於高效節能產品標準的進展,「政府步調有點慢」,台灣仍未訂定IE5高效馬達產品標準,國營事業也未能「以身作則」,帶頭積極投資或採用節能產品,業界投資節能產品的速度慢;相較之下,中國對IE5以上高效馬達需求強勁,標準也已完備,國有企業標案「砸錢很快」。

2024/04/30 | 中央通訊社

侵害原住民權益,聯合國專員開第一槍喊停「碳市場」:保護地球和人權的絆腳石

原住民環境網絡執行長高德圖斯��Tom Goldtooth)在UNPFII一場活動裡說:「我們20多年來蒐集諸多不容否認的證據,表明碳市場、碳定價和碳抵換機制根本沒法從源頭減少排放。碳市場等於為繼續開採、燃燒化石燃料開一道後門,而這正破壞天地間的和諧。」

2024/03/27 | 中央通訊社

碳費第2次審議未果,環境部未能於第1季公布費率,與會委員盼520前訂定完成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說明,很多國家,不論是施行碳費或碳稅制度,都有過渡調整機制,委員也認為環境部應提出較為確定的法律架構,才能進一步討論;因此諸如「碳費收費對象指定減量目標」、「碳費自主減量計畫審核辦法」、「碳費收費辦法(含收費對象)」等尚未預告的草案,委員希望能在預告後才能有所本、更能聚焦。

2024/02/07 | 中央通訊社

歐盟公布「2040氣候目標」減碳排90%:環保和發展間走政治鋼索,碳移除新科技是關鍵

根據歐盟委託專家進行的氣候衝擊評估報告,若不採取積極行動而使全球暖化加劇,估計2031-2050年間歐盟將多耗掉2.4兆歐元(約新台幣80.8兆元)的經濟成本。

2023/12/22 | 中央通訊社

「碳有價」時代來臨:企業為何爭搶碳權?碳費、碳稅差在哪?6個關鍵問答一次看

雖然首批碳權交易取得的碳權,不能抵充國內課徵碳費,也不能直接抵充歐盟依「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課徵碳關稅,僅能作為碳中和,國內業者還是躍躍欲試,關鍵在於,淨零排放是全球趨勢,供應鏈及投資圈都日益重視業者在此領域的表現,促使企業展現積極態度,同時提升品牌形象。

2023/12/13 | 中央通訊社

環境部徵選碳費審議委員,薛富盛重申明年第一季決定費率,環團質疑碳費優惠費率

環境部長薛富盛說,全世界各國在推動不論是碳費、碳稅,最初都是戰戰兢兢;以新加坡例,最初碳定價1噸也才新幣5元(約新台幣117元),慢慢才往上增加,預計2030年可望達到新幣50至80元(約新台幣1170至1875元)。薛富盛表示,台灣碳定價制度才剛起步,要更小心,也不希望企業因為徵收碳費變得更難運作。

2023/12/12 | 中央通訊社

環團評點總統參選人氣候政見:3人強度皆不足,侯、柯提重啟核電是缺乏風險評估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說,目前3名參選人都沒有野心的政見,僅賴清德提出2030年減碳目標「24%加減1個百分點」,而侯友宜、柯文哲連最基本的2030年減碳目標都未提出。

2023/12/06 | 中央通訊社

科學家示警全球7年內升溫恐破1.5度,聯合國報告:全球化石燃料排碳量,預估2023年再創新高

根據一個氣候科學家組成的國際聯盟每年發布一次的「全球碳計���」評估顯示,化石燃料帶來的二氧化碳污染,去(2022)年上升1.1%,中國和印度的排放量激增,目前是全球第1、第3大排放國。報告估計,有50%可能性在2030年左右全球的升溫幅度就會超過巴黎協定設定的目標;報告也點出暖化來自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的不確定性。

2023/12/01 | 中央通訊社

COP28台灣科技業參與度歷年最高,彭啟明:懂晶片戰也要懂能源戰

彭啟明解釋,出口導向的台灣產業,特別是科技業,受氣候變遷衝擊最大,主要是未來對供應鏈二氧化碳淨零排放的要求。「例如蘋果現在一支手機約70公斤排碳量,將來要到零的話,壓力就在台廠身上」。

2023/11/06 | 台灣金融研訓院—《台灣銀行家》

零碳時代QA總整理:碳權、碳稅、碳費是什麼?公司生產低碳產品就可以取得碳權嗎?

對碳排放收費是一種經濟政策工具,目的是將碳排放的環境成本「內部化」,將這些成本納入經濟活��的價格中。當企業或個人進行可能導致碳排放的活動時,他們必須支付一定的費用或稅金。這鼓勵人們減少碳排放、改變行為模式、投資於綠色技術和實踐,從而減少全球碳排放。

2023/10/13 | 綠色和平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已鳴槍開跑,台灣碳費仍在小步慢走

目前薛部長所提出的每噸10美元費率,是建立在2020年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的研究基礎上,未考量到兩年間台灣經濟、物價、碳排放等因素的增長幅度,日前即有公民團體與學者表示,碳費起徵費率應為500元,並逐年調升至3000元,才能真實反映碳排放所造成的成本。

2023/09/14 | 中央通訊社

【專訪】環境部長薛富盛:核廢料無法再利用,政策方向仍是非核家園;「資源循環促進法」明年初預告

核電議題又再浮上檯面。對此,薛富盛提出2點,首先,國家政策就是非核家園,已經非常清楚;第二,就科學角度,現在要求的是「資源循環」,也就是製程產生的廢棄物有沒有辦法處理、再循環。他強調要「以終為始」,事業單位在開發計畫中,就要規畫如何處理最終的廢棄物;從這個角度來評估台灣是否有辦法處理核廢料的問題,之前累積的是否有辦法解決等;「不能事業生產完後卻成為社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