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24/08/21 | 中央通訊社

歐洲晶圓廠動土,台積電領軍薩克森矽谷創雙贏,謝志偉:信賴促進台德價值理念合作

台積電德勒斯登晶圓廠受高度重視,總理蕭茲親自出席動土典禮。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表示,台灣的半導體專業結合德國強大的工業基礎,將形成絕佳互補。專家分析,台積電打造德國廠成為永續製造廠區,在未來半導體「永續」製程技術發展上,扮演更重要角色。

2024/04/06 | 中央通訊社

台積電加碼AI晶片先進封裝產能,半導體大廠不缺席

除了台積電,半導體大廠包括英特爾、SK海力士、三星等,專業封測廠如日月光投控、艾克爾、力成、京元電等,也加速擴充先進封裝與測試產能,因應人工智慧和高效能運算晶片需求。

2023/11/21 | 今周刊

開先例砸1500億支持熊本第二座晶圓廠建置!除了拉攏台積電,日本政府背後還有三大盤算

為了拉攏台積電赴日,日本政府通過七千億日圓補助計畫,支持熊本第二座晶圓廠的建置。日本政府在半導體製造廣發英雄帖與大撒幣,不僅補貼台積電設廠,先前也給記憶體大廠美光廣島廠補貼,砸重金發展的背後,日本政府讓日本半導體能與國際競爭的盤算是什麼?

2023/09/28 | TechNice科技島

朱楚文:美國想要靠著台積電「製造回流」,可能真也要惦惦自己的能耐

話說到底為何美國如此堅持要台積電過去設廠?除了與中國抗衡的地緣政治考量之外,我在《科技領航家》節目訪談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楊瑞臨總監,他就提到可以從「應用面」觀察,其實也跟AI大趨勢很有關係。

2023/08/12 | 德國之聲

美日德接連設廠:台積電面臨海外生產挑戰,能否順利走向全球?

在全球地緣政治環境和國際化佈局下,台積電近年陸續宣佈在美國、日本和德國設立12吋晶圓廠,引發高度關注,但面臨的挑戰也亟待克服。究竟專家是如何看待台積電的國際化策略?

2023/05/04 | 莊貿捷

《彭博社》:台積電將攜手英飛凌、恩智浦和博世斥資百億歐元,在德國設立歐洲首座晶片工廠

德國東薩克森邦(Sachsen)首府德勒斯登(Dresden)是歐洲最大的半導體聚落。外媒指出,台積電將在此設立合資晶片工廠,最快8月通過德國設廠案,主要生產28奈米車用晶片。

2023/03/14 | 莊貿捷

跑車電動化成功,保時捷IPO一年迎來史上最強勁業績,目標2025年電動車銷量超越特斯拉

保時捷是汽車產業中銷售策略相當成功,讓最大競爭對手法拉利吃足苦頭,過去當法拉利1年只賣1.1萬輛時,保時捷卻做到了量產,銷售達到30萬輛,而跑車電動化非常成功,近日公佈史上「最強勁業績」。

2023/03/08 | 中央通訊社

英飛凌擬斥資數十億歐元購併,再下單聯電新加坡廠簽長約搶攻車用市場

隨著汽車變得越來越環保、安全和智慧,對微處理器(MCU)的需求也與日俱增。英飛凌今(2023)年車用微控制器的銷售量已達每天近百萬顆規模,而選擇和聯電簽訂長期合約是對聯電製造能力和業務承諾的認可。

2023/02/17 | 莊貿捷

全球電動車市況熱絡,車用晶片龍頭英飛凌、德州儀器等接連擴廠,恐擠壓台灣代工業者空間

隨著電動車市況越來越熱絡,過去居於二線的車用半導體業者,開始變得越來越重要,除了掌握未來龐大的車用零件市場之外,也改變了過去大量妥託代工的模式,擴大自身產能以利未來的產業調度。

2023/02/04 | 莊貿捷

美中晶片戰爭:當「政治」成為半導體最大考量,聯電將成為下一個關鍵公司?

美中晶片戰爭可能要由「先進製程」擴大到「成熟製程」領域,近來隨著中國華為、比亞迪等指標企業逐漸站穩腳步,中國以成熟製程作為突破口的態勢也越來越明顯。在這樣的環境下,聯電2022年第4季季報中,22/28奈米製程的營收年增竟然超過56%!

2023/01/31 | 莊貿捷

聯電完全收購廈門子公司聯芯卡關,中國緊抓產能不放行,晶片大戰將蔓延至成熟製程

聯電(UMC)原訂逐年向中國官方購回子公司其聯芯股權,近日其坦承進度確實未能依既定計畫進行,外界揣測中國受到近年晶片戰影響,不願意放行聯芯股權。

2022/12/27 | 莊貿捷

《金融時報》:北京不計成本扶持華虹半導體,5顆成熟晶片「堆疊」成1顆先進晶片效能,力拚突圍美國封鎖

中國為了突破美國的晶片封鎖,將扶持二線業者華虹半導體(Hua Hong Semiconductor)擴大產能,業內人士強調,過去如果是1顆先進晶片,現在則是以4至5顆堆疊補足效能差異。

2022/11/24 | 中央通訊社

【專訪】經濟部長王美花(下):台版晶片法案減稅、龍科3期推進1奈米,鞏固半導體領先地位

王美花表示,政府為台積電將來製程推進至1奈米時的擴廠需求,早已討論好一陣子,因台積電大本營在竹科,且新竹到桃園有地緣方便性,可讓兩邊供應鏈廠商能就近相互支援,所以才宣布擴編龍科3期。她透露,桃園市長鄭文燦當年就任時,就已先設想到未來若有半導體廠要的桃園擴廠,該如何就土地、水、電做好準備。

2022/02/14 | 讀者投書

聯準會是否真的嚴重誤判高通膨?2021年底突然收緊貨幣政策是亡羊補牢嗎?

由於去年9月前的通膨,都還屬於消費需求帶動的「良性通膨」,因此當時聯準會刻意強調通膨是暫時的,以維持當前健康的通膨,持續帶動經濟活力,盡可能多修復此前疫情造成的衰退。然而,事情到去年10月後發生了變化。

2021/01/27 | TNL 編輯

全球車用晶片荒「Taiwan can help」,台積電、聯電等龍頭廠商同意「提高產能」

美國、日本、德國汽車工業近期因車用晶片缺貨而減產,三國透過外交管道向台灣求援,經濟部長王美花與國內主要代工廠代表吃便當,研商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