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現正閱讀
20年來最強磁暴!極光大爆發為何台灣看不到?氣象署解惑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國際 | 全球話題

20年來最強磁暴!極光大爆發為何台灣看不到?氣象署解惑

20年來最強磁暴!極光大爆發為何台灣看不到?氣象署解惑
太陽閃焰強烈磁暴估13日上半天結束,台灣沒機會賞極光。 (來源:取自facebook.com/mdc.cwb)
撰文者:胡瑞玲
聯合新聞網 2024.05.13
摘要
  1. 強烈磁暴來襲,全球極光大爆發。氣象署表示,這起磁暴事件是多起日冕物質拋射累加而成,最強時間已過,預估13日上半天結束。
  2. 台灣緯度因離磁北極距離較遠,因此這次磁暴事件,沒有看到極光的機率。
  3. 目前沒有傳出電力系統災情,未來等事件結束後進行檢查才能知道影響情況。

5月10日磁暴事件,中央氣象署首次發布磁暴特報。氣象署大氣觀測組台北天文氣象站技正蔡禹明表示,昨天已經達到強烈磁暴等級,目前磁暴仍然持續中,磁暴時間已達到33個小時,台灣也受到地磁擾動劇烈的情況。

氣象署已通知電力公司以及國家太空中心,蔡禹明表示,需要對電力系統做監控以及因應措施,以及衛星的高度和姿態也請太空中心留意,目前沒有災情出現,需要等到事件結束後持續觀察、進一步詳細檢查才知道影響情況。

蔡禹明說,5月10日磁暴事件仍持續中,昨天已達到強烈磁暴等級(KP=9),台灣地區地磁擾動達到-412,預計12日下半天仍會飆高至強烈磁暴等級(KP=9)。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蔡禹明表示,對比上次類似規模事件,是2003年10月28日萬聖節磁暴,那次持續60小時。關於磁暴對於地球影響,包含電力系統會有影響,目前還沒有傳出對電力系統災情的部分,未來持續觀察。磁暴也會影響高頻無線電波的通訊,以及GPS訊號衛星定位的準確度等等。

蔡禹明說,這起磁暴主要來自太陽表面AR3664活耀區這群黑子,而這群黑子的直徑有17個地球這麼大。從磁場強度可以看到,這群黑子磁場強度非常複雜。活耀區伴隨著多起閃焰爆發,也伴隨著日冕物質拋射,日冕物質拋射為太陽表面大量電漿帶電粒子噴發到太空之中,這些帶電粒子接近地球的時候會擠壓地球的磁場,同步衛星大部分在磁場保護以內,但當強烈磁暴發生的時候,同步衛星就可能受到高能粒子的影響。

12日多個國家觀賞到極光,蔡禹明表示,這次強烈的多起日冕物質拋射,也帶給全球大量絢麗極光的影響,「就像上天給全球人民母親節的禮物」。極光的成因主要是高能的帶電粒子,撞擊到大氣層的氣體,所激發出來,根據不同氣體會產生不同的顏色。

蔡禹明表示,由於地磁北極在格陵蘭島附近,所以歐美極光會出現在比較低的磁緯的位置。有消息指出,在墨西哥北部、北緯22度左右,在地平線附近觀賞到極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什麼台灣看不到極光?蔡禹明表示,是因為台灣所在的緯度離磁北極的距離比較遠,也就是磁緯比較低,因此台灣在這次磁暴事件沒有觀賞到極光的記錄。

「這起的磁暴事件,是由多起的日冕物質拋射累加而成」。蔡禹明表示,接著這起磁暴還會持續,預估到13日上半天才會結束。因此12日到13日上半天還是會受到地磁擾動的影響。12日下半天還是有可能達到強烈磁暴等級。

蔡禹明表示,這波磁暴影響最強的時間已經過了,接下來這波太陽風密度沒有這麼強,因此預測對地磁擾動影響不會這麼劇烈,磁暴會對GPS定位會有影響,預估持續到明天上半天才會逐漸緩和。

氣象署統整磁暴事件的影響:

極光現象:最低可能發生在地磁緯度40度的地區。

電子設備:因地磁擾動而出現感應電流,造成部分裝置可能會出現假訊號而需要進行修正。

衛星操作:受到磁層擠壓,太空環境中粒子能量增加,太空飛行器的部份裝置可能受到影響。低軌道人造衛星因熱氣層密度增加,可能導致飛行阻力增加而須進行姿態修正。

其他系統:受到地磁擾動影響,電離層濃度分布改變,可能導致��星導航偏差增加、高頻無線電通訊將出現干擾與短暫中斷。

※本文由《聯合新聞網》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很強烈的磁暴發生中」 鄭明典:比預期的還強…估地磁擾動將影響24小時
20年來首場極端太陽風暴來襲 英澳等出現壯麗極光
降溫有感!今晚至明天全台有雨 這天輻射冷卻低溫跌破「1字頭」
雷雨炸全台!氣象署發布大雨特報 7縣市慎防雷擊強降雨

責任編輯:林思妍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極光 磁暴
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
展開箭頭

聯合新聞網 (udn.com)於 2000 年成立,以成為中文市場頂尖全面內容服務提供者為目標。透過優質內容、資源整合、客製服務及市場開發,提供更多元及全面的資訊服務解決方案。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