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誠訪談台灣金融業 通膨、地緣政治為主要威脅

資誠發台灣金融業調查報告,通膨、地緣政治、健康都將是威脅。圖為台北捷運,廖瑞祥攝
資誠發台灣金融業調查報告,通膨、地緣政治、健康都將是威脅。圖為台北捷運,廖瑞祥攝

PwC Taiwan日前對台灣金融業進行調查,訪查發現,總經不確定性(56%)及通貨膨脹(56%)為最主要的威脅;健康威脅(50%)與地緣政治衝突(50%)並列第二。

PwC Taiwan今(17)日發布《2024台灣金融業企業領袖深度訪談專刊》邀請台灣16家金融業業者進行問卷,同時邀請來自金控、銀行、保險、證券、投信、金融科技等11位金融業企業領袖進行深度訪談。調查發現,經歷了兩年的利率急速緊縮,金融業者透過財務及業務的重整以及營運轉型優化,陸續挺過環境鉅變的難關。未來聚焦生成式AI的發展以及永續實踐,同時強化風險控管,以保競爭優勢。

調查結果的其他主要發現還有,62%台灣金融業企業領袖擔憂今年全球經濟將衰退,高於整體產業的39%;由於升息已達高點、通膨與戰爭利空鈍化,以及產業不確定性消弭,50%台灣金融業企業領袖對今年營收成長有信心,高於整體產業的33%。

不過,未來一年,只有38%金融業預計進行人員擴編,較整體產業(43%)略為保守;未來三年,50%台灣金融業企業領袖暫不考慮發起新併購,另有44%尚未有看法。

台灣金融業企業領袖調查計畫主持人、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金融產業服務營運長吳偉臺指出,高94%的台灣金融業企業領袖認為現有營運模式只能維持不到十年的獲利水準,遠高於台灣整體企業76%。顯示台灣金融業在經歷過疫情帶來的全球經濟大衰退、各國政府大撒幣和利率政策大轉向後備感壓力,而必須加速於永續及數位的進程。

面對生成式AI,有逾8成台灣金融業者認為,未來三年,生成式AI將促使公司多數員工學習新技能,並將增加產業內的競爭壓力,75%將大幅改���其公司創造價值的方式。

在回應氣候行動與擔負永續責任的社會期待上,有超過9成台灣金融業企業領袖正在進行甚至完成了氣候相關行動,包括提高能源效率(100%)、研發新的氣候友善產品/服務或科技(94%)和啟動培訓員工計畫(89%)等。然而在投資大自然為基礎的解決方案上,僅75%正在進行或完成,甚至有19%擬訂計劃但未實行。

吳偉臺指出,隨著反漂綠浪潮與不斷升級的國際永續要求下,金融業者必須制定更前瞻的ESG策略。

更多太報報導
【通膨非罪4-3】綠色通膨只是補交長期未繳的環境成本 有配套將促成健康轉型
【通膨非罪4-2】5大理由 通膨2%將呈常態化
【通膨非罪4-1】通膨不是最可怕,凍漲才有危機

◤抗通膨首選 小資煉金術◢
黃金抗漲6折起 一台兩現省萬元
金緻品全館結帳88折 領券再折扣
點睛品計價黃金 保值選這款
純金項鍊999元起 小資族可輕鬆入手
日韓劇女主角最愛 鉑金首飾7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