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C調查 逾3成台灣員工認工作量大增、近2成想換工作、4成面臨財務壓力

PwC報告指出,有33%台灣員工認為過去一年的工作量大幅增加,17%認為工作量經常難以負荷,18%考慮在一年內換工作。陳品佑攝
PwC報告指出,有33%台灣員工認為過去一年的工作量大幅增加,17%認為工作量經常難以負荷,18%考慮在一年內換工作。陳品佑攝


PwC今(25)日發布《2024希望與恐懼調查報告》,在受調查的500名台灣受訪者中,有33%台灣員工認為過去一年的工作量大幅增加,17%認為工作量經常難以負荷,有18%考慮在一年內換工作,雖然扣掉必要支出後仍有剩餘資金,但有40%面臨財務壓力。

PwC表示,該報告是針對全球50個國家和地區,共56,600名員工進行調查,其中包括500名台灣受訪者。調查指出,在工作量增加和變革步伐加快的情況下,員工擁抱���工智慧(AI),並優先考慮提升技能,為長期職涯發展鋪路。

根據主要調查結果,有33%台灣員工認為工作量在過去一年大幅增加。而在2023年,有17%台灣員工表示工作量經常難以負荷。

全球員工中,有28%表示可能在一年內換工作,該比率較去年和前年增加;而台灣員工則有18%考慮在一年內換工作,雖比去年(22%)下降,但仍高於前年(10%)。考慮一年內離職的員工中,有過半數(51%)台灣受訪者的轉職關鍵因素是學習新技能的機會。

針對每天使用生成式AI的員工中,有9成的台灣受訪者預期生成式AI可在一年內提升工作效率;36%台灣員工預期生成式AI有助於提升他們的薪資。

在財務壓力面上,57%台灣員工在扣掉每月必要支出後仍有剩餘資金,雖然此比例較去年(46%)增加,但40%員工仍然面臨財務壓力。

資誠人資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林瓊瀛表示,隨著工作量增加、不安全感加深,員工越加重視技能發展,採用生成式AI等新興科技來幫助個人成長,提升職涯表現。在科技不斷變革的環境下,企業須授權員工利用數位工具進行創新,重新思考如何增進工作效率,同時還得繼續幫助員工獲得溝通、領導、解決問題的能力等軟技能,以減輕員工壓力,留住優秀人才。

更多太報報導
【通膨非罪4-4】CPI年增率2%不該是天險,關鍵在於薪資要成長
【通膨非罪4-3】綠色通膨只是補交長期未繳的環境成本 有配套將促成健康轉型
【通膨非罪4-2】5大理由 通膨2%將呈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