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媒體識讀4 / 科學通識課結合生活 黃俊儒帶學生拆解假新聞

2024/6/9 10:31(6/9 11:0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特聘教授黃俊儒(中)將通識課結合新聞與生活事件,帶學生解析科學原理,並學習媒體識讀,獲選教育家人物典範。(教育部提供)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傳真  113年6月9日
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特聘教授黃俊儒(中)將通識課結合新聞與生活事件,帶學生解析科學原理,並學習媒體識讀,獲選教育家人物典範。(教育部提供)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傳真 113年6月9日

如何辨別資訊真偽、可信度,同時評量報導立場與脈絡,已成為當代閱聽人及媒體最重大挑戰。中央社「媒體識讀」新聞分類,集結事實查核與媒體素養相關新聞,期待以媒體角色為提供正確資訊盡一分心力。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社記者許秩維台北9日電)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特聘教授黃俊儒推廣科普知識,並將通識課結合生活事件,帶學生解析科學原理,並拆解假新聞,學習媒體識讀,獲選教育家人物典範。

教育部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熱愛科學的黃俊儒,曾在上課時被學生問到,當微波爐壞掉,不管使用者是否理解運作原理,都只能送修,那麼學科學理論又有什麼用處;面對學生質疑,黃俊儒開始反思教學方式,並修正授課內容,推出「科學新聞與生活」通識課程。

科學新聞與生活課程從實際新聞案例出發,黃俊儒以「微波爐爆炸」事件或報導「微波爐不能微波雞蛋」等為例,帶領學生探討個案,解析微波爐背後科學原理,並進一步拆解假新聞,學習媒體識讀。

「假新聞滿天飛,很多不實報導都跟科學、食品及健康有關。」為了教學,黃俊儒養成收集科學新聞的習慣,藉由課堂上的邏輯辯證與推敲,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與批判的能力,強化媒體素養及科學素養,下次再看到類似新聞時,就不會再無意識地瘋狂轉發。

黃俊儒將原本由上對下的傳統式教學,轉換為互動式引導,加上探討的是與切身相關的新聞,課堂氣氛熱絡,再也沒有人打瞌睡。黃俊儒說,課程強調科學素養與媒體素養並行,學生判讀新聞或訊息時,會運用到新聞背後的批判跟反思能力,從評量中可看到學生成長曲線。(編輯:張雅淨)113060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媒體識讀5 / 源自中國新聞app疑用AI製造假消息 美議員要求嚴查
172.30.14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