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恆型板塊邊界

守恆型板塊邊界

板塊邊界指的是,兩個板塊之間的接觸帶。守恆型邊界,也成剪下型邊界是兩個相互剪下滑動的板塊之間的邊界。地震、岩漿活動、變質作用、構造活動等主要發生在板塊邊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守恆型板塊邊界
  • 外文名:Conservative plate boundary
  • 別稱:剪下型邊界
  • 學科:地質學
  • 構造運動:地震、岩漿活動
  • 特徵:板塊間相互剪下滑動
介紹,板塊構造學歷史,板塊運動,

介紹

地球上層構造根據物理性質在垂向上可以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層圈,即下部塑性的軟流圈和上部剛性的岩石圈。岩石圈在側向上被地震帶所分割,形成若干大小不一的塊體,稱為岩石圈板塊,簡稱板塊。板塊的厚度變化較大,約在幾十公里至200公里。
守恆型邊界,兩個相互剪下滑動的板塊之間的邊界。相當於轉換斷層。地震、岩漿活動、變質作用、構造活動等主要發生在板塊邊界。板塊邊界的研究是板塊構造學的重要內容之一。

板塊構造學歷史

板塊構造學的創立和發展大致可以分為 3個階段:①1912年德國學者A.L.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說。當時由於多數人的反對而沒有被接受。50年代古地磁學的研究測得各地在地質時代中的磁極位置變化多端,用大陸固定論無法解釋,採用大陸漂移說則可以得到圓滿的解釋,大陸漂移說隨之重新復活。②60年代初美國地質學家H.H.赫斯和R.S.迪茨在古地磁學研究的基礎��提出了海底擴張說,隨後英國的F.J.瓦因和D.H.馬修斯通過海底磁異常的研究對海底擴張說作了進一步論證,論述了地殼的產生和消亡,並得到深海鑽探的驗證。③1965年加拿大人J.T.威爾遜建立轉換斷層概念,並首先指出,連綿不絕的活動帶網路將地球表層劃分為若干剛性板塊。1967~1968年法國的X.勒皮雄、美國的D.P.麥肯齊將轉換斷層概念外延到球面上,定量地論述了板塊運動,確立了板塊構造學的基本原理。

板塊運動

全球所有板塊都在移動,板塊運動通常指一板塊相對於另一板塊的相對運動。即符合歐勒定律,就是岩石圈板塊作為統計均勻的剛體在球面(即地球地面)繞一個極點發生轉動(見轉動極),其運動軌跡為小圓。板塊構造學認為岩石圈與軟流圈在物性上有明顯的差別。軟流圈相當於上地幔中的低速層,該層圈中地震橫波波速降低、介質品質因素Q值亦明顯降低,但導電率卻顯著升高。這些都表明軟流圈物質可能較熱、較軟、較輕,具有一定的塑性,是上覆岩石圈板塊發生水平方向上的大規模運動的基本前提。
引起板塊運動的機制是未解決的難題。一般認為板塊運動的驅動力來自地球內部,可能是地幔中的物質對流。新生的洋殼不斷離開洋中脊向兩側擴張,在海溝處大部分洋殼變冷而緻密,沿板塊俯衝帶潛沒於地幔之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