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题:病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歡迎來到病毒主題!

SV40病毒
SV40病毒

病毒是無法獨立生長複製、僅能在宿主細胞中複製的小型病原體,廣泛分布於地球上所有生態系動物植物真菌細菌古菌等所有生物皆會被病毒感染。第一個被發現的病毒是菸草鑲嵌病毒,由马丁努斯·威廉·拜耶林克於1899年發現並命名,迄今已有超過6000種類型的病毒得到鑑定。

病毒由遺傳物質DNARNA)和蛋白質衣殼組成,有些病毒還具有脂雙層構成的包膜,衣殼形狀常見者有螺旋形與正二十面體等,還有較複雜的複合型(如感染細菌的噬菌體)。病毒的大小一般僅有細菌的百分之一,介於10至300奈米間,大多無法以光學顯微鏡觀察,而需使用電子顯微鏡巴爾的摩病毒分類系統將病毒基於遺傳物質種類和複製機制分為七種。

許多病毒可感染人類而造成疾病,包括感冒流感水痘愛滋病SARS等疾病皆是病毒感染所致,不同的病毒的致病機制各異。疫苗接種抗病毒藥物可以預防、治療部分病毒的感染。病毒的具體起源過程仍未知,目前對此有許多假說,分別認為最早的病毒可能來自退化的小型細胞、從生物基因組中跳脫的DNA或RNA元件、或在細胞生命起源以前就已經出現。

精選病毒

麻疹
麻疹

麻疹病毒是造成麻疹病原体,属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麻疹是儿童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传染性很强,以皮丘疹发热呼吸道症状为特征。若无并发症則愈后多良好。不同国家的麻疹病毒的基因型互不相同,所产生的疫情也存在很大差异,在2000年美国澳大利亚的麻疹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在发展中国家仍是儿童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天花灭绝后,WHO已将麻疹列为计划消灭的传染病之一。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是麻疹病毒慢性感染所致的併發症。

病毒感染

登革熱的症狀
登革熱的症狀

登革熱又稱骨痛熱症,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蚊媒熱帶疾病英语tropical disease潛伏期為3至14天,症状包括发热頭痛肌肉关节痛,还有典型性的麻疹样英语morbilliform皮疹,一般會於2至7天痊癒。少部分患者病情可进一步恶化,出现危及生命的登革出血热,患者有出血血小板减少英语thrombocytopenia和血浆蛋白渗出,或者进展为登革休克综合征,此时会出现致命性的低血压休克。登革熱病毒由黑斑蚊的几种蚊子传播,主要是埃及斑蚊A. aegypti),病毒可分五型,感染后对同型病毒可获得终身免疫,但对异型病毒免疫力维持时间较短。且感染异型病毒会增加严重併發症的风险,目前的篩檢方式包含偵測血液中是否存有對抗病毒或其RNA抗體

目前已有多種登革熱疫苗在某些國家上市。其他預防方式包含減少斑蚊滋生地及斑蚊數目,以及避免蚊蟲叮咬。方法包含移除積水或、靜水加蓋,以及穿著包覆衣物。輕度或中度的急性登革熱的治療方式包含支持治療,包含口給輸液或靜脈注射,重症則必須輸血。全球約有50萬人因此病住院。

疫情

1976年薩伊伊波拉出血熱疫情是1976年8月爆發於薩伊(今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伊波拉出血熱疫情,首例病例出現在該國西北部蒙加拉省亞布庫,為亚布库当地一所学校的校长馬巴羅‧羅卡拉,羅卡拉曾在1976年8月带着村子教会的人員沿埃博拉河参观中非共和国边境,此河流即為埃博拉病毒名稱的来历,也是疫情的源头。羅卡拉造访不久后,亚布库教会医院出现大量病例。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报告指出几乎所有的后续感染要么在医院接受注射,或与病例有过密切接触。羅卡拉的家人们决定遵照当地风俗埋葬他的尸体,不久後他的21名親友均患病,其中18人死亡。教会医院重复使用未经消毒的针头,同样造成感染扩散造成疫情的病毒最初被認為是馬堡病毒,後來才發現是與該病毒關係接近的新種病毒,並以鄰近疫情爆發地點的河流伊波拉河將其命名為伊波拉病毒。此次疫情共造成318人感染,其中280人死亡,致死率為88%,與數週前爆發於蘇丹(今屬南蘇丹)的疫情同為史上最早紀錄的伊波拉出血熱疫情。

精選圖片

Bacteriophage ΦX174 structure

ΦX174噬菌體英语Phi X 174為感染大腸桿菌的單鏈RNA病毒,其基因組長度僅有5386nt,為基因組最小的病毒之一。

圖片出處:Fdardel (2009)

語錄

推薦條目

相關新聞

世界各國的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示意圖

2月26日:進行中的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已在全世界造成超過1億1000萬人染病,其中超過250萬人死亡。WHO

2月18日俄羅斯阿斯特拉罕州有七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H5N8亞型(均無症狀),此為首次發現H5N8感染人類的報導,過去認為此病毒株僅感染禽鳥,去年便造成大量雞隻遭到撲殺。WHO

2月14日幾內亞東南部的城鎮古埃凱英语Gouécké爆發新的伊波拉病毒疫情,共有7人確診。 WHO

2月7日剛果民主共和國北基伍省再度爆發伊波拉病毒疫情,有1人確診感染。 WHO

2月4日肯亞裂谷熱疫情自去年11月爆發以來已造成32人感染,其中11人死亡。 WHO

11月21日:治療2019冠狀病毒病複合型單株抗體REGN-COV2 抗體組合英语casirivimab / imdevimab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紧急使用授权英语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用於12歲以上的輕度至中度患者,本月稍早FDA已授予另一種單株抗體Bamlanivimab英语Bamlanivimab緊急使用授權。 FDA 1, 2

11月18日剛果民主共和國赤道省伊波拉病毒疫情正式宣告結束,此疫情於去年6月爆發,共造成130人感染,其中55人死亡。 UN

你知道嗎?

傳記

希拉里·科普羅夫斯基(Hilary Koprowski,1916年-2013年)是波兰犹太人,美国病毒学家,為研发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先驱科学家。科普罗夫斯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到美國定居,开始了对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研究,1957年至1991年,科普罗夫斯基任威斯塔研究所英语Wistar Institute主任。1995年他获授指挥官级芬兰雄狮勋章,1997年获授法國榮譽軍團勳章勋章。2013年,科普罗夫斯基因肺炎费城逝世。

防治

干扰素(IFNs)是一類細胞信號傳送蛋白,為在动物细胞在受到某些病毒感染后分泌的具有抗病毒功能的宿主特异性醣蛋白。细胞感染病毒后分泌的干扰素能够与周围未感染的细胞上的相关受体作用,促使这些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防止进一步的感染,从而起到抗病毒的作用,但干擾素對已被感染的細胞沒有幫助。1954年,日本傳染病研究所的長野泰一、小島保彥發表了「病毒干擾素發現」的報告。1957年,英國科學家艾力克·艾薩克斯英语Alick Isaacs让·林登曼英语Jean Lindenmann亦發現了干擾素,並將之命名。1980年代以後,人類已經可以通過生物工程手段批量生產干擾素用於臨床治療。

分類

病毒的子分類

主題

任務

維基專題與相關主題

相關維基媒體計畫

进入以下维基媒体计划可获取更多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