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讨论:Nama24Pok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您好,Nama24Pok!欢迎加入维基百科!

感谢您对维基百科的兴趣与贡献,希望您会喜欢这里。除了欢迎辞以外,也请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权问题解答
贡献内容必须是您所著或获得授权
并同意在CC-BY-SA 4.0和GFDL条款下发布
手册
手册
问号
问号
有问题?请到互助客栈询问,或在我的对话页提出。别忘记:讨论后要签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个波浪纹“ ~~~~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我是欢迎您的维基人:

-- NHC、才不是NPC呢哼!。:.゚(*`・ω・)ゞ:。 2024年3月24日 (日) 01:24 (UTC)[回复]

关于示亡号[编辑]

您好,请问为何要回退我在萨达特 条目添加的示亡号?根据中文维基百科上的惯例,在任上去世的人物,在其任上去世的日期标注示亡号,如毛泽东Windywendi留言2024年4月11日 (四) 22:17 (UTC)[回复]

关于人物示亡号模板[编辑]

你好,个人检视条目发现阁下在大量的政治人物类条目在没有在编辑摘要进行说明的情况下,移除相关模板,如special:diff/82403403special:diff/82404033special:diff/82403394等等,请问您这样做出于何种考量?事先得到社群许可了吗?请您立即停止这种不当行为,否则个人将考虑将您的上述行为提报至不当的行为

后续:对不起,个人并没有注意到早前客栈曾有过相关讨论禁止使用示亡号,并已经达成共识,个人将您的相关编辑大多都复原至您修改前的状态,您看需要复原吗,还是维持现状?真是不好意思。您如果在编辑摘要做出相关说明,个人也不会发生误会。再次说声抱歉。--Kenny023留言2024年4月27日 (六) 00:30 (UTC)[回复]

示亡号[编辑]

抱歉,未有留意客栈相关的讨论,现已改回--Yutommy 崖上的孤儿 北桥的狗 2024年5月2日 (四) 09:05 (UTC)[回复]

有关香港中、小学条目内行政人员名单[编辑]

您好,近期留意到阁下在大量香港中、小学条目当中,将行政人员(校长、校监)的称谓批量删去。然而,我对上述处理方式有所保留,理据如下:

1.过去其他使用者编辑同类条目,都沿用旧有做法(在行政人员名单加入适当称谓),仅有零星争议。

2.参照家长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刊发的《小学概览》及《中学概览》,亦有在行政人员名字加入适当称谓。由于Wikipedia:格式手册/不要华而不实仅禁止一些刻意强调条目主题存在或重要性的行为,并没有一刀切禁用称谓,在此灰色地带参考上述政府物刊的尺度进行编辑,可减少有关中立性争议。

3.大专及公/私营机构行政人员的知名度相对较高,即使在相关条目中不使用任何称谓,亦不构成混淆问题;然而,香港中、小学数量繁多,而校长及校监更甚,且知名度一般不高,在“同名不同人”情况下将称谓批量删去容易造成混淆。

编安

建园春秋留言2024年5月16日 (四) 03:22 (UTC)[回复]

我同意@建园春秋观点。
1. 这些称谓并不是多馀的尊称。例如,博士头衔可反映该等人士的学历或在职进修程度,对于希望研究香港中小学师资及师训情况的研究者,是有参考价值的。对于香港中小学教育界管理层级,博士学位普及率是一个值得观察的现象。而且,“先生”及“女士”之分,对于希望观察香港中小学教育界男女比例(尤其是在中高层)的研究者或观察者,也是值得留意观察的。因此,应当保留该等称谓,它们并非多馀的,在此特定领域中。
2. 中文维基百科并没有一刀切禁用称谓名号的规定,也没有相关深入讨论,更没有相关共识。在此特定场域中,请@Nama24Pok反思这些称号的意义。不论古今中外,包括中、英、美、日、俄、奥、德、法、意、西、葡、北欧诸国、印度、印尼东南亚等诸国,老师一职,作为一个社会文化秩序的一环,都有极度特殊的文化意义和地位,甚至与宗教文化有关,因此,其称谓是具有极大的讲究性质,被视为是十分重要的文化常规细节。是有其意义的。
3. @Nama24Pok连“修女”“修士”“神父”等称谓都一概删去,是极不尊重香港教育史上的宗教机构的贡献及文化意义,是完全漠视历史、蔑视历史、藐视历史、否定历史的一种无差别绝对去脉络化行为,这种文化虚无主义实在危险及有害。在教育领域(与宗教领域的社会文化关系极为紧密)中,若连这些称谓都删去,不但并没有帮助所谓的格式标准化(因为原先全部都有称谓就已经是一种标准化),反而是完全是抹杀过去、抹杀前人付出、死板及欠敏感度的恐怖做法。颇有文化清洗之意味。
恳请@Nama24Pok停止相关编辑行为,尊重原有的共识。这些称谓在相关页面内文中,之所以存在这么这么久,本身就是一种社群共识,敬请不应在没有讨论的情况之下就大规模自行变更。
编安
NV留言2024年5月24日 (五) 16:30 (UTC)[回复]
需要作出区分的是:
1. 在某人物条目本身,当然不用尊称。否则,爱因斯坦、白求恩、林奈、弗莱明等人的条目中,就会“尊称满天飞”,既是“教授”,又是甚么甚么,整页满布尊称,行文不顺。而这些人物本身的地位及知名度就极高,根本不需要再加上尊称,几乎是没有资讯含量的。
2. 然而,在其他实体(entity)的条目之中,例如是在香港中小学校的条目中,说明一个人担任校监职位,当然有需要标明他是神父或者她是修女,以显示出办学团体与学校管治的关系,这是有其历史文化意义的。而这个人他/她本身的知名度通常不高,标示他/她以甚么身份去出任这个职位,是有意义的,有助读者理解,是有资讯含量的,完全不需要因节省篇幅而略去,也不应该。而如果一位校长是获得博士学历后,才出任某校校长,则标示出来会有助读者暸解该校的师资情况。在现时的香港《中学概览》及《小学概览》是有栏位,专门列出某校的“硕士以上学历程度”师资比例的。
--NV留言2024年5月27日 (一) 10:33 (UTC)[回复]

SiuMai[编辑]

如题,贡献从来不是免死金牌,一个选择性遵守和故意违反维基规则,甚至分割贡献,逃避监察八年之久的LTA,并没有资格在此立足!--MCC214Sign | Contributions 2024年5月28日 (二) 12:36 (UTC)[回复]

@MCC214 傀儡调查,请。L'Internationale, Sera le genre humain! ✏️ 2024年6月7日 (五) 16:18 (UTC)[回复]

2024年6月[编辑]

停止图标
由于确认为傀儡真人傀儡 - 根据使用者贡献确定,您已被不限期封禁
如果您认为有合理的理由可获解封,请阅读封禁申诉指导,然后在讨论页上的封禁通知下添加以下文字:{{unblock|您的理由 ~~~~}}。若您重新注册账户使用匿名身份在讨论页申诉,会被视为绕过封禁发言,您用作申诉的账户亦会被封禁。千村狐兔留言2024年6月18日 (二) 02:07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