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47人案」背後的家人:「有一次在地鐵乘車,突然間流淚不止」

  • 李雨夢
  • BBC中文特約記者 香港報道
音頻加註文字,香港民主派「47人案」:被告家人如何度過三年等待裁決的日子

黃宇喬(Emilia)說,她依然記得2021年初,男朋友劉頴匡遭還押時的情景。「(當時)我哭得天花龍鳳,很想他在身邊。

人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有他在,她說。

劉頴匡和另外46位香港民主派人士包括數位前立法會議員和知名民主派社團發起人,因參與2020年七月的一場立法會初選遭起訴, 罪名是串謀顛覆國家政權,該案被外界普遍稱為「47人案」,是《香港國安法》生效後規模最大的案件。

「立法會35+初選」意在篩選民主派人士出選名單,贏取立法會裏面最多議席。最終政府以疫情為由將選舉押後一年。

在案件開審後,控方表示,初選參與者同意在取得立法會多數議席後會以「無差別否決預算案」,要挾政府滿足反修例示威者提出的「五大訴求」,決意觸發「前所未有的憲制危機」,顛覆國家政權。

據香港《國安法》22條,「任何人組織、策劃、實施或參與實施,以非法手段旨在顛覆國家政權行為,嚴重干擾、阻撓、破壞特區政權機關依法履行職能」屬犯罪行為,也是此案件的控罪性質。

四十七人2021年遭拘捕及被起訴至今已超過三年。「47人案」中,有16名被告不認罪,其餘則全部認罪包括劉頴匡。被還押的34人中,32人是一直被關押。 審訊去年開始, 歷時118天。據司法機構網站顯示,案件會於5月30日上午10時於西九龍法院裁決,為期兩日。

跳過 YouTube 帖子, 1
允許Google YouTube内容

此文包含Google YouTube提供的内容。由於這些内容會使用曲奇或小甜餅等科技,我們在加載任何内容前會尋求您的認可。 您可能在給予許可前希望閲讀Google YouTube曲奇政策隱私政策。希望閲讀上述内容,請點擊“接受並繼續”。

告知:協作方內容可能包含廣告

結尾 YouTube 帖子, 1

「五年之約」

劉頴匡參與社會運動多年,2019年的「反修例」抗議活動中,以民間集會團隊發言人的身份被熟知。2019年7月,「佔領立法會案」中,他被控以暴動罪,認罪後判囚約四年半。

Emilia解釋說, 過去的自己比較「戀愛腦」,與劉頴匡之間是互相依賴的狀態,「他又很黏我。」

她說,還押犯人每日的探訪時間為早上8點30到下午1點,有一次探監,她大約中午12點多才到達,被劉頴匡的責罵。「他問我為什麼這麼遲來,說其他人都有人探訪了,只有他沒有人探訪。」

「他可能會想,我是不是不要他,他就會很害怕。」翌日劉向她道歉,並坦誠說自己焦慮。

今年29歲的Emilia,過去為人所熟悉是她在網絡上談論女權、身體自主、性別議題,也會貼上自己的性感照片,日常經營自己在社交媒體上的賬號。但在劉頴匡被捕與還押之後,Emilia有很多時候都花了在處理與劉有關的事務上。

回望過去三年多為劉頴匡奔走的日子,Emilia坦言每天都是見步行步,所有事情都是從零開始去經歷,包括劉頴匡還押期間要常去探監、為他買物資和買書等等。

意識到自己開始焦慮之後,Emilia花了大約半年時間建立規律的日常,尋找一種確定性,讓自己能夠在當中找到安全感,例如建立起運動的習慣、注意飲食上的營養。現在,她每個星期都有四天都會去健身房訓練,也會控制日常飲食所汲取到的營養成份,在可控性裏面尋找到一種安全感,也讓自己的狀態變得更為精神和健康。

《香港國安法》中,顛覆國家政權罪的最高刑罰可處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積極參與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Emilia說就男朋友坐監這件事,她會假設他五年之後放監,也會問自己, 那時自己會變成怎樣。

有了這樣��時間線,她說,自己有了更清晰的念頭,她希望自己五年之後能夠變得更加好,也不想浪費及虛耗掉五年的時間,「我跟他都是這樣覺得的,所以他在裏面也看很多書、學很多東西,現在又在學越南文、學法文。」

「佔領立法會案」獲刑後,劉頴匡被從荔枝角收押所轉往有高設防的赤柱監獄,以往能夠每日探監,現在每月只有兩次的機會。Emilia坦言自己仍在適應中,也在摸索新的生活方式,希望能夠把專注放回在自己身上,「我們兩個都想彼此成為更好的人。」

跳過 YouTube 帖子, 2
允許Google YouTube内容

此文包含Google YouTube提供的内容。由於這些内容會使用曲奇或小甜餅等科技,我們在加載任何内容前會尋求您的認可。 您可能在給予許可前希望閲讀Google YouTube曲奇政策隱私政策。希望閲讀上述内容,請點擊“接受並繼續”。

告知:協作方內容可能包含廣告

結尾 YouTube 帖子, 2

「最想去分享的人是你的伴侶」

「47人案」中,有16名被告不認罪,梁國雄是其中之一。他在法庭上答辯時說:「對抗暴政無罪,無罪可認。」

外號「長毛」的梁國雄,是香港資深政治人物,多年活躍於各種社會運動,他也是香港前立法會議員,所屬政黨為社民連。 成立於2006年的社民連,是香港一個意識形態左傾的小型政黨。 在現今不少民主派政黨、公民組織相繼解散結束之際,社民連仍然會就公共議題發聲、請願。

談到丈夫「長毛」梁國雄,陳寶瑩忍不住雙眼通紅。 她說,無論「長毛」作出怎樣的決定,她都會支持,「雖然他的情緒是有點低落,但有一樣事情我覺得他是很堅持的,就是要無愧於心。」

陳寶瑩說,現在每個星期都會到荔枝角收押所探望長毛四五次。陳寶瑩坦言,對於祟尚自由的長毛來說,關押了三年的時間,讓他的精神狀態是有點壓抑,但現在有好一點。「15分鐘的探監時間,兩人主要是談一些生活上的事情,有時也會討論一下目前的政策,我想我欣慰的是他的思路方面都很清晰,」她說。

.

圖像來源,BBC Chinese

圖像加註文字,陳寶瑩

2021年1月梁國雄因「47人案」而被拘捕,最初獲得保釋,他與相識多年的戰友陳寶瑩決定註冊結婚。 當時兩人同樣是63歲,過去各自也曾經經歷過婚姻與離婚。 陳寶瑩接受BBC中文訪問時表示,當時決定與「長毛」結婚,主要是為了能以家屬的身份去處理與他有關的事宜。

回憶起當時「長毛」的求 婚,陳寶瑩形容「很不浪漫」。 那是在被捕之後,想到日後有可能無法保釋、需要還押,陳寶瑩開始有了結婚的念頭,「但是他又不出聲,我又沒有出聲,直到有一次在跟朋友聚會吃飯的時候,長毛在席間表示『不如結婚吧』。」對於這件事情早已考慮過的陳寶瑩很快就答應,於是在戰友及情人的身份之外,兩人又再多了一層家人的關係。

除了要以家屬身份去處理長毛的事情之外,陳寶瑩也於2021年7月接任了社民連主席的職位至今。 她解釋說, 那時社民連有太多人將會坐牢,她就接任了主席一職, 忙碌的日程與工作,以及整個大環境的變化,讓她感到喘不過氣。 「那一年壓抑得很厲害, 每天都發生很多令你不開心的事。」

「有一次在地鐵乘車,突然間流淚不止。」

談到無法觸踫的戀人,陳寶瑩雙眼不時泛起淚光,她說那是源於一種孤單的感覺。 「當然還有社民連和年輕朋友跟我們在一起,但其實最想去分享的人是你的伴侶。」

從前在兩人的愛情裏面,很少有太多甜蜜的話語及表達,但有了一牆之隔,陳寶瑩說,「長毛」常常跟她說「愛你」。 但她說, 自己並沒有感到太過開心, 「因為他本來不是這樣的人,讓原本一個能夠獨立自處的人變成一個依賴者,我會覺得這是比較扭曲一點的情緒,聽到這些說法反而不會覺得太開心。」

「暴風少年」的養母

2021年3月1日,「47人案」首度提堂,經歷了近38小時的馬拉松式聆訊後,總裁判官蘇惠德原本批准其中15名被告,包括社工呂智恆獲保釋,但隨即因為律政司提出覆核而需要繼續還押。 那晚在西九龍裁判法院外,呂智恆的養母Elsa跪地痛哭尖叫,成了當時各大傳媒關注的一幕。

在民主派初選中,呂智恆以獨立候選人的身份參與。他曾經四次參選區議會選舉、立法會選舉,但都以落敗告終。相較於其他政治人物,呂的知名度相對較低,但他曾經於中國異見人士劉曉波離世之後,到羅湖橋宣讀劉的作品而被深圳公安帶走;也曾於2019年的「反修例」運動期間,飛往日本大阪的G20峰會會場附近舉標語、跳海示威。

.

圖像來源,Reuters

圖像加註文字,Elsa

Elsa坦言自己是個會將情緒外露出來的人,回想起那一晚自己崩潰的一幕,是源於保釋的希望落空。3月5日,律政司決定不就其中4人的保釋覆核,呂智恆是其中一人。

呂智恆選擇認罪,三年案件管理聆訊期間,作為擔保人的Elsa都會陪伴他到法庭。Elsa指,與呂在這段時間的相處,倒沒有因為判決的期限臨近而有太大改變。「我想可能真的要到分開的時候才會不捨得。」

作為基督徒的Elsa說,信仰支撐了她走過這一段日子,在她心目中,對於呂智恆來說也如是。

在信仰裏面的分享、關懷、奉獻等價值觀,讓她與呂智恆在這24年間,成為了一對沒有血緣的母子關係。

1996年,那年呂智恆就讀小學六年級,是Elsa姨甥(姐姐或妹妹的孩子)的同學,Elsa從姨甥處得知有個同學沒飯吃,家庭景況不好,後來認識之後,發覺這名小孩,也就是呂智恆,長年寄人籬下,也曾遭受精神及肉體上的虐待。因為呂智恆的身世,Elsa一直持續關心著他,2000年,Elsa決定接他到自己的家裏居住。

然而這個決定,最初迎來身邊很多人的反對,「包括母親與姐姐,以及我的好朋友,都勸我要想清楚,因為那個年紀的青少年很難搞、很反叛。」惟得到丈夫的支持,讓她能順利地收養呂智恆。

被Elsa形容為「暴風少年」的他,後來升讀大學,也成為了一名社工,過去一直有參與選舉、社會及政治運動,Elsa都是以同行的姿態陪伴,包括這次因為參加民主派初選而被控違反《香港國安法》。

在這段等待判決的日子,兩人間中也會討論案件的進度,以及判刑之後的打算,「都會思考我們還有什麼事情可以做,他也會計劃一下自己的時間,坐牢或出來之後要怎樣呢?」

Elsa說,目前的日子雖有限制,但也盡量平常心地去過活,珍惜能夠相聚的時光。裁決在即,母子兩人又要再面臨分別的時刻,Elsa說,呂智恆曾向她表示,最不捨得的就是她。 聽到這番話後,又想起呂智恆從小到大的遭遇,Elsa說, 自己不禁感到心痛,覺得他這半生承受了太多的苦楚。

「但又會想,可能他的這個苦難,都是上帝對他的磨練。」

香港民主派初選「串謀顛覆」案時序

反對《逃犯條例》抗議全面爆發

香港民主派反對特區政府提出《逃犯條例》修訂草案,是日第三度遊行,主辦方稱約103萬人參加,中國香港警察稱最高峰時有24萬人,兩個數字都是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以來遊行人數的新高。遊行結束後有示威者與警察衝突,多人被捕。這被視為「反送中」示威全面爆發的開始。

香港群眾遊行期間舉起「反送中」標語(9/6/2019)
Image caption 香港群眾遊行期間舉起「反送中」標語(9/6/2019) 图片版权 REUTERS/Thomas Peter

戴耀廷陸續發表有關民主派「立法會過半」文章

12月10日,香港《蘋果日報》刊登戴耀廷文章《立會過半走向真普選重要一步》。戴耀廷隨後陸續在香港與台灣兩地《蘋果日報》以及社交媒體上發表更多文章,闡述讓民主派取得立法會過半數議席,舉行初選,以及與政府和對立陣營「攬炒」(玉石俱焚)的理念。

戴耀廷(BBC中文資料圖片)
Image caption 戴耀廷(BBC中文資料圖片) 图片版权 BBC NEWS CHINESE

戴耀廷等開始接觸民主派成員商討初選

戴耀廷及其支持者陸續約見其他民主派領袖,遊說他們支持、協助籌辦和參與初選,以協調9月份立法會選舉參選人選。此後初選主辦方按照立法會選區舉行了多次協調會議。

吳政亨以「李伯盧」的網絡身份發起「三投三不投」運動

吳政亨以網名「李伯盧」發起「三投三不投」運動,並在網上和街頭開展連署宣傳。「三投三不投」即呼籲香港選民參與民主派初選與立法會正式選舉的投票,把票投給初選勝出者;不給不支持、不參與初選,還有不遵守初選規則的人投票。

吳政亨(李伯盧)拍片論述「三投三不投」主張(街頭議會YouTube頻道截屏10/7/2020)
Image caption 吳政亨(李伯盧)拍片論述「三投三不投」主張(街頭議會YouTube頻道截屏10/7/2020) 图片版权 YOUTUBE

《墨落無悔》聲明書問世

鄒家成、張可森、梁晃維聯名透過社交媒體平台公佈《墨落無悔 堅定抗爭 抗爭派立場聲明書》,呼籲有意參與初選者簽署。

聲明內容包括:

「我認同『五大訴求,缺一不可』。我會運用基本法賦予立法會的權力,包括否決財政預算案,迫使特首回應五大訴求,撤銷所有抗爭者控罪,令相關人士為警暴問責,並重啟政改達致雙普選。」

「我認同若支持度跌出預計可得議席範圍,須表明停止選舉工程。」

鄒家成發���在其Instagram帳號上的《墨落無悔》聲明書(10/6/2020)
Image caption 鄒家成發表在其Instagram帳號上的《墨落無悔》聲明書(10/6/2020) 图片版权 INSTAGRAM

初選接受提名

初選機制接受參選提名,各泛民主派政黨陸續公佈參選名單,無黨派參選人也陸續公佈參選意願。戴耀廷在提名前表示,熱血公民是唯一拒絕參與初選機制的民主派政團。

香港政治活動人士周庭、黃耀明、何韻詩與王宗堯在一處街頭宣傳點為民主派立法會初選參選人袁嘉蔚、岑敖輝、朱凱廸與黃之鋒站台(11/7/2020)
Image caption 香港政治活動人士周庭、黃耀明、何韻詩與王宗堯在一處街頭宣傳點為民主派立法會初選參選人袁嘉蔚、岑敖輝、朱凱廸與黃之鋒站台(11/7/2020) 图片版权 REUTERS

中國《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香港國安法》,將「分裂國家」、「顛覆國家政權」、「恐怖活動」與「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列為刑事犯罪行為。國家主席習近平隨即簽署主席令頒布該法,中國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當晚簽署相關法律公告,並刊發政府憲報號外,宣布該法自23:00起生效。

香港灣仔金紫荊廣場上給移交23週年慶典清理場地的工人望著宣傳《香港國安法》的巨型海報(1/7/2020)
Image caption 香港灣仔金紫荊廣場上給移交23週年慶典清理場地的工人望著宣傳《香港國安法》的巨型海報(1/7/2020) 图片版权 AFP via GETTY IMAGES/Anthony Wallace

初選舉行投票

初選投票一連兩天舉行。在新冠疫情下,多處投票點仍有大量民眾排隊,參與這場沒有法律約束力的「民主派35+公民投票」,從44張參選名單共73名候選人中,選出其中30張名單參加立法會選舉。兩天下來共60.68萬人參與投票。這場初選的勝出者多為新晉「本土派」活動人士。特區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在投票舉行前警告,初選或會違反特區選舉法律以至於《香港國安法》。

香港民主派立法會初選某投票站附近大批民眾排隊等候投票(11/7/2020)
Image caption 香港民主派立法會初選某投票站附近大批民眾排隊等候投票(11/7/2020) 图片版权 REUTERS

港澳辦指控初選「公然挑釁」

中國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發表聲明,指控「以戴耀廷為首的反中亂港分子和反對派政團『民主動力』串通組織所謂『初選』」,「是對香港民主選舉制度的干擾和破壞」、「是對《香港基本法》和《香港國安法》的公然挑釁」,又稱「特區政府有關部門已接獲大量相關投訴,應當依法查處,嚴懲不貸」。

香港親中共建制派群眾在特區政府總部外添馬公園內舉起多面中國國旗與香港區旗慶祝頒布《香港國安法》(30/6/2020)
Image caption 香港親中共建制派群眾在特區政府總部外添馬公園內舉起多面中國國旗與香港區旗慶祝頒布《香港國安法》(30/6/2020) 图片版权 REUTERS/Tyrone Siu

初選勝出者報名參選立法會

官方立法會選舉接受提名,31名初選勝出者報名,其中九人先後被選舉主任裁定提名無效,取消資格。

何桂藍展示她被立法會選舉主任裁定提名無效的通知書(4/8/2020)
Image caption 何桂藍展示她被立法會選舉主任裁定提名無效的通知書(4/8/2020) 图片版权 AFP via GETTY IMAGES/Anthony Wallace

林鄭月娥宣佈押後立法會選舉

特首林鄭月娥以防疫為由引用緊急法令,將立法會選舉推遲一年舉行,並報請中國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填補議會真空安排。全國人大常委會其後批准當屆議員延長任期至補辦換屆選舉為止。

林鄭月娥(中)率領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官員宣布推遲立法會選舉與其他新冠病毒病防疫政策(31/7/2020)
Image caption 林鄭月娥(中)率領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官員宣布推遲立法會選舉與其他新冠病毒病防疫政策(31/7/2020) 图片版权 GETTY IMAGES/Anthony Kwan

中國人大決議下四議員遭「DQ」 立法會民主派總辭

全國人大常委會「應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請求」通過《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的決定》,規定被定性從事「宣揚或者支持『港獨』主張」等「危害國家安全」行為者,即喪失議員資格。特區政府隨即公告褫奪民主派楊岳橋、郭榮鏗、郭家麒與梁繼昌四人議席。其餘絕大多數民主派議員隨即集體辭職,以示抗議。立法會自此由親政府建制派全面控制。

(從左至右)被香港特區政府引據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褫奪立法會議席的郭榮鏗、梁繼昌、郭家麒與楊岳橋捕處會議廳(11/11/2020)
Image caption (從左至右)被香港特區政府引據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褫奪立法會議席的郭榮鏗、梁繼昌、郭家麒與楊岳橋捕處會議廳(11/11/2020) 图片版权 Bloomberg via GETYY IMAGES/Billy H.C. Kwok

「初選大抓捕」

中國香港特區國安警察出動上千警力,一連兩天搜捕53名初選相關人士,並搜查辦公場所與住所。國安警察同時向一些媒體機構送達法庭簽發的「交出令」,令狀內容被法庭禁止披露。各人被扣查近兩天後陸續獲准保釋候查。

岑敖暉(左二)被警察押走(6/1/2021)
Image caption 岑敖暉(左二)被警察押走(6/1/2021) 图片版权 REUTERS/Tyrone Siu

47人被起訴「串謀顛覆」 徹夜提訊創港司法紀錄

2月28日,其中47人被起訴「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除三名因另案被囚或已被收押者外,其他均是被傳喚到警署報到時被落案控告。各人於3月1日早上被押往西九龍裁判法院提訊,法院連續四天「馬拉松式」開庭處理各人保釋申請,只有極少數被告人獲批。經後來多輪申請後,最終共有12人獲准保釋,其餘收押候審。

中國香港特區西九龍裁判法院內「47人案」被告人支持者徹夜留守等候保釋聆訊結果(3/3/2021)
Image caption 中國香港特區西九龍裁判法院內「47人案」被告人支持者徹夜留守等候保釋聆訊結果(3/3/2021) 图片版权 Bloomberg via GETYY IMAGES/Lam Yik

中國整頓香港選舉制度

中國全國人大通過《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授權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香港《基本法》中有關行政長官和立法會議員的選舉規則,以確保「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治港』」。香港特區立法會5月27日通過《2021年完善選舉制度(綜合修訂)條例》落實全國人大決議,其中立法會議席從70席增至90席,但直選議席從35席減至20席,即從全會50%降至22%。

北京人民大會堂內一面巨型電視屏幕顯示中國全國人大表決「完善」香港選舉制度決定結果(11/3/2021)
Image caption 北京人民大會堂內一面巨型電視屏幕顯示中國全國人大表決「完善」香港選舉制度決定結果(11/3/2021) 图片版权 REUTERS/Carlos Garcia Rawlins

立法會選舉重新舉行 北京宣告「香港民主由中共創立」

因新冠疫情而被延期的第七屆香港特區立法會選舉19日按照北京官方所稱「完善」後的新制度舉行投票,翌日(20日)清晨公佈全部結果。在自1997年主權移交以來最低的30.2%投票率下,親執政黨中共陣營幾乎全取議會90個議席,只有一名自稱非建制派議員當選。中國國務院隨即發表《「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宣告「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民主制度的設計者、創立者、維護者和推進者」。

新當選中國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的女參選人在選舉新聞中心主舞台上合照留念(20/12/2021)
Image caption 新當選中國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的女參選人在選舉新聞中心主舞台上合照留念(20/12/2021) 图片版权 REUTERS/Lam Yik

初選案開審

「初選47人案」16名不認罪被告正式接受高等法院審判,按特區律政司引用《香港國安法》條文所要求,案件不設陪審團,由三名指定法官組成合議庭審理。因涉案人員眾多,需借用下級西九龍裁判法院的大型法庭聆訊。經歷10個月的斷續審理與結案陳詞,於12月4日審結。

大批民眾魚貫進入香港西九龍裁判法院聽審「47人案」(6/2/2023)
Image caption 大批民眾魚貫進入香港西九龍裁判法院聽審「47人案」(6/2/2023) 图片版权 Bloomberg via GETYY IMAGES/Lam Y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