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榮.理查特(Ron Ritchhart)、馬克.邱奇(Mark Church)

NDA:指名-描述-行動
NDA: Name-Describe-Act

選擇一張圖片來仔細檢視,觀察一分鐘,然後移開視線。現在,憑記憶來進行……

  • 指名:以清單形式列出你記得的各個部件或特徵。大部分會是名詞,是你可以用手指出來並說出名稱的事物。
  • 描述:為你指名的每一項事物增添一個描述。你可以為你列出的名詞加上什麼形容詞?
  • 行動:說說你指名的每一項事物如何行動?它們在做什麼?它們的功能是什麼?它們對整體增加或貢獻什麼?它們與你指名出來的其他事物有什麼關係?這些行動可能是動詞,但也不限於動詞。

《讓思考變得可見》的思考例程中,最常被使用的是「看-想-疑」,這是一項很強大的例程,因為它能夠促進仔細觀察,又能深入分析。我們一直持續在尋找其他既能促進仔細觀察,同時也能增加表達性詞彙並發展工作記憶的方式。我們注意到,當我們把一張圖片從眼前移開、使得學生必須從記憶中回憶他們看到了什麼,通常學生就會看出仔細觀察的價值,並且以他們先前未曾做過的方式來注意,因此加深了想法的探索。此外,當學生開始說出圖片裡物件的名稱,然後被鼓勵去做下一步的描述(形容詞)和行動(動詞)時,他們的表達性詞彙增加了。這種作法對於字彙量有限的第二語言學習者似乎特別有用。

目的

這項例程強調細心觀察和仔細檢視的重要性,因為它們是思考和詮釋的基礎。它會搭配一張圖片來進行,幫助學生以更具細節層次的方式去注意和描述一張圖片。對於比較年幼或學習另一種語言的學生來說,這項例程也能幫助他們建立語言的精熟度。它可以分組或個人操作,但只有當學生個人單獨進行時,才可能幫助增強工作記憶。

這項例程可以是獨立進行的活動(甚至當作一種遊戲),用以強化學生緩慢觀察、仔細觀察和利用記憶的能力。這提供了一個跟學生說明大腦如何運作的機會,舉例來說,當你移開圖片並要求學生回憶時,學生必須先依靠他們的工作記憶,也就是大腦能夠保留的東西。從記憶裡回憶(recall),是大腦開始將短期記憶貯存到長期記憶所做的事情之一,因此提取練習是很好的學習技巧(註:「加一」例程的重點就是提取練習)。在回憶圖片相關訊息時,學生也正在運用視覺記憶,在他們腦海中重新創造圖像,視覺化和圖像化也是強效的學習技巧。最後,學生運用組塊(chunking)的功能,將相關的東西歸類在一起,以降低記憶負荷量。這也就是美國人在背電話號碼時,會用3碼-3碼-2碼-2碼的序列來記,而不是一次記10個號碼的原因。

雖然「指名-描述-行動」例程是討論和發展記憶力的有用工具,但是當教材內容整合到更有目的性的學習時,它會更有威力。在課程單元的一開始使用「指名-描述-行動」例程,會讓學生對手上這張圖片產生好奇心和想要知道更多的欲望,有助於創造出阿理森.阿考克所謂的「具有動機的大腦狀態」(motivated brain state)。

如果在「指名-描述-行動」例程開始後提供圖片的相關資訊,學生就比較可能將其保留在記憶中,並產生學習更多的動機。當然,是在假定這張圖片很有機會點燃學生興趣和好奇心的情況下。如果這項例程是運用在回憶已經學過的主題上,會有助於鞏固學生的理解,因為學生要指出與此主題相關的各個部分和細節。最後,這項例程也提供一個學生可運用的分析框架,我們會在下面的「運用與變化」看到例子。

挑選適當教材

雖然此處的解釋使用的是「圖片」一詞,但我們要求學習者仔細觀察的可能是畫作、照片、文物、節選文章、政治漫畫、圖表、現成物品,事實上,幾乎任何可被觀察和詮釋的物件都有可能。不過,選擇一個能激發聯想、引人投入的刺激物是關鍵。一個測試的好方法是問問自己這圖像╱物品是否吸引你。你可以看著它好幾分鐘還注意到新的東西嗎?它能否點燃你的好奇心?既然這項例程的第一步驟聚焦在仔細觀察和指名事物,圖片就需要包含許多可以觀察和注意的元素,才能確保這是適切的例程。

同樣的,因為學生會被要求描述他們指名的東西,所以受觀察的物件應該有些變化。要能描述東西如何「行動」,圖片似乎得描繪出某種事件或動作,但未必需要如此。運用不同的動詞來描述同樣的行動,在擴展詞彙量和思考兩方面都會是有用的,例如,一個站著的人物可以被描述為:在等人、暫停一下、沉思中、悄悄移動中、想威嚇人、指揮、監督、冥想等等。

這項例程也可用於複習一個學習單元或文本(參見下面的「運用與變化」)。在這樣的情境裡,應該有一定程度的豐富事物可以用來指名、描述、辨認出行動和╱或互動。在某些情況下,這樣的複習可能因為出現太多東西而難以回憶,你需要縮小回憶的可能範圍。

步驟

1. 準備。展示你預選的圖片一分鐘,要讓學生能夠盡可能看到圖片╱物品的很多細節。在黑暗的房間裡將圖片投影在螢幕上,會有不錯的效果。

因為觀察時間需計時,所以在你投影這張圖片之前和之後各放入一張空白投影片,通常會有幫助。指示學生盡他們所能的在這一分鐘仔細觀察和注意細節。提醒學生還不要交談或分享意見。在一分鐘後,移除眼前的圖片。

2. 指名。要求學生寫出記憶中圖片裡出現的東西,愈多愈好。一個有用的提示是,寫下你可以真的用手在圖片上指出來的東西。告訴學生只要專注在具體的事物上,也就是士兵、槍、火焰等等,而不是「戰鬥」或「戰爭」。學生可以用條列清單的方式來寫出他們的回應,或者一開始就將紙張分為三欄,並在每一欄上面標示:指名、描述、行動。

3. 描述。要學生用一或兩個形容詞或形容片語來描述他們指名的每一個項目。向他們強調要運用形容詞,例如,如果圖片裡有一個人坐在一張桌子旁邊,而學生指名的項目中有「一個人」,他們就應該運用形容詞來描述他,像是高高的、塊頭大的、氣宇不凡之類,而不是寫出以行動為焦點的詳細描述,像是:「這個人在左邊的角落,他戴著一頂帽子、穿著綠色外套,而且他坐在桌子旁,看起來好像在等人。」學生可以把形容詞寫在他們指名的項目旁邊。在此�����之前,通常不���再次呈現圖片,但如果你覺得有需要,也可以讓學生再看一次。不過,請記得,記憶力就是透過運用而增強、發展,回憶時有一點點費力未必是不好的事情。

註:另一種處理描述階段的方式是讓學生兩兩配對,一位學生唸出清單上的一樣東西,他的夥伴則運用一個形容詞來描述它,來回重複這段過程,直到兩人都描述完他們清單上的項目。如果A學生列出了B學生沒有看到的東西,那麼A學生就要負責描述它。

4. 行動。要學生說出他們指名的每個項目如何行動。這可能只要簡單為每個項目加上一個動詞就可以了,若真是如此,請指示學生不可重複使用同一個動詞,這樣才能擴展他們的字詞彙。視圖片內容或教學目的,行動的重點可以超越「他們在做什麼?」的問題,多想一想:功能是什麼?對整體添加、貢獻了什麼?跟你指出名稱的其他東西有何關係?它們跟其他指名項目如何互動?

註:如果學生是跟一位夥伴一起進行,要求他們在說出行動時要互換焦點。A學生唸出他指名的一樣東西,B學生就用一個動詞來為它加上行動(或是找出其他形式的行動、功能、關係、互動)。每個學生輪流唸出項目,另一個夥伴加上行動,持續進行這段過程。

5. 再次展示圖片。到了此時,學生往往會渴望再次看看圖片,以便確認他們的觀察記憶。再次把圖片投影出來,讓學生非正式的聊一聊,通常學生會有很多指指點點的動作和熱烈的討論。如果你選擇了一張能挑起興趣的圖片,詢問學生他們對這張圖片還有什麼好奇、什麼問題。趁學生處於「具有動機的大腦狀態」,這會是一個跟學生分享圖片相關資訊的好時機。

6. 分享想法。如果學生是單獨完成這項例程,提供一個機會讓他們以兩兩配對或小組的方式分享彼此的回應。當學生看著彼此的回應時,要求他們找出相同和相異之處:其他人指名了你沒有看到的東西嗎?在「描述」和「行動」階段,其他人使用的是相同或不同的語詞?你可以想出更多的語詞嗎?如果學生進行這項例程時是有夥伴的,那麼他們已經做了很多分享了,你可以召集全班然後提問:有什麼是你的夥伴說出名稱而你沒有的?你們試著描述的事物裡,哪一樣最有趣?這張圖片���的哪些東西是你覺得可能會有最多形容詞可以形容的?哪些是最少的?是什麼讓你這麼說?在描繪某樣事物如何「行動」的動詞裡,你最喜歡的是哪個詞?

如果這是你們第一次實行這項例程,你可以運用它來談談工作記憶、視覺記憶和記憶組塊。你也可以告訴學生,如果像剛才所做的那樣時常運用工作記憶,我們的工作記憶就會增強。

運用與變化

瑪麗.戈茨是密西根州特��伊市貝米斯小學的四年級教師,她在密西根州早期美國原住民部落的單元結束時,使用了「指名-描述-行動」例程。他們是全班一起進行,瑪麗要求學生回憶這個單元所學習的內容,然後盡可能「指名」他們回想起來的許多事物。「有趣的是,我觀察到,當我們在這項例程『指名』事物時,就像一列多米諾骨牌火車被推倒一樣,一個想法倒下,推動了另一個想法,想法一個接一個冒出來。」

在指出57種事物的名稱之後,瑪麗要求全班同學分類清單上的項目。學生分類完後,為每個類別創造了部落、文物、食物、政府和家庭等名稱。由於項目數量龐大,瑪麗讓學生只集中描述幾項。她從每個類別當中挑選出一個項目,要求學生描述或說出一些關於它的事情,例如,一名學生描述「長屋」長達61公尺,寬6公尺。到了「行動」時,學生們說長屋的功能是為了營造社群,但同時也是一種失去隱私空間的行動。

在賓州的南費耶特高中塔拉.瑟洛芙讓選修西班牙語與文化大學先修課程(AP)的學生使用「指名-描述-行動」例程來處理短篇故事,代替傳統的閱讀理解問題。在家庭作業閱讀了卡門.拉弗雷特的短篇小說〈上學〉(Al Colegio)後,塔拉將學生兩兩配對,並說明他們要根據一些簡單的提示來進行結構化的對話。學生們有大張海報紙和麥克筆來記錄他們的討論。首先,塔拉要求學生們共同合作,說出他們能想到的所有在故事裡發揮作用的物件和人物名稱。

起初學生只列出了兩位主角,但是塔拉推他們一把:「故事裡有哪些東西對兩位主角的關係產生影響?」學生們面面相覷,先是困惑不解,但很快就開始指出:計程車、冰淇淋、辮子、行人穿越道、書桌、黑板等等。接下來,塔拉讓學生們繼續描述每一件物件。因為這是進階程度的西班牙語課程,所以學生都是用西班牙語進行所有討論和描述。

最後,老師要求每對學生解釋每個人物╱物件在整個故事裡如何行動。一直到例程的這部分,學生們對於故事的誤解才暴露出來,一對學生在談論故事過程中人物的關係是如何改變時,發現彼此對於時間線的理解有所不同。事後,學生們表示這項例程「幫助他們更瞭解閱讀素材,因為他們是在檢視整個故事,而非只是尋找閱讀理解問題的答案」。

評量

在學生「指名」的回應中,觀察他們注意細節的能力是否有所提升,這樣的能力帶他們更深入觀察圖片的細節,而不是一直卡在直接、表面的特徵上。此外,請注意學生可以指出多少東西的名稱,學生能夠回憶的項目數量是工作記憶的粗略指標。雖然研究估計我們回憶互不相關的項目數量大概是七個,但是透過記憶組塊和���覺記憶,我們就能夠回憶更多。如果學生在回憶上有困難,那麼多做一些工作記憶運作的提取練習,可能會對他們有幫助。

在「描述」步驟,學生通常會運用視覺記憶來回憶細節,他們在這裡的回應可能顯示他們詞彙量的豐富度,同時也提供一個機會來進一步發展詞彙量。同樣的,「行動」階段的焦點如果只放在加上動詞,那可能也顯示著學生的詞彙量。如果進一步延伸至探討關係、互動和功能,就有機會評量學生更深入的理解,就像塔拉示範的那樣。最後,評量學生探索圖片或其他資料素材的投入程度。就學生對於圖片素材的問題、討論和好奇心等證據來看,這項例程是否有助於啟動「具有動機的大腦狀態」?

小提醒

這項例程本身有一種很像遊戲的特質,所以可以利用它來開心的玩玩,吸引學生投入。把它當作一種遊戲,可以減輕學生對於自己能夠回憶多少項目的焦慮。有時老師不喜歡看到學生苦苦掙扎,所以會想再次展示圖片,或允許學生回去看書╱筆記來幫助他們回憶。這些作法雖然有助於學生產生回應,但實際上卻破壞了這項例程的目的,亦即發展記憶力和提升學生對於資料素材的投入度。比較好的作法是一開始先給學生更多的時間來觀察圖片,如果你認為這會有所幫助的話。讓學生使用他們目前能夠回憶起來的資訊,並完全接受這樣的項目數量,這也很好。期望他們的記憶力會隨著時間而逐漸發展。

如果是年幼的學生,整套例程都可以口頭進行。把圖移開之後,學生可以和另一名學生配對,輪流說出他們觀察到的東西名稱。之後,可以請全班學生說出他們看到的東西,同時你也將它們記錄下來。列出項目清單以後,你可以讀出一個東西,然後點名班上的幾個學生來描述它,每個學生都要使用不同的形容詞。處理「行動」部分的一種方法是讓學生「演出來」或「表演得好像」他們就是那個東西。在一間幼兒園的教室裡,每個學生都選擇了一個物件,然後靜靜在教室裡走來走去,彷彿他們就是那個東西一樣。

教學實例

艾希莉.佩洛絲瑪是密西根州特洛伊市貝米斯小學的一年級老師,她對於要如何跟學生開始進行一個探究單元有許多想法。在思考岩石主題的科學單元時,艾希莉提到:

「過去幾年教這個單元的經驗讓我知道,單元的開場是最有挑戰性的部分,因為吸引學生是基本要素。一年級學生天生就愛問東問西,所以在這個單元,只要我們開始研究岩石,通常會進行得頗為順利,但是單元的開場就需要技巧。『指名-描述-行動』是一項能夠抓住觀眾注意力的例程,也需要學生投注心力和聲音來扮演主動積極的角色。身為一年級老師,我知道這項例程不只能夠吸引我的學生投入,也能夠給他們一個平臺來表達和理解科學圖像的意義。」

艾希莉在網路上搜尋了兩種圖片:一是岩石循環,一是水循環。她認為讓學生一起觀察這兩種循環的圖片,他們可能會建立起更多的連結。在最後選定圖片的時候,艾希莉選擇了兩張圖片,它們色彩鮮豔、有許多清楚描繪的組成部分,還有一些標示和箭頭來幫忙表達出一種行動感。她覺得這些元素有助於學生發展科學的知識和關係。

艾希莉召集學生到互動式白板前面開始上課,她對全班說明:「我發現這兩張圖片出現我們的科學教材單元裡,但是我不太懂它們的意思,需要你們幫忙。」此時,她選擇不告訴學生這個科學單元的重點,而是運用NDA例程來激起學生的興趣。接著,艾希莉在互動式白板上一起展示這兩張圖片,給了學生大約兩分鐘的時間仔細觀看圖片和在心裡作筆記。當學生靜靜的凝視圖片時,艾希莉問全班:「你們注意到什麼?」並且指示學生要「試著盡力記住這兩張圖片裡的東西,愈多愈好,這樣我們等一下才能討論」。

兩分鐘後,艾希莉關掉白板,告訴學生「轉身跟一個朋友互相聊聊你們看到了什麼,輪流說出裡面的事物名稱,就像在打乒乓球一樣,一個人先說一樣,然後另一個人說出另外一樣」。當學生的對話逐漸結束,艾希莉要全班回到白板前面,接著解釋:「我想要把你們剛才所說的都記錄在這張海報紙上,這樣我們才能多想一些跟它們有關的事。有人可以告訴我你們看到和叫得出的東西嗎?」學生提出了水、雨、丘陵、樹、天空、太陽、火山、岩漿、岩石、雲和山。

接下來,艾希莉告訴學生,她希望他們想一想他們說出來的所有東西,不過要更進一步。她在海報紙頂端寫上「描述」這個語詞,然後舉了一個描述的例子:「如果我要描述班上的一個孩子,我可能會說,棕色的眼睛、棕色的頭髮、綠色的T恤、藍色的長褲等等。我要你們對寫在「指名」區的東西這麼做。轉身跟你的夥伴說說我們剛才列出的東西,你會怎麼用形容詞來描述它們?」幾分鐘之後,艾希莉再次聚集全班,並詢問他們的描述內容。學生針對每個項目提供了多種不同的形容詞,也提出了許多關於顏色、形狀和大小的語詞,例如藍色的、尖尖的、橢圓的、圓圓的、彎曲的、灰色的、棕色的、綠色的、巨大的和大的。

最後,艾希莉帶領學生進入例程的「行動」階段。「現在我們要來談一談,剛才我們指名和描述的這些東西在做什麼。」她在海報紙頂端寫上「行動」這個語詞,並提供進一步的澄清:「如果我們是真的在現實生活裡觀看這些圖片,或者就好像在電影裡,那麼每一樣東西正在做什麼呢?」在學生跟夥伴分享以後,艾希莉收集並記錄他們的語詞:掉下、落下、站立、感覺、淋濕、照亮、反射、爆發、爆裂、照顧萬物等等。

作為這節課的結尾,艾希莉問學生這兩張圖片有什麼共同之處,學生很快回應它們都與地球、土地、水和天空有關。艾希莉告訴學生,接下來的科學單元就會讓他們學習更多有關地球的知識,特別是地球的岩石,而且他們會變成地質學家。

後來回顧時,艾希莉提到:「看到那麼多詞彙和資訊浮現,讓我興奮不已。如果我只是照著常見的方式,用教材中的第一個研究問題來開啟這個單元,我不認為會有這麼豐富的討論和詞彙。看到他們這麼投入這項例程和工作記憶,我簡直喜出望外。在提供機會讓學生『指名』說出圖片裡的項目時,我注意到學生很努力的挖掘記憶,想要找出所有基本的東西。到了『描述』階段,我驚訝的發現學生竟然能將這些事物連結到先備知識和抽象事物。」

再次檢視課堂上的紀錄之後,艾希莉注意到學生選擇用來描述東西的語詞——蓬鬆的、彎曲的、圓圓的、尖尖的、鈍鈍的、白色的、像棉花糖一樣的。「這些語詞聽了真令人精神一振。觀察學生會怎樣把這些連結到我們即將學習的更科學的語詞,應該會很有趣。學生們現在超級好奇,而且這項例程真的提升了他們的信心,學生離開教室的時候說:『我們是地質學家』以及『我們會發現更多有關地球和岩石的知識,因為我們已經知道這麼多了!』」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讓思考變得可見的力量:一本同時強化教學力與學習力的實作書》,大家出版

作者:榮.理查特(Ron Ritchhart)、馬克.邱奇(Mark Church)
譯者:劉恆昌、侯秋玲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思考並非隱而不顯,而是能以視覺化的方式清晰呈現。
思考更非偶然,而是可以有意識地進行,在可見的架構下練習,
是一生都不會失去的能力。

思考是人類最珍貴的能力,教學場域更是將「獨立思考」視為培養的重點。然而,對教育者和學習者而言,思考究竟是什麼?稍有經驗的人都知道,正確答案或模範作業不一定就代表思考,那麼,究竟要如何定義思考,甚至看到思考過的證據,進一步制訂出思考的方法?

哈佛大學教育學院的「零點計畫」(Project Zero)歷經多年鑽研,與全世界數千位學校老師合作,發展出21項思考例程,最終匯集為《讓思考變得可見》一書。本書不僅在全球教育界廣受好評,在台灣也獲得眾多教師迴響,被認為是對教學者極為實用的書籍。之後,「零點計畫」持續以新的全球性教學案例為基礎,開發出另外18項思考例程,收錄於續作《讓思考變得可見的力量》中。

這些思考例程具有明確的架構與目標,不只可以跨越學科領域,還可以在不同年齡層使用。它們通常內建了特定的問題,藉此引導出學生的思考,再透過提問、傾聽、記錄等步驟,讓學生更清楚該項思考例程的目標是什麼,自己能夠從中獲得哪種類型的思考。學生一旦內化了各種思考例程的架構,就會開始提議他們想使用哪項例程。如此一來,學習就是以學生的思考為中心,而非教師本人;課堂也不再是由教師傳授學科知識給學生,而是讓學生的想法進駐教師的腦中。當教師真正看見了學生的思考路徑,便能加以引導,往更深的層次探索。

本書除了介紹全新的18項思考例程,更關鍵的是說明「讓思考可見」為何重要。當學生目睹自己與同儕的思考路徑,而老師也以好奇的態度提問,學生就會想要進一步探究自己的思考如何演進。換言之,他們正在努力了解自己,也開始認為自己的思考很重要。在此,老師與學生的角色改變了,思考變成超越考試的活動,而真正的目標則是終身學習——事實上,書中不少實例證明,練習這些思考例程,對提升測驗成績也有驚人效果。

不過,本書也有豐富的案例,呈現教師在初次使用思考例程時遇到的各種挑戰,以及常有的迷思。思考例程的應用需要因地、因人制宜,所以會有試用、反思、重新嘗試,甚至改編的過程。有時,教師需要反覆確認,才能選出最適合的思考例程。

思考不會只出現在課堂。每一天,我們都在面對需要思考的情境,現今世界已充滿各種AI與演算法,在愈趨複雜的未來,人類對思考的需求只會增加,而非減少。所以更重要的,是建立教室中的思考文化,促使學生培養思考的特質與傾向,甚至發展出身為思考者與學習者的身分認同。當思考變成日常生活的慣例,而非一次就結束的課堂活動或例程,思考就能像呼吸一般滲透到我們的每一個行動或決定之中,將我們塑造成自己想成為的人。

本書和前作《讓思考變得可見》可視為相互搭配的姊妹書,融合理論、架構與教學實例,不只對教師有助益,所有工作者也都能藉由其中介紹的例程來刺激、增強思考。

Photo Credit: 大家出版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馮冠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