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

人文可指人類文化中先進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進的價值觀及其規範。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4/02/02 | 讀者投書

從「文化幣之亂」,洞悉臺灣文化領域的「依賴性」

廣義的文化而言,美妝及拍立得在主流的文化史上皆有重要地位,而時下的文化幣政策,實造成了社會大眾形成刻板印象,即「以消費品味建構文化層次」。這正是不久前各大新聞媒體與社群平台出現聲音,表示購買書籍、浸淫音樂演出、徜徉博物館展覽等,方為文化幣之正途——但這是一種倒因為果。

2022/11/22 | 廣編企劃

感受大高雄的新藝術生活方式:「世界百大名畫大展」,義享時尚廣場開展中

豐富又多元的文化以及藝術活動,用親民、高娛樂性的呈現方式,義享時尚廣場的每一步,���是為了實踐「時尚、生活、人文、藝術」的精神,希望藝術不僅僅侷限在美術館中,而是能用更自然的方式走入你我的生活裡。

2022/04/09 | 方格子vocus

臺北城南X新竹東門城:從綠意開始的城市對話

你所身處的城市,是否也有一棟又一棟精彩無比的老建築?在年輪裡刻下一輪又一輪印象深刻城市記憶的大樹?和煦的春日,一起走出戶外,發現「城南有意思」吧!

2021/12/26 | 漫遊藝術史

【展覽】邊緣發聲的遊牧藝術雙年展:「歐洲宣言展Manifesta」為何與眾不同?

歐洲宣言展抗衡以創意城市為意圖所建構的主流雙年展,其目標以在地社群與藝文團體的互動為主,許多駐地創作,讓參觀者不知不覺進入了雙年展環境,在俯拾皆是的批判藝術品前駐足思考。

2021/11/16 | 醫學有故事

【專訪】魏崢,心臟醫學界永遠的明星 :做過六百例換心手術,有希望就會竭盡全力

「每一個患者到我這裡,都是一次託付,甚至生死交關,我一定要用盡全力醫治,才不辜負他們。」

2021/10/06 | 方格子vocus

對學生而言「升學=會考」,其餘的社團參與、服務學習多半是師長們安排下的產物

當我們期待高中的課程更加個人化、專門化,以符合大學端需求時,大學課程整合化的風潮又是方興未艾。 教育是條漫漫長路,這一波接受新課綱的高中生進到大學、出社會後,會成為什麼樣的大人��?對於學習的觀察與反思仍值得持續下去。

2021/01/30 | 精選書摘

《單車環台縱走大旅行》:車友規劃行程須知,台灣單車旅行五大關鍵經驗談

隨著台灣自行車發展多年,作者騎訪山林得到無數感動,也透過分享獲得國內外車友認同,經過多年探索,作者歸納出3條路線來作為這個自行車島的主幹,藉由圖文、影像,以單車的特有視角,和讀者一起重新認識這塊土地。

2020/10/15 | TNL特稿

柯金源《神殿》座談側記:不是我在搶救森林,是森林一直在搶救我們

如果說《海》實踐了老子「常無,欲以觀其妙」的無為哲思;則《神殿》便是「常有,欲以觀其徼。」的為所應為了。

2020/04/25 | 精選書摘

向陽讀吳懷晨詩集《渴飲光流》(下):一群真理盜火者的愛與命運

在武漢肺炎疫情不斷升高的寒冷天氣中,讀吳懷晨這本詩集《渴飲光流》,更有末世之感。這是一本為政治受難者、為資本主義社會勞動階級發聲的詩集,那些在巨大邪靈逼視、掌控下,無辜的、反抗的、不從的乃至不幸的被害者的憂傷的心靈,都在這本意象豐饒、語言繁複,但主調清晰的詩集中呈現。

2020/04/25 | 精選書摘

向陽讀吳懷晨詩集《渴飲光流》(上):遙向台灣政治先行者致敬的詩篇

《渴飲光流》,作為吳懷晨的第二本詩集,選擇的主題大步跨入一段幽暗的時間長廊,他以白色恐怖統治下受傷的生命、不屈的靈魂為對象,勾描令人驚心動魄的史事,批判不義與強���對人的存在與尊嚴的踐踏,交織在神話、魔幻和現實的多重映照之中,展現了意象繽紛而又色調清晰、音聲雜揉而又主調突出的史詩格局。

2020/03/23 | 精選書摘

《兩種文化》導讀:所謂的科學、人文跨領域素養,早在60年前史諾就說過了

人類學家米德(M. Mead)說︰「過去是不停地透過現在而形塑出來的。」《兩種文化》這本書以及它所引起的諸多文化與教育問題面向,也只有在當代背景的映照下,才更能顯出它的意義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