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本專頁推出了幾段短片,合稱為「名人英語」系列,剖析各界名人說的英語,講解箇中值得借鏡或引以為鑑之處。部分觀眾質疑我們沒資格「批評」明星說的英語,惹來不少風波。

這裏牽涉一個有趣的語言學習問題:

我們不是native speakers(母語使用者),憑什麼批評或評論native speakers的英文?如果我們不是native speakers,是否就沒有評論native speakers英文的資格?Native speakers英文是不是就一定好。如果不一定,又是為什麼?

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可以考慮兩點:

1)母語使用者擁有的學習優勢,其實並非一面倒。

第二語言學習者和母語使用者,不論是面對的困難還是享受的優勢,均有所差異。Native speakers由於長期浸淫在英語環境,口音/發音標準方面,說是有巨大優勢,也絕不為過。也因為從小浸淫在英語環境之中,往往自然而然的就能將文法規則運用自如。腦裡運行的盡是英語邏輯、英語思維,不受第一語言干擾影響,自然而然能選擇適當的句構,和想要表達的意念配搭起來。部分native speakers口中出來的英語彷彿渾然天成,也絕不稀奇。

第二語言學習者看似處於劣勢,但若說他們是處於完全的劣勢,也不盡然。

教育學理論有此一說:由於第二語言學習者習慣了理解explicit instruction of grammar,簡單來說,因為他們較習慣透過理論理解語言,他們更能理論化的解釋語言和描述語言這種現象,這樣的習慣,有助加速語言學習。

2)口音或讀音是否標準只是學一個語言的部分而並非全部

前陣子認識一個法國人,他雖曾居倫敦多年,但說話仍然保留淡淡的法國口音,他甚至將hierarchy一字讀成ee-a-ky。(當時我用神細想,才聯想到他在說哪一個字)。雖然他讀音不完全準確,但卻不代表他與人溝通能力低下。恰恰相反,此人表達能力非常高:他見多識廣,表達具體,用詞得當,舉止大方,邏輯脈絡更是有條不紊。身為法國人,即使用上第二語言英文,也能達至談笑風生之境。

讀音是否標準,並非斷定英語好壞的唯一條件,而只是其中一個條件。

當然,英文起碼是半個拼音語言,發音錯得離譜,固然難學好。而在大部分人缺乏機會接觸標準英語的香港,語音教育的確十分重要。但把讀音(甚至口音)準確與否,訂為英文好壞的最重要標準、甚至唯一標準,卻是偏頗的。語言是溝通工具;而溝通能力是多面向的,牽涉到多種認知能力(cognitive abilities)的。要成為溝通能手,豈能只磨練單一能力?只談讀音,不談其他,絕不利成為溝通高手。君不見,社會上公認的能言善道者如外國名嘴Ellen DeGeneres、Jimmy Fallon、Graham Norton;我們愛聽他們說話,難道是因為他們講話字正腔圓?不,而是因為他們的睿智、幽默和洞察人心的知性。

身為second language learner,我們的出身、是否native speaker,不由我們選擇。我們和native speakers的起步點固然不一樣,但並不代表我們不能在學習旅途上,為自己製造有利學習外語的環境。懷著妄自菲薄的心態,說一句:「我不是native speaker,當然不可能如native speaker自如運用英文,又怎會有資格批判別人?」是很簡單的,但面對native speaker和non native speaker也同樣的不亢不卑,時刻保持理性批判,既不盲從,也不盲踩,才是考真功夫的balancing exercise。

本文獲授權轉載。作者Facebook

責任編輯:周雪君

核稿編輯:王陽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