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職涯發展
feature picture
pexels

被職場霸凌只能忍氣吞聲?6 個方法,勇敢向職場霸凌說不!

2019-11-28 台大醫師 張立人

遭受職場霸凌,忍氣吞聲才能保住工作?

上司時常挑剔羞辱、無視功勞、交付過重工作……,同事總是惡意曲解、孤立排擠……,面對這些所謂的「職場霸凌」,你真的以為隱忍、不予理會,是最好的處理方式嗎?看看那些因此走上絕路,或是黯然離開公司的受害者,其實面對職場霸凌,你可以有更明智的處理方式。

你真的遇到「問題主管」嗎?

其實,員工眼中的「問題主管」,不見得是有問題,而是觀點與員工不同。也許,是性格內向、外向的不同;或者,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究竟是宏觀管理、充分授權?還是微觀管理、事必躬親?甚至「不斷從你肩膀上方看過去」?

當你升遷為主管時,發現你的決策,正是當時主管令你反感的作法。所謂「換個位置,換個腦袋」,有其道理。但是,比較不好的狀況,是主管不喜歡你,故意惡搞你。或者,主管對人的態度就是傲慢無禮、動輒謾罵凌辱。這種主管自私自利,完全沒有同理心,除了導致員工心理沮喪,更造成團隊士氣低落,形成大家都消極配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不良企業文化。

別懷疑,這就是職場霸凌

根據勞動部「勞工紓壓健康網」,「職場霸凌」是指:在工作場所中發生的,藉由權力濫用與不公平的處罰,所造成持續性的冒犯、威脅、冷落、孤立或侮辱行為,使被霸凌者感到受挫、被威脅、羞辱、被孤立及受傷,進而折損其自信,帶來沉重的身心壓力。

  • 54%上班族曾受到「職場霸凌」,包括:言語、行為、肢體、互動等廣義的暴力行為。
  • 「職場霸凌」發生最多的族群,是貿易流通、媒體出版、傳產製造業。
  • 女性被霸凌的比率,比男性來得高。
  • 60%以上的上班族,每週至少被霸凌一次。
  • 37%的上班族,幾乎每天都被霸凌。
  • 35%為受到同事霸凌,最常發生狀況為:背後攻訐、遭受小團體排擠、冷嘲熱諷。

「職場霸凌」不僅對員工造成身心傷害,企業終將付出昂貴代價。不只上述提到的,其實,職場霸凌比一般人想像的範圍更廣,以下描述都屬職場霸凌:

  • 公開或私下對被霸凌者咆哮、羞辱、威脅。
  • 貶低被霸凌者的努力、能力、尊嚴。
  • 對被霸凌者吹毛求疵,刻意在小事上為難。
  • 刻意誤解、扭曲被霸凌者的言語與行動。
  • 孤立、排擠、冷凍被霸凌者。
  • 主管剽竊屬下工作成果與功勞。
  • 找理由不讓被霸凌者請假。
  • 找理由要被霸凌者加班卻不給加班費。
  • 無故要求被霸凌者離職或退休。

防範職場霸凌,你可以這樣做

職場專家伍德沃德(Michele Woodward)認為,對付職場霸凌有六大策略:

  1. 先了解原因:先排除是否自己太過敏感、���罪主管或功高震主,還是主管個人的問題。
  2. 面對衝突:別衝動跑去火上加油!冷靜思考處理方式,在談判時保持彈性。
  3. 為自己發聲:不要一味忍耐,這樣是「姑息養奸」,主管日後若傷害別人,你也成為「共犯結構」。可以問主管:「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以致我們之間的互動產生問題?」
  4. 爭取他人協助:適當地告訴同事或親友,讓他們成為你的戰友,協助判斷這件事情,並且抒發負面情緒,相信你會有不同看法。可以考慮運用會議場合,以「對事不對人」的方式,理性地討論事情的解決方法。
  5. 往上申訴:不輕易越級呈報,幫主管保留顏面,也比較有溝通餘地。然而,當主管無法溝通時,越級呈報可能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
  6. 思考離職:不是所有職場衝突都能夠解決的,也不是所有公司或主管都願意面對問題,請你衡量個人的利弊得失,決定去留。
繼續閱讀 職涯規畫
相關文章

在工作中自我療癒

商業 Business > 變革管理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 拍攝

以資訊共享精神再造資安人員培育新樣貌,萬弘資訊創造與傳承ISO 27001實質意義與價值。

2024-06-24 經理人 X 萬弘資訊

自2016年定調「資安即國安」的國家戰略後,政府便積極推動公務機關與民間產業重視資訊安全、強化防禦資安攻擊的能力,不只公務機關被要求導入ISO/IEC 27001資訊安全管理國際標準,許多企業亦在政府領頭示範下紛紛跟進,決定導入與驗證ISO/IEC 27001,從而建立完善的資訊安全管理體系,有效應對資安威脅和風險。

受到近年ISO/IEC 27001:2022轉版、政府推動、法規遵循與客戶要求等多重因素影響,ISO/IEC 27001的市場需求和導入企業在近年來有著顯著成長,然而,萬弘資訊管理顧問部專案經理周世洪卻觀察到,雖然導入ISO/IEC 27001的企業數量大幅增加,營運成本提高,資安強度卻不如預期,原因在於大多數稽核人員未將重心著墨於常見資安事故與事件,稽核活動多數時間又專注於書面資料的用字遣詞的討論,自然難以發揮資安成效。

資安稽核若無法切中要點,將使ISO/IEC 27001淪於形式

周世洪進一步指出,在ISO/IEC 27001的稽核過程中,其實存在很多令人無語的現象,像是過於專注文字表面的意思、與實際資安事件較無關聯的項目不斷被放大討論等。

舉例來說,稽核人員在稽核時發現時間落差20秒,要求相關人員需針對時間準確性做出書面回覆或提出改善項目,又如,企業可能把一台可以聯網的電視擺在架子上,稽核人員將其當成電腦來看待,並質疑為什麼架子沒有上鎖?為什麼上方監控攝影機的鏡頭沒有監視著架子?腳是否會踢到電腦?

此類缺失的安全風險其實並不高,但稽核人員僅是為了寫寫報告,將重點放在不是什麼大問題的項目上,導致作業同仁為了回覆稽核人員所提出的改善建議,必須花費很多時間去準備書面資料,這不僅無法有效提昇實質資安效益,也容易讓同仁誤以為ISO/IEC 27001僅僅流於型式與文書作業。

周世洪認為,稽核人員未��注稽核實質資安重點原因,還是在於資訊的不透明化(例如: 發證公司提出來的稽核發現,敢在研討會作分享嗎?),當訓練機構或講師總是描述話術、文字遊戲的不一致時,整個資訊管理或資安的進步就會停滯不前。

萬弘資訊xMT廣編採訪_小雪-50.jpg
經理人 拍攝

無償共享實戰資訊,培養人員提問關鍵問題的能力

目前,成為ISO/IEC 27001主導稽核員的方式,主要是先參加坊間機構所開設的訓練課程,再通過筆試測驗,才能取得證書。而這些課程的授課內容大多是紙上談兵,雖有條款介紹與情境測驗,但多數情境較不直覺與現實落差甚大,自然讓人難以掌握重點項目。

著眼於此,萬弘資訊在規劃主導稽核員的訓練課程時,不只無償提供稽核時需要的實用檔案,更大方融合多年實務經驗,訓練人員除了提問也要會實作、專案管理,從實作中進而理解提問的方式與同理心(備註:出張嘴、用眼睛看畢竟難度不高)。例如:範圍內重點標的物的關鍵流程、用途與其保有的資料,在資料揭露是否合理恰當時,應該聚焦於權限設定、是否做到揭露最小化、弱點管理或是常見災難的緊急還原等問題上。

此外,周世洪更秉持著促進產業發展、推動稽核人才專業能力與服務品質的期待,於網路上分享許多業界不會特別著墨的關鍵知識和流程,以簡潔淺白的語句,幫助更多人建立對ISO/IEC 27001的正確觀念,對於已經導入和驗證ISO/IEC 27001的企業而言,如此可避免流於形式、達到透過資安標準強化防禦能力的目標,至於對尚未導入的企業來說,未來在啟動相關專案時,相關參與者可能都具備一定的專業認知水準,不但有助於溝通,更能提升專案品質。

早在3年前2021年就領先業界公開 ISO/IEC 27001:2022改版的重點要求與實作方向

響應ESG企業責任,推動資安教育向下紮根

在落實資訊共享精神的同時,萬弘資訊更迎合ESG企業永續報告浪潮與節能減碳、落實企業社會責任,培養大學生具備資安稽核與顧問專案資料處理的能力,近期,萬弘資訊就成功培訓一名還在就讀大二的資管系學生,在3個月內取得ISO27001:2022主導稽核員資格並擁有實際專案資料的審查與處理能力。

周世洪認為,讓大學生於畢業前或是在實習階段就能充分領悟與掌握重點,一方面可以培養其具備真正的關鍵知識及職場的關鍵能力,對ISO/IEC 27001有充分理解,日後進入職場時,再遇到相關議題時就不會淪於形式,一方面也能協助學生提早為未來做準備,認知自身興趣,意識到ISO/IEC 27001也是在學期間可提前投入心力學習的方向,而不致於不知為何而戰、隨波逐流。

當ISO/IEC 27001培訓走入校園時,不只對大學生有幫助,亦可為顧問輔導市場挹注新鮮人才,滿足在資訊安全合規的潮流與趨勢下,快速成長的ISO/IEC 27001導入需求。

「在資訊有價的年代,很多人都捨不得分享手中的寶貴資訊,但透過資訊共享可以幫助愈多的人,最終獲得的回饋也會愈多,」周世洪語氣肯定的說,未來萬弘資訊除了積極協助企業通過ISO/IEC 27001驗證,亦將持續懷抱資訊共享的精神,把握伴隨無償付出而來的各式各樣機會(例如:ISO27701/ISO27017/ISO27018/ESG/ISO13485),不只建立市場口碑與信任度,更希望讓台灣產業都能藉由ISO/IEC 27001的導入而強化資安架構,建立在未來AI世代的數位競爭力。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