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24/05/22 | 李秉芳

立法院外萬人聚集高喊散會,場內漫長表決仍二讀通過多項國會職權法條

直到晚間11點立法院外青島東路、中山南路慢車道和濟南路等幾乎全部被抗議群眾包圍,場內則持續表決大戰,不過由於藍白人數優勢下,民進黨團試圖杯葛表決的各種程序提議都未能通過,每個條文僅開放一位立委發言後就進入表決大戰。

TNL+ 2024/03/20 | 何立雪

太陽花學運十週年:318的最大價值,就是讓台灣領先世界四年「去中國化」

從彭斯2018年的演說至今,美中長期競逐的趨勢已然無法逆轉,而人在台灣的我們可以很自信的說,我們早在2014年太陽花學運就開始與中國漸行漸遠。「世界怎麼跟得上台灣」這句不斷被用來嘲諷民進黨的語句,卻在美中爭霸的世界格局得到了最好印證。

2024/03/19 | 德國之聲

318十週年:當初翻轉「草莓族」印象的太陽花世代,對Z世代參政熱情感到擔憂

台灣大眾可能完全支持重啟服貿。2014年,許多人認為他們抗議的並非服貿本身,而是政府「黑箱」的推動方式。另外也有部分聲音支持兩岸服貿協定,認為太陽花學運破壞了中國市場可能為台灣服務業帶來的利多,包含稅收減免及更廣大的市場。除兩岸政策之外,柯文哲過去諸多發言,也引發同性婚姻等議題的爭議,被台灣部分年輕人視為「民粹主義政治家」

2024/03/18 | If Lin

他們對10年前參與318運動的自己說了什麼?你又會對自己說什麼呢?

318運動過去十年了,經過這十年,當初的參與者他們現在回望當初,他們有什麼感謝呢?讓我們從他們對自己的留言來瞭解。

2024/03/18 | 李秉芳

【圖表】318運動問卷調查:近半參與者政黨傾向改變,10年後最認同的政治人物是苗博雅

根據問卷統計,有超過一半的人在318運動時第一次參與社運,他們因此改變政黨傾向的比例較整體參與者更高。多數人認為苗博雅是318運動後最能代表自己的政治人物,至於當年也參與運動的黃國昌,有人認為不該相信他,也有人抱持不同看法:

2024/03/18 | 李秉芳

【圖表】318運動被民進黨「收割」了嗎?從民調和選票數據看藍綠10年消長

學者認為,318運動所留下的意義應該是一個世代對於國家共同體的想像,是青年奪回對國家和社會的詮釋權與主導權,民進黨黨不應該將運動僅解讀為有利於自己延續執政的「台灣認同增加」。

2024/03/18 | TNL特稿

賴中強:1990年發生三件大事,其實已預言了2014年的太陽花運動

從政經分離到追求台灣政經自主,是太陽花運動的時代精神,然而在太陽花運動浪潮下贏得大選的蔡政府,並未積極改正馬政府時期的對中經貿政策與法規、全面回應此時代精神。期待明確表態反對重啟對中服貿、貨貿的賴清德政府,可以全面回應太陽花運動追求台灣政經自主的呼聲。

2024/03/16 | 精選書摘

【漫畫】蠢羊《動物國家》:看到香港的處境,台灣黑熊才發現自己與中共貓熊的差距非常大

2020年疫情期間,蠢羊開啟了「動物國家」新系列,將各個國家動物化,台灣是一隻小黑熊、日本是柴犬、中國是貓熊、美國是老鷹……將該國的風土民情模擬到動物上,用有點可愛又有點詼諧的方式,呈現國際間發生的事情。

2024/03/16 | 中央通訊社

太陽花、雨傘、反送中:台灣未留下不可逆政治改革,香港在基本法修改後進一步銷聲

徐承恩認為,太陽花學運動的效應,甚至延續至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周奕成指出,太陽花運動是「時代的先聲」,但較遺憾的是未能帶來「不可逆轉的政治變革」,雖成功擋下兩岸服貿協議,但如果之後有其他政權上台,仍可能重啟服貿,而原本最能承繼太陽花能量的政黨「時代力量」,卻因流於人治而失敗,非常可惜。

2024/03/16 | 陳昭宏

318運動十週年:學生佔領立法院議場轟動全台,10個QA了解事件始末

318運動即將邁入十周年。10年前,學生們為了抗議政府貿然通過《服貿協議》,毅然衝入佔領立法院與行政院,轟動台灣社會。這起運動是怎麼爆發的?事件的過程與結果又有什麼發展?本文將透過10個Q&A讓您簡單了解事件的脈絡。

2024/01/08 | 李秉芳

318運動參與者集結重申「反服貿不只是反黑箱」,批黃國昌背叛運動投身「兩岸一家親」的民眾黨

黃國昌和柯文哲都反嗆:「那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在哪裡?民進黨執政八年也沒通過」,對此林飛帆表示,在2019年時的針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修法早就規定,簽署涉及政治的協議需要立法院3/4同意還要交付公投,現在中國對台經濟談判,皆附帶政治前提。

2023/06/27 | 賴詩涵

柯文哲重申自己「不是反服貿只是反黑箱」,苗博雅:請大方承認、解開9年來柯從素人變市長的美麗誤會

柯文哲日前傳出擬推出納入重啟服貿談判的國政白皮書,雖柯辦回應白皮書未正式提出,柯文哲也表示自己在2013年時就已講很清楚:「我不是反服貿,我是反黑箱」,仍令許多當年參與太陽花的人士無法接受,認為柯文哲利用「反服貿」議題收割政治紅利,現在為選總統爭取中國資源,才會變卦喊出「重啟服貿」。

2022/04/28 |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TIDF專訪】《島・國》導演江偉華:國旗幾乎是我這部片唯一要講的事,疑惑為什麼我們叫Chinese Taipei?

《島・國》入圍第13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台灣競賽,此次採訪邀請導演江偉華分享本片的拍攝過程與構想,當學運領袖離開了社運現場,鏡頭要往哪對焦、故事要如何講。

2020/09/30 | TNL特稿

【網絡時代的社運】前言:社會運動重要的不是產物,運動過程即是產物

柯司特在《憤怒與希望》中指出,社運的核心來自社會心理機制,而運動是提供公民一個機會,從這些情緒回頭去想自己要什麼、怎麼跟別人共處;社運只是容器,核心是參與的個人,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2020/05/04 | TNL特稿

唐鳳、彭筱婷《憤怒與希望》推薦文:重新學習如何生活在一起

本書的主軸,看似研究社會運動的內涵,其實,透過這些社會運動,柯司特更直指現今世界迫切需要的共同夢想:「一個新的政治審議、發聲和決策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