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簡立易(先是一名紐約洋基球迷,然後才是一位在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開授「媒體影響與社會問題」課程的兼任講師)

台灣的總統大選已於1月13日順利結束,由代表民進黨參選的賴清德、蕭美琴贏得總統選舉。但執政的民進黨在立委選舉的成績,卻比4年前的單獨過半席次消退不少。

筆者四年前〈蔡英文大勝後,必須正視的幾項隱憂〉一文曾指出,當時的民進黨「公然縱容這樣一個對外媚中、對內歧視的政黨坐大」,結果會是「未來民進黨執政當局必將因此自食惡果,甚至影響2024年選局,並為中國找尋下一個台灣代言人的可能性,埋下不可知的伏筆。」四年後不幸言中,柯文哲剽竊台灣先賢黨名的「台灣民眾黨」席次成長至8席,並在總統大選中獲得逾300萬票的支持,雖然並未當選總統,但其選票實力不容小覷。從渠開票之夜狂呼「四年後再來」的志得意滿狀,可以窺見未來絕對不容輕忽。

執政的民進黨雖然贏得總統選舉,但立委席次已從國會單獨過半,跌落至第二大黨,跌幅不可謂不深。選後有許多可以檢討的地方,筆者嘗試提出簡單兩點如下:

1. 儘速籌開青年會議,擴大與青年對話

從選前到選後,各項觀察幾乎都指出,本次總統選舉,民進黨與國民黨都流失大量年輕選民選票,並且足可相信,這些年輕人的選票,多數流動到柯文哲的票匭裡。

即使無法取得太多內幕資料分析,光是從選舉前,民進黨幾次訴求「不要換手」或是「信任」、「信賴」等,就是不敢喊出「青年返鄉投票」或是「改革」等,較能喚起青年認同的選舉語言。這幾乎可以斷定,民進黨至少到選前,無論是什麼原因,已經確知無法掌握年輕選票,因此在時間急迫的狀況下,轉而以保守戰略,以蔡英文的執政成績為號召,以鞏固現有選票為原則。

有識者提出很多分析,筆者以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儘速籌開青年會議,從現在到就職典禮前,把握將近四個月有限的時間,以分批分區方式,擴大與青年層的對話,了解年輕人投給柯文哲,不願意將對蔡英文的支持,轉換為對賴清德支持的原因,並且在會議後分類整理,列入管制,定期追蹤執行成果,並且回應青年訴求。

20歲以上的首投族,毫無疑問會成為未來的投票主力,無論是為了長遠的國家發展,或是短期的政黨利益,都應該以直接民主的方式,趕快彎腰傾聽這群選民的訴求。

2. 黨組織轉型為專業選舉機器,黨主席不需必然由總統或執政權力者膺任

民進黨自2000年陳水扁第一次執政後,開始迷信所謂黨政同步,修改黨內規章,規定民進黨如果取得執政權,則由總統兼任黨主席。從結果來看,民進黨籍總統兼任黨主席之後果,多為伴隨立院選舉結果以及縣市首長選舉結果不如人意。

但其實這是很容易理解的,台灣現行的憲政體制,是偏向總統制,總統握有選票實權,立法院(國會)在現行憲政體制上,較為類似分權制衡的角色。又由於總統的憲政高度必須盱衡全局,當國政考量與政黨利益之間可能出現衝突時,無疑將陷總統兩難的境地。簡單而言,未來民進黨與國民黨和民眾黨之間的政黨協商,如果需要到黨魁層級的對話,賴清德總統是要以總統的高度,或是黨主席的身分來與另兩黨的黨首來對談呢?

而總統在握有實際政治權力的現況下,有太多需要「權威性的價值分配過程」的政治事務需要處理,是否有暇再處理政黨事務,其實其理甚明。台灣現行政治體制,並非如同以英國或多數西歐、北歐等國的議會內閣制,總統需要掌握「權威性的價值分配過程」,再加上國政的繁忙,實在不必也不應再掌握政黨,應該讓政黨儘早回歸選舉機器,由專職黨主席來推動選舉事務,甄拔人才,研擬政綱,提供政策。

總統應該以國家元首的高度,專心國政治理,讓政黨回歸單純選舉機器的角色。如此一來,當執政不利(力)或選舉成績不佳時,不會出現骨牌連倒效應;而當執政情勢好轉時,反而可以拉抬整體選情,是顯而易見的道理。

選舉已經結束,面對選票帶給執政黨的訊息,無論如何,都該開始行動,以改變現狀,否則兩年後的縣市首長選舉,四年後的總統與立法院選舉,很快就會到來,手上握有選票的選民,沒有虧欠政治人物什麼,也不需要再給政治人物什麼機會。不論是只想著政治權力,或是真的要負起政治責任,總統當選人賴清德,該改變了。

本文經思想坦克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原標題:賴清德應速決定的兩件事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丁肇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