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宅,你好嗎?】老伴走了不捨賣掉回憶老公寓⋯70歲奶奶如何免賣屋、就能換住「便利公宅」?條件有哪些?

10幾年來為抑制高房價,政府持續打炒房,從豪宅稅、房地合一稅到實價登錄2.0 ,台灣房價卻未見下跌,「居住正義」終究淪為政治人物與名嘴炒作話題。Yahoo奇摩房地產觀察,推動難度高的「社會住宅」政策,逐漸收獲成效,��至直接改善民眾生活。本期好宅報報帶你一起探訪各地社宅,挖掘出動人的社宅故事。

【文/Remi】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內政部預估,2025年台灣超過65歲的老年人口將超過總人口數的20%,步入日本後塵,成為世界超高齡國家之一,老人的食衣住行,要如何照護與照顧,將成為台灣社福焦點。美美的姨婆是在地的林口人,原本住在林口的舊市區3樓公寓,因為子女定居國外,擔心七旬老者居住安全,過年前申請社宅長者換居方案,誰知3月卻突然中風,事後美美直說:很感謝租服業者協助,把姨婆從鬼門關拉回來。

▲林口社會住宅位於林口精華區段,周邊機能齊備。
▲林口社會住宅位於林口精華區段,周邊機能齊備。

美美的表哥表姊都在國外就業就學,幾年前姨丈過世,留下年逾七旬的姨婆獨居,姨婆向來重視養生,生活自理沒問題,只是住在舊公寓沒電梯,外出上下3樓,還是有點吃力。35坪3房空間僅一位長者居住,實在是有些大,但姨婆又不想賣掉房子,美美一家人住在桃園市,每月會抽空去探望姨婆,一直希望姨婆換住電梯大樓,生活方便些,也減少上下樓跌倒風險;但是姨婆認為公寓內40多年與家人的滿滿回憶,賣掉房子好像在抹滅回憶,無法接受。

去年美美有機會接觸租屋服務業者,詢問後才知道原來社宅計畫中有一項「長者換居」方案,捨不得賣掉舊房子的長者,可以把舊房子拿來當作出租社宅,租服業再幫長者尋找適合房子承租。

私宅換公宅是新重點,姨婆年齡符合、名下只有一屋,格局��是從3房換2房,符合免租金條件,美美說,過年時表姊回國省親,一起說服姨婆,將舊公寓拿出來當社會住宅出租,而租服業者林先生也幫姨婆安排2房的林口社宅。

▲林口社會住宅由2017年世大運選手村改制,約3400戶,房型為1-4房,月租金約6千元至1.5萬元。內政部提供
▲林口社會住宅由2017年世大運選手村改制,約3400戶,房型為1-4房,月租金約6千元至1.5萬元。內政部提供

3月中旬林先生到林口社宅服務另位租戶後,依規劃去探望姨婆,與姨婆閒話家常時,發現姨婆逐漸口齒不清、嘴型歪斜,出現中風跡象,隨之失去意識昏倒在地,林先生驚嚇之餘馬上撥打119呼叫救護車,10分鐘內便將姨婆送���長庚醫院救治,在黃金時間內搶救,姨婆中風後遺症不大嚴重,後續只需要復健。

這件事讓美美嚇壞了!她無法想像,如果發生在舊公寓,會有怎樣後果,還好目前是換住到社宅,更幸運的是,病發時林先生正好在場。這讓美美很欣慰,當初的和表姊的堅持,救了姨婆一命,也很感謝租服業林先生的探視與協助,把姨婆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林先生表示,「長者換居」是項好政策,但推動比較慢,主因是長輩普遍認為,自己有房子,不用去跟別人租房子,但以姨婆案例就可發現,人身健康與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其次。他相信在政府持續推動下,未來長者會逐漸接受「長者換居」。


Sponsored by:台灣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