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深化」關系 何為新時代戰略伙伴?

(德國之聲中文網)俄羅斯總統普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四(5月16日)簽署了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聲明。內中稱,雙方反對任何阻撓兩國關系正常發展,干涉兩國內部事務,限制兩國經濟、技術、國際空間的企圖。

分析認為,對普京而言,這當然首先是要加強反對西方的聯盟。一方面,與中國的肩並肩是對外顯示,莫斯科並未受到孤立。另一方面,克裡姆林宮也希望在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中有中國所謂的“中立”態度。

貿易

在中俄此次簽署的聲明中寫道,要持續擴大雙邊貿易規模,以及提升雙邊貿易中的本幣份額,並暢通兩國間經營主體結算渠道。

中俄兩個鄰國的貿易達到創紀錄的新高。去年上升26%,達到2400億美元(約合2200億歐元)。今年第一季度這一趨勢持續。俄羅斯主要向中國出口石油、天然氣和煤炭以及銅礦石、木材和海產品,而從中國進口過去從西方購買的機械、汽車、智能手機、電腦等。

不過,可能令普京不滿的是,今年第一季度從中國的進口略有回落,這可能是由於北京在西方的壓力下,限制了對俄羅斯出口受到制裁的物資。此外,中國的銀行新近也收緊了對俄羅斯客戶的業務,以避免受到來自美國的制裁。

華盛頓希望切斷莫斯科獲取兩用物資的渠道,並把目光聚焦在為這種貿易進行結算的中國的銀行。結算業務的限制對莫斯科來說是個大問題。

俄烏戰爭

聲明中稱,俄方積極評價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客觀公正立場,歡迎中方願為通過政治外交途徑解決烏克蘭危機發揮建設性作用。

分析認為,莫斯科無論如何不希望北京參加6月15-16日在瑞士舉行的和平會議。中國也並未承諾出席。

能源

俄羅斯希望推進兩國在天然氣方面的合作。2023年,通過名為西伯利亞力量的管道,有227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運往中國。不過,莫斯科希望能通過一個後續項目--西伯利亞力量2實現更大的輸送能力,以彌補對西方停供的損失。

然而,迄今為止,雙方尚未約定這一雄心勃勃的重金項目。分析認為,中國不希望太過依賴於一個供應方,而希望繼續實現多樣化。或許俄羅斯還需提供更大的折扣。

聲明中提到持續鞏固中俄能源戰略合作並實現高水平發展,保障兩國經濟和能源安全。

重申核戰爭打不贏

聲明稱,雙方重申恪守2022年《五個核武器國家領導人關於防止核戰爭與避免軍備競賽的聯合聲明》,特別是核戰爭打不贏也打不得的理念。

此外,聲明中還提到在民用核能、工業、信息通信技術、航天、農業等領域擴大合作。

聲明中還對美國作出諸多批評。

(德新社、路透社等)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