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新科女院士馬中珮研究天文發現超大黑洞 父母是資深新聞學者

中央研究院新科院士今天出爐,數理科學組兩名女性新科院士之一的馬中珮專長為天文物理及宇宙學,她領導的團隊在2011年發現銀河系兩個超大黑洞,轟動全球天文學界,並在2022年獲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馬中佩的父母是資深新聞學者馬驥伸和前監察委員、中華日報社長黃肇珩。

中央研究院數理新科院士馬中珮(圖)研究天文物理及宇宙學,發現超大黑洞。(中央社資料照)
中央研究院數理新科院士馬中珮(圖)研究天文物理及宇宙學,發現超大黑洞。(中央社資料照)

中研院今天召開記者會發布第34屆新科院士及名譽院士,其中數理科學組計有8名,合計���有院士人數65名,共計73名。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韋伯講座教授馬中珮,在理論和觀測天文學方面都做出重要貢獻,在天文學界很少見。中研院表示,馬中珮的主要研究成果包含成為完整宇宙微擾理論和玻爾茨曼代碼的開發者、暗物質普遍模型的創始者、首次推論出宇宙合併率、首次發現質量超過100億太陽質量的黑洞、對黑洞-星系的比例關係進行了修訂。

馬中珮還領導了MASSIVE調查,以揭示大質量星系及其中心黑洞的演化過程;首次獲得梅西爾87星系的3D視圖以及其巨大黑洞的新質量測量;還有首次通過脈衝星定時陣列檢測到低頻重力波等。

馬中珮是宇宙論與粒子天文物理學專家,從小對於探究宇宙起源和人類未來命運充滿狂熱,曾在2001年獲得海外華人物理學會傑出青年研究人員獎、2003年榮獲美國物理學會頒發邁爾夫人物理獎。

馬中珮在台灣接受基礎教育到高中。在12歲那年,馬中珮就知道自己將來要做的事是研究物理,並成為傑出的物理科學家。從復興小學、復興中學,到考上北一女,馬中珮在高二時,因稟賦優異獲得美國一流學府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入學許可,她決定前往深造,一直在MIT唸到物理學博士,研究的主題是天文物理以及宇宙理論。

馬中珮隨後轉往加州理工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1996年成為美國賓州大學天文及物理學系助理教授,2001年加入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天文學者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