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真的來了!梅雨季掰了台灣將越來越熱 「這天起」各地氣溫普遍36度,專家:不排除更高溫出現

▲此為示意圖。
▲此為示意圖。


中央氣象署表示,周一(6/17)天氣仍不穩定,午後因熱力作用,中部以北、宜蘭、花蓮地區及其他山區要注意局部短暫雷陣雨;此外各地高溫可以來到32到35度,東南部有焚風發生的機率,高溫可達36度以上,民眾除了防曬多補充水分,也要記得攜帶雨具。而天氣分析師吳聖宇表示,梅雨季這週就要結束,即將正式進入夏天,天氣要越來越熱了!

天氣風險公司天氣分析師吳聖宇表示,自上週開始,連續很多天鋒面的位置都在台灣北方呈現南北擺動的情況,受到鋒前西南季風帶來水氣的影響,中南部的降雨比較明顯,其他地方則是午後有局部雷雨的天氣型態。

他指出,通常這種情況已經算是梅雨的末期,再來就是要等到太平洋高壓進一步增強,鋒面更往北移動遠離,台灣就準備正式進入夏天。

這禮拜就要準備結束今年的梅雨,進入夏季的天氣,不過今明兩天鋒面的位置仍在台灣的北方海面,持續受到西南季風的影響,天氣型態跟之前類似,中南部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其他地方以及山區午後有局部熱對流雷雨機會,局部單點還是有出現短時較大雨勢的可能���。

而各地溫度偏高,高溫普遍有可能來到33至35度或以上,因為吹西南風的關係,台東地區要持續注意焚風出現的情況。

週三(6/19)開始一直到週末(6/22~6/23)隨著太平洋高壓增強,鋒面的位置將會進一步往北移動遠離台灣,風向也從西南風轉為偏南風,逐漸擺脫鋒前的環境,改為受到太平洋高壓外圍偏南風的影響。

天氣型態也跟著轉變,轉變為上午各地多雲到晴,午後山區以及局部地區有短暫雷雨的夏季型天氣,雖然熱對流發展的位置還是有機會出現短時較大雨勢的情況,不過整體來說天氣會越來越穩定,降雨越來越少,正式進入夏天。

隨著降雨減少,溫度也會越來越高,各地高溫將普遍來到34~36度或以上,甚至會有更高的溫度出現,戶外活動要注意做好補水,還有防曬防中暑的準備。

短時間來看,南方海面上仍會比較平靜,熱帶擾動還很難發展,可能要等到6月底之後,高壓北抬至足夠北邊的位置,讓出的空間才有利於擾動或颱風的醞釀,因此暫時��不必擔心有颱風這件事情,��需要持續觀察留意就好。

今明鋒前西南風局部雷雨,週三起夏季午後雷雨溫度炎熱 自上週開始,連續很多天鋒面的位置都在台灣北方呈現南北擺動的情況,受到鋒前西南季風帶來水氣的影響,中南部的降雨比較明顯,其他地方則是午後有局部雷雨的天氣型態,通常這種情況已經算是梅雨的末期,再來就是要等到太平洋高壓進一步增強,鋒面更往北移動遠離,台灣就準備正式進入夏天。 這個禮拜我們就準備要結束今年的梅雨,進入夏季的天氣,不過今明兩天(17至18日)鋒面的位置仍在台灣的北方海面,持續受到西南季風的影響,天氣型態跟之前類似,中南部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其他地方以及山區午後有局部熱對流雷雨機會,局部單點還是有出現短時較大雨勢的可能性。各地溫度偏高,高溫普遍有可能來到33至35度或以上,因為吹西南風的關係,台東地區要持續注意焚風出現的情況。 週三(19日)開始一直到週末(22至23日)隨著太平洋高壓增強,鋒面的位置將會進一步往北移動,遠離台灣,風向也從西南風轉為偏南風,逐漸擺脫鋒前的環境,改為受到太平洋高壓外圍偏南風的影響,天氣型態也跟著轉變,轉變為上午各地多雲到晴,午後山區以及局部地區有短暫雷雨的夏季型天氣,雖然熱對流發展的位置還是有機會出現短時較大雨勢的情況,不過整體來說天氣會越來越穩定,降雨越來越少,正式進入夏天。隨著降雨減少,溫度也會越來越高,各地高溫將普遍來到34-36度或以上,甚至會有更高的溫度出現,戶外活動要注意做好補水,還有防曬防中暑的準備。 短時間來看,南方海面上仍會比較平靜,熱帶擾動還很難發展,可能要等到6月底之後,高壓北抬至足夠北邊的位置,讓出的空間才有利於擾動或颱風的醞釀,因此暫時還不必擔心有颱風這件事情,只需要持續觀察留意就好。 以上氣象由天氣風險 吳聖宇 提供

由天氣職人-吳聖宇發佈於 2024年6月16日 星期日


更多今周刊文章
成大歷史系分發沒人來、頂大中文系師批「台積電很過分」...念理工才擁高薪:文組在台北很難活下去
也是AI概念股!群創爆19萬大量,傳與記憶體大廠接觸,投入半導體領域…友達、彩晶也跟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