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擴大綠能發展仍有極限 童子賢:核能是綠能、氫能的好幫手

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童子賢。陳品佑攝
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童子賢。陳品佑攝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透過臉書揪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一起研究能源產業,認為很多人對離岸風力發電,太陽能的發展不太以為然,並問童子賢,「現在核電技術都不在台灣,有沒有機會在台灣產業化?」童子賢今天回應表示,他統計的結果就是綠能沒有辦法支援台灣,所以需要核能來幫助,他也強調,台灣若要繼續擴大綠能,就必須謹慎地避免破壞海洋跟農田的生態。

童子賢今日出席「人工智慧時代的科技與人文省思」論壇,中場接受媒體聯訪提到,老謝(指謝金河)跟我說,「老童啊,做風電能夠扶持台灣產業,我們一起研究能源在地產業化。」童則說,彼此是良性討論政策,並非立法院在攻防,不需要在某些場合互相說相反的話 。

童子賢強調,他認為核能並不是要對付綠能,「並不是綠能明明可以達到百分之百,硬切一塊給核能,並非如此。」更何況還有間歇性發電的問題,造成綠能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

他提到,自己最近經常對能源議題發表看法,他統計的結果就是綠能沒有辦法支援台灣,所以需要核能來幫助,這樣的言論被大肆撻伐。「哇!小李飛刀一直飛過來,我只好東接西接。」到目前為止,大多數人都用情緒性的反駁,沒有一個講數字,都是在講意識形態跟立場。他們說,「那個誰誰誰,你怎麼可以講核能好。」

童子賢接著表示,有些人說「台灣越來越多太陽能,技術會突圍猛進。」但現在看來,中國大陸用掉全世界50%的太陽能,去年中國太陽能發電總量達8000多億度,是台灣總用電量的3.4倍。太陽能在過去二三十年,在很多國家早就達到技術巔峰。

他說,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太陽能發電跟風力發電地區都在中國,除了太陽能之外,也用掉全球三分之一的風力發電。所以目前大陸的綠能遠遠超越台灣,台灣綠能比例只有16.9%,廢掉核能以後剩下10.3%,只有��岸綠能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童子賢也強調,自己並非指責綠能一定會破壞土地,而是台灣若要繼續擴大綠能,必須謹慎地避免破壞海洋跟農田的生態。他認為綠能還可以再成長四倍甚至到五倍,但這是土地海洋可以承受的極限。

他曾經提到,自己心目中的黃金比例是3成綠能加3成核電,剩下4成只好迫不得已用火力發電,但火力發電也有可能隨著氫能的進步,被取代掉。

他強調,綠能跟氫能不是來取代核能,核能是綠能跟氫能的好幫手,氫不是一次性能源,石油、風力、太陽、水力發電才是一次能源,利用這個一次能源去創造二次能源,來提高成本跟減損效率。

更多太報報導
談理想能源黃金比例 童子賢:非核家園恐讓台灣衰退
童子賢:台灣位於 AI 進步群的中心!但不要太過「飄飄然」
謝金河揪童子賢一起研究!台灣AI發展電力開發、能源產業如何在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