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大選辯論那些「經典名場面」

▲2024美國總統大選倒數不到五個月,拜登與川普首場電視辯論將在6月27日登場。(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2024美國總統大選倒數不到五個月,拜登與川普首場電視辯論將在6月27日登場。(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代表民主黨尋求連任的現任美國總統拜登與代表共和黨的前總統川普,將在本週四(6/27)晚間(台灣時間週五早上)舉行首場電視辯論。該場辯論是史上最早的大選辯論,回顧過往的美國總統大選辯論場合,曾創造出多次經典名言,也曾出現令人咋舌的場景。

美國大選首場經典辯論

1960年9月26日,代表民主黨的甘迺迪與代表共和黨的時任副總統尼克森,舉行美國史上首次總統大選電視辯論會,該場辯論共有約7000萬人觀看。

然而,當時年僅48歲的尼克森,因剛動完膝蓋手術,臉色蒼白,且拒絕上妝;44歲的甘迺迪則更加年輕,且外在充滿活力、臉色紅潤。

尼克森在辯論前民調位居領先,但在辯論後,甘迺迪因在鏡頭前「更加上相」,加上這是首次全美關注的電視辯論,畫面感對於觀眾帶來的震撼遠大於聽到的內容,甘迺迪在辯論後反倒扭轉局勢拿下總統大選。

大選結束後,甘迺迪也坦言,「電視比其他任何東西更能扭轉局勢」。

▲1960年9月26日,代表民主黨的甘迺迪與代表共和黨的時任副總統尼克森,舉行美國史上首次總統大選電視辯論會。(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1960年9月26日,代表民主黨的甘迺迪與代表共和黨的時任副總統尼克森,舉行美國史上首次總統大選電視辯論會。(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辯論產出的經典名言

在1980年總統大選,代表共和黨的雷根(Ronald Reagan),挑戰民主黨總統卡特(Jimmy Carter),兩人的辯論在大選前一周進行,卡特在辯論中質疑雷根上台後,將會刪減聯邦醫療保險等諸多社會福利計畫,雷根笑著說出他的名言,「你又來了」(There you go again),現場頓時傳出笑聲。

到了結論環節,雷根當場向選民提問,「你們的生活有比4年前更好嗎?」藉此暗指美國經濟創況不佳,同樣成為經典名言。

這兩句話後來也成為各國總統辯論的起手式,台灣的歷屆的總統大選辯論過程中,前總統蔡英文也曾經將雷根的兩句話拿出來使用過。

▲1980年總統大選,代表共和黨的雷根(圖右),挑戰民主黨總統卡特(Jimmy Carter),雷根在辯論過程頻頻上演金句。(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1980年總統大選,代表共和黨的雷根(圖右),挑戰民主黨總統卡特(Jimmy Carter),雷根在辯論過程頻頻上演金句。(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高齡問題

今年美國總統大選,年齡議題再度成為關注的焦點,拜登高齡81歲,川普也達78歲,無論是身體或是心智狀態雙雙遭受質疑;事實上,前總統雷根過去在辯論時,也同樣被質疑相關問題。

同樣是雷根,在1984年美國總統大選的第二場總統辯論中,當時73歲總統雷根面對到了56歲的民主黨挑戰者、曾擔任民主黨前總統卡特副手的孟岱爾 (Walter Mondale) ,因在首場辯論時,雷根注意力出現渙散表情,屢屢受到質疑,在第二場辯論中,主持人特雷惠特(Henry Trewhitt)問題雷根的心智狀況是否無法應對古巴飛彈危機等挑戰,當時雷根回答,「一點也不」,並笑稱「我才不會為了政治目的,利用對手太過年輕和經驗不足來打選戰」。

雷根展現出過往在好萊塢的流利口才,不僅讓觀眾笑了出來,連對手孟岱爾忍不住微笑,隨後雷根的支持度如微笑曲線扶搖直上,進而贏得總統大選。敗戰的孟岱爾多年後回顧,當時他雖然笑著,但如果近看,可以看到一些眼淚流下,「因為我知道在當天選舉結果就結束了。」

▲1984年美國總統大選的第二場總統辯論中,代表共和黨的時任美國總統雷根(左),對上民主黨孟岱爾 (Walter Mondale),雷根以詼諧用語打破各界對他的年齡質疑。(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1984年美國總統大選的第二場總統辯論中,代表共和黨的時任美國總統雷根(左),對上民主黨孟岱爾 (Walter Mondale),雷根以詼諧用語打破各界對他的年齡質疑。(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辯論中失言

1976年美國總統大選,時任總統福特(Gerald Ford)與民主黨提名的卡特(Jimmy Carter)對局,雙方同意針對國內議題、外交政策等多項問題,進行3場辯論。

未料,福特在第二場電視辯論中脫口而出,「蘇聯沒有控制東歐,只要福特政府執政,蘇聯就永遠不會控制東歐」,這番發言引起輿論爭議,因當時蘇聯實際支配東歐區域政權,就連辯論主持人法蘭克爾(Max Frankel)也忍不住納悶,「抱歉,你說了什麼?」但福特仍堅持自己的說法。

福特在該場辯論後持續受到這項發言影響,不斷陷入解釋的泥淖,在11月的選戰中敗下陣來。

▲1976年美國總統大選,時任總統福特(Gerald Ford,圖右)與民主黨提名的卡特(Jimmy Carter,圖左)對局,雙方同意針對國內議題、外交政策等多項問題,進行3場辯論。圖為第一場。(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1976年美國總統大選,時任總統福特(Gerald Ford,圖右)與民主黨提名的卡特(Jimmy Carter,圖左)對局,雙方同意針對國內議題、外交政策等多項問題,進行3場辯論。圖為第一場。(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另一知名辯論失言場,是2012年代表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羅姆尼(Mitt Romney),當時他脫口稱「47%美國人靠政府過活」,還表示自己在麻州州長任內,為了男女平等,找了「好幾個活頁夾的女性人選」的女性幕僚名單,掀起議論,當時羅姆尼不斷陷入失言爭議,也讓表現同樣不突出的歐巴馬撿到便宜勝出連任。

辯論形象過糟導致敗選

1992年的美國總統大選辯論會,是首次三人辯論的場合,由共和黨的總統老布希(George H. W. Bush),與民主黨候選人柯林頓(Bill Clinton)及獨立候選人裴洛(H. Ross Perot)三人交互辯論。

其中,第二場辯論以市民大會形式進行,老布希被拍到2度看手錶,給選民留下不耐印象;且在選民提問環節時,被問到國債和經濟衰退問題,老布希當場說自己聽不懂,對手柯林頓則走上前,讓選民告訴他更多經濟上的問題。最終老布希敗選。

拜登與川普前次辯論 集前述所有糟糕狀況於一身

四年前川普與拜登第一次辯論,兩人展現出毫無章法的吵架過程,辯論會上川普頻頻插話,90分鐘的辯論時間打斷拜登73次,且與拜登互相進行人身攻擊,川普開酸拜登造勢只有兩三隻小貓,還指拜登一點也不聰明,拜登當場回嗆川普「你能閉嘴嗎?」,並反嘲川普的行為就像是個「小丑」,雙方吵架就連主持人阻止都無效。

兩人前次辯論場合,已有即時事實查核,辯論結束後發現,川普在過程中大量引用錯誤數據和非事實陳述,拜登也出現錯誤發言。

辯論會後,包含CNN主持人布利澤(Wolf Blitzer)、以及美國各大主流媒體,包含「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華盛��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在內,皆以「混亂」、「吵鬧」來形容拜登與川普的第一場辯論。

到了第二場辯論,主辦單位更是罕見地端出「切麥」功能,以防辯論成為互相叫罵口水戰。除此之外,四年前就已高齡的兩人,在當時同樣被問及年齡問題和心智狀況。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當選過關、落選被關?美國首場大選辯論倒數 川普有無豁免權受矚
先禮後兵?總統辯論將登場 川普陣營忽改口稱拜登為「可敬對手」
拜川辯論登場在即!日經分析兩人「對台立場」:一個模糊一個清晰